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船舶構造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帶有救生設備的船體結構。
背景技術:
船舶作為海上運輸的主要工具,不管船舶的大小,從安全方面考慮都要給船舶配置救生安全設備,以便在船舶失事時及時逃離保證船員的安全,現有技術中常見的布置如圖1所示。隨著近年來海洋石油工業(yè)和海上風電的快速發(fā)展,要求船上居住的人員數量越來越多,大載人量的船舶在市場上占有優(yōu)勢。這種船舶一般船東都要求Offshore Supply Vessel,SPS等入籍符號,按照SOLAS要求,船上的救生設備要按照客船的標準來配,如果按照傳統(tǒng)的救生配備,船上每舷要配一艘容量為50%船上總人數的救生艇及艇吊,容量25%的救生筏且筏要配降落裝置(一般來說,即救生筏吊)和每舷一艘救助艇及艇吊。這樣占用的船上空間很大又零散,減少了船舶所配的總人數,空間不緊湊,對于船東而言等于在市場上失去了優(yōu)勢。為了提高船上的居住人數,研究如何減少救生設備占用的船上空間和緊湊,留出更多空間給船舶增加其他系統(tǒng)設備和居住人數,尤其重要。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了上述缺陷,提供一種節(jié)省空間、載人數量多的帶有救生設備的船體結構。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帶有救生設備的船體結構,包括船體、救生艇、救生筏和救助艇,所述救生艇的數量為4個,所述救生筏和救助艇的數量分別為2個,所述救生艇、救生筏和救助艇于在船體兩側的甲板上對稱設置,同側的兩個救生艇前后相鄰,所述救生艇前方設置有救助艇,所述救生艇后方設置有救生筏,所述救生筏下方的甲板上設有彈射裝置,所述救生筏通過繩索與船體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彈射裝置包括轉軸、轉動板、扭力彈簧和電控擋塊,所述轉軸水平安裝在船體上,所述轉動板可轉動的安裝在轉軸上,所述扭力彈簧安裝在轉軸上,所述電控擋塊安裝在船體上并與所述轉動板配合。
進一步的,還包括收線器,所述收線器安裝在船體上,所述繩索與收線器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救生艇的容納人數為100~120人。
進一步的,船體上還設有用于托吊救生艇和救助艇的艇吊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船體上不設置用于起吊救生筏的降落設備,改為拋落式,也可滿足逃生需求,同時節(jié)省船舷上的設備占用空間,使船上的每個船舷可多配備一個救生艇,空間占用緊湊,大大提高救生設備載人總量。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技術中帶有救生設備的船體結構的結構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帶有救生設備的船體結構的結構圖。
標號說明:
1、船體;2、救生艇;3、救生筏;4、救助艇;5、艇吊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為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構造特征、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并配合附圖詳予說明。
本實用新型最關鍵的構思在于:船體采用拋落式結構安裝救生筏,減少救生設備占用空間,提高救生設備載人總量。
請參閱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帶有救生設備的船體結構,包括船體1、救生艇2、救生筏3和救助艇4,所述救生艇2的數量為4個,所述救生筏3和救助艇4的數量分別為2個,所述救生艇2、救生筏3和救助艇4于在船體1兩側的甲板上對稱設置,同側的兩個救生艇2前后相鄰,所述救生艇2前方設置有救助艇4,所述救生艇2后方設置有救生筏3,所述救生筏3下方的甲板上設有彈射裝置,所述救生筏3通過繩索與船體1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為:當船舶發(fā)生事故需要疏散船員時,可通過彈射裝置將救生筏3直接拋入水中,由于救生筏3通過繩索與船體1連接,救生筏3可在距船體1不遠處保持停留,救生筏3平穩(wěn)后,船員可通過繩索下降到救生筏3上,逃生速度快,節(jié)省占用空間。
從上述描述可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船體1上不設置用于起吊救生筏3的降落設備,改為拋落式,也可滿足逃生需求,同時節(jié)省船舷上的設備占用空間,使船上的每個船舷可多配備一個救生艇2,空間占用緊湊,大大提高救生設備載人總量。
進一步的,所述彈射裝置包括轉軸、轉動板、扭力彈簧和電控擋塊,所述轉軸水平安裝在船體1上,所述轉動板可轉動的安裝在轉軸上,所述扭力彈簧安裝在轉軸上,所述電控擋塊安裝在船體1上并與所述轉動板配合。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常狀態(tài)下通過電控擋塊將轉動板維持在水平狀態(tài),使用時電控擋塊收起,轉動板在扭力彈簧的作用下翻轉,可將救生筏3拋入水中。
進一步的,還包括收線器,所述收線器安裝在船體1上,所述繩索與收線器連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過收線器可快速將繩索收好,在收好繩索的同時也完成救生筏3的收納和保存。
進一步的,所述救生艇2的容納人數為100~120人。
由上述描述可知,救生艇2的容納人數較多,可容納船上的主要船員數量。
進一步的,船體1上還設有用于托吊救生艇2和救助艇4的艇吊裝置5。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過艇吊裝置5保障救生艇2和救助艇4可平穩(wěn)升降,救生艇2和救助艇4可運載大量船員下放到水中,提高船員安全保障。
請參照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為:
一種帶有救生設備的船體結構,包括船體1、救生艇2、救生筏3和救助艇4,所述救生艇2的數量為4個,所述救生筏3和救助艇4的數量分別為2個,所述救生艇2、救生筏3和救助艇4于在船體1兩側的甲板上對稱設置,同側的兩個救生艇2前后相鄰,所述救生艇2前方設置有救助艇4,所述救生艇2后方設置有救生筏3,所述救生筏3下方的甲板上設有彈射裝置,所述救生筏3通過繩索與船體1連接,所述彈射裝置包括轉軸、轉動板、扭力彈簧和電控擋塊,所述轉軸水平安裝在船體1上,所述轉動板可轉動的安裝在轉軸上,所述扭力彈簧安裝在轉軸上,所述電控擋塊安裝在船體1上并與所述轉動板配合,還包括收線器,所述收線器安裝在船體1上,所述繩索與收線器連接,所述救生艇2的容納人數為100~120人,船體1上還設有用于托吊救生艇2和救助艇4的艇吊裝置5。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帶有救生設備的船體結構,船體上不設置用于起吊救生筏的降落設備,改為拋落式,也可滿足逃生需求,同時節(jié)省船舷上的設備占用空間,使船上的每個船舷可多配備一個救生艇,空間占用緊湊,大大提高救生設備載人總量,通常狀態(tài)下通過電控擋塊將轉動板維持在水平狀態(tài),使用時電控擋塊收起,轉動板在扭力彈簧的作用下翻轉,可將救生筏拋入水中,通過收線器可快速將繩索收好,在收好繩索的同時也完成救生筏的收納和保存,救生艇的容納人數較多,可容納船上的主要船員數量,通過艇吊裝置保障救生艇和救助艇可平穩(wěn)升降,救生艇和救助艇可運載大量船員下放到水中,提高船員安全保障。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