液壓缸及具有該液壓缸的工程機械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液壓缸緩沖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液壓缸及具有該液壓缸的工程機械。
【背景技術】
[0002]工程機械的液壓缸所驅動的工作部件一般質量較大、運動速度較快,當活塞運動到極限位置時通常具有較高的速度,由于慣性作用,活塞會對缸底或缸底造成較大沖擊,影響工作精度,甚至可能損壞液壓缸。為了解決該沖擊問題,一般在液壓缸內(nèi)設置緩沖結構。
[0003]緩沖結構的工作原理為:在活塞運行到終點前一段距離(緩沖行程)時,緩沖結構能夠將排油腔(緩沖腔)內(nèi)的全部或部分液壓油封堵起來,迫使液壓油從縫隙或節(jié)流小孔流出,從而增大液壓油的排油阻力(緩沖壓力),與活塞的慣性力相抵消,以減緩活塞的運動速度。
[0004]現(xiàn)有的緩沖結構分為有桿腔緩沖結構和無桿腔緩沖結構兩大類,其通常都是通過節(jié)流縫隙來實現(xiàn)緩沖。以有桿腔緩沖結構為例,目前一種常用的結構形式是通過緩沖套與導向套之間的配合間隙達到緩沖目的,該配合間隙在油缸有桿腔和油缸相應的進出油口之間形成具有較小通流面積的油道,在該間隙的阻尼作用下,活塞桿伸出速度降低,同時油缸有桿腔中的壓力升高。而為了減小緩沖過程中油缸有桿腔內(nèi)的最大壓力(緩沖壓力峰值),目前通常同時在導向套上開設節(jié)流孔,或在活塞桿上設置多個通流面積隨緩沖而改變的節(jié)流槽,從而在油缸有桿腔和油缸出口之間形成油液流道,以改善緩沖效果,降低緩沖壓力峰值。而無桿腔緩沖結構,其常用的一種結構形式是通過緩沖柱塞與缸底中心孔之間的間隙所形成的節(jié)流縫隙來降低活塞桿縮回時活塞的速度,實現(xiàn)緩沖目的。
[0005]上述緩沖結構應用廣泛,具有一定的緩沖作用,但其容易導致液壓缸內(nèi)的緩沖壓力過高,即導致液壓缸內(nèi)出現(xiàn)較大的緩沖壓力峰值,緩沖可靠性差。目前在導向套或活塞桿上開設節(jié)流孔或節(jié)流槽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緩沖壓力峰值,但其效果并不理想,尤其當排油腔內(nèi)出現(xiàn)瞬時高壓或持續(xù)高壓時,其仍然無法確保符合緩沖性能要求。并且在活塞桿上開設節(jié)流孔,加工難度大,成本高,對于大噸位工程機械液壓缸適用性較差。
[0006]而且,對于上述利用配合間隙所形成的節(jié)流縫隙來實現(xiàn)緩沖目的的緩沖結構,其對配合間隙的精度有較高的要求,這一方面增加了加工難度,另一方面也極易因為配合間隙值選取不夠合理,而造成安全隱患。以上述有桿腔緩沖結構為例,其是通過導向套與緩沖套之間的配合間隙來達到緩沖目的的,因此,對緩沖套和導向套的加工精度及其配合精度要求很高,這大大增加了加工難度,尤其對于大型工程機械(例如大型挖掘機)而言,由于其緩沖套和導向套結構尺寸較大,在零件加工精度與緩沖配合間隙精度的保證方面難度較大,極易出現(xiàn)緩沖間隙未達到設計要求,無法保障緩沖性能的情況;而高配合精度的緩沖間隙又極易出現(xiàn)緩沖套無法進入導向套的緩沖機構故障,此外,如果上述配合間隙值選取不夠合理,極易引起油缸有桿腔中出現(xiàn)瞬時高壓或持續(xù)高壓,對油缸結構造成損害,降低油缸使用壽命,且存在安全隱患。
[0007]此外,大噸位工程機械油缸的體積、重量、安裝力矩均較大,安裝后拆卸不便,更換零部件困難。而基于現(xiàn)有的緩沖結構,若其緩沖效果不理想,只能進行更換,而無法在原有結構上進行調整,靈活性差,同時,大噸位工程機械油缸生產(chǎn)成本高,產(chǎn)量小,零部件的拆卸與更換將造成較大的經(jīng)濟損失。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8]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一個技術問題是:現(xiàn)有液壓缸的緩沖結構無法有效控制緩沖壓力峰值,緩沖可靠性差。
[0009]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液壓缸及具有該液壓缸的工程機械。
[0010]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液壓缸,其包括油腔、與油腔連通的進出油口和主緩沖部,主緩沖部用于在液壓缸的活塞運動到設定緩沖區(qū)域時減緩活塞的運動速度,其還包括緩沖壓力控制機構,緩沖壓力控制機構包括第一壓力控制閥,在油腔內(nèi)的壓力大于或等于第一緩沖壓力設定值時第一壓力控制閥開啟以通過第一壓力控制閥連通油腔和進出油口。
[0011]可選地,第一壓力控制閥的第一出油口與進出油口連通,第一壓力控制閥的第一進油口與油腔連通,第一壓力控制閥的第一閥芯用于控制第一進油口與第一出油口是否連通,第一出油口為多個第一通油孔。
[0012]可選地,第一壓力控制閥的第一閥芯將第一壓力控制閥內(nèi)部分隔為第一閥腔和第二閥腔,第一閥腔通過第一壓力控制閥的第一出油口與進出油口連通,第一閥芯用于控制第二閥腔與第一壓力控制閥的第一進油口是否連通,第一進油口與油腔連通,第一閥腔和第二閥腔通過通流油道連通。
[0013]可選地,第一壓力控制閥包括第一閥體,第一壓力控制閥的第一閥芯設置在第一閥體內(nèi),通流油道設置在第一閥芯和/或第一閥體上。
[0014]可選地,緩沖壓力控制機構還包括第二壓力控制閥,該第二壓力控制閥設置為:在第一壓力控制閥開啟后油腔內(nèi)的壓力仍持續(xù)大于或等于第一緩沖壓力設定值時,第二壓力控制閥開啟以通過第二壓力控制閥連通油腔和進出油口;或者,在油腔內(nèi)的壓力大于或等于第二緩沖壓力設定值時,第二壓力控制閥開啟以通過第二壓力控制閥連通油腔和進出油口,第二緩沖壓力設定值大于第一緩沖壓力設定值。
[0015]可選地,第二壓力控制閥與第一壓力控制閥組合形成先導型壓力控制閥,第一壓力控制閥用作第二壓力控制閥的先導閥,在第一壓力控制閥開啟后油腔內(nèi)的壓力仍持續(xù)大于或等于第一緩沖壓力設定值時,第二壓力控制閥開啟。
[0016]可選地,第二壓力控制閥的第二閥芯將第二壓力控制閥內(nèi)部分隔為第三閥腔和第四閥腔,所述第四閥腔通過第二壓力控制閥的第二出油口與進出油口連通,第二閥芯用于控制第四閥腔與第二壓力控制閥的第二進油口是否連通,第二進油口與油腔連通,第三閥腔與第一壓力控制閥的第一進油口連通,第一進油口通過第一阻尼單元與油腔連通。
[0017]可選地,第一阻尼單元為節(jié)流孔或節(jié)流槽。
[0018]可選地,第二出油口為多個第二通油孔。
[0019]可選地,第一壓力控制閥為溢流閥,和/或第二壓力控制閥為溢流閥。
[0020]可選地,油腔為有桿腔和/或無桿腔。
[0021]可選地,油腔為有桿腔,主緩沖部包括與液壓缸的活塞桿配合的導向套,緩沖壓力控制機構可拆卸地設置在導向套上;和/或油腔為無桿腔,緩沖壓力控制機構可拆卸地設置在液壓缸的缸底上。
[0022]可選地,液壓缸還包括節(jié)流油道,節(jié)流油道連通油腔和進出油口。
[0023]可選地,節(jié)流油道為節(jié)流孔或節(jié)流槽。
[0024]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工程機械,其包括如以上任一液壓缸。
[0025]基于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液壓缸,其緩沖壓力控制機構包括第一壓力控制閥,該第一壓力控制閥能夠在油腔內(nèi)的壓力大于或等于第一緩沖壓力設定值時開啟,使得被封閉在油腔內(nèi)的液壓油能夠通過該第一壓力控制閥流出,從而能夠有效地降低油腔內(nèi)的壓力值,使本實用新型的液壓缸具有較高的緩沖可靠性,能夠避免高壓對液壓缸結構所造成的損害。
[0026]同時,將本實用新型的緩沖壓力控制機構應用于利用節(jié)流間隙實現(xiàn)緩沖目的的液壓缸,還能夠降低其對節(jié)流間隙值精度的要求,降低加工難度,進一步提高其緩沖可靠性。
[0027]此外,本實用新型采用集成式模塊化設計,內(nèi)部集成第一壓力控制閥和/或第二壓力控制閥,這樣可以根據(jù)不同的緩沖要求方便地對第一壓力控制閥和/或第二壓力控制閥進行調整與設定,以達到更加理想的緩沖效果,靈活性較高,且便于進行更換,能夠有效降低成本。
[0028]通過以下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示例性實施例的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優(yōu)點將會變得清楚。
【附圖說明】
[0029]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30]圖1示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結構剖視圖。
[0031]圖2示出圖1的I局部放大圖。
[0032]圖3A、圖3B示出圖1中第一溢流閥閥芯結構的主視圖以及左視圖。
[0033]圖4示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結構剖視圖。
[0034]圖5示出了圖4的II局部放大圖。
[0035]圖中:
[0036]1、導向套;101、第一阻尼單元;102、第一油道;103、第二堵頭;104、第二油道;106、第三堵頭;
[0037]2、第一壓力控制閥;201、第一堵頭;202、第一彈性部件;203、第一閥腔;204、第一閥體;205、通流油道;206、第一閥芯;207、第二閥腔;P1、第一進油口 ;T1、第一出油口 ;
[0038]3、第二壓力控制閥;301、端蓋;302、第二彈性部件;303、第三閥腔;304、第二閥體;305、第三油道;306、第二閥芯;307、第四閥腔;308、端蓋油道;Ρ2、第二進油口 ;Τ2、第二出油口 ;
[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