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金屬錳改性的硅鋁分子篩材料Mn-SSZ-13的制備方法,及其在甲醇制烯烴(MTO)和脫硝領域的應用。
背景技術:
隨著石油資源的日益短缺以及乙烯丙烯需求量的增長,開發(fā)出一條替代石油生產(chǎn)乙烯丙烯的路線受到廣泛研究,甲醇制烯烴(MTO)技術就是一條從非石油資源制取烯烴的新路線。甲醇制烯烴工藝的核心是催化劑,廣為人知的有SAPO-34分子篩,SSZ-13分子篩等。
氮氧化物(NOx)是大氣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主要來源于火電廠和機動車尾氣的排放,是形成酸雨和光化學煙霧的重要原因。目前氮氧化物的脫除技術以選擇性催化還原(SCR)為主,而SSZ-13分子篩由于獨特的結(jié)構、較好的吸附性能和較高的穩(wěn)定性使其作為NH3-SCR催化劑載體受到廣泛關注。
金屬離子的引入可以調(diào)變分子篩的酸強度和酸中心數(shù)量,將金屬離子引入骨架中,還會使孔徑發(fā)生扭曲,改變MTO的反應歷程。王興旺等采用浸漬法向SAPO-34中引入Mn,發(fā)現(xiàn)Mn對表面酸性影響較大,改性后的分子篩弱酸量和強酸量降低,具有更高的烯烴選擇性和使用壽命。SSZ-13和SAPO-34具有相同的拓撲結(jié)構和相似的催化特性,但SSZ-13分子篩的酸性更強導致其在MTO反應初期氫轉(zhuǎn)移副反應嚴重。因此考慮將Mn引入Cu-SSZ-13和SSZ-13,改善分子篩的酸性以提高其MTO催化性能和脫硝性能。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金屬錳改性的硅鋁分子篩材料Mn-SSZ-13的制備方法及其在甲醇制烯烴和脫硝領域的應用。制備的Mn-Cu-SSZ-13和Mn-SSZ-13分子篩具有優(yōu)越的MTO反應性能和脫硝性能。
本發(fā)明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凝膠的制備
首先將銅源(可以沒有)、模板劑、鋁源、氫氧化鈉、硅源、水按照一定的順序混合均勻,得到初始凝膠溶液,其中鋁源以Al2O3計,硅源以SiO2計,氫氧化鈉以Na2O計,反應物料按摩爾配比n(Al2O3)∶n(SiO2)∶n(Na2O)∶n(CuO)∶n(R(模板劑))∶n(H2O)=1∶3-∞∶0.5-5.6∶0-20∶0.01-3∶150-250合成膠體。
(2)晶化
將初始凝膠裝入高壓反應器中于100-180℃下晶化1-96h,晶化完成后,將產(chǎn)物用去離子水洗滌、過濾,得到Cu-Na-SSZ-13(或Na-SSZ-13)分子篩。
(3)離子交換
將Cu-Na-SSZ-13(或Na-SSZ-13)分子篩加入1-5%的銨鹽中(可以是氯化銨或硝酸銨)溶液中,在室溫-100℃條件下水浴加熱攪拌4h,過濾。
(4)焙燒
將(3)所得到的產(chǎn)品在空氣氛圍下4h升溫至500-600℃,保溫4h焙燒得到Cu-H-SSZ-13(或H-SSZ-13)分子篩。
(5)錳離子交換
配制一定濃度金屬錳溶液,將制備的Cu-Na-SSZ-13(或Na-SSZ-13)置于溶液中,80℃恒溫攪拌2h,重復上述離子交換過程一次。將金屬交換完后的分子篩在80℃下攪拌水洗1h,抽濾得到的產(chǎn)物置于100℃的烘箱內(nèi)干燥12h,最后放入馬弗爐中,在600℃下焙燒4h得到金屬錳改性的Cu-SSZ-13分子篩,記作Mn-Cu-SSZ-13(或Mn-SSZ-13)。
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的優(yōu)點如下:
采用新型廉價的Cu-TEPA絡合物為模板劑
Mn-Cu-SSZ-13的MTO催化壽命提高了一倍,達到75min,MTO雙烯烴選擇性超過83%
Mn-SSZ-13的MTO催化壽命延長了20min,MTO雙烯烴選擇性超過86%
Mn-Cu-SSZ-13和Mn-SSZ-13可用作氮氧化物的選擇性還原(SCR催化劑),NO的轉(zhuǎn)化率在150℃時可達到50%以上,300℃以上NO轉(zhuǎn)化率可達到95%。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2所述的Mn-Cu-SSZ-13(左)和Mn-SSZ-13(右)的粉末X射線衍射圖(XRD)
圖2是本發(fā)明實施例2所述的Mn-Cu-SSZ-13(左)和Mn-SSZ-13(右)與對比例產(chǎn)品的MTO甲醇轉(zhuǎn)化率變化圖
圖3是本發(fā)明實施例2所述的Mn-Cu-SSZ-13(左)和Mn-SSZ-13(右)與對比例產(chǎn)品的MTO雙烯烴選擇性變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制備凝膠:將1.3856g固體偏鋁酸鈉溶于17.4872ml去離子水中,依次加入4.0673g硝酸銅、3.6078g四乙烯五胺溶液使其形成Cu-TEPA絡合物,然后加入2.7755g固體氫氧化鈉并充分攪拌,再逐滴加入16.2360g硅溶膠(SiO2質(zhì)量分數(shù)為30.72%),室溫下攪拌4h得均一凝膠。
晶化:將初始凝膠裝入聚四氟高壓反應器中于140℃下晶化4d,晶化完成后,將產(chǎn)物用去離子水洗滌,在100℃下干燥12h,得到Cu-Na-SSZ-13分子篩。
銨交換:取3g上述焙燒過的樣品,加入100ml燒杯中,加入10.68g氯化銨和200g去離子水配成的溶液,升溫至80℃保溫攪拌4h,抽濾,再加入200g去離子水80℃保溫攪拌1h,抽濾,完成一次水洗,100℃烘干樣品。
焙燒:烘干的樣品在空氣氣氛下于馬弗爐中,4h升溫至500-600℃,保溫4h焙燒。
錳離子交換:取焙燒后的樣品4.5g加入到192.79ml硝酸錳水溶液(0.5mol/L)中,加熱至80℃保溫攪拌2h進行離子交換,完成錳離子的交換,將該混合體系進行抽濾、洗滌,然后于100℃烘干,完成一次錳交換,再重復上述錳交換過程一次后,加入200g去離子水80℃保溫攪拌1h,抽濾,完成一次水洗,在空氣氣氛下于馬弗爐中,4h程序升溫至600℃,保溫4h焙燒。
配制甲醇溶液:甲醇質(zhì)量濃度80%,水分20%。采用微型固定床反應器在WHSV=5h-1,440℃下進行MTO活性測試,MTO雙烯烴選擇性超過83%,壽命達到75min,Mn-Cu-SSZ-13分子篩的MTO催化壽命比未改性的Cu-SSZ-13分子篩(30min)提高了一倍。測試結(jié)果見附圖2附圖3。
實施例2:
配制堿液:將0.83g氫氧化鈉加入18g水中,攪拌至氫氧化鈉溶解,加入3.43gN、N、N-三甲基金剛烷氫氧化銨(模板劑),攪拌至均一溶液。
制備凝膠:將13.05g硅溶膠加入到反應釜中,常溫水浴攪拌,然后加入堿液,攪拌均勻,加入3.25g硫酸鋁,攪拌均勻,加入0.16g菱沸石(CHA)晶相的分子篩作晶種,常溫攪拌4h,制得均一凝膠。
晶化:將初始凝膠裝入聚四氟高壓反應釜中于165℃下晶化2-4d,晶化完成后,將產(chǎn)物用去離子水洗滌至濾液呈中性,在100℃下干燥12h。
焙燒:烘干的樣品在空氣氣氛下4h程序升溫至600℃,保溫4h焙燒。
硝酸錳交換:將焙燒后的樣品按樣品3g加入到300ml硝酸錳水溶液(0.5mol/L)中,加熱至80℃保溫攪拌1h進行離子交換,完成錳離子對部分鈉離子的交換,將該混合體系進行抽濾,洗滌,然后于100℃烘干,完成一次錳交換,再重復上述錳交換過程兩次,完成三次錳離子交換后,加入30g去離子水70℃保溫攪拌2h,抽濾,完成一次水洗,在空氣氣氛下于馬弗爐中,4h程序升溫至600℃,保溫4h焙燒。
配制甲醇溶液:甲醇質(zhì)量濃度80%,水分20%。采用微型固定床反應器在WHSV=5h-1,440℃下進行MTO活性測試,Mn-SSZ-13的MTO催化壽命延長了20min,MTO雙烯烴選擇性超過86%。測試結(jié)果見附圖2附圖3。
實施例3:
制備凝膠:將1.3856g固體偏鋁酸鈉溶于17.4872ml去離子水中,依次加入4.0673g硝酸銅、3.6078g四乙烯五胺溶液使其形成Cu-TEPA絡合物,然后加入2.7755g固體氫氧化鈉并充分攪拌,再逐滴加入16.2360g硅溶膠(SiO2質(zhì)量分數(shù)為30.72%),室溫下攪拌4h得均一凝膠。
晶化:將初始凝膠裝入聚四氟高壓反應器中于140℃下晶化4d,晶化完成后,將產(chǎn)物用去離子水洗滌,在100℃下干燥12h,得到Cu-Na-SSZ-13分子篩。
銨交換:取3g上述焙燒過的樣品,加入100ml燒杯中,加入10.68g氯化銨和200g去離子水配成的溶液,升溫至80℃保溫攪拌4h,抽濾,再加入200g去離子水80℃保溫攪拌1h,抽濾,完成一次水洗,100℃烘干樣品。
焙燒:烘干的樣品在空氣氣氛下于馬弗爐中,4h升溫至500-600℃,保溫4h焙燒。
錳離子交換:取焙燒后的樣品4.5g加入到192.79ml硝酸錳水溶液(0.5mol/L)中,加熱至80℃保溫攪拌2h進行離子交換,完成錳離子的交換,將該混合體系進行抽濾、洗滌,然后于100℃烘干,完成一次錳交換,再重復上述錳交換過程一次后,加入200g去離子水80℃保溫攪拌1h,抽濾,完成一次水洗,在空氣氣氛下于馬弗爐中,4h程序升溫至600℃,保溫4h焙燒。
氮氧化物的選擇性還原測試,其條件為:NO空速50K,NO,NH3含量350PPM,H2O 4.6%,O214%,NO的轉(zhuǎn)化率在150℃時可達到50%以上,300℃以上NO轉(zhuǎn)化率可達到95%。
實施例4:
配制堿液:將0.83g氫氧化鈉加入18g水中,攪拌至氫氧化鈉溶解,加入3.43gN、N、N-三甲基金剛烷氫氧化銨(模板劑),攪拌至均一溶液。
制備凝膠:將13.05g硅溶膠加入到反應釜中,常溫水浴攪拌,然后加入堿液,攪拌均勻,加入3.25g硫酸鋁,攪拌均勻,加入0.16g菱沸石(CHA)晶相的分子篩作晶種,常溫攪拌4h,制得均一凝膠。
晶化:將初始凝膠裝入聚四氟高壓反應釜中于165℃下晶化2-4d,晶化完成后,將產(chǎn)物用去離子水洗滌至濾液呈中性,在100℃下干燥12h。
焙燒:烘干的樣品在空氣氣氛下4h程序升溫至600℃,保溫4h焙燒。
硝酸錳交換:將焙燒后的樣品按樣品3g加入到300ml硝酸錳水溶液(0.5mol/L)中,加熱至80℃保溫攪拌1h進行離子交換,完成錳離子對部分鈉離子的交換,將該混合體系進行抽濾,洗滌,然后于100℃烘干,完成一次錳交換,再重復上述錳交換過程兩次,完成三次錳離子交換后,加入30g去離子水70℃保溫攪拌2h,抽濾,完成一次水洗,在空氣氣氛下于馬弗爐中,4h程序升溫至600℃,保溫4h焙燒。
氮氧化物的選擇性還原測試,其條件為:NO空速50K,NO,NH3含量350PPM,H2O 4.6%,O214%,NO的轉(zhuǎn)化率在150℃時可達到50%以上,300℃以上NO轉(zhuǎn)化率可達到95%。
材料測試方法
目標產(chǎn)物的物相分析采用日本Rigaku公司的Ultima IV型X射線衍射儀測定,測試方法:CuKα靶,掃描電壓40KV,掃描電流150mA,掃描速度10°/min,2θ為5°~50°,測試結(jié)果用Origin軟件進行處理。
本發(fā)明公開和提出了一種金屬錳改性的硅鋁分子篩材料Mn-SSZ-13的制備及其甲醇制烯烴和脫硝應用,已通過實施例子進行了描述,相關技術人員明顯能在不脫離本發(fā)明內(nèi)容、精神和范圍內(nèi)對本文所述的裝置和處理方法進行相應的改動或適當變更與組合,來實現(xiàn)本發(fā)明技術。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所有類似的替換和改動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是顯而易見的,他們都被視為包括在本發(fā)明精神、范圍和內(nèi)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