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無塵室倉儲系統(tǒng)中的多載具混合傳送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自動化倉儲系統(tǒng),尤其涉及自動化的無塵室倉儲系統(tǒng)中的多載具混合傳送裝置。
背景技術:
無塵室(Clean Room)是污染控制的基礎,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它是批量生產對污染較為敏感的電子元件的重要保證。具體地,它可以是具備空氣過濾、分配、優(yōu)化、構造材料和裝置的房間,其通過特定規(guī)則的操作程序來控制空氣中懸浮的微粒子濃度,以便達到符合要求的微粒潔凈度級別。在半導體制造領域,尤其是液晶顯示器制造工藝中,該液晶顯示器必須在非常精密的無塵室環(huán)境中進行處理,并且液晶顯示器中的液晶面板也應當在微粒子濃度較低的無塵室倉儲系統(tǒng)中進行存放。例如,可采用多層倉儲料架來存放這些液晶面板。現有技術中, 因為倉儲系統(tǒng)中的搬送量需求,通常會設置多個搬運載具,并且將這些搬運載具設計為可實現不同高度的存取功能,以便對多層倉儲料架上的卡匣進行搬送與放置。因而,購買具備不同高度存取功能的搬運載具會顯著地增加搬運成本,而且搬運效率也較低。有鑒于此,如何設計一種無塵室倉儲系統(tǒng)中的多載具混合傳送裝置,以不同類型的載具來實現混合搬送,而且還可降低搬運載具的購置成本和提升搬運效率,是業(yè)內相關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一項課題。
發(fā)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無塵室倉儲系統(tǒng)在搬送卡匣時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無塵室倉儲系統(tǒng)中的多載具混合傳送裝置。依據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無塵室倉儲系統(tǒng)中的多載具混合傳送裝置, 包括—第一起重機,設置在無塵室的一側,用于搬送位于該側的卡匣或所接收的卡匣;一第二起重機,設置于無塵室中與第一起重機相對的另一側,用于搬送位于該另一側的卡匣或所接收的卡匣;以及一軌道車,設置于無塵室的中心區(qū)域,用于搬送倉儲系統(tǒng)中間區(qū)域的底層儲位上的卡匣以及機臺。優(yōu)選地,多載具混合傳送裝置還包括一高空輸送帶,用于將第一起重機所傳送的卡匣轉送至第二起重機,以及將第二起重機所傳送的卡匣轉送至第一起重機。進一步,高空輸送帶用作所述軌道車故障維修時的冗余備用機制。在一具體實施例中,軌道車將第一起重機所搬運的卡匣轉送至第二起重機的同時,高空輸送帶將第二起重機所搬運的卡匣轉送至第一起重機,以實現卡匣的雙向搬運。在另一具體實施例中,當第一起重機進行故障維修時,第二起重機上的卡匣經由
3高空輸送帶運送至無塵室的中心區(qū)域,再由軌道車搬運至第一起重機一側的預定儲位。優(yōu)選地,該軌道車還包括一卡匣輸送帶,通過該卡匣輸送帶將卡匣從第一起重機轉移至第二起重機,或將卡匣從第二起重機轉移至第一起重機。優(yōu)選地,該無塵室倉儲系統(tǒng)還包括多個倉儲料架,每一倉儲料架對應地容置一卡匣。優(yōu)選地,當第一起重機進行故障維修,且第一起重機一側的高層預定儲位禁用時, 第二起重機將其自身承載的卡匣運送至無塵室的中心區(qū)域,再由軌道車搬運至第一起重機一側中與上述高層預定儲位相對應的底層預定儲位。采用本發(fā)明的無塵室倉儲系統(tǒng)中的多載具混合傳送裝置,通過該無塵室中兩側的起重機、高空輸送帶和/或軌道車來實現卡匣的單向搬送和/或雙向搬送。并且,軌道車的車身較短,因而可顯著地縮短兩臺起重機在交換卡匣時的區(qū)域長度,進而縮短了卡匣輸送帶的長度,節(jié)省了購置成本。此外,在無塵室倉儲系統(tǒng)中無需設置第二條卡匣輸送帶,僅利用高空輸送帶和軌道車即可實現卡匣的雙向輸送,提高了系統(tǒng)的搬運效率。
讀者在參照附圖閱讀了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以后,將會更清楚地了解本發(fā)明的各個方面。其中,圖1示出依據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用于無塵室倉儲系統(tǒng)中的多載具混合傳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示出圖1的多載具混合傳送裝置用于單向傳送卡匣的一優(yōu)選實施例的示意圖;圖3示出圖1的多載具混合傳送裝置用于雙向傳送卡匣的一優(yōu)選實施例的示意圖;圖4示出圖1的多載具混合傳送裝置在軌道車故障維修時的卡匣傳送示意圖;圖5示出圖1的多載具混合傳送裝置在一起重機故障維修時的卡匣傳送示意圖; 以及圖6示出圖1的多載具混合傳送裝置在起重機故障維修且存在高層儲位禁用時的卡匣傳送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使本申請所揭示的技術內容更加詳盡與完備,可參照附圖以及本發(fā)明的下述各種具體實施例,附圖中相同的標記代表相同或相似的組件。然而,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下文中所提供的實施例并非用來限制本發(fā)明所涵蓋的范圍。此外,附圖僅僅用于示意性地加以說明,并未依照其原尺寸進行繪制。下面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各個方面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圖1示出依據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用于無塵室倉儲系統(tǒng)中的多載具混合傳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參照圖1,該多載具混合傳送裝置包括一第一起重機10、一第二起重機20和一軌道車30。其中,第一起重機10設置于無塵室的一側,用于搬送位于該側的卡匣或所接收的卡匣。例如,第一起重機10可搬送接收自第二起重機20的卡匣,或者將靠近該第一起重機 10的多個卡匣搬送至無塵室的中心區(qū)域。第二起重機20設置于無塵室中與第一起重機10 相對的另一側,用于搬送位于該另一側的卡匣或所接收的卡匣。類似地,第二起重機20可搬送接收自第一起重機10的卡匣,或者將靠近該第二起重機20的多個卡匣搬送至無塵室的中心區(qū)域。較佳地,可將無塵室的兩相對側設置為三個子服務區(qū)域,并且將第一起重機10 設置在第一子服務區(qū)域中往返搬送卡匣,以及將第二起重機20設置在第二子服務區(qū)域中往返搬送卡匣。軌道車30設置于無塵室的中心區(qū)域,位于第一起重機10和第二起重機20之間, 用于搬送倉儲系統(tǒng)中間區(qū)域的底層儲位上的卡匣以及機臺。此外,軌道車30還可向左或向右運動一定的距離,以便將來自第一起重機10搬送的卡匣轉送至第二起重機20,或者將來自第二起重機20搬送的卡匣轉送至第一起重機10。圖2示出圖1的多載具混合傳送裝置用于單向傳送卡匣的一優(yōu)選實施例的示意圖。參照圖2,軌道車30還包括一卡匣輸送帶(未示出),通過該卡匣輸送帶將卡匣從第一起重機10轉移至第二起重機20,或將卡匣從第二起重機20轉移至第一起重機10。在一具體實施例中,無塵室倉儲系統(tǒng)還包括多個倉儲料架50,每一倉儲料架對應地容置一卡匣。例如,第一起重機10或第二起重機20可搬送相應儲位的倉儲料架上的卡匣。在圖2中,第一起重機10將位于無塵室一側的卡匣60搬送至無塵室的中心區(qū)域,然后再由軌道車30將該卡匣60轉送一段距離后,最后由第二起重機20將卡匣60搬送至無塵室的另一側。在另一具體實施例中,本發(fā)明的多載具混合傳送裝置還包括一高空輸送帶40,用于將第一起重機所傳送的卡匣轉送至第二起重機20,以及將第二起重機20所傳送的卡匣轉送至第一起重機10。圖3示出圖1的多載具混合傳送裝置用于雙向傳送卡匣的一優(yōu)選實施例的示意圖。應當指出,本發(fā)明的多載具混合傳送裝置不僅可實現卡匣的單向傳送,如,將卡匣從無塵室的一側傳送至另一側;而且還可實現卡匣的雙向傳送,如,將一卡匣從無塵室的一側傳送至另一側的同時,可將另一卡匣從無塵室的另一側傳送至該側。在一具體實施例中,軌道車30將卡匣70從靠近第二起重機20 —側轉送至靠近第一起重機10 —側的同時,第一起重機10將卡匣60搬送至高空輸送帶40的服務區(qū)域,再轉由該高空輸送帶40將卡匣60搬送一段距離后,進而由第二起重機20將該卡匣60搬送至無塵室的另一側。圖4示出圖1的多載具混合傳送裝置在軌道車故障維修時的卡匣傳送示意圖。在一具體實施例中,高空輸送帶40用作軌道車30故障維修時的冗余備用機制。參照圖4,當軌道車30出現故障而無法搬送卡匣時,無塵室內靠近第一起重機10—側的卡匣可依次經由第一起重機10、高空輸送帶40和第二起重機20搬送至該無塵室內靠近第二起重機20原始位置的一側?;蛘?,無塵室內靠近第二起重機20 —側的卡匣可依次經由第二起重機20、 高空輸送帶40和第一起重機10搬送至該無塵室內靠近第一起重機10原始位置的一側。由此可知,在本發(fā)明的多載具混合傳送裝置中,高空輸送帶40可作為軌道車30的備用冗余搬送部件。當軌道車30無法工作時,無塵室的卡匣仍然可通過該高空輸送帶40 來改變其擺放位置。圖5示出圖1的多載具混合傳送裝置在一起重機故障維修時的卡匣傳送示意圖。 參照圖5,當第一起重機10進行故障維修時,第二起重機20上的卡匣60經由高空輸送帶40 運送至無塵室的中心區(qū)域,再由軌道車30搬運至第一起重機10—側的預定儲位。此時,卡匣60只需由第二起重機20、高空輸送帶40和軌道車30配合就能夠實現同樣的搬送功能。圖6示出圖1的多載具混合傳送裝置在起重機故障維修且存在高層儲位禁用時的卡匣傳送示意圖。與圖5不同,卡匣60直接由第二起重機20搬送至無塵室的中心區(qū)域,即, 軌道車30所對應的第二子服務區(qū)域。如前所述,無塵室的第一子服務區(qū)域對應第一起重機 10的搬送區(qū)域,無塵室的第三子服務區(qū)域對應第二起重機20的搬送區(qū)域。然后,再由軌道車30將卡匣60轉送至預定的儲位。參照圖6,當第一起重機10進行故障維修,且第一起重機10 —側的高層預定儲位禁用時,第二起重機20將其自身承載的卡匣60運送至無塵室的中心區(qū)域,再由軌道車30 搬運至第一起重機10 —側中與高層預定儲位相對應的底層預定儲位。采用本發(fā)明的無塵室倉儲系統(tǒng)中的多載具混合傳送裝置,通過該無塵室中兩側的起重機、高空輸送帶和/或軌道車來實現卡匣的單向搬送和/或雙向搬送。并且,軌道車的車身較短,因而可顯著地縮短兩臺起重機在交換卡匣時的區(qū)域長度,進而縮短了卡匣輸送帶的長度,節(jié)省了購置成本。此外,在無塵室倉儲系統(tǒng)中無需設置第二條卡匣輸送帶,僅利用高空輸送帶和軌道車即可實現卡匣的雙向輸送,提高了系統(tǒng)的搬運效率。上文中,參照附圖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但是,本領域中的普通技術人員能夠理解,在不偏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還可以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各種變更和替換。這些變更和替換都落在本發(fā)明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無塵室倉儲系統(tǒng)中的多載具混合傳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載具混合傳送裝置包括一第一起重機,設置在所述無塵室的一側,用于搬送位于該側的卡匣或所接收的卡匣;一第二起重機,設置于所述無塵室中與所述第一起重機相對的另一側,用于搬送位于該另一側的卡匣或所接收的卡匣;以及一軌道車,設置于所述無塵室的中心區(qū)域,用于搬送所述倉儲系統(tǒng)中間區(qū)域的底層儲位上的卡匣以及機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塵室倉儲系統(tǒng)中的多載具混合傳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載具混合傳送裝置還包括一高空輸送帶,用于將所述第一起重機所傳送的卡匣轉送至所述第二起重機,以及將所述第二起重機所傳送的卡匣轉送至所述第一起重機。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無塵室倉儲系統(tǒng)中的多載具混合傳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空輸送帶用作所述軌道車故障維修時的冗余備用機制。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無塵室倉儲系統(tǒng)中的多載具混合傳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軌道車將所述第一起重機所搬運的卡匣轉送至所述第二起重機的同時,所述高空輸送帶將所述第二起重機所搬運的卡匣轉送至所述第一起重機。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無塵室倉儲系統(tǒng)中的多載具混合傳送裝置,其特征在于,當所述第一起重機進行故障維修時,所述第二起重機上的卡匣經由所述高空輸送帶運送至所述無塵室的中心區(qū)域,再由所述軌道車搬運至所述第一起重機一側的預定儲位。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塵室倉儲系統(tǒng)中的多載具混合傳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軌道車還包括一卡匣輸送帶,通過所述卡匣輸送帶將卡匣從所述第一起重機轉移至所述第二起重機,或將所述卡匣從所述第二起重機轉移至所述第一起重機。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塵室倉儲系統(tǒng)中的多載具混合傳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無塵室倉儲系統(tǒng)還包括多個倉儲料架,每一倉儲料架對應地容置一卡匣。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塵室倉儲系統(tǒng)中的多載具混合傳送裝置,其特征在于,當所述第一起重機進行故障維修,且所述第一起重機一側的高層預定儲位禁用時,所述第二起重機將其自身承載的卡匣運送至所述無塵室的中心區(qū)域,再由所述軌道車搬運至所述第一起重機一側中與所述高層預定儲位相對應的底層預定儲位。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無塵室倉儲系統(tǒng)中的多載具混合傳送裝置,包括一第一起重機,設置在無塵室的一側,用于搬送位于該側的卡匣或所接收的卡匣;一第二起重機,設置于無塵室中與第一起重機相對的另一側,用于搬送位于該另一側的卡匣或所接收的卡匣;以及一軌道車,設置于無塵室的中心區(qū)域,用于搬送倉儲系統(tǒng)中間區(qū)域的底層儲位上的卡匣以及機臺。采用本發(fā)明,通過該無塵室中兩側的起重機、高空輸送帶和/或軌道車來實現卡匣的單向搬送和/或雙向搬送。并且,軌道車的車身較短,因而可顯著地縮短兩臺起重機在交換卡匣時的區(qū)域長度,進而縮短了卡匣輸送帶的長度,節(jié)省了購置成本。
文檔編號B65G1/04GK102502141SQ201110329820
公開日2012年6月20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21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0月21日
發(fā)明者林志誠, 陳國華, 陳昱憲 申請人: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