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雙防塵灌料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氧化亞銅生產(chǎn)裝置,具體說是一種煅燒前的銅粉混裝雙防塵灌料
目.0
【背景技術】
[0002]傳統(tǒng)制備氧化亞銅的方法分為干法和濕法,干法制備由于工藝簡單、成本低,而被普遍應用,其采用銅粉與氧化銅混合密封灌裝后送入煅燒爐內(nèi)加熱到800?900°C煅燒成氧化亞銅?,F(xiàn)有工藝中,先將銅粉煅燒呈氧化銅,再秤取銅粉和氧化銅,分步煅燒中間原料以及粉末秤取和混合,人工操作繁瑣、費時費力,混裝效率低,且粉塵大,污染大。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針對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上述不足,本發(fā)明提供了混裝效率高、無粉塵污染的雙防塵灌料裝置。
[0004]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雙防塵灌料裝置,包括灌裝閥、灌裝袋、灌裝回收口、粉塵收集箱和臨空回收口,灌裝閥設置在第四螺旋送料機末端連通第四螺旋送料機,灌裝閥朝下設置出口連通罐裝袋,灌裝袋下部開口,灌裝回收口呈由下向上縮小的下開口結構罩于灌裝閥和/或灌裝袋上,灌裝回收口上口連通粉塵收集箱,臨空回收口呈漸變擴大開口的結構對應臨空吊裝于灌裝閥和/或灌裝袋和/或灌裝回收口下方一側,臨空回收口的小口端連通粉塵收集箱。
[0005]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灌料裝置采用灌裝閥和灌裝袋,罐裝袋對應插入銅粉煅燒罐內(nèi),有利于快速、安全、穩(wěn)定的灌裝,避免粉末揚起。灌料裝置上加設灌裝回收口和臨空回收口,用于吸收在灌裝時灌裝袋下部開口灌裝口朝上和側邊揚起的粉末,減少損耗和污染。
【附圖說明】
[0000]圖1為本發(fā)明使用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上料送料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的A-A視圖;
圖4為本發(fā)明灌料裝置結構示意圖。
[0007]圖中:軌道架I,槽型軌道2,料斗3,第一滾輪4,第二滾輪41,第一圓弧軌道5,第二圓弧軌道51,門型提手6,繩筒7,電加熱回轉(zhuǎn)窯8,冷卻室9,第一螺旋送料機10、第一儲存進料閥11,第一存儲罐12,第一儲存下料器13,第二儲存進料閥14,第二存儲罐15,第二儲存下料器16,第二螺旋送料機17,負壓粉碎倉18,第三螺旋送料機19,集粉器20,第一攪拌進料閥21,第一攪拌罐22,第一攪拌下料器23,第二攪拌進料閥24,第二攪拌罐25,第二攪拌下料器26,第五螺旋送料機27,第三攪拌罐28,攪拌出料器29,第四螺旋送料機30,灌裝閥31,灌裝袋32,集粉回收箱33,灌裝回收口 34,粉塵收集箱35,臨空回收口 36。
【具體實施方式】
[0008]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作進一步說明。
[0009]圖1-4所示:一種銅粉混裝系統(tǒng)包括上料送料裝置、電加熱回轉(zhuǎn)窯8、冷卻室9、輸送儲存裝置、負壓粉碎倉18、攪拌裝置、灌裝裝置和粉塵回收裝置。
[0010]上料送料裝置包括料斗3和豎直的軌道架I,軌道架I相對的內(nèi)側上設一對豎直的槽型軌道2,料斗3的背面設有上下設置的兩對與槽型軌道配合的第一、二滾輪4、41,滾輪的轉(zhuǎn)軸鉸接于料斗背面,槽型軌道上端設有上下兩段朝向槽型軌道后軌道邊的上、下圓弧軌道51、5,下圓弧軌道5的上軌道邊封擋槽型軌道的軌道方向,下圓弧軌道朝向槽型軌道后軌道邊延伸超出槽型軌道,上圓弧軌道51由下圓弧軌道上軌道邊下方的槽型軌道前軌道邊上開口為進口、旋轉(zhuǎn)朝向下圓弧軌道上軌道邊上方的槽型軌道后軌道邊封口,上圓弧軌道的半徑大于下圓弧軌道,兩段圓弧軌道的上下間距不超過兩對滾輪的上下間距相同;料斗3上安裝有門型提手6,門型提手6的兩個側壁分別鉸接于料斗3兩個外側面,鉸接點位于料斗下方安裝滾輪的一側,軌道架I的頂部安裝有繩筒7,繩筒上的鋼繩與門型提手的上臂連接。
[0011]料斗3送料連接電加熱回轉(zhuǎn)窯8,電加熱回轉(zhuǎn)窯8送料連接冷卻室9,冷卻室9經(jīng)第一螺旋送料機10送料連接輸送存儲裝置,輸送儲存裝置包括第一儲存進料閥11、第一存儲罐12、第一儲存下料器13、第二儲存進料閥14、第二存儲罐15和第二儲存下料器16,第一螺旋送料機10分別經(jīng)第一、二儲存進料閥11、14連通第一、二存儲罐12、15上部,第一、二存儲罐12、15下部分別經(jīng)第一、二儲存下料器14、16連接第二螺旋送料機17,第二螺旋送料機17送料連接負壓粉碎倉18,粉碎倉內(nèi)設中速磨粉機,負壓粉碎倉18經(jīng)集粉器20、第三螺旋送料機19送料連接至攪拌裝置,攪拌裝置包括第一攪拌進料閥21、第一攪拌罐22、第一攪拌下料器23、第二攪拌進料閥24、第二攪拌罐25、第二攪拌下料器26、第五螺旋送料機27、第三攪拌罐28和攪拌出料器29,
第一、二攪拌進料閥21、24設置在第三螺旋送料機19上分別對應連接第一、二攪拌罐22、25上部,第一、二攪拌罐22、25下部分別經(jīng)第一、二攪拌下料器23、26連接第五螺旋送料機27,第五螺旋送料機27連通第三攪拌罐28上部,第三攪拌罐28下部經(jīng)攪拌出料器29連接第四螺旋送料器30,第四螺旋送料機30送料連接灌裝裝置,灌裝裝置包括灌裝閥31和灌裝袋32,灌裝閥31設置在第四螺旋送料機30末端連通第四螺旋送料機,灌裝閥31朝下設置出口連通罐裝袋32,灌裝袋下部開口,三只攪拌罐上設有取樣口。
[0012]粉塵回收裝置包括集粉回收箱33、灌裝回收口34、粉塵收集箱35和臨空回收口,集粉回收箱33設置于第三螺旋送料機19上且連通第三螺旋送料機,集粉回收箱33連通粉塵收集箱35,灌裝回收口 34呈由下向上縮小的下開口結構罩于灌裝閥和/或灌裝袋上,灌裝回收口上口連通粉塵收集箱35,臨空回收口 36呈漸變擴大開口的結構對應臨空吊裝于灌裝閥和/或灌裝袋和/或灌裝回收口下方一側,臨空回收口的小口端連通粉塵收集箱35。
[0013]上述罐體體積、高度較大,在實際設備中,均可采用先提升機提升高度后通過螺旋送料機進行罐體送料,或采用通過螺旋送料機后提升機提升高度進行罐體送料,亦或用提升機代替螺旋輸送機使用。
【主權項】
1.一種雙防塵灌料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灌裝閥、灌裝袋、灌裝回收口、粉塵收集箱和臨空回收口,灌裝閥設置在第四螺旋送料機末端連通第四螺旋送料機,灌裝閥朝下設置出口連通罐裝袋,灌裝袋下部開口,灌裝回收口呈由下向上縮小的下開口結構罩于灌裝閥和/或灌裝袋上,灌裝回收口上口連通粉塵收集箱,臨空回收口呈漸變擴大開口的結構對應臨空吊裝于灌裝閥和/或灌裝袋和/或灌裝回收口下方一側,臨空回收口的小口端連通粉塵收集箱。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雙防塵灌料裝置,包括灌裝閥、灌裝袋、灌裝回收口、粉塵收集箱和臨空回收口,灌裝閥設置在第四螺旋送料機末端連通第四螺旋送料機,灌裝閥朝下設置出口連通罐裝袋,灌裝袋下部開口,灌裝回收口呈由下向上縮小的下開口結構罩于灌裝閥和/或灌裝袋上,灌裝回收口上口連通粉塵收集箱,臨空回收口呈漸變擴大開口的結構對應臨空吊裝于灌裝閥和/或灌裝袋和/或灌裝回收口下方一側,臨空回收口的小口端連通粉塵收集箱。
【IPC分類】B65G53/48, B65G53/22, B65G53/66
【公開號】CN105523382
【申請?zhí)枴緾N201610042518
【發(fā)明人】陸寅, 張小琴
【申請人】江蘇泰禾金屬工業(yè)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4月27日
【申請日】2016年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