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在井底環(huán)境中便于濕或干控制線連接的方法和裝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請是中國專利申請No.200380103059.3(申請日2003年11月07日;發(fā)明名稱在井底環(huán)境中便于濕或干控制線連接的方法和裝置)的分案申請。
相關申請的交叉引用本申請要求對起始于2002年11月11日早期提出的美國臨時申請序列號60/425,348享有權益,其公開的全部內容在此引用作為參考。
背景技術:
最近十年或更長時間研究有效和可靠的烴類開采已經將該產業(yè)引入了對老油田(其它井底(downhole)產業(yè))老化問題的明智解決辦法。安裝閥門,檢測,計算,以及其它作業(yè)正在實現井底達到該技術所允許的程度。原始井眼(primary wellbore)具有裝在其中的“智能完井管柱(intelligent completion string)”,其可將油井的部分分區(qū)封隔,可變地控制油井的部分和其它。這些部分可以是油井的橫向支柱(lateral leg)或是在原始井眼內的不同區(qū)域。
在多邊井眼結構中,橫向支柱可能很長,并可能穿過多個產油和非產油區(qū),也可能被或者不被礫石充填。橫向支柱和礫石充填層,尤其在這些結構之外產生有關連通和控制的問題。礫石充填(gravelpack)具有連通通路,但是它們很難對準并一起工作;由于在穿過接頭(junction)連通時存在困難,橫向支柱通常只在與原始井眼接合時加以控制。
毫無連通阻塞構型的較好連通將有益于烴類勘探和開采工業(yè)并為其所接收。
發(fā)明內容
本文所公開的是一種控制線濕連接裝置,該裝置包括第一管和第二管,第一管具有一個或多個與其相連的控制線連接點,每一連接點中止在第一管內尺寸的孔口處,第一管的內尺寸表面具有一密封孔;第二管具有一個或多個與其相連的控制線連接點,每一控制線中止在第二管外尺寸的孔口處,該外尺寸表面具有至少兩個彼此軸向隔開的密封,在第二管外尺寸處每一個孔口的每一側至少有一個密封。
本文還公開了一種多密封組件,其具有密封體,多個密封和多個用于控制線的直通構型。該直通構型是交錯排列的。
本文又公開了一種構造為便于和橫向完井管柱連通的接頭,該管柱包括接頭,原始孔口(primary bore)和與原始孔口相交的橫向孔口。設置至少一個連通開口,其從橫向孔口內尺寸的外部位置穿過接頭進入橫向孔口。
另外公開了一種油井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具有油管柱(tubing string),其設有原始孔口和至少一個從接頭原始孔口延伸并與其相交的橫向孔口。該油井系統(tǒng)包括在至少一個橫向孔口中的智能完井管柱和在原始孔口中的智能完井管柱。為每個原始孔口和至少一個橫向孔口中的管柱設置連通導管,至少一個橫向孔口中管柱用的連通導管設在至少原始孔口和橫向孔口接頭處油管柱內尺寸的外面。
本文而且公開了一種將智能完井管柱裝到井眼橫向支柱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將具有原始支柱和橫向支柱的接頭下入在油管柱到一定深度,而控制管纜設在管柱和接頭內尺寸的外面,接頭還具有至少一個從控制管纜通向接頭內尺寸的開口。該方法還包括將智能完井管柱下入橫向支柱中并與至少一個開口連接。
本文另外還公開了一種將第一和第二控制線與第一和第二嵌套管相連的連接裝置,該裝置包括第一管和第二管,第一管具有與其相連的第一控制線,第二管具有與其相連的第二控制線,而且構造成當第一管和第二管嵌套時,它們隔離一環(huán)空體積,以便將第一控制線連通連接到第二控制線。
現在參照附圖,其中在一些附圖中相同的部件標以同樣的編號圖1A為示意圖,表示徑向濕連接連接器連接前的狀態(tài);
圖1B為示意圖,表示徑向濕連接連接器連接后的狀態(tài);圖2A表示與圖1A相似的示意圖,但是具有平截頭圓錐體連接的幾何形狀;圖2B表示與圖1B相似的示意圖,但是具有平截頭圓錐體連接的幾何形狀;圖3為示意圖,表示具有圖1A和1B徑向濕連接器的礫石充填構型;圖4是徑向濕連接器固定器(anchor)部分的透視圖;圖5為示意圖,表示多邊接頭的第一實施例,其構造為便于安裝智能完井系統(tǒng)在兩個支柱中;圖6是圖5中多邊接頭示意表示完井在橫向支柱中的視圖;圖7是圖6中限定區(qū)域的放大圖;圖8是多個元件交錯排列的直通封隔器示意圖;圖9是具有交錯排列的多密封直通密封組件示意圖;圖10為多邊接頭第二實施例的示意圖,其構造為便于安裝智能完井系統(tǒng)在兩個支柱中;以及圖11是圖7中多邊接頭示意表示完井在橫向支柱中的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文通過兩個典型實施例來公開液壓管線濕連接裝置。但是,為了更好地理解這種裝置,該連接首先表示為與其它裝置脫離。圖1A和1B分別示意示出連接本身只在連接前和連接后的狀態(tài)。與第二管14相比,第一管12具有較大的內尺寸。這樣,第二管14可與密封22一道同心接納在第一管12內。在該裝置中需要至少兩個密封,以形成環(huán)形(或部分環(huán)形,其功能相似)密封空間23,以在控制線井口(uphole)(未在該圖示出)和控制線井底16之間連通,其中井口和井底16可以是液壓的。第一管12中的孔口18(圖中示出三個,但任何數量都可以)在第一管12的密封孔部分20內,從第一管12的內尺寸延伸到控制線連接點19。密封孔20在一個實施例中是拋光孔??刂凭€連接點可位于第一管12的外尺寸,或者位于第一管的外尺寸和內尺寸之間,實現后一位置要在第一管的外尺寸表面上設置凹槽或在第一管12的介質內某點建立控制線終端??卓?8彼此軸向隔開,并可設在第一管12密封孔20中的任何圓周邊。
第二管14的外尺寸小于第一管12的內尺寸,從而有可能將第二管14同心置于第一管12內。第二管14還包括至少兩個彼此軸向隔開的密封22,足以在密封22之間提供大約為孔口18大小的間隙。第二管14的外尺寸還構造為便于將密封22插入到管14的外尺寸和管12的內尺寸之間。在圖1A和1B中示出了四個密封,這些密封對應于與三個單獨的控制線連接的可能。如果孔口18位于由密封孔20,密封22和第二管14限制的每一環(huán)形空間24內,這種可能將被實現。而且,第二管14同樣需要在相關密封22之間有三個孔口26,孔口26引導至第二管14的控制線連接點28。應當理解,控制線連接的多或少是根據需要完成的,其僅受控制線供給到連接環(huán)空(annulus)能力的限制,該能力是控制線橫截面積以及井眼特別是圍繞管12和14圓周的有效總面積的函數。
在圖1A和1B所示連接裝置的實施例中,密封孔20表面平行于第二管14的表面。這種構型便于第一管12和第二管14配合,于是在不改變相關控制線中壓力的情況下實現控制線的連接。這是一些應用中所需要的。
圖2A和2B示出另一連接裝置的實施例,密封孔20a為平截頭圓錐體形狀,且具有階形面30。對于該實施例,第二管14a也具有和密封孔20a互補的平截頭圓錐體階形面。在該實施例中,連接后位于第二管14a最小外部尺寸附近的孔口比位于第二管14a最大外部尺寸附近的孔口受到更大的壓力變化。該鉆具在其它方面起到前述實施例的作用。
現在參見圖3,圖中示出采用這種配置裝置的實施例。在該實施例中,該配置采用了礫石充填組件40。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會認識到,濾管(screen)42,有孔管44和滑套(sliding sleeve)46是礫石充填組件的常見部分。其它未指出的元件也是本領域常見的??刂凭€連接配置是新的,其中上面所述的第一管12與其它礫石充填部件成一直線。在該實施例中,三個控制線連接點48設在凹槽50上。應該理解,單個連接點可用于連接到控制線或者根據需要不予連接。顯然,至少一個連接點必須連接到控制線,以相對于本文公開的濕連接裝置來控制井底,以便對該配置的井底產生效果。當這些點未用于連接到控制線時,它們最好以合適的方式蓋住或堵塞。
在連接到再連接固定器56之前,孔口和在一個實施例中為拋光孔的密封孔20均用具有一對密封54的耐磨補心(wear bushing)52保護起來,以便在與再連接固定器56配合之前保持密封孔20和孔口18的清潔。
再連接固定器56包括連接到接合工具58的第二管14,以便與礫石充填封隔器60接合。再連接固定器56還在礫石充填滑套66的井底部分64裝設密封62。一旦再連接固定器56前進到第一管12內,耐磨補心52便推開密封孔20,而第二管14則滑動與密封孔20接合。在一個實施例中,只在圖1A和1B中可以看到,耐磨補心52設有恢復鎖銷(retrievallatch),這樣如果固定器56被拉動,耐磨補心52便復位到密封孔20上,以防該孔污染。
再參照圖4,該圖示出固定器56的透視圖。
在采用濕連接原理和配置的另一構型中,采用該配置以在接頭上下的控制線之間形成連通。
參見圖5,該圖示意示出多邊接頭110,其具有一個或多個控制管纜(umbilical)或控制線112,114(圖示出兩個,但可以更多)。每一單個的控制管纜(上面提到的“控制線”和“控制管纜”本文可交換使用)可用于控制獨立的裝置或獨立的管柱,例如智能完井管柱。在油井具有數個橫向支柱的地方,這特別有利。在本文的一個實施例中,控制管纜具有和支柱相同的數量,一個供給一個。在圖5的典型實施例中,控制管纜112向下延伸到原始支柱116,而控制管纜114則中止在橫向支柱120井口端部的多孔定位接頭(1anding nipple)或密封孔118(類似于前面所述構型的密封孔20)。在該示例中,控制管纜112用于供給多個井底裝置或橫向支柱,而控制管纜114將供給所示橫向支柱20。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將很清楚,本文所公開的這種配置是可疊置的。
如圖所示,多孔定位接頭(或密封孔,這些術語本文中可交換使用)118包括三個孔口122,124和126(其使用多少可根據定位接頭的軸向長度而定),該孔口可以是液壓孔口,電氣孔口,光導纖維孔口或其它類型的連通孔口,這取決于定位接頭和所裝的智能完井油管柱之間的預定連接。通過在接頭110的外徑(OD)上設置控制管纜114,并通過定位接頭118形成連接,控制管纜不必為連接到多個橫向井眼而在管道系統(tǒng)內實行Y連接。
圖5示出在控制管纜114內任何類型的三個導管(應當注意,可采用或多或少的導管)中的每一個被引導至多孔定位接頭118內的專用孔口122,124或126。每一個孔口122,124和126可以是敞開的或用某種方式覆蓋。敞開的孔口如不受到污染是有效的,但這種孔口易受井眼中碎屑的污染。避免控制管纜中液壓連通管路遭受這種污染的一種方法是向每一液壓管路連續(xù)施加正壓,以防止碎屑流入連通孔口。作為次要的問題還應當注意,孔口122,124和126可起到氣壓噴嘴的作用,以便向液柱(fluid column)中噴射氣體。另一方面,通過在每個連通孔口設置剪斷或破裂膜片(rupture disk),孔口122,124和126可自然封閉來自鉆井或油井作業(yè)的碎屑。當需要時,可通過機械,聲控或電氣裝置或有控制地從表面上將壓力施加到控制管纜上,使這些膜片剪斷或破裂。只要剪斷或破裂可根據需要在任何時間發(fā)生,可以預見,在智能完井管柱回接到多孔定位接頭之后,使膜片剪斷或破裂是較常見的,如圖6所示。
圖6所描繪的是與圖5所示相同的多邊接頭示意圖,但是,圖6中智能完井系統(tǒng)已裝入橫向支柱120。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會認識到,四個封隔器128與多孔定位接頭對接,從而形成三個密封通道,孔口122,124和126(分別)引出進入其中。當然,每個密封通道具有貫穿孔口123,125和127到合適延伸導管(見圖5A)的出口路線,用于智能完井系統(tǒng)的操作。
參照圖7,該圖示出多元件直通封隔器(feed-through packer)。封隔器200是具有多個元件202,204,206,208和210的單個封隔器。所有這些元件通過共用致動器,卡瓦(slip)212等驅動,而只有元件是重復的。所示元件202具有四個直通位置214。元件204具有三個直通;元件206具有兩個直通,而元件208只有一個直通;因而可交錯排列。這種直通基于從得克薩斯州休斯敦的貝克石油設備公司(Baker OilTool)購得的第一封隔器(Premier Packers)中獲得的技術。細讀該圖可以看出,每一控制線216,218,220和222中止在不同的密封元件(packing element)之間。這就如上面所述的通過在密封元件之間形成單個的密封環(huán)空而便于實現連通。
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會理解,通過采用多個第一封隔器彼此疊置在頂部,可達到類似的狀況。只要在功能上能夠獲得所需的效果,就不必重復例如卡瓦和致動器等元件。
參照圖8,該圖示出一種可替代的裝置,以達到本文所述系統(tǒng)的目標。多密封直通密封組件230與封隔器200的相似之處在于,它提供了多個環(huán)形(或如前述實施例那樣,部分環(huán)形,而功能相似)密封區(qū)域,以在例如(見圖5和5A)孔口122,124和126至孔口123,125和127之間形成連通。多密封直通組件230包括多個密封,圖中示出5個,但是也可使用更多或更少的密封。密封232,234,236,238和242被構造為在每兩個密封之間形成環(huán)形密封區(qū)域。和圖7中的情形一樣,控制線進入到這些密封區(qū)域的每一個中。在圖8情況下,控制線242,244,246,248僅僅直通所需數量的元件,以達到它們相關環(huán)形密封區(qū)域250,252,254和256;從而交錯排列。
可以理解,傳統(tǒng)的直通密封組件可以疊置,以替代本文公開的裝置,但是會不必要地重復元件,從而增加了成本。
參照圖9和10,該圖示出一種可替代的實施例。這時,標以編號140的接頭與圖5中的接頭相似??刂乒芾|112沒有改變。但是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將會理解,圖5中的控制管纜114沒有到達表面,并且在該圖中清楚地用編號142標出。與圖5一樣,控制管纜142中止在多孔定位接頭118中的井底端。但是與圖5中實施例不同的是,控制管纜142中止在多孔定位接頭144它的井口端。定位接頭144包括孔口146,148和150,這些孔口分別對應于孔口122,124和126,它們通過控制管纜142的各個連通導管與其連接。參照圖6,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更加一目了然,另一到表面的控制管纜152已被傳送到井底管柱154上,并定位在接頭144中。管柱154與定位接頭144的連通方式和圖2中完井管柱130與圖2中定位接頭118的連通方式相同。一旦管柱154座落在定位接頭144,控制管纜152便連接到每個孔口146,148和150,并由此分別連接到孔口122,124和126,以形成通向位于橫向支柱120中智能完井管柱156的延伸連通通路。
在圖5,6和9,10所示的各個實施例中,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將會理解,原始井眼116保持敞開狀態(tài),而橫向井眼120則用智能管柱156完井。在智能管柱156裝到橫向井眼120之后,個別的智能管柱可沿原始井眼向下傳送。該管柱可井底傳送其控制管纜,同時被安裝,在不妨礙橫向完井管柱且在井底環(huán)境中沒有任何Y-連接的情況下,可從遠處對原始完井管柱加以控制。
參照圖11,該圖示出另外一個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將會理解,圖9和圖5之間不同之處在于,控制管纜114如同圖1中的控制管纜一樣延伸,并中止在井底孔口122,124和126中。但是顯然在圖9中所缺少的是圖5中編號為118的多孔定位接頭。該實施例適合那些接頭內徑允許沒有限制的使用場合。在這種情況下,將要傳送到橫向支柱120的完井管柱160將有密封機構,例如位于其井口端部的多個封隔器162,使實現對孔口120內尺寸164的耐壓密封,以便與完井管柱的連通可具有貫通孔口122,124和126。除了避免橫向孔口120內徑(ID)的任何限制外,該實施例在安裝完井管柱的過程中避免了定位接頭或其它從中穿過的元件潛在損壞。在其它方面,圖11實施例和圖5,6和9,10中的實施例一樣操作,全部在橫向孔口和原始孔口中提供獨立可致動的智能完井管柱的能力,以及對于正確的多邊油井系統(tǒng)可以疊置。
盡管已示出并描述了優(yōu)選實施例,但在不偏離本發(fā)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可以對其作出改進和替換。因此,應該理解,本發(fā)明的描述是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
權利要求
1.一種構造為便于和橫向完井管柱連通的接頭,包括接頭,其具有原始孔口和與所述原始孔口相交的橫向孔口;和至少一個連通開口,其從所述橫向孔口的內尺寸的外部位置穿過所述接頭進入所述橫向孔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構造為便于和橫向完井管柱連通的接頭,其中所述開口從所述橫向孔口延伸到所述接頭的外尺寸。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構造為便于和橫向完井管柱連通的接頭,其中所述接頭包括至少一個定位接頭,該定位接頭位于原始孔口和橫向孔口的至少一個中。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構造為便于和橫向完井管柱連通的接頭,其中所述定位接頭是多孔定位接頭。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構造為便于和橫向完井管柱連通的接頭,其中所述至少一個連通開口與所述定位接頭成整體。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構造為便于和橫向完井管柱連通的接頭,其中所述至少一個連通開口是三個連通開口。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構造為便于和橫向完井管柱連通的接頭,其中所述接頭包括兩個定位接頭和一個在所述兩個定位接頭之間延伸的導管,所述導管置于所述接頭的內尺寸的外面。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構造為便于和橫向完井管柱連通的接頭,其中所述導管置于所述接頭的外尺寸的外面。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構造為便于和橫向完井管柱連通的接頭,其中所述接頭包括兩個彼此隔開的開口和一個在所述兩個開口之間延伸的導管,所述導管置于所述接頭的內尺寸的外面。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構造為便于和橫向完井管柱連通的接頭,其中所述接頭包括兩個彼此隔開的開口和一個在所述兩個開口之間延伸的導管;所述導管置于所述接頭的外尺寸的外面。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構造為便于和橫向完井管柱連通的接頭,其中所述至少一個開口被可選擇的活動蓋所覆蓋。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構造為便于和橫向完井管柱連通的接頭,其中所述蓋是可破裂的。
13.一種將智能完井管柱裝到井眼橫向支柱中的方法,包括將具有原始支柱和橫向支柱的接頭下入在油管柱到一定深度,而控制管纜設在所述管柱和接頭內尺寸的外面,所述接頭還具有至少一個從所述控制管纜通向所述接頭內尺寸的開口;和將智能完井管柱下入所述橫向支柱中并與所述至少一個開口連接。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將智能完井管柱裝到井眼橫向支柱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還包括將所述至少一個開口上的蓋移開。
15.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將智能完井管柱裝到井眼橫向支柱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將智能完井管柱下入所述原始孔口中。
全文摘要
一種在井眼中連通毫無阻塞例如其中包括礫石充填和橫向接頭的濕連接裝置。當第一和第二管處于可操作位置時,該裝置使用第一和第二管的連通管線以及在這些管線之間的環(huán)形或部分環(huán)形連通通路。
文檔編號E21B47/12GK101089358SQ20071011224
公開日2007年12月19日 申請日期2003年11月7日 優(yōu)先權日2002年11月11日
發(fā)明者A·B·安德森, S·沃爾特斯 申請人:貝克休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