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使用形狀記憶合金線的致動器以及使用該致動器向用戶告警的報警裝置。
背景技術:
有些致動器利用以形狀記憶合金制成的線對被驅(qū)動體進行驅(qū)動。這種致動器的原理是當由形狀記憶合金制成的線的溫度通過加熱達到預定溫度時恢復記憶長度。具體而言,當被驅(qū)動體連接至線的一端、且通過給所述線供電來加熱所述線時,所述線收縮,被驅(qū)動體移動與所述線的收縮量對應的位移量(例如參見專利文獻1)。
現(xiàn)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申請待公開No.2008-138593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技術問題
對于利用形狀記憶合金線的致動器,使形狀記憶合金線與其他部件的相互接觸盡可能少,以便減少從形狀記憶合金線流失的熱量。因此,難以實現(xiàn)薄型化和小型化。
此外,使用形狀記憶合金線的致動器適用于僅在兩個位置之間移動被驅(qū)動體的用途。但是,舉例來說,在被驅(qū)動體受到較大應力的情況下,結(jié)構(gòu)可能會變復雜,例如被驅(qū)動體和形狀記憶合金線之間的連接部需要加強,這就難以實現(xiàn)薄型化和小型化。
此外,在被驅(qū)動體需要在與形狀記憶合金線的收縮方向不同的方向上移動的情況下,由于需要提供復雜的機構(gòu)以改變移動方向,因此整體結(jié)構(gòu)可能會變復雜,這就難以實現(xiàn)薄型化和小型化。
此外,由于薄型化和小型化的致動器能夠?qū)崿F(xiàn)本來存在困難的用途、設備導入,因此非常需要實現(xiàn)這些目標。
本發(fā)明的一個目標是提供一種能夠薄型化和小型化的致動器和報警裝置。
解決問題的方案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致動器包括保持件、滑塊、線、以及一對電極單元。
所述滑塊被所述保持件可滑動地保持。
所述線被鎖定在所述滑塊處,當給所述線供電時,所述線通過至少在線長方向上收縮而使所述滑塊滑動。
所述線的一端接合至所述一對電極單元中的一個電極單元,所述線的另一端接合至所述一對電極單元中的另一個電極單元。
所述致動器進一步包括彈性板。
所述彈性板的一個端部固定至所述滑塊,所述彈性板的另一個端部固定至在所述滑塊的滑動方向上與所述滑塊分離開的位置,當給所述線供電時,利用所述一個端部和所述另一個端部之間的距離隨著所述滑塊的滑動而發(fā)生的變化,所述彈性板在與所述滑塊的滑動表面垂直的方向上彈性變形。
利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致動器,舉例來說,可以利用少量部件,通過線的收縮運動產(chǎn)生使彈性板彈性變形的位移。此外,線與彈性板彼此沒有較大面積的接觸,因此可以減少因線的熱傳導引起的熱量流失。
在所述致動器中,在執(zhí)行所述供電時,所述彈性板可以在與所述滑動表面分離開的方向上彈性變形。
在所述致動器中,在未供電時,所述彈性板可以處于由于初始形變而在與所述滑動表面分離開的方向上彈性變形的狀態(tài)。
由此,在給線供電時,可以可靠地使彈性板在與滑動表面分離開的預定方向上彈性變形。具體而言,可以穩(wěn)定地實現(xiàn)因一定的彈性變形而引起的位移。
在所述致動器中,所述一對電極單元可以被設置在所述保持件上。
在所述致動器中,可以在與所述滑動表面平行的面內(nèi)牽拉所述線。由此,可以將彈性板和所述線放置為使它們在垂直于滑動表面的方向上彼此靠近,從而組成薄型且小型的致動器。
所述致動器可進一步包括接觸防止壁,所述接觸防止壁防止在與所述滑動表面平行的面內(nèi)被牽拉的所述線相互接觸。由此,可以避免發(fā)生操作不當問題,例如,因所述線發(fā)生接觸而導致彈性板的位移量減小。
在所述致動器中,彈性板可以包括第一彈性板和第二彈性板,所述第一彈性板和所述第二彈性板在執(zhí)行所述供電時,在相對于所述滑動表面互相分離開的兩個方向上彈性變形。
由此,可以利用少量部件,在相對于滑動表面互相分離開的兩個方向上產(chǎn)生位移。
在所述致動器中,所述滑塊可包括第一滑塊和第二滑塊,所述第一滑塊和所述第二滑塊被所述保持件沿相同的軸方向可滑動地保持,且所述線被分別鎖定在所述第一滑塊處和所述第二滑塊處,并且當給所述線供電時,所述線通過至少在線長方向上收縮而使所述第一滑塊和所述第二滑塊在相互牽拉的方向上滑動。
此外,所述彈性板可包括第一彈性板以及第二彈性板,所述第一彈性板的一個第一端部固定至所述第一滑塊,所述第一彈性板的另一個第二端部固定至在所述第一滑塊的滑動方向上與所述第一滑塊分離開的位置,當給所述線供電時,利用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間的距離隨著所述第一滑塊的滑動而發(fā)生的變化,所述第一彈性板在與所述第一滑塊的滑動表面垂直的方向上彈性變形,所述第二彈性板的一個第三端部固定至所述第二滑塊,所述第二彈性板的另一個第四端部固定至在所述第二滑塊的滑動方向上與所述第二滑塊分離開的位置,當給所述線供電時,利用所述第三端部和所述第四端部之間的距離隨著所述第二滑塊的滑動而發(fā)生的變化,所述第二彈性板在與所述第二滑塊的滑動表面垂直的方向上彈性變形。
根據(jù)所述致動器,可以利用少量部件,通過線的收縮運動產(chǎn)生用于使第一彈性板和第二彈性板彈性變形的位移。此外,線與第一彈性板和第二彈性板彼此沒有較大面積的接觸,因此可以減少因線的熱傳導引起的熱量流失。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報警裝置包括致動器和帶狀部件。
致動器包括保持件、滑塊、線和一對電極單元,所述滑塊被所述保持件可滑動地保持,所述線被鎖定在所述滑塊處,并且當給所述線供電時,所述線通過至少在線長方向上收縮而使所述滑塊滑動,所述線的一端接合至所述一對電極單元中的一個電極單元,所述線的另一端接合至所述一對電極單元中的另一個電極單元。
所述帶狀部件的一個端部固定至所述致動器的所述滑塊,所述帶狀部件的另一個端部固定至所述保持件的、在供電時處于所述滑塊的滑動方向上的端部。
由于可形成輕薄小巧的致動器,因此舉例來說,該報警裝置可以穿戴在人的手腕上使用。在供電時,當致動器和帶狀部件所形成的環(huán)的長度減小時,手腕被收緊。這種收緊感給人提供信息,例如通知發(fā)生某些類型的事件以及事件內(nèi)容。
發(fā)明的有益效果
如上所述,根據(jù)本發(fā)明,可以提供一種能夠薄型化和小型化的致動器和報警裝置。
應當注意的是,此處所描述的效果并非限制性的,也可以是本說明書中所記載的任意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顯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致動器1的結(jié)構(gòu)的透視分解圖。
圖2為顯示除基板2和頂板7以外的圖1中的致動器1的結(jié)構(gòu)的平面圖。
圖3為圖2中的致動器1的截面圖。
圖4為顯示圖1中的致動器1在供電時的平面圖。
圖5為顯示圖2中的致動器1在供電時的截面圖。
圖6為顯示根據(jù)第一變形例的致動器1a的平面圖。
圖7為顯示根據(jù)第二變形例的致動器1b的平面圖。
圖8為根據(jù)第二變形例的致動器1b的截面圖。
圖9為根據(jù)第三變形例的致動器1c的平面圖。
圖10為顯示根據(jù)第三變形例的致動器1c在供電時的平面圖。
圖11為顯示根據(jù)第三變形例的致動器1c的平面圖。
圖12為顯示作為根據(jù)第三變形例的致動器1c的應用示例的報警裝置1d的平面圖。
圖13為顯示圖11中的報警裝置1d在供電時的側(cè)視圖。
圖14為顯示圖12中的報警裝置1d的功能性結(jié)構(gòu)的框圖。
圖15為顯示根據(jù)第四變形例的多驅(qū)動型致動器1e的平面圖。
圖16為圖15中的多驅(qū)動型致動器1e的截面圖。
圖17為顯示根據(jù)第五變形例的多驅(qū)動型致動器1f的平面圖。
圖18為根據(jù)第五變形例的多驅(qū)動型致動器1f的截面圖。
圖19為顯示根據(jù)第六變形例的多驅(qū)動型致動器1g的平面圖。
圖20為顯示根據(jù)第七變形例的多驅(qū)動型致動器1h的平面圖。
圖21為顯示根據(jù)第八變形例的多驅(qū)動型致動器1i的平面圖。
圖22為顯示根據(jù)第九變形例的多驅(qū)動型致動器1j的平面圖。
圖23為報警裝置的變形例的側(cè)視圖。
圖24為報警裝置的另一變形例的側(cè)視圖。
圖25為顯示圖24中的報警裝置在供電時的側(cè)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文將參照附圖描述本發(fā)明的各個實施方式。
<第一實施方式>
圖1為顯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致動器1的結(jié)構(gòu)的透視分解圖。
圖2為顯示除基板2和頂板7以外的圖1中的致動器1的結(jié)構(gòu)的平面圖。
圖3為圖2中的致動器1的截面圖。
如這些圖中所示,所述致動器1包括基板2、保持件3、滑塊4、形狀記憶合金線5、彈性板6和頂板7。
舉例來說,基板2由矩形薄板狀部件制成。在基板2上固定保持件3。
舉例來說,保持件3由矩形薄板狀部件制成。在保持件3中形成開口部31。開口部31的X軸方向上的一個端部被用作滑塊保持空間31A,所述滑塊保持空間31A在X軸方向上可滑動地保持滑塊4。更具體而言,滑塊4的厚度與保持件3相同,并且滑塊4在由保持件3的滑塊保持空間31A、基板2的上表面和頂板7的下表面形成的三維空間內(nèi)被三維保持。
保持件3的滑塊保持空間31A的內(nèi)壁面用作多個停止面31B和31C以及多個滑動引導面31D和31E。停止面31B和31C分別與滑塊4的X軸方向上的各個端表面41和42接觸以限制滑動范圍?;瑒右龑?1D和31E分別與滑塊4的Y軸方向上的各個端表面43和44接觸以引導滑動。
形狀記憶合金線5是由形狀記憶合金制成的線材。在本實施方式中,使用在中間部51處彎折成V形的一條形狀記憶合金線5。形狀記憶合金線5的中間部51被固定在滑塊4上的鎖定部45處。形狀記憶合金線5的兩個端部52、52被接合至在保持件3的上表面上設置的一對電極單元32、32。具體而言,形狀記憶合金線5被設置為在與滑塊4的滑動表面平行的面內(nèi)被牽拉。對于在X軸方向上的一個端部處設有滑塊保持空間31A的保持件3,在所述保持件3的另一個端部表面上設置一對電極單元32、32。更具體而言,在所述保持件3的另一個端部表面上,一對電極單元32、32被放置為在保持件3的Y軸方向上相對于中央位置互相分離開。
電流從供電電路(未顯示)經(jīng)由一對電極單元32、32流向形狀記憶合金線5。當利用電流流過形狀記憶合金線5所產(chǎn)生的焦耳熱使形狀記憶合金線5的溫度達到預定溫度(特定溫度)時,形狀記憶合金線5在線長方向上收縮。如圖4和圖5所示,由于形狀記憶合金線5的中間部51被鎖定在滑塊4上的鎖定部45處,因此當形狀記憶合金線5在線長方向上收縮時,朝著所述形狀記憶合金線5的兩個端部52、52的接合點側(cè)牽拉滑塊4,使滑塊4在滑塊保持空間31A內(nèi)沿X1方向滑動。
此外,當停止給形狀記憶合金線5供電時,形狀記憶合金線5的溫度降至預定溫度(特定溫度)以下,形狀記憶合金線5恢復至收縮前的初始長度。因此,滑塊4在保持件3的滑塊保持空間31A內(nèi)沿著與X1方向相反的方向滑動,并回到圖1和圖2所示的位置。
彈性板6由薄板狀彈性部件構(gòu)成。彈性板6的一個端部61固定至滑塊4,彈性板6的另一端部62固定至在X軸方向上的一個端部處設有滑塊保持空間31A的保持件3的另一個端部處。
彈性板6的兩個固定點之間的距離隨著滑塊4的X軸方向上的滑動而變化。當給形狀記憶合金線5供電時,滑塊4在滑塊保持空間31A內(nèi)沿X1方向滑動,彈性板6的兩個固定點之間的距離減小。此時,彈性板6受到來自兩個固定點側(cè)的壓力,在圖5所示的Z1方向上彈性變形,因此處于預定的扭曲狀態(tài)。
在所述致動器1中,在滑塊4位于形狀記憶合金線5未被供電的位置(圖1和圖2所示的位置)的狀態(tài)下,在朝向頂板7的方向上對彈性板6進行輕微扭曲,以作為初始形變。由此,當給形狀記憶合金線5供電時,可以可靠地使彈性板6處于預定的扭曲狀態(tài),在該預定的扭曲狀態(tài)中,彈性板6在朝向頂板7的方向(Z1方向)上彈性變形。
在停止給形狀記憶合金線5供電后,當滑塊4在滑塊保持空間31A內(nèi)沿著與X1方向相反的方向滑動時,彈性板6的兩個固定點之間的距離增大。由此,彈性板6回到由初始形變導致的輕微扭曲狀態(tài)。
舉例來說,頂板7由矩形薄板狀部件構(gòu)成。在頂板7的大致與彈性板6相對的位置處,提供開口部71。所述開口部71是當給形狀記憶合金線5供電時,使處于預定扭曲狀態(tài)的彈性板6的至少一部分突出至比頂板7的上表面更高的位置。
如上所述,在所述致動器1中,可以利用供電時的形狀記憶合金線5在線長方形上的收縮運動使滑塊4滑動,通過減小其中一端被固定至所述滑塊4的彈性板6的兩個固定點之間的距離而使彈性板6彈性變形,并在與滑塊4的滑動表面垂直的方向(Z軸方向)上產(chǎn)生位移。也就是說,可以利用少量部件,通過形狀記憶合金線5的收縮運動產(chǎn)生使彈性板6彈性變形的位移。
此外,由于所述致動器1包括沿板的厚度方向組合的、均由薄板狀部件構(gòu)成的基板2、保持件3、滑塊4、彈性板6和頂板7,且形狀記憶合金線5被設置為沿板狀部件的表面方向被牽拉,因此可以實現(xiàn)薄型化和小型化。
[研討本實施方式的致動器1的能效]
下面,研討本實施方式的致動器1的能效。
為了使形狀記憶合金線5收縮,需要利用流過形狀記憶合金線5的電流所產(chǎn)生的焦耳熱,將形狀記憶合金線5加熱至預定溫度(變異溫度)。在此,存在熱量流失的問題。這是因為當熱量從形狀記憶合金線5流失時,致動器1的能效會降低與所述熱量流失相對應的量。
熱量從形狀記憶合金線5流失的主要途徑包括因其他部件與形狀記憶合金線5接觸而引起的熱傳導、以及熱量從形狀記憶合金線5或從與形狀記憶合金線5熱接觸的部件擴散至空氣中。
現(xiàn)在,先關注熱傳導。為了盡可能地減少熱傳導,必須盡可能地減小其他部件與形狀記憶合金線5接觸的面積。在本實施方式中,由于形狀記憶合金線5和彈性板6都連結(jié)至滑塊4,因此確定了形狀記憶合金線5和彈性板6在滑塊4附近彼此接近的位置關系。但是,彈性板6在豎直方向上的架設位置高度高于形狀記憶合金線5在豎直方向上的架設位置高度,并且由于初始形變,導致彈性板6在遠離形狀記憶合金線5的方向(Z1方向)上受到輕微扭曲。由此,形狀記憶合金線5和彈性板6沒有大面積的相互接觸。因此,可以減少因來自于形狀記憶合金線5的熱傳導而造成的熱量流失。
<第一變形例>
下面,將描述根據(jù)第一實施方式的致動器1a的第一變形例。
圖6為顯示根據(jù)第一變形例的致動器1a的平面圖。
在所述致動器1a中,在滑塊4上提供兩個鎖定部45A和45B。對于在X軸方向上的一個端部處設有滑塊保持空間31A的保持件3,在所述保持件3的另一個端部處也提供鎖定部33。形狀記憶合金線5a的兩個端部52、52與在保持件3的上表面上設置的一對電極單元32、32相接合,形狀記憶合金線5a呈W狀跨架在三個鎖定部45A、45B和33上。
由此,可以將更長的形狀記憶合金線5a跨架在滑塊4和保持件3之間,因此可以增大供電時的形狀記憶合金線5a的收縮量。也就是說,可以使滑塊4的滑動量增長,并可以增大由彈性板6的彈性變形導致的位移量。
<第二變形例>
圖7為顯示根據(jù)第二變形例的致動器1b的平面圖。圖8為根據(jù)第二變形例的致動器1b的截面圖。
對于所述致動器1b來說,提供接觸防止壁21,用于防止形狀記憶合金線5在彎折部的前方發(fā)生接觸。舉例來說,接觸防止壁21可位于基板2上。
由此,可以避免發(fā)生操作不當問題,例如因形狀記憶合金線5在彎折部的前方發(fā)生接觸而導致彈性板的位移量減少。
<第三變形例>
圖9和圖10分別為顯示根據(jù)第三變形例的致動器1c的平面圖。
所述致動器1c構(gòu)造為使滑塊4a的滑動位移作為致動器1c的輸出。
具體而言,在所述致動器1c中,當給形狀記憶合金線5供電時,如圖10所示,形狀記憶合金線5在線長方向上收縮,且通過朝著所述形狀記憶合金線5的兩個端部52、52的接合點側(cè)牽拉滑塊4a,使滑塊4a在滑塊保持空間31A內(nèi)沿X1方向滑動。
當停止給形狀記憶合金線5供電時,形狀記憶合金線5的溫度下降至預定溫度(特定溫度)以下,形狀記憶合金線5恢復至收縮前的初始長度。因此,滑塊4a在保持件3a的滑塊保持空間31A內(nèi)沿著與X1方向相反的方向滑動,并回到圖9所示的位置。
圖11為顯示作為根據(jù)第三變形例的致動器1c的應用示例的報警裝置1d的平面圖。
圖12為圖11中的報警裝置1d的側(cè)視圖。
在所述報警裝置1d中,帶狀部件8的一個端部連接至致動器1c的滑塊4a的X軸方向上的端部,且?guī)畈考?的另一個端部連接至保持件3的與滑塊保持空間31A所在側(cè)相對的一側(cè)的端部35。由此,形成了其中由致動器1c和帶狀部件8形成一個環(huán)的報警裝置1d。
在所述報警裝置1d中,當給形狀記憶合金線5供電時,如圖13所示,滑塊4a在滑塊保持空間31A內(nèi)沿X1方向滑動,由此縮短了由致動器1c和帶狀部件8所形成的環(huán)的長度。
舉例來說,這種報警裝置1d可穿戴在人的手腕90等處使用。當由致動器1c和帶狀部件8所形成的環(huán)的長度縮短時,手腕90被收緊。這種收緊感可向人提供諸如某事件已發(fā)生的通知以及事件內(nèi)容之類的信息。
圖14為顯示這種報警裝置1d的功能性結(jié)構(gòu)的框圖。
如圖所示,報警裝置1d包括用戶輸入單元101、控制器102、以及基于來自控制器102的信號向形狀記憶合金線5提供電流的供電電路103等。
控制器102包括CPU 111、存儲器112、以及定時器113。CPU 111在存儲器112中保存日程信息和報警設置信息。日程信息和報警設置信息是用戶利用用戶輸入單元101輸入的。日程信息包括例如時間和日期以及日程內(nèi)容等信息。報警設置信息包括例如輸出警報的條件(例如剩余時間等)等信息。CPU 111基于定時器113的當前時間和日期、日程信息和報警設置信息確定產(chǎn)生警報的定時,并向供電電路103提供用于啟動供電的控制信號。此時,也可以構(gòu)造為提供控制信號以在供電電路中產(chǎn)生與日程內(nèi)容相對應的供電模式。供電模式表示包括諸如時間、電流大小、次數(shù)、電流變化速度等多個參數(shù)的一系列供電方式。
此外,如圖23所示,根據(jù)第一實施方式的致動器1也可用于構(gòu)成報警裝置1k。在該情況下,按照彈性板6由于彈性變形而向環(huán)的內(nèi)側(cè)突出的方位,將致動器1和帶狀部件8互相連接。除了當由致動器1c和帶狀部件8所形成的環(huán)的長度縮短時的手腕90的收緊感以外,該報警裝置1k還能夠提供來自彈性板6的按壓感,由此提供敲擊的感覺。
此外,如圖24和圖25所示,通過經(jīng)由帶狀部件8將多個根據(jù)第一實施方式的致動器1或致動器1c連接成一串,可以實現(xiàn)更大的收縮量,并進而可以均勻地給手腕90的整個外周提供收緊感。
<第四變形例>
圖15為顯示根據(jù)第四變形例的多驅(qū)動型致動器1e的平面圖。圖16為圖15中的多驅(qū)動型致動器1e的截面圖。
所述多驅(qū)動型致動器1e是通過沿著X軸方向組合兩個根據(jù)第一實施方式的致動器1構(gòu)成的。
在保持件3b的X軸方向上的兩個端部處,以鏡面對稱的方位布置第一滑塊4A和第二滑塊4B。在保持件3b的X軸方向上的中間部36處,提供兩個電極單元32、32。第一形狀記憶合金線5A和第二形狀記憶合金線5B的各自的一個端部和另一個端部分別接合至這兩個電極單元32。第一彈性板6A的兩個端部固定至第一滑塊4A和保持件3的中間部36。第二彈性板6B的兩個端部固定至第二滑塊4B和保持件3的中間部36。
在所述多驅(qū)動型致動器1e中,當給第一形狀記憶合金線5A和第二形狀記憶合金線5B供電時,第一滑塊4A和第二滑塊4B沿相互靠近的方向滑動,且第一彈性板6A和第二彈性板6B分別彈性變形從而處于預定的扭曲狀態(tài)。
根據(jù)這樣的構(gòu)造,由于保持件3b、基板2(圖3)和頂板7(圖3)等部件的所需數(shù)量均為一個,因此與按原狀組合兩個致動器的方案相比,可以減少部件的數(shù)量。
<第五變形例>
圖17為顯示根據(jù)第五變形例的多驅(qū)動型致動器1f的平面圖。圖18為根據(jù)第五變形例的多驅(qū)動型致動器1f的截面圖。
所述多驅(qū)動型致動器1f構(gòu)造為使第一滑塊4aA和第二滑塊4aB的各自的位移成為所述多驅(qū)動型致動器1f的輸出。
在所述多驅(qū)動型致動器1f中,當給第一形狀記憶合金線5A和第二形狀記憶合金線5B供電時,第一滑塊4aA和第二滑塊4aB沿相互靠近的方向滑動。因此,與根據(jù)第一實施方式的致動器1相比,可以實現(xiàn)兩倍的滑動量。
<第六變形例>
圖19為顯示根據(jù)第六變形例的多驅(qū)動型致動器1g的平面圖。
所述多驅(qū)動型致動器1g與根據(jù)第四變形例的多驅(qū)動型致動器1e的區(qū)別在于,使用一條性質(zhì)記憶合金線5C。根據(jù)該構(gòu)造,可以增大供電時的形狀記憶合金線5C的收縮量。具體而言,可以使第一滑塊4A和第二滑塊4B的滑動量增長,并且可以增大第一彈性板6A和第二彈性板6B的彈性變形所引起的位移量。
<第七變形例>
圖20為顯示根據(jù)第七變形例的多驅(qū)動型致動器1h的平面圖。
在所述多驅(qū)動型致動器1h采用的構(gòu)造中,在根據(jù)第五變形例的多驅(qū)動型致動器1f中使用上述的一條形狀記憶合金線5C。
<第八變形例>
圖21為顯示根據(jù)第八變形例的多驅(qū)動型致動器1i的平面圖。
對于所述多驅(qū)動型致動器1i來說,在給形狀記憶合金線5供電時,不僅提供彈性變形直至從頂板7的開口部71(圖3)向上方突出的彈性板6(第一彈性板6a),還提供彈性變形直至從基板2中同樣設置的開口部(未顯示)向下方突出的第二彈性板6b。與第一彈性板6a類似,第二彈性板6b的兩個端部固定至滑塊4、以及在一個端部處設有滑塊保持空間31A的保持件3的另一個端部處。
根據(jù)所述多驅(qū)動型致動器1i,可以利用少量部件,同時產(chǎn)生從頂板7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的位移、以及從基板2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的位移。
<第九實施方式>
圖22為顯示根據(jù)第九變形例的多驅(qū)動型致動器1j的平面圖。
所述致動器1j構(gòu)造為利用例如滑輪或軸等線引導部件9,盡可能長距離地牽拉形狀記憶合金線5。由此,可以增大供電時的形狀記憶合金線5的收縮量,可以增大滑塊4的滑動位移量、以及由彈性板6的彈性變形所引起的位移量。
應當注意的是本發(fā)明可采用以下構(gòu)造。
(1)一種致動器,包括:
保持件;
滑塊,所述滑塊被所述保持件可滑動地保持;
線,所述線被鎖定在所述滑塊處,當給所述線供電時,所述線通過至少在線長方向上收縮而使所述滑塊滑動;以及
一對電極單元,所述線的一端接合至所述一對電極單元中的一個電極單元,所述線的另一端接合至所述一對電極單元中的另一個電極單元。
(2)根據(jù)(1)所述的致動器,進一步包括
彈性板,所述彈性板的一個端部固定至所述滑塊,所述彈性板的另一個端部固定至在所述滑塊的滑動方向上與所述滑塊分離開的位置,當給所述線供電時,利用所述一個端部和所述另一個端部之間的距離隨著所述滑塊的滑動而發(fā)生的變化,所述彈性板在與所述滑塊的滑動表面垂直的方向上彈性變形。
(3)根據(jù)(2)所述的致動器,其中
在執(zhí)行所述供電時,所述彈性板在與所述滑動表面分離開的方向上彈性變形。
(4)根據(jù)(2)或(3)所述的致動器,其中
在未供電時,所述彈性板處于由于初始形變而在與所述滑動表面分離開的方向上彈性變形的狀態(tài)。
(5)根據(jù)(1)至(4)之一所述的致動器,其中
所述一對電極單元被設置在所述保持件上。
(6)根據(jù)(2)至(5)之一所述的致動器,其中
在與所述滑動表面平行的面內(nèi)牽拉所述線。
(7)根據(jù)(6)所述的致動器,進一步包括
接觸防止壁,所述接觸防止壁防止在與所述滑動表面平行的面內(nèi)被牽拉的所述線相互接觸。
(8)根據(jù)(2)至(7)之一所述的致動器,其中
所述彈性板包括第一彈性板和第二彈性板,所述第一彈性板和所述第二彈性板在執(zhí)行所述供電時,在相對于所述滑動表面互相分離開的兩個方向上彈性變形。
(9)根據(jù)(1)至(8)之一所述的致動器,其中
所述滑塊包括第一滑塊和第二滑塊,所述第一滑塊和所述第二滑塊被所述保持件沿相同的軸方向可滑動地保持,且
所述線被分別鎖定在所述第一滑塊處和所述第二滑塊處,并且當給所述線供電時,所述線通過至少在線長方向上收縮而使所述第一滑塊和所述第二滑塊在相互牽拉的方向上滑動。
(10)根據(jù)(2)至(8)之一所述的致動器,其中
所述滑塊包括第一滑塊和第二滑塊,所述第一滑塊和所述第二滑塊被所述保持件沿相同的軸方向可滑動地保持,
所述線被分別鎖定在所述第一滑塊處和所述第二滑塊處,并且當給所述線供電時,所述線通過至少在線長方向上收縮而使所述第一滑塊和所述第二滑塊在相互牽拉的方向上滑動,且
所述彈性板包括
第一彈性板,所述第一彈性板的一個第一端部固定至所述第一滑塊,所述第一彈性板的另一個第二端部固定至在所述第一滑塊的滑動方向上與所述第一滑塊分離開的位置,當給所述線供電時,利用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間的距離隨著所述第一滑塊的滑動而發(fā)生的變化,所述第一彈性板在與所述第一滑塊的滑動表面垂直的方向上彈性變形,以及
第二彈性板,所述第二彈性板的一個第三端部固定至所述第二滑塊,所述第二彈性板的另一個第四端部固定至在所述第二滑塊的滑動方向上與所述第二滑塊分離開的位置,當給所述線供電時,利用所述第三端部和所述第四端部之間的距離隨著所述第二滑塊的滑動而發(fā)生的變化,所述第二彈性板在與所述第二滑塊的滑動表面垂直的方向上彈性變形。
符號說明:
1 致動器
1d,1k 報警裝置
2 基板
3 保持件
4 滑塊
4A 第一滑塊
4B 第二滑塊
5 形狀記憶合金線
6 彈性板
6A 第一彈性板
6B 第二彈性板
8 帶狀部件
21 接觸防止壁
32、32 電極單元
45 鎖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