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向抽芯頂出機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側向抽芯頂出機構,包括動模,活動型芯,活動型芯上固定有主動齒條,主動齒條與主動齒輪嚙合,主動齒輪鉸接在動模上,主動齒輪與雙面齒條的正面嚙合,雙面齒條置于導向滑槽中,雙面齒條的背面與雙聯(lián)齒輪嚙合,推桿齒條與雙聯(lián)齒輪嚙合,推桿齒條的頂出端固定有推桿,延時槽內(nèi)套有頂出桿,頂出桿上設有軸肩并套有彈性件,軸肩將彈簧壓緊在動模中頂出桿的安裝平面上,主動齒輪由電機驅動。本專利意在提供一種簡單可靠,一次性完成塑件的側向抽芯和頂出的機構。
【專利說明】
側向抽芯頂出機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設計注塑模具抽芯和頂出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側向抽芯頂出機構。
【背景技術】
[0002]塑件在模具型腔內(nèi)成型后,在開模取下塑件以前,有一個從模具的成型部分脫出的過程。當塑件上有與開模方向不同的側孔、側凹或凸起時,成形后凹凸部分的成形零件將阻礙塑件脫模,除少數(shù)情況可以強制脫模外,一般必須做成可側向移動的活動型芯,在塑件脫模前先將其抽出,然后再從型腔或型芯上脫出塑件,合模時再將其復位。這種完成側向活動型芯抽出和復位的機構叫做側向抽芯機構。而將塑件成型的后將塑件從模具型腔中脫出的機構,稱為頂出機構。
[0003]塑件的脫出一般情況下先進行抽芯,再進行頂出,抽芯和頂出是兩個單獨完成的工序。為了保障塑件安全頂出,一般均設置有各自單獨運作的抽芯和頂出機構,結構相對復雜,既增加了模具加工制造的難度和成本,又增加模具運行維護保養(yǎng)的工作量。這時就需要設計一種簡單可靠,一次性完成塑件的側向抽芯和頂出的機構。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4]本實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種簡單可靠,一次性完成塑件的側向抽芯和頂出的機構。
[0005]本方案中的側向抽芯頂出機構,包括動模,動模上設有活動型芯,活動型芯上固定有主動齒條,主動齒條與主動齒輪嚙合,主動齒輪鉸接在動模上,主動齒輪與雙面齒條的正面嚙合,雙面齒條置于導向滑槽中,雙面齒條的背面與雙聯(lián)大齒輪嚙合,雙聯(lián)小齒輪與推桿齒條嚙合,推桿齒條的頂出端固定有推桿,推桿上設有延時槽,延時槽位條形孔,延時槽內(nèi)套有頂出桿,頂出桿上設有軸肩并套有彈性件,軸肩將彈性件壓緊在動模中頂出桿的安裝平面上;雙聯(lián)齒輪鉸接在動模中,主動齒輪連接有電機。
[0006]本方案的技術原理及有效效果為:開模后,啟動電機,主動齒輪開始逆時針轉動,主動齒輪帶動主動齒條向上運動,帶動活動型芯向上脫出。此時,雙面齒條在導向滑槽中向下運動,與雙面齒條嚙合的雙聯(lián)齒輪順時針轉動,與雙聯(lián)小齒輪嚙合的推桿齒條向右運動,推動推桿向右運動,由于推桿上設有延時槽,剛開始運動時,由于頂出桿處于延時槽內(nèi),頂出桿暫不頂出,推桿繼續(xù)向右運動,當推桿與頂出桿相抵后,頂出桿頂出,從而將塑件從型腔內(nèi)頂出,完成頂出動作。
[0007]合模時,電機帶動主動齒輪順時針轉動,主動齒輪帶動主動齒條向下運動,帶動活動型芯向下運動復位。此時,雙面齒條在導向滑槽中向上運動,與雙面齒條嚙合的雙聯(lián)齒輪逆時針轉動,與雙聯(lián)小齒輪嚙合的推桿齒條向左運動,拉動推桿向左運動,推桿與頂出桿分離,推桿繼續(xù)運動至起始位置后停止電機,頂出桿在彈性件的彈力下自行復位,整個工序完成。
[0008]進一步,將雙面齒條的背面與雙聯(lián)大齒輪嚙合,雙聯(lián)小齒輪與推桿齒條嚙合,可以降低推桿的運動速度,從而降低頂出桿頂出塑件的速度,避免因頂出速度過快而損傷塑件。進一步,所述彈性件為彈簧。
[0009]進一步,所述推桿上設有用于容納所述頂出桿的延時槽,所述延時槽為條形槽,條形槽的根部與所述頂出桿處于延時槽內(nèi)的端面之間相距一端距離。延時槽的設置,讓推桿與頂出桿之間存在一段空行程,在這段空行程中,抽芯時頂出桿將不會動作,抽芯完成后推桿才與頂出桿相抵,完成頂出動作。抽芯動作與頂出動作因延時而分離,避免在活動型芯還未抽出時就開始頂出,造成塑件損傷。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側向抽芯頂出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1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2]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動模1、雙面齒條2、雙聯(lián)大齒輪3、雙聯(lián)小齒輪4、推桿齒條5、主動齒輪6、推桿7、頂出桿8、延時槽9、主動齒條10、活動型芯11、導向滑槽12、彈簧13ο
[0013]實施例側向抽芯頂出機構基本如附圖1所示:包括動模I,動模I上設有活動型芯11,活動型芯11上固定有主動齒條10,主動齒條10與主動齒輪6嚙合,主動齒輪6鉸接在動模I上,主動齒輪6與雙面齒條2的正面嚙合,雙面齒條2置于導向滑槽12中,雙面齒條2的背面與雙聯(lián)大齒輪3嚙合,雙聯(lián)小齒輪4與推桿齒條5嚙合,推桿齒條5的頂出端固定有推桿7,推桿7上設有延時槽9,延時槽9內(nèi)套有頂出桿8,頂出桿8上設有軸肩并套有彈簧13,軸肩將彈簧13壓緊在動模I中頂出桿8的安裝平面上;雙聯(lián)大齒輪和雙聯(lián)小齒輪同軸,并一同鉸接在動模I中,主動齒輪6連接有電機。
[0014]開模后,啟動電機,主動齒輪6開始逆時針轉動,主動齒輪6帶動主動齒條10向上運動,帶動活動型芯11向上脫出。此時,雙面齒條2在導向滑槽12中向下運動,與雙面齒條2嚙合的雙聯(lián)齒輪順時針轉動,與雙聯(lián)小齒輪4嚙合的推桿齒條5向右運動,推動推桿7向右運動,由于推桿7上設有延時槽9,剛開始運動時,由于頂出桿8處于延時槽9內(nèi),頂出桿8暫不頂出,推桿7繼續(xù)向右運動,當推桿7與頂出桿8相抵后,頂出桿8頂出,從而將塑件從型腔內(nèi)頂出,完成頂出動作。
[0015]合模時,電機帶動主動齒輪6順時針轉動,主動齒輪6帶動主動齒條10向下運動,帶動活動型芯11向下運動復位。此時,雙面齒條2在導向滑槽12中向上運動,與雙面齒條2嚙合的雙聯(lián)齒輪逆時針轉動,與雙聯(lián)小齒輪4嚙合的推桿7齒條5向左運動,拉動推桿7向左運動,推桿7與頂出桿8分離,推桿7繼續(xù)運動至起始位置后停止電機,頂出桿8在彈簧13的彈力下自行復位,整個工序完成。
[0016]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及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實用新型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申請要求的保護范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nèi)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nèi)容。
【主權項】
1.側向抽芯頂出機構,包括動模,活動型芯,其特征在于,活動型芯上固定有主動齒條,主動齒條與鉸接在動模上的主動齒輪嚙合,主動齒輪與雙面齒條的正面嚙合,該雙面齒條置于動模的導向滑槽中,雙面齒條的背面與雙聯(lián)齒輪嚙合,該雙聯(lián)齒輪還嚙合有推桿齒條,推桿齒條的頂出端固定有推桿,推桿連接頂出桿,頂出桿上設有軸肩,并套有彈性件,軸肩將彈性件壓在動模上,所述雙聯(lián)齒輪鉸接在動模中;主動齒輪上連接有電機。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側向抽芯頂出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雙面齒條的背面與所述雙聯(lián)齒輪的大齒輪嚙合,所述雙聯(lián)齒輪的小齒輪與所述推桿齒條嚙合。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側向抽芯頂出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桿上設有用于容納所述頂出桿的延時槽,所述延時槽為條形槽,條形槽的根部與所述頂出桿處于延時槽內(nèi)的端面之間相距一端距離。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側向抽芯頂出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件為彈簧。
【文檔編號】B29C45/33GK205416241SQ201520938571
【公開日】2016年8月3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23日
【發(fā)明人】毛德中
【申請人】重慶瑞霆塑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