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帶撬板的滑撬式直升機降落到地面,將其移入機庫的裝置,具體涉及一種電控式滑直升機自動移庫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滑撬式直升機的使用越來越廣泛,而對于帶撬板的滑撬式直升機降落后移庫問題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目前,現(xiàn)有技術是讓滑撬式直升機降落到指定的降落場地上,場地人員隨后在機尾布置鋼索,利用絞機調整機身進入機庫的方向,然后用牽引車將其牽引至機庫。這種技術耗時耗力,為了更加便捷的將滑撬式直升機移入機庫,節(jié)省不必要的人力資源,因此研制一種電控式滑撬直升機自動移庫裝置尤為重要。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裝拆、轉向方便的電控式滑撬直升機移庫裝置,實現(xiàn)滑撬式直升機每次降落到地面且方向不同時,電控式滑撬直升機移庫裝置快速的調整方向將滑撬式直升機移至機庫。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電控式滑撬直升機自動移庫裝置,包括:凹形平臺、間距調整裝置、滾動提升裝置、麥克納姆輪、控制系統(tǒng);所述凹形平臺底部對稱安裝所述麥克納姆輪;所述凹形平臺包括凹形平臺I和凹形平臺II,所述凹形平臺I和所述凹形平臺II的底部各對稱安裝四套所述麥克納姆輪;所述間距調整裝置的電動機、軸承座固定在所述凹形平臺上,所述間距調整裝置的絲杠的兩端與所述凹形平臺I和所述凹形平臺II相連;所述滾動提升裝置與所述凹形平臺相連,所述滾動提升裝置位于所述凹形平臺的中部;所述控制系統(tǒng)置于所述凹形平臺的內部,所述控制系統(tǒng)的控制按鈕安裝在所述凹形平臺上。
進一步的,所述凹形平臺I和所述凹形平臺II通過所述間距調整裝置的絲桿I和絲杠II相連;所述凹形平臺I與所述凹形平臺II的臺面上各開有兩個方形槽,所述凹形平臺I和所述凹形平臺II的內側各開有一個對稱的耳型槽,用來配合所述滾動提升裝置的四個油缸控制兩個滾子的運動,實現(xiàn)所述滾動提升裝置的平穩(wěn)運動;所述凹形平臺I和所述凹形平臺II為工字鋼焊接件,具有足夠的強度。
進一步的,所述間距調整裝置包括電動機、聯(lián)軸器、連接軸、軸承座、鏈傳動、絲杠I和絲杠II,所述電動機固定安裝在所述凹形平臺一側的臺面上;所述電動機通過所述聯(lián)軸器與所述連接軸的一端相連,所述連接軸的另一端通過所述軸承座支撐,所述軸承座固定安裝在所述凹形平臺上;所述絲杠I與所述絲杠II的一端各安有大鏈輪,所述連接軸的中間位置安有小鏈輪,將鏈條繞于所述絲杠I、所述絲杠II的大鏈輪及所述連接軸的小鏈輪上,組成鏈傳動,所述絲杠I、所述絲杠II的大鏈輪的輪齒數(shù)、旋向相同,保證所述絲杠I與所述絲杠II的同步性;所述絲杠I與所述絲杠II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凹形平臺I與所述凹形平臺II相連;所述電動機通過所述聯(lián)軸器將動力經(jīng)所述鏈傳動傳遞給所述絲杠I、絲杠II,所述絲杠I、絲杠II旋轉實現(xiàn)所述凹形平臺I與所述凹形平臺II的間距調整。
進一步的,所述滾動提升裝置包括油缸I、油缸II、油缸III、油缸IV、支撐座I、支撐座II、支撐座III、支撐座IV、滾子I、滾子II、軸I、軸II;所述油缸I安裝在所述支撐座I上,所述油缸II安裝在所述支撐座II上,所述支撐座I、所述支撐座II固定安裝在所述凹形平臺I上,所述油缸III安裝在所述支撐座III上,所述油缸Ⅳ安裝在所述支撐座IV上,所述支撐座III、所述支撐座IV固定安裝在所述凹形平臺II上;所述油缸I、油缸II的油缸桿的頂端通過關節(jié)軸承分別套在所述軸I的兩端,所述油缸III、油缸IV的油缸桿的頂端通過關節(jié)軸承分別套在所述軸II的兩端,所述滾子I與所述軸I連接,所述滾子II與所述軸II連接,所述軸I的兩端卡在所述凹形平臺I的耳型槽內,所述軸II的兩端卡在所述凹形平臺II的耳型槽內,便于所述油缸I、油缸II的油缸桿的伸縮帶動所述軸I、所述軸II沿著耳型槽的運動軌跡運動,實現(xiàn)所述滾子I和所述滾子II的滾動提升;當滾子I和滾子II正好位于滑撬式直升機的撬板下,所述控制系統(tǒng)控制所述油缸I、所述油缸II、所述油缸III、所述油缸IV的油缸桿同步伸長,所述油缸I、所述油缸II的推力轉換成所述軸I的滾動,所述油缸III、所述油缸IV的推力轉換成所述軸II的滾動,從而沿所述凹型平臺I和所述凹型平臺II的耳型槽軌跡方向進行運動,通過所述滾子I和所述滾子II的同步滾動從而實現(xiàn)直升機的提升。
進一步的,所述控制按鈕包括前進按鈕、后退按鈕、停止按鈕、轉向按鈕,所述前進按鈕控制所述麥克納姆輪向前運動,所述后退按鈕控制所述麥克納姆輪進行后退,所述停止按鈕控制所述麥克納姆輪的停止,所述轉向按鈕控制所述麥克納姆輪運動中調整運動方向。
實施本發(fā)明一種電控式滑撬直升機自動移庫裝置,其有益效果在于:
⑴使用本發(fā)明一種電控式滑撬直升機自動移庫裝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并易于在運轉過程中改變方向;
⑵用于實現(xiàn)滑撬式直升機每次降落到地面且方向不同時,電控式滑撬直升機自動移庫裝置快速的調整方向將滑撬式直升機移至機庫。
附圖說明
圖1:本發(fā)明一種電控式滑撬直升機自動移庫裝置主視圖;
圖2:本發(fā)明一種電控式滑撬直升機自動移庫裝置俯視圖;
圖3:本發(fā)明一種電控式滑撬直升機自動移庫裝置三維立體圖。
圖中:1—凹形平臺,11—凹形平臺I,12—凹形平臺II,2—間距調整裝置,21—鏈傳動,22—絲杠I,23—絲杠II,3—滾動提升裝置,31—油缸I,32—油缸II,33—油缸III,34—油缸IV,35—支撐座I,36—支撐座II,37—支撐座III,38—支撐座IV,391—滾子I,392—滾子II,393—軸I,394—軸II,4—電動機,5—聯(lián)軸器,6—連接軸,7—軸承座,8—麥克那姆輪,9—控制按鈕,91—前進按鈕,92—后退按鈕,93—停止按鈕,94—轉向按鈕。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地描述。
如圖1、2、3所示,一種電控式滑撬直升機自動移庫裝置,包括:凹形平臺1、間距調整裝置2、滾動提升裝置3、麥克納姆輪8、控制系統(tǒng);所述凹形平臺1底部對稱安裝所述麥克納姆輪8;所述凹形平臺1包括凹形平臺I11和凹形平臺II12,所述凹形平臺I11和所述凹形平臺II12的底部各對稱安裝四套所述麥克納姆輪8;所述間距調整裝置2的電動機4、軸承座7固定在所述凹形平臺1上,所述間距調整裝置2的絲杠的兩端與所述凹形平臺I11和所述凹形平臺II12相連;所述滾動提升裝置3與所述凹形平臺1相連,所述滾動提升裝置3位于所述凹形平臺1的中部;所述控制系統(tǒng)置于所述凹形平臺1的內部,所述控制系統(tǒng)的控制按鈕9安裝在所述凹形平臺1上;所述間距調整裝置2包括電動機4、聯(lián)軸器5、連接軸6、軸承座7、鏈傳動21、絲杠I22和絲杠II23,所述電動機4固定安裝在所述凹形平臺1一側的臺面上;所述電動機4通過所述聯(lián)軸器5與所述連接軸6的一端相連,所述連接軸6的另一端通過所述軸承座7支撐,所述軸承座7固定安裝在所述凹形平臺1上;所述絲杠I22與所述絲杠II23的一端各安有大鏈輪,所述連接軸6的中間位置安有小鏈輪,將鏈條繞于所述絲杠I22、所述絲杠II23的大鏈輪及所述連接軸6的小鏈輪上,組成鏈傳動,所述絲杠I22、所述絲杠II23的大鏈輪的輪齒數(shù)、旋向相同,保證所述絲杠I22與所述絲杠II23的同步性;所述絲杠I22與所述絲杠II23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凹形平臺I11與所述凹形平臺II12相連;所述滾動提升裝置3包括油缸I31、油缸II32、油缸III33、油缸IV34、支撐座I35、支撐座II36、支撐座III37、支撐座IV38、滾子I391、滾子II392、軸I393、軸II394;所述油缸I31安裝在所述支撐座I35上,所述油缸II32安裝在所述支撐座II36上,所述支撐座I35、所述支撐座II36固定安裝在所述凹形平臺I11上,所述油缸III33安裝在所述支撐座III37上,所述油缸IV34安裝在所述支撐座IV38上,所述支撐座III37、所述支撐座IV38固定安裝在所述凹形平臺II12上;所述油缸I31、油缸II32的油缸桿的頂端通過關節(jié)軸承分別套在所述軸I393的兩端,所述油缸III33、油缸IV34的油缸桿的頂端通過關節(jié)軸承分別套在所述軸II394的兩端,所述滾子I391與所述軸I393連接,所述滾子II392與所述軸II394連接,所述軸I393的兩端卡在所述凹形平臺I11的耳型槽內,所述軸II394的兩端卡在所述凹形平臺II12的耳型槽內,便于所述油缸I31、油缸II32的油缸桿的伸縮帶動所述軸I393、所述軸II394沿著耳型槽的運動軌跡運動,實現(xiàn)所述滾子I391和所述滾子II392的滾動提升。
如圖1、2、3所示,一種電控式滑撬直升機自動移庫裝置的工作方法具體步驟如下:飛機降落到地面,按下前進按鈕91,移動一種電控式滑撬直升機自動移庫裝置到滑撬式直升機位置,驅動間距調整裝置2中的電機4,通過聯(lián)軸器5將動力傳遞給連接軸6,帶動連接軸6運動,連接軸6上的小鏈輪通過鏈傳動21傳遞到絲杠I22和絲杠II23上的大鏈輪上,帶動絲杠I22和絲杠II23上的大鏈輪轉動,從而帶動絲杠I22和絲杠II23同步轉動,進而將絲杠I22和絲杠II23收縮,使凹型平臺I11和凹型平臺II12之間的間距調整為零,此時滾子I391和滾子II392正好位于滑撬式直升機的撬板下;所述控制系統(tǒng)控制所述油缸I31、所述油缸II32、所述油缸III33、所述油缸IV34的油缸桿同步伸長,所述油缸I31、所述油缸II32的推力轉換成所述軸I393的滾動,所述油缸III33、所述油缸IV34的推力轉換成所述軸II394的滾動,從而沿所述凹型平臺I11和所述凹型平臺II12的耳型槽軌跡方向進行運動,通過所述滾子I391和所述滾子II392的同步滾動從而實現(xiàn)滑撬式直升機的提升,將滑撬式直升機脫離地面,然后通過麥克納姆輪8來移動整個裝置,使滑撬式直升機移入機庫;通過間距調整裝置2將使凹型平臺I11和凹型平臺II12之間的間距調大,滾動提升裝置3通過所述滾子I391和所述滾子II392的同步滾動將滑撬式直升機的降落,最終將滑撬式直升機落到地面上。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fā)明,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