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去毛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高壓絕緣繩表面去毛裝置。
背景技術:
在高壓絕緣繩生產過程中會在其表面會有較多的毛,為了不影響高壓絕緣繩的產品美觀,需要在包裝前對高壓絕緣繩進行去毛處理,傳統的去毛裝置使用具有局限性,為此,我們提出一種高壓絕緣繩表面去毛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未經處理的高壓絕緣繩不美觀,使用具有局限性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高壓絕緣繩表面去毛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設計一種高壓絕緣繩表面去毛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對稱設有兩個豎直安裝板,兩個豎直安裝板從上到下依次設有兩個固定連接桿,且兩個固定連接桿在同一豎直直線上,兩個固定連接桿中部分別固定連接有第一軸承,所述第一軸承外固定連接有定位輪,所述定位輪的周向上開設有呈弧形的限位槽,兩個限位槽的相鄰位置形成圓形的卡槽,兩個豎直安裝板之間還安裝有兩個活動連接桿,兩個活動連接桿位于定位輪的右側,且兩個活動連接桿所在的平面與兩個固定連接桿所在的平面相互平行,兩個活動連接桿上分別設有第二軸承,所述第二軸承上設有毛刷輥,與活動連接桿兩端位置對應的兩個豎直安裝板上分別開設有滑槽和條狀通孔,所述活動連接桿兩端分別固定連接有滑塊和水平連接板,所述滑塊與滑槽滑動連接,所述水平連接板貫穿條狀通孔,位于條狀通孔上下兩端的豎直安裝板上分別固定連接有固定板,兩個固定板上分別設有第三軸承,兩個第三軸承上分別固定連接有螺桿,與兩個螺桿位置對應的兩個水平連接板上分別設有與螺桿匹配的螺孔,兩個螺桿的端部分別固定連接有限位塊。
優(yōu)選的,所述固定板與豎直安裝板之間固定連接有楔塊,所述楔塊呈直角棱柱型。
優(yōu)選的,所述滑槽和滑塊均呈t型設置,所述滑塊焊接在活動連接桿的端部。
優(yōu)選的,兩個螺桿的端部分別固定連接有限位塊。
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高壓絕緣繩表面去毛裝置,有益效果在于:該高壓絕緣繩表面去毛裝置,能夠在高壓絕緣繩包裝之前進行去毛處理,使得產品出廠時更加美觀,能夠適用于不同尺寸的高壓絕緣繩進行處理,適用范圍更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高壓絕緣繩表面去毛裝置的結構右剖圖;
圖2為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高壓絕緣繩表面去毛裝置的結構俯視圖。
圖中:底座1、豎直安裝板2、固定連接桿3、第一軸承4、定位輪5、限位槽6、活動連接桿7、第二軸承8、毛刷輥9、滑槽10、滑塊11、條狀通孔12、水平連接板13、螺孔14、固定板15、楔塊16、第三軸承17、螺桿18、限位塊19。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參照圖1-2,一種高壓絕緣繩表面去毛裝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端對稱設有兩個豎直安裝板2,兩個豎直安裝板2從上到下依次設有兩個固定連接桿3,且兩個固定連接桿3在同一豎直直線上,兩個固定連接桿3中部分別固定連接有第一軸承4,第一軸承4外固定連接有定位輪5,定位輪5的周向上開設有呈弧形的限位槽6,兩個限位槽6的相鄰位置形成圓形的卡槽,將需要去毛的高壓絕緣繩穿在卡槽內,對高壓絕緣繩起到一個定位的作用,防止高壓絕緣繩在去毛的過程中位置發(fā)生偏移,兩個豎直安裝板2之間還安裝有兩個活動連接桿7,兩個活動連接桿7位于定位輪5的右側,且兩個活動連接桿7所在的平面與兩個固定連接桿3所在的平面相互平行,兩個活動連接桿7上分別設有第二軸承8,第二軸承8上設有毛刷輥9,高壓絕緣繩放置在兩個毛刷輥9之間,通過設有毛刷輥9能夠將高壓絕緣繩表面的毛線除去。
與活動連接桿7兩端位置對應的兩個豎直安裝板2上分別開設有滑槽10和條狀通孔12,活動連接桿7兩端分別固定連接有滑塊11和水平連接板13,滑塊11與滑槽10滑動連接,滑槽10和滑塊11均呈t型設置,滑塊11焊接在活動連接桿7的端部,能夠防止滑塊11從滑槽10內脫落,水平連接板13貫穿條狀通孔12,位于條狀通孔12上下兩端的豎直安裝板2上分別固定連接有固定板15,固定板15與豎直安裝板2之間固定連接有楔塊16,楔塊16呈直角棱柱型,增加固定板15的穩(wěn)定性,使得固定板15能夠支撐螺桿18轉動,兩個固定板15上分別設有第三軸承17,兩個第三軸承17上分別固定連接有螺桿18,與兩個螺桿18位置對應的兩個水平連接板13上分別設有與螺桿18匹配的螺孔14,兩個螺桿18的端部分別固定連接有限位塊19,能夠防止水平連接板13從螺桿18上掉出來,通過轉動螺桿18實現兩個水平連接板13之間位置的改變,從而根據高壓絕緣繩的尺寸來調節(jié)兩個毛刷輥9之間的距離,使得裝置對高壓絕緣繩的去毛效果更好。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fā)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fā)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