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空壓機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提高壓縮比的空壓機,特指一種無油雙缸空壓機。
背景技術:
空壓機的工作原理大致是由電動機直接驅動壓縮機,使曲軸產生旋轉運動,帶動連桿使活塞產生往復運動,引起氣缸容積變化。由于氣缸內壓力的變化,通過進氣閥使空氣經過空氣濾清器(消聲器)進入氣缸,在壓縮行程中,由于氣缸容積的縮小,壓縮空氣經過排氣閥的作用,經排氣管,單向閥(止回閥)進入儲氣罐,當排氣壓力達到額定壓力0.7mpa時由壓力開關控制而自動停機。當儲氣罐壓力降至0.5--0.6mpa時壓力開關自動聯接啟動。
目前市場上常用的空壓機,產生最大的壓力大概在8.6kg/cm2,如果想要提高壓力值,需要提高壓縮比,壓力升高可以讓氣體的密度變大,分子間的距離也就變小,溫度也會升高,容易使氣缸爆裂,為了避免事故的發(fā)生,通常采用的二級壓縮的方式來提高壓力,具體操作方式是,氣體進入第一氣缸內,通過壓縮后,進入第二氣缸,通過第二次的進一步壓縮后提高了氣體的壓力值,然后將壓縮后的氣體通入儲氣罐內,該方式的缺點是每級的流量均偏小,達到指定壓力值用時長,效率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通過一級壓縮就能提高壓力值的無油雙缸空壓機。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無油雙缸空壓機,包括儲氣罐和壓縮缸組件,壓縮缸組件由雙軸電機和兩個氣缸組成,兩個氣缸結構相同,且兩氣缸之間通過連接管連通,其中,所述氣缸內設置有連桿,連桿一端與雙軸電機的驅動軸連接,另一端設置有活塞,所述連桿的端部與活塞之間設置有導向環(huán),通過導向環(huán)能夠提高連桿在氣缸內往復運動的效率,減少磨損,所述氣缸上端設置有閥板,所述閥板的下端面設置有進氣閥片,上端面設置有出氣閥片,所述出氣閥片的上方設置有限位塊,所述出氣閥片的行程小于進氣閥片的行程,出氣閥片打開時的出氣口小于進氣閥片打開時的進氣口,所述氣缸的缸體外側設置有散熱筋。
為了加快氣缸的散熱,所述氣缸外部設置有箱體,所述箱體內設置有風扇和曲柄,所述雙軸電機的驅動軸與風扇和曲柄連接,所述曲柄與所述連桿連接。
所述活塞在做功的過程中,會產生噪音,所以在所述箱體的進氣口上設置有消音器,空氣經過消音器進入氣缸。
為了安全考慮,所述儲氣罐上設置有壓力控制裝置,兩者通過卸荷管連接,所述壓力控制裝置包括壓力表、壓力開關,安全閥和放氣閥,所述安全閥和放氣閥安裝在所述壓力開關內。當排氣壓力達到額定壓力時由壓力開關控制而自動停機,當儲氣罐壓力降至時壓力開關自動聯接啟動。
空氣被壓縮后,分子間的距離會變小,空氣中的水氣也會因壓縮凝聚成液態(tài),所述所述儲氣罐的底部設置有排水閥,能夠定期將儲氣罐中的水排出,確保了儲氣罐的安全以及更多的有效空間。
本發(fā)明相比現有技術突出且有益的技術效果是:在活塞有效的行程內,由于出氣閥片打開時的出氣口小于進氣閥片打開時的進氣口,進入儲氣罐的氣體流量變小,而被壓縮的氣體單位量相同,從而使氣體進入儲氣罐的壓力增大,達到了提高壓力值的目的,并通過氣缸自身的散熱,有效防止了因氣缸缸體溫度過高而炸裂,提高了安全性,而且延長了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爆炸示意圖;
圖中:1-風罩,2-風扇,3-左箱體,4-連桿,5-導向環(huán),6-活塞,7-氣缸,8-氣缸密封圈,9-缸蓋密封圈,10-缸蓋,11-消音器,12-連接管,13-彎頭,14-限位塊,15-出氣閥片,16-閥板,17-進氣閥片,18-散熱筋,19-曲柄,20-右箱體,21-定子,22-轉子,23-儲氣罐,24-高壓管,25-卸荷管,26-三通閥,27-壓力表,28-安全閥,29-壓力開關,30-放氣閥,31-腳輪,32-腳輪螺絲,33-排水閥,34-腳墊,35-腳墊螺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描述,參見圖1:一種無油雙缸空壓機,包括儲氣罐23和壓縮缸組件,所述儲氣罐23的底部一端設置有腳墊34,通過腳墊螺栓35固定在儲氣罐23上,另一端設置有腳輪31,并通過腳輪螺絲32固定在儲氣罐23底部的支架上,壓縮缸組件由雙軸電機和兩個氣缸7組成,雙軸電機包括轉子22和定子21,兩個氣缸7結構相同,內部不需要添加潤滑油,且分別安裝在左箱體3和右箱體20內,且兩氣缸7之間通過連接管12連通。
其中,所述左箱體3和右箱體20內均設置有風扇1和曲柄19,所述雙軸電機的驅動軸分別向兩側延伸至左箱體3和右箱體20內,并與風扇1和曲柄19連接,所述氣缸7內設置有連桿4,連桿4一端與安裝有軸承的曲柄19連接,另一端設置有活塞6,所述連桿4的端部與活塞6之間設置有導向環(huán)5,通過導向環(huán)5能夠提高連桿4在氣缸7內往復運動的效率,減少磨損,所述氣缸7上端設置有閥板16,閥板16下安裝有氣缸密封圈8,所述閥板16的下端面設置有進氣閥片17,上端面設置有出氣閥片15,活塞6做功的時候,進氣閥片17和出氣閥片15會交替打開和關閉,所述出氣閥片15的上方設置有限位塊14,所述出氣閥片15的行程小于進氣閥片17的行程,出氣閥片15打開時的出氣口小于進氣閥片17打開時的進氣口,所述氣缸7的缸體外側設置有散熱筋18,能夠及時將活塞6做功產生的熱量散發(fā)掉?;钊?運動到下止點時,進氣閥片17下行打開,出氣閥片15關閉,當活塞6運動到上止點時,氣缸7內的氣體被壓縮,進氣閥片17關閉,出氣閥片15上行打開,由于限位塊14的作用,出氣閥片15上行的行程變短,出氣口小于進氣閥片17的進氣口,氣體被壓縮進入儲氣罐23的流量變小,從而提高了氣體的壓力,通過上述技術方案能夠將壓力值提高到14kg/cm2,而且兩個氣缸7交替做功,能夠大大的提高效率。
所述左箱體3和右箱體20上端均設置有缸蓋10,缸蓋10內墊有缸蓋密封圈9,所述缸蓋10的進氣口上安裝有消音器11,空氣經過消音器11的過濾后進入氣缸7內。缸蓋10上設有出氣口,出氣口上安裝有彎頭13,并通過高壓管24與儲氣罐23連通,在儲氣罐23上安裝有三通閥26,高壓管24與三通閥26連接,三通閥26為單向閥,經過高壓管24的氣體只能沿三通閥26進入儲氣罐23內,三通閥26的另一端口與卸荷管25連接,所述儲氣罐23上設置有壓力控制裝置,兩者通過卸荷管25連接,所述壓力控制裝置包括壓力表27、壓力開關29,安全閥28和放氣閥30,所述安全閥28和放氣閥30安裝在所述壓力開關29內。當排氣壓力達到最大壓力值的1.1倍時由壓力開關29控制安全閥28啟動而自動停機,當儲氣罐23壓力下降時壓力開關29自動聯接啟動,活塞6開始做功,向儲氣罐23中補充壓力。
為了方便排放儲氣罐23內的積水,在其底部設置有排水閥33。
上述實施例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故:凡依本發(fā)明的結構、形狀、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均應涵蓋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