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騎式車輛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二輪摩托車等的跨騎式車輛。
【背景技術】
[0002]近幾年,為了提高環(huán)保性能而具有用于回收燃料箱內(nèi)的蒸發(fā)燃料的碳罐的跨騎式車輛正在普及。
[0003]該碳罐除與供氣軟管相連接外,還與凈化軟管、空氣導入管、排出管相連接,其中,供氣軟管用于回收燃料箱內(nèi)的蒸發(fā)燃料(燃料蒸氣),將其送至碳罐??諝鈱牍苡糜谠趦艋瘯r將空氣(氣壓)導入碳罐內(nèi)。凈化軟管用于將由空氣導入管導入的空氣和由碳罐吸附的蒸發(fā)燃料混合而成的混合氣提供給引擎的吸氣系統(tǒng)。排出管用于將多余的水分等排出到外部。
[0004]另外,在跨騎式車輛上,為了將加油等時從燃料箱的加油口溢出或者灑落在加油口周圍的燃料排出到外部,而設置有排出管。
[0005]因此,在跨騎式車輛上需要配備用于碳罐的排出管和用于燃料箱的排出管,這使得各排出管的配置變得復雜。
[0006]于是,例如在專利文獻I中公開有如下一種結構,即,在加油口附近配置油口,同時,在加油口和油口的周圍設置托盤,來自各口的多余液體在該托盤處合流后,經(jīng)由碳罐被排出到外部。
[0007]【專利文獻I】日本發(fā)明專利授權公報第4135431號
[0008]但是,在上述專利文獻I所記載的結構中,來自加油口和油口的多余液體,即,燃料和潤滑油被送至碳罐。為了有效地分離碳罐吸附的燃料,最好使該碳罐從不含有蒸發(fā)燃料的外部吸入空氣。
[0009]另外,在上述現(xiàn)有技術中,由于需要使加油口和油口靠近,因而使得燃料箱和儲油箱相接近。其結果導致設置燃料箱的空間因儲油箱而變小,容易影響燃料箱的容量。采用專利文獻I所記載的技術,在使燃料箱和碳罐接近配置,從而共用雙方的排出管時,燃料箱的容量會受到碳罐的影響。
【發(fā)明內(nèi)容】
[0010]鑒于上述情況,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跨騎式車輛,該跨騎式車輛不僅能夠有效地配置用于燃料箱的排出管和用于碳罐的排出管,還能夠有效地發(fā)揮碳罐的作用。
[0011]作為上述技術問題的解決手段,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I為:
[0012]跨騎式車輛具有:
[0013]后框架(5d),其形成車身框架(5)的后部;
[0014]后擋泥板(60),其安裝在所述后框架(5d)上;
[0015]燃料箱(25),其位于所述后擋泥板(60)的上方,被所述后框架(5d)支承;
[0016]碳罐(50),其位于所述后擋泥板(60)的上方,且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所述燃料箱(25)的下方;
[0017]燃料箱護罩(40),其罩住所述燃料箱(25)的上表面?zhèn)?,其特征在于?br>[0018]所述燃料箱護罩(40)在所述燃料箱(25)的加油口(26)的周圍形成凹部狀的第一托盤部(41),所述第一托盤部(41)具有與第一排出管(101)的基端部(1la)相連接的第一排出部(45),
[0019]所述后擋泥板(60)形成與所述第一排出管(101)的頂端部(1lb)和第二排出管
(102)的頂端部(102b)相連接的凹部狀的第二托盤部(64),其中,所述第二排出管(102)的基端部(102a)與所述碳罐(50)相連接,所述第二托盤部(64)具有用于排出液體的第二排出部(69) ο
[0020]在技術方案I的基礎上,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2為:
[0021]在所述燃料箱(25)的上表面?zhèn)扰渲糜兴龅谝煌斜P部(41),在所述燃料箱(25)的下方配置有所述第二托盤部(64)。
[0022]在技術方案I或2的基礎上,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3為:
[0023]在所述燃料箱(25)的前部形成有臺階部(28),所述臺階部(28)形成上表面高度低于所述加油口(26)的周圍的下方位移部(27B),
[0024]所述第一排出部(45)沿所述臺階部(28)向前下方傾斜形成。
[0025]在技術方案3的基礎上,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4為:
[0026]在所述下方位移部(27B)上支承有燃料泵(29),
[0027]所述燃料箱護罩(40)具有用于引導與所述燃料泵(29)相連接
[0028]的電線束(36)的引導部(40f)。
[0029]在技術方案I?4中任意一項的基礎上,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5為:
[0030]所述碳罐(50)配置在所述燃料箱(25)的前下方,
[0031]所述第二托盤部¢4)具有連接部(66),所述連接部¢6)在所述碳罐(50)的前方,與所述第一排出管(101)相連接。
[0032]在技術方案I?5中任意一項的基礎上,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6為:
[0033]所述后擋泥板(60)支承所述碳罐(50)、供氣軟管(54)、凈化軟管(52)以及凈化用控制閥(53),其中,所述供氣軟管(54)從所述燃料箱(25)導入蒸發(fā)燃料,所述凈化軟管
(52)將蒸發(fā)燃料從所述碳罐(50)提供給吸氣系統(tǒng),所述凈化用控制閥(53)控制所述凈化軟管(52)對蒸發(fā)燃料的供給。
[0034]在技術方案I?6中任意一項的基礎上,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7為:
[0035]在所述燃料箱(25)的前方設置有物品收裝部(24a),
[0036]所述碳罐(50)配置在所述物品收裝部(24a)和所述燃料箱(25)之間。
[0037]采用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I時,由于從燃料箱護罩延伸過來的第一排出管和從碳罐延伸過來的第二排出管均與后擋泥板的第二托盤部連接,因此能夠使加油口和碳罐相離。從而能夠抑制碳罐的配置對燃料箱的容量的影響。并且,由于從第二托盤部處開始僅連接一個排出管便可,因而,即使在燃料箱和碳罐分別設置排出部的情況下,也能夠抑制排出管配置的復雜化。
[0038]另外,由于不會有多余液體從第一排出管被送至碳罐,因而能夠使該碳罐從不含有蒸發(fā)燃料的外部吸入空氣,從而能夠?qū)ζ渌降娜剂线M行有效的分離。
[0039]采用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2時,雖然在燃料箱的上下分別設置第一托盤部和第二托盤部,但是也能夠有效地使多余液體匯流到第二托盤部。并且,第一托盤部和第二托盤部配置在燃料箱的上下,因此能夠抑制第一托盤部和第二托盤部對燃料箱的容量的影響。
[0040]采用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3時,通過利用臺階部輕松配置向前下方傾斜的第一排出部,而且通過第一排出部向前下方的傾斜,能夠良好地從第一排出部排出來自加油口的多余燃料。
[0041]采用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4時,通過由燃料箱護罩所具有的引導部引導與燃料箱連接的電線束,能夠簡化該電線束的配置結構。
[0042]采用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5時,通過使第一排出管避開碳罐和燃料箱而在前方側與第二托盤部連接,從而能夠容易地進行第一排出管的連接。
[0043]采用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6時,能夠在預先將碳罐、供氣軟管、凈化軟管以及凈化用控制閥安裝在后擋泥板上的狀態(tài)下,將該后擋泥板與車身進行組裝。從而能夠提高車身的組裝作業(yè)的效率。
[0044]采用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7時,能夠?qū)⑽锲肥昭b部和燃料箱之間的空間作為碳罐的配置空間來進行有效地利用,抑制碳罐對燃料箱容量的影響。
【附圖說明】
[0045]圖1是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所涉及的二輪摩托車的左視圖。
[0046]圖2是上述二輪摩托車的燃料箱周圍的左視圖。
[0047]圖3是上述二輪摩托車的燃料箱周圍的右視圖。
[0048]圖4是上述二輪摩托車的燃料箱周圍的俯視圖。
[0049]圖5是與圖4相對的拆下燃料箱護罩和置物箱后的狀態(tài)時的俯視圖。
[0050]圖6是設置在上述燃料箱蓋上的第一托盤部的俯視圖。
[0051]圖7是上述二輪摩托車的后擋泥板的前部的俯視圖。
[0052]圖8是上述后擋泥板的正面圖。
[0053]圖9是設置在上述后擋泥板上的第二托盤部的立體圖。
[0054]圖10是上述第二托盤部的俯視圖。
[0055]【附圖標記說明】
[0056]1:二輪摩托車;5:車身框架;5d:左右后框架;24:置物箱;24a:收裝凹部(物品收裝部);25:燃料箱;26:加油口 ;27A:第一傾斜面;27B:第二傾斜面(下方位移部);28:臺階部;29:燃料泵;36:電線束;40:燃料箱護罩;40f:線束卡扣(引導部);41:第一托盤部;45:第一排出連接口(第一排出部);46:密封部件;50:碳罐;52:凈化軟管;53:凈化用控制閥;54:供氣軟管;60:后擋泥板;64:第二托盤部;65:空氣開放托盤部;66:第一排出管連接部(連接部);67:第二排出管連接部;68:第二排出孔;69:第二排出連接口(第二排出部);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