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濕噴機領域,尤其涉及混凝土濕噴機駕駛艙駕駛位置掉頭裝置。
背景技術:
在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中,通常采用噴射混凝土對開挖的洞室進行初期支護。而混凝土濕噴機則廣泛應用隧道內初期支護,為了解決濕噴機在隧道內掉頭難的問題,現(xiàn)有技術中已經(jīng)出現(xiàn)將濕噴機的駕駛艙進行原地旋轉180°或通過將駕駛艙內的座椅和操控部件進行原地旋轉180°,從而將駕駛艙內駕駛員面朝的方向旋轉180°,以方便控制濕噴機前進或后退,但是現(xiàn)有原地轉動的方式還存在以下問題:駕駛艙一般位于車架的一端或中部,駕駛艙和車架之間還會存在很大的部分會阻礙駕駛員的視線,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擴大駕駛員視野,安全可靠的混凝土濕噴機駕駛艙駕駛位置掉頭裝置。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混凝土濕噴機駕駛艙駕駛位置掉頭裝置,其包括車架,車架上設有向車架兩端延伸的導向軌,所述導向軌上滑動連接有滑座,該滑座由驅動系統(tǒng)帶動在導向軌上來回滑動;所述駕駛艙通過回轉件轉動連接在滑座的頂部上,該回轉件帶動駕駛艙實現(xiàn)180°旋轉。
所述驅動系統(tǒng)包括電機和設在車架上并與導向軌平行的齒條,所述電機設在滑座上,電機的輸出端設有齒輪,該齒輪與齒條嚙合。
所述導向軌的兩端分別設有到位緩沖機構,該到位緩沖機構包括底座、緩沖板、導向桿、緩沖油缸和位置感應器,所述緩沖油缸的缸體固定在底座上,緩沖板固定在緩沖油缸的桿端,所述導向桿滑動穿設在底座上并與緩沖板固定連接,所述位置感應器設在車架上并位于緩沖板緩沖到位的位置處。
所述回轉件為回轉支撐。
混凝土濕噴機駕駛艙駕駛位置掉頭裝置,其包括車架,車架上設有向車架兩端延伸的導向軌,所述導向軌上滑動連接有滑座,該滑座由驅動系統(tǒng)帶動在導向軌上來回滑動;所述駕駛艙內的座椅和操控部件均通過回轉件轉動連接在駕駛艙的底部上,該回轉件帶動座椅和操控部件實現(xiàn)180°旋轉。
混凝土濕噴機駕駛艙駕駛位置掉頭裝置,所述驅動系統(tǒng)包括電機和設在車架上并與導向軌平行的齒條,所述電機設在滑座上,電機的輸出端設有齒輪,該齒輪與齒條嚙合。
所述導向軌的兩端分別設有到位緩沖機構,該到位緩沖機構包括底座、緩沖板、導向桿、緩沖油缸和位置感應器,所述緩沖油缸的缸體固定在底座上,緩沖板固定在緩沖油缸的桿端,所述導向桿滑動穿設在底座上并與緩沖板固定連接,所述位置感應器設在車架上并位于緩沖板緩沖到位的位置處。
所述回轉件為回轉支撐。
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上結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先通過驅動滑座帶動駕駛艙移動至車架的另一端上,然后再通過回轉件驅動駕駛艙或駕駛艙內的座椅和操控部件旋轉180°,這樣的結構相比現(xiàn)有技術,可以給駕駛員提供廣闊的駕駛視野,從而給駕駛員提供操作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附圖說明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示意圖;
圖3為到位緩沖機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如圖1或圖3所示,混凝土濕噴機駕駛艙7駕駛位置掉頭裝置,其包括車架1,車架1上設有向車架1兩端延伸的導向軌2,導向軌2上滑動連接有滑座3,該滑座3由驅動系統(tǒng)5帶動在導向軌2上來回滑動;駕駛艙7通過回轉件4轉動連接在滑座3的頂部上,該回轉件4帶動駕駛艙7實現(xiàn)180°旋轉,其中,回轉件4為回轉支撐。
驅動系統(tǒng)5包括電機51和設在車架1上并與導向軌2平行的齒條52,電機51設在滑座3上,電機51的輸出端設有齒輪53,該齒輪53與齒條52嚙合。
導向軌2的兩端分別設有到位緩沖機構6,該到位緩沖機構6包括底座61、緩沖板62、導向桿63、緩沖油缸64和位置感應器65,緩沖油缸64的缸體固定在底座61上,緩沖板62固定在緩沖油缸64的桿端,導向桿63滑動穿設在底座61上并與緩沖板62固定連接,位置感應器65設在車架1上并位于緩沖板62緩沖到位的位置處?;?即將達到預定位置時,滑座3壓緊緩沖板62,當緩沖板62壓到位時,滑座3也滑動到位,然后位置感應器感應到信號并控制電機51停止轉動,滑座3即停止繼續(xù)運動。
本實施例1的工作原理: 當需要將駕駛員的朝向旋轉180°時,先通過驅動系統(tǒng)5驅動滑座3在導向軌2上滑動從而帶動駕駛艙7移動至車架1的另一端上,然后再通過回轉件4驅動駕駛艙7旋轉180°,這樣的結構相比現(xiàn)有技術,可以給駕駛員提供廣闊的駕駛視野,從而給駕駛員提供操作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實施例2,如圖2或圖3所示,混凝土濕噴機駕駛艙7駕駛位置掉頭裝置,其包括車架1,車架1上設有向車架1兩端延伸的導向軌2,導向軌2上滑動連接有滑座3,該滑座3由驅動系統(tǒng)5帶動在導向軌2上來回滑動;駕駛艙7內的座椅和操控部件均通過回轉件4轉動連接在駕駛艙7的底部上,該回轉件4帶動座椅和操控部件實現(xiàn)180°旋轉,回轉件4為回轉支撐。
驅動系統(tǒng)5包括電機51和設在車架1上并與導向軌2平行的齒條52,電機51設在滑座3上,電機的輸出端設有齒輪53,該齒輪53與齒條52嚙合。
導向軌2的兩端分別設有到位緩沖機構6,該到位緩沖機構6包括底座61、緩沖板62、導向桿63、緩沖油缸64和位置感應器65,緩沖油缸64的缸體固定在底座61上,緩沖板62固定在緩沖油缸64的桿端,導向桿63滑動穿設在底座61上并與緩沖板62固定連接,位置感應器65設在車架1上并位于緩沖板62緩沖到位的位置處。
本實施例2與本實例1的區(qū)別僅在于,實施例2是通過控制駕駛艙7內的座椅和操控部件旋轉180°,同樣能實現(xiàn)將駕駛員的朝向旋轉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