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腳踏車,特別是涉及一種多段變速三輪腳踏車可后踩倒車驅(qū)動裝置。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的多段變速三輪腳踏車大致上包含一個車架、前后間隔地樞設于該車架的一個前輪組及一個后輪組、一個樞設于該車架且鄰近該前輪組的前鏈盤組、一個樞設于該車架且與該后輪組共軸的后鏈盤組、一個繞設于該前鏈盤組及該后鏈盤組的鏈條、一個設置于該車架且鄰近該后鏈盤組并能被操控而驅(qū)動該鏈條變換繞設于不同的后鏈盤上的后變速器。該后輪組包括一個后輪軸及兩個分別設置于該后輪軸兩相反端部的后輪。該前鏈盤組包括一個前鏈盤及兩個連接該前鏈盤且與該前鏈盤同軸轉動的腳踏板。該后鏈盤組套設該后輪軸而能與該后輪軸同軸轉動且包括數(shù)個分別具有不同齒數(shù)的后鏈盤。該后變速器包括一個能前后擺動且用于調(diào)整該鏈條張力的鏈條導件。該鏈條導件具有一個樞設端部、一個相反于該樞設端部的自由端部、及兩個分別樞設于該樞設端部及該自由端部且供該鏈條繞設的導輪。
其中,參閱圖1,當正向踩動該前鏈盤組91的所述腳踏板(圖未示)時,該前鏈盤911旋轉帶動該鏈條92移動而驅(qū)動該后鏈盤組93轉動,因此設置于該后輪軸(圖未示)上的后輪組(圖未示)也就可以隨著該后鏈盤組93轉動,從而帶動該三輪腳踏車往前移動。在上述正向踩動前移過程中,該鏈條92對于樞設于該鏈條導件94的該自由端部941的導輪942是沿著切線方向向后推動而使其轉動,上述導輪942受該鏈條92后推同時,也使得該鏈條導件94的該自由端部941向后偏擺,讓所述導輪942相配合迫撐該鏈條92以適當增加該鏈條92張力,致使該鏈條92在受該前鏈盤911驅(qū)動移動過程中能迫緊地繞設于該前鏈盤911、該后鏈盤組93及所述導輪942上,以讓該三輪腳踏車能持續(xù)地進行正向踩動而往前行進的動作。
然而,參閱圖2,當開始反向踩動該前鏈盤組91的所述腳踏板(圖 未示)時,該前鏈盤911旋轉帶動該鏈條92移動,使得該鏈條92對于樞設于該鏈條導件94的該自由端部941的導輪942是沿著其切線方向向前推動而使其轉動,在上述導輪942受該鏈條92前推同時,也使得該鏈條導件94的該自由端部941向前偏擺,而讓所述導輪942無法相配合迫撐該鏈條92以適當增加該鏈條92張力。由于在上述鏈條92張力無法維持迫緊地繞設于該前鏈盤911、該后鏈盤組93及所述導輪942上的同時,該后輪組(圖未示)是呈負重狀態(tài),因此該鏈條92一開始受該前鏈盤911驅(qū)動移動時,該鏈條導件94就使得該鏈條92繞設于該前鏈盤911、該后鏈盤組93及所述導輪942上的張力變小,進而產(chǎn)生松脫落鏈的現(xiàn)象,而無法讓該三輪腳踏車再繼續(xù)進行反向踩動而往后行進的動作。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段變速三輪腳踏車可后踩倒車驅(qū)動裝置。
本發(fā)明的多段變速三輪腳踏車可后踩倒車驅(qū)動裝置,該三輪腳踏車包含一個車架及一個能轉動地設置于該車架的傳動組,該可后踩倒車裝置驅(qū)動設置于該車架,且能驅(qū)動該傳動組轉動,并包含一個前鏈盤組、一個后鏈盤組、一個鏈條、一個后變速器,及一個限位拉線組。
該前鏈盤組能轉動地設置于該車架。
該后鏈盤組連接該傳動組而能與該傳動組同軸轉動,且包括多數(shù)分別具有不同齒數(shù)的后鏈盤。
該鏈條繞設于該前鏈盤組及該后鏈盤組。
該后變速器設置于該車架且鄰近該后鏈盤組,能被操控而驅(qū)動該鏈條移動,使得該鏈條能變換繞設于不同的后鏈盤上,該后變速器包括一個能前后擺動且用于調(diào)整該鏈條張力的鏈條導件,該鏈條導件具有一個樞設端部、一個相反于該樞設端部的自由端部、及兩個分別樞設于該樞設端部及該自由端部且供該鏈條繞設的導輪。
該限位拉線組連接于該車架及該鏈條導件的該自由端部間。
其中,該限位拉線組將該鏈條導件的擺動范圍進行限制,使得該鏈條導件向前擺動時不會超過一個最終位置,借此在后踩反向驅(qū)動該傳動組反向轉動時,能防止該鏈條的傳動力使得該鏈條導件的自由端 部更往前擺動超出該最終位置,使得該鏈條具有足夠張力而保持緊迫地繞設于該前鏈盤組、該后鏈盤組及所述導輪上。
較佳地,該限位拉線組還包括一個限位架、一個套管及一個拉線,該限位架設置于該車架且具有一個位于該后鏈盤組后側的限位桿,該套管的一端部樞接于該車架而能前后擺動,且能抵靠于該限位桿而停止向前擺動,該拉線是穿設于該套管而能隨該套管擺動,其中一端是連接于該套管樞接于該車架的端部,而另一端部是連接該鏈條導件的該自由端部。
較佳地,該鏈條導件還具有一個樞設于該自由端部且供該拉線一端部連接固定的固定桿,該固定桿具有兩個沿著軸向相間隔且沿著徑向貫穿設置的穿設孔,該拉線的端部是先穿過一個安全套管,再呈U形穿設于所述穿設孔,最后再穿設于該安全套管進行迫緊固定,從而固定于該固定桿。
本發(fā)明的功效在于:通過該限位拉線組將該鏈條導件的擺動范圍進行限制,使得該鏈條導件向前擺動時不會超過一個最終位置,借此在后踩反向驅(qū)動該傳動組反向轉動時,能防止該鏈條的傳動力使得該鏈條導件的自由端部更往前擺動超出該最終位置,使得所述導輪相配合迫撐該鏈條而具有足夠張力保持緊迫地繞設于該前鏈盤組、該后鏈盤組及所述導輪上,從而使得該鏈條能持續(xù)地驅(qū)動該后鏈盤組帶動該后輪組反向轉動,使所述后輪組達到后退的目的。
附圖說明
本發(fā)明的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將于參照圖式的較佳實施例詳細說明中清楚地呈現(xiàn),其中:
圖1是一個示意圖,說明現(xiàn)有的一個前鏈盤組正向驅(qū)動一個鏈條帶動一個后鏈盤組轉動時,該鏈條對于一個多段變速器的移動情形;
圖2是一個示意圖,說明現(xiàn)有的該前鏈盤組反向驅(qū)動該鏈條帶動該后鏈盤組轉動時,該鏈條對于該多段變速器的移動情形;
圖3是一個側視圖,說明本發(fā)明多段變速三輪腳踏車可后踩倒車驅(qū)動裝置的一個實施例安裝于一個三輪腳踏車;
圖4是一個后視圖,說明該實施例與該三輪腳踏車其他組件的 連接關系;
圖5為圖4的局部放大圖,說明該實施例的一個傳動組、一個反轉單元、一個后鏈盤組、一個后變速器,及一個限位拉線組的連接關系;
圖6為一個剖視示意圖,說明該實施例的該限位拉線組與該后變速器的連接移動關系,且該后變速器的一個自由端部位于一個第一位置;
圖7為一個剖視示意圖,說明該實施例的該限位拉線組與該后變速器的連接移動關系,且該后變速器的該自由端部位于一個第二位置;
圖8為一個局部放大圖,說明該實施例的該后變速器的一個固定桿與該限位拉線組的一個拉線的連接關系;
圖9為一個局部放大圖,說明該實施例的該反轉單元的一個反轉器卡合于該傳動組的一個軸套。
具體實施方式
參閱圖3、圖4及圖5,本發(fā)明多段變速三輪腳踏車可后踩倒車驅(qū)動裝置的一個實施例,該三輪腳踏車包含一個車架單元1及一個轉向裝置2,該可后踩倒車驅(qū)動裝置設置于該車架單元1,且包含一個前鏈盤組3、一個后鏈盤組4、一個鏈條5、一個后變速器6、一個限位拉線組7,及一個反轉單元8。
該車架單元1包括一個車架11、一個設置于該車架11上的支撐裝置12、樞設在該車架11一個前端部與一個后端部的一個前輪組13與兩個后輪組14、一個連接所述后輪組14間的傳動組15,及一個架置在該車架11上的座椅16。該車架11具有兩個相互間隔且呈傾斜設置的輪胎座管111。所述輪胎座管111分別具有一第一軸線I,且分別沿所述第一軸線I由內(nèi)朝外并朝上傾斜延伸。該支撐裝置12具有沿著兩個橫方向X間隔設置的支撐部121,及兩個分別連接于所述支撐部121及該車架11間的定位連接段122,所述支撐部121分別具有一個沿著該橫方向X延伸的套接孔1210。所述后輪組14分別設置于所述輪胎座管111,且分別具有一個能轉動地設置于所述輪胎座管111其中一個者的輪軸141,及一個與該輪軸141固結的后輪142。該傳 動組15具有兩個間隔設置且分別能轉動地穿設于所述支撐部121的套接孔1210的傳動軸151、一個位于所述傳動軸151間且以一第二軸線Ⅱ為中心旋轉的軸套152、兩個分別固設于該軸套152兩側且分別與所述傳動軸151朝內(nèi)的一端固接形成連動的單向棘輪153、兩個分別連接于所述傳動軸151的朝外的一端與所述輪軸141間的萬向接頭154。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支撐部121呈管狀,所述定位連接段122分別焊接于所述支撐部121及該車架11間,所述后輪142分別與一垂直于該橫方向X的縱方向Y夾一個介于5°至15°的傾斜角θ。
該轉向裝置2用于驅(qū)動該前輪組13轉向,并具有樞設在該車架11兩側的兩個把手桿21、連結所述把手桿21且連動所述把手桿21由相互對齊的一個中心位置反向位移的一個連桿組22,及樞接該把手桿21與該前輪組13的兩個連動桿23。
該前鏈盤組3樞設于該車架11的前端部,且包括一個前鏈盤31及兩個連接該前鏈盤31且與該前鏈盤31同軸轉動的腳踏板32。
該后鏈盤組4套設于該軸套152上,而能與該軸套152同軸轉動,該后鏈盤組4包括數(shù)個分別具有不同齒數(shù)的后鏈盤41。
該鏈條5繞設于該前鏈盤31及該后鏈盤組4。
再配合參閱圖6,該后變速器6設置于該車架11,且鄰近該后鏈盤組4,并能被操控而驅(qū)動該鏈條5變換繞設于不同的后鏈盤41上。該后變速器6包括一個固接于該車架11的固接件61、一個連結該固接件61且能沿著該橫方向X偏擺的平移機構62、一個能前后擺動地設置于該平移機構62且用于調(diào)整該鏈條5張力的鏈條導件63。該鏈條導件63具有一個樞設于該平移機構62的樞設端部631、一個相反于該樞設端部631的自由端部632、兩個分別樞設于該樞設端部631及該自由端部632且供該鏈條5繞設的導輪633,及一個樞設于該自由端部632且位于該導輪633外側的固定桿634。該固定桿634具有兩個沿著軸向相間隔且沿著徑向貫穿設置的穿設孔635。其中,該鏈條導件63能隨著該平移機構62的偏擺移動,而致使該鏈條5改變繞設于不同的后鏈盤41。其中,該鏈條5由繞設于所述后鏈盤41中具有最小齒數(shù)者變換繞設于所述后鏈盤41中具有最大齒數(shù)者時,該鏈條導件63的自由端部632由一個第一位置(見圖6)前擺至一個第二位 置(見圖7)。
再配合參閱圖8,該限位拉線組7包括一個設置于該車架11的限位架71、一個連接于該車架11的套管72,及一個拉線73。該限位架71具有兩個沿著該橫方向X相間隔且由該車架11向后延伸的架板711,及一個位于該后鏈盤組4后側且連接于所述架板711間且能供該套管72抵靠限位的限位桿712。該套管72具有一個樞接于該車架11的樞接端部721及一個由該樞接端部721向外延伸的弧形管部722。該拉線73為一個剛性繩體,且穿設于該套管72而能隨該套管72擺動,并其中一端部連接該套管72的樞接端部721,外露于該套管72的另一端部先穿過一個安全套件74,再呈U形穿設于該固定桿634的所述穿設孔635,最后再穿設于該安全套件74進行迫緊固定,從而固定于該固定桿634。
其中,該拉線73能將該鏈條導件63的自由端部632的擺動范圍進行限制,且當該套管72抵靠于該限位桿712時,該拉線73將限制該鏈條導件63的自由端部632向前擺動不會超過該第二位置(如圖7所示)。
該反轉單元8具有與其中一個傳動軸151鍵接且能相對該單向棘輪153位移的一個反轉器81,及一個撥控件82。該撥控件82樞設在該車架11,并具有反向延伸及以一個支點偏擺的一個夾持段821與一個撥控段822。該夾持段821夾持該反轉器81。該撥控段822顯露在該車架11前端部,且用于連動該夾持段821撥控該反轉器81能脫離地與該軸套152卡合(如圖5及圖9所示)。
參閱圖3、圖4,及圖5,直行前進時,先以該撥控件82撥動該反轉器81脫離該軸套152,然后,乘坐在該座椅16上的使用者以雙腳分別正向踩踏所述腳踏板32,驅(qū)動該前鏈輪31旋轉,并通過該鏈條5驅(qū)動該后鏈盤組4帶動該軸套152正向轉動,此時,所述單向棘輪153會隨同該軸套152一起正向轉動,并帶動所述傳動軸151、所述萬向接頭154、所述輪軸141、所述后輪142,及與該傳動軸151鍵接的反轉器81同步正向轉動。借此,該軸套152與所述單向棘輪153、所述傳動軸151、所述萬向接頭154、所述輪軸141,及該反轉器81是同步正向轉動,使所述后輪組14在相同時間內(nèi)以相同速度行 進,如同所述后輪142以同一個輪軸運轉。
當所述后輪142進入彎道時,會因為內(nèi)側后輪142所走的路徑較短,外側后輪142所走的路徑較長,導致左、右兩個后輪142在相同時間內(nèi)產(chǎn)生轉速的差異,此時,該軸套152雖然同樣會根據(jù)前述動作關系,帶動所述單向棘輪153、所述傳動軸151、所述萬向接頭154、所述輪軸141正向轉動,惟,由于外側輪軸141的轉速比該軸套152的轉速快,因此,對應外側后輪142的傳動軸151會在該單向棘輪153內(nèi)加速空轉,借此,容許所述輪軸141與所述后輪142有不同的轉速,而能順利轉彎。
當后退行進時,先以該撥控件82撥控該反轉器81與該軸套152相互卡合(如圖9所示),接著操控該后變速器6將該鏈條5繞設于該后鏈盤組4中具有最大齒數(shù)的一個后鏈盤41上(如圖7所示),此時該鏈條導件63的自由端部632即往前擺動至該第二位置,并受到該拉線73后拉限制,然后,乘坐在該座椅16上的使用者以雙腳分別反向踩踏所述腳踏板32,驅(qū)動該前鏈輪31旋轉,并通過該鏈條5驅(qū)動該后鏈盤組4帶動該軸套152反向轉動,此時,該鏈條導件63的自由端部632受到該拉線73后拉限制,而不會受該鏈條5前推往前擺動,使得所述導輪633的位置不會大幅度偏擺,且相配合迫撐該鏈條5以緊迫地繞設于該前鏈盤31、該后鏈盤組4及所述導輪633上,從而使得該鏈條5能持續(xù)地驅(qū)動該后鏈盤組4帶動該軸套152反向轉動,所述單向棘輪153雖然是環(huán)繞所述傳動軸151反向空轉,惟,與該軸套152卡合形成連動的反轉器81,會隨該軸套152同步帶動該傳動軸151反向轉動,使所述后輪組14達到后退的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后退行進過程中,為了能以輕松踩踏方式進行,所以才操控該后變速器6將該鏈條5移動繞設于該后鏈盤組4中的最大齒數(shù)的后鏈盤41進行驅(qū)動傳動,因此才會將該拉線73限制該鏈條導件63的該自由端部633的前擺的最終位置調(diào)整為該第二位置,借此達到將該鏈條5在返向后踩驅(qū)動傳動過程中能持續(xù)緊迫地繞設于該前鏈盤31、該后鏈盤組4及所述導輪633上。然而,若要以該后鏈盤組4的其他齒數(shù)的后鏈盤41進行驅(qū)動傳動時,則需要進行調(diào)整該拉線73限制該鏈條導件63的該自由端部632的前擺的最終位置, 例如以最小齒數(shù)的后鏈盤41進行驅(qū)動傳動時,該拉線73則將該鏈條導件63的該自由端部632的前擺最終位置限制于該第一位置,以讓該鏈條5在返向后踩驅(qū)動傳動過程中能持續(xù)緊迫地繞設于該前鏈盤31、該后鏈盤組4及所述導輪633上。
參閱圖3,當要轉向時,只需視轉彎方向,前、后移動所述把手桿21,如右轉時,只需向后拉動位于右手方向的把手桿21,左轉時,只需向后拉動位于左手方向的把手桿21,就可以利用杠桿原理,及通過該連桿組22同步連動所述把手桿21反向位移,并驅(qū)動該前輪組13右轉或左轉。
經(jīng)由以上的說明,再將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歸納如下:
一、本發(fā)明通過該拉線73將該鏈條導件63的擺動范圍進行限制,使得該鏈條導件63向前擺動時不會超過一個最終位置,借此在后踩反向驅(qū)動該傳動組15反向轉動時,能防止該鏈條5的傳動力使得該鏈條導件63的自由端部632繼續(xù)往前擺動超出該最終位置,有效使得所述導輪633相配合迫撐該鏈條5而具有足夠張力保持緊迫地繞設于該前鏈盤組3、該后鏈盤組4及所述導輪633上,從而讓該鏈條5能持續(xù)地驅(qū)動該后鏈盤組4帶動該后輪組14反向轉動,使所述后輪組14達到后退的目的。
二、本發(fā)明后輪142分別與該縱方向Y夾該傾斜角θ,而呈由下朝上并朝內(nèi)傾斜設置,因此,所述后輪142的傾斜設置能使三輪車整體重心更穩(wěn),使三輪車在行進時若遇到障礙物,不易發(fā)生傾倒的問題。此外,盡管本發(fā)明的后輪是呈傾斜設置,由于該傳動組15在所述傳動軸151與所述輪軸141間是利用所述萬向接頭154來連動,因此,該傳動組15也能順暢地帶動所述后輪142。
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fā)明實施的范圍,即凡依本發(fā)明權利要求書及說明書內(nèi)容所作的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fā)明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