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物流輸送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氣動管道換向器。
背景技術:
氣動管道換向器為氣動物流輸送系統(tǒng)的主要部件,通過氣動輸送裝置的通道切換實現(xiàn)取、送物件功能,并且可以任意選擇物流傳輸?shù)穆窂侥康牡亍?/p>
目前常用的多為通過帶傳動切換氣動管道的換向器,但是帶傳動的換向器需要根據氣溫變化情況人工隨時調整皮帶的張緊度,工況適應性較差,定位準確性不好,而且為了保證轉動包角,其占用的空間比較大。
當然也有采用齒輪傳動的換向器,雖然其解決了工況適應性的問題,但是電機輸出軸受到較大的徑向力,起停過程中電機受到沖擊,電機的使用壽命受到一定影響,同時單級齒輪傳動傳動比較小,需要選擇大規(guī)格的電機,比較浪費能源。
綜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決氣動管道換向器無法兼顧工況適應性和合理傳動比的問題,是目前本領域技術人員急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氣動管道換向器,該氣動管道換向器的結構設計可以有效地解決傳統(tǒng)氣動管道換向器無法兼顧工況適應性和合理傳動比的問題。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氣動管道換向器,包括開設有入口的進向端支撐板和與之固定連接的開設有多個出口的分向端支撐板,還包括彎管以及安裝于分向端支撐板內側壁的蝸桿和與蝸桿相連的電機,分向端支撐板樞接有和蝸桿嚙合的蝸輪,蝸輪設有和出口相對應的開口,彎管的一端連通至任意一個開口,另一端連通至入口。
優(yōu)選地,上述氣動管道換向器中,入口處和\或出口處安裝有位置傳感器,彎管的對應端部設有用于觸發(fā)位置傳感器的凸起。
優(yōu)選地,上述氣動管道換向器中,分向端支撐板的內側壁固定安裝有一對軸承,蝸桿的兩端可轉動的分別插設于軸承中。
優(yōu)選地,上述氣動管道換向器中,蝸桿和電機通過彈性聯(lián)軸器連接。
優(yōu)選地,上述氣動管道換向器中,開口和出口的個數(shù)相等,一個開口對準一個出口時其余的也均一一對準。
優(yōu)選地,上述氣動管道換向器中,彎管具體為關于自身旋轉中心中心對稱的S型彎管。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氣動管道換向器,包括開設有入口的進向端支撐板和與之固定連接的開設有多個出口的分向端支撐板,還包括彎管以及安裝于分向端支撐板內側壁的蝸桿和與蝸桿相連的電機,分向端支撐板樞接有和蝸桿嚙合的蝸輪,蝸輪設有和出口相對應的開口,彎管的一端連通至任意一個開口,另一端連通至入口。
應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氣動管道換向器時,電機啟動,帶動蝸桿轉動,進而驅動蝸輪轉動,使得與彎管相連通的開口在多個出口之間依次更換,進而使得從入口通入彎管的介質可以流通至需要其流入的相應出口處,實現(xiàn)了氣動管道的換向操作。采用上述結構設計,由于蝸輪蝸桿轉動比大,可以有效的將電機高速低矩輸出轉換為低速高矩,管道切換需求得到最優(yōu)匹配,而且同時電機規(guī)格遠小于其他傳動方式,同扭矩輸出情況下,占用空間更小。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氣動管道換向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氣動管道換向器的另一視角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標記如下:
進向端支撐板1、分向端支撐板2、彎管3、電機4、蝸桿5、蝸輪6、開口61、位置傳感器7、軸承8、彈性聯(lián)軸器9。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氣動管道換向器,以避免傳動比過低造成的占用空間大以及能耗大等問題,同時也具備良好的的工況適應性。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和圖2,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氣動管道換向器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氣動管道換向器的另一視角結構示意圖。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氣動管道換向器,包括開設有入口的進向端支撐板1和與之固定連接的開設有多個出口的分向端支撐板2,進向端支撐板1的外側連接有入口管,分向端支撐板2的外側連接有出口管,可優(yōu)選兩塊板同等規(guī)格并通過四根橫梁將對應的四角分別固定連接,還包括彎管3以及安裝于分向端支撐板2內側壁的蝸桿5和與蝸桿5相連的電機4,彎管3位于進向端支撐板1和分向端支撐板2之間,分向端支撐板2樞接有和蝸桿5嚙合的蝸輪6,蝸輪6設有和出口相對應的開口61,彎管3的一端連通至任意一個開口61,另一端連通至入口。
應用上述實施例提供的氣動管道換向器時,電機4啟動,帶動蝸桿5轉動,進而驅動蝸輪6轉動,使得與彎管3相連通的開口61在多個出口之間依次更換,進而使得從入口通入彎管3的介質可以流通至需要其流入的相應出口處,實現(xiàn)了氣動管道的換向操作。采用上述結構設計,由于蝸輪6蝸桿5轉動比大,可以有效的將電機4高速低矩輸出轉換為低速高矩,管道切換需求得到最優(yōu)匹配,而且同時電機4規(guī)格遠小于其他傳動方式,同扭矩輸出情況下,占用空間更小。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實施例中,入口處和\或出口處安裝有位置傳感器7,彎管3的對應端部設有用于觸發(fā)位置傳感器7的凸起。通過位置傳感器7檢測彎管3的轉動狀態(tài),得到彎管3連通的開口61具體對準于哪一個出口處,從而精確控制介質的去向,保證了正確的介質流入對應的出口管路中。可以理解的是,位置傳感器7應該和外部控制裝置有信號傳遞,進而控制裝置可以實現(xiàn)對電機4轉速的控制。上述結構設計加強了氣動管道換向器的自動化程度,免去了人工操作的時間和精力的浪費。
為了優(yōu)化上述實施例中蝸桿5的使用效果,分向端支撐板2的內側壁固定安裝有一對軸承8,蝸桿5的兩端可轉動的分別插設于軸承8中。蝸桿5通過軸承8和分向端支撐板2固定連接,其轉動效果更好,同時也具備穩(wěn)定的連接關系。
為了優(yōu)化上述實施例中蝸桿5和電機4的連接關系,蝸桿5和電機4通過彈性聯(lián)軸器9連接。優(yōu)選使用彈性聯(lián)軸器9連接蝸桿5的一端和電機4,電機4輸出軸只傳遞扭矩同時受彈性聯(lián)軸器9時的緩沖保護,使用壽命大幅度提升。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實施例中,開口61和出口的個數(shù)相等,一個開口61對準一個出口時其余的也均一一對準。通過設置多個開口61,也就可以同時連接多根彎管3,當一個蝸輪6轉動時可以同時實現(xiàn)多根彎管3的同時分流,換向效率有一定的提升。
為了優(yōu)化前述實施例中彎管3的使用效果,彎管3具體為關于自身旋轉中心中心對稱的S型彎管。優(yōu)選采用S型彎管,更符合入口和出口的位置關系,同時優(yōu)選S型彎管關于自身旋轉中心中心對稱,則當入口位于對應于多個出口的中心位置時,S型彎管旋轉時運動軌跡十分均勻流暢,不易出現(xiàn)向外圈甩出的情況。
本說明書中各個實施例采用遞進的方式描述,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參見即可。
還需要說明的是,在本說明書中,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況下,由語句“包括一個……”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中還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yè)技術人員能夠實現(xiàn)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yè)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xiàn)。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