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汽車的車身構造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汽車的車身構造,在葉子板的輪拱的車寬方向內側安裝與輪胎的外周面相對的葉子板內襯而構成輪罩。
背景技術:
在下述專利文獻I中公知有以下結構在覆蓋汽車的發(fā)動機的側方以及下方從而相對于濺起的水保護輔助裝置類的合成樹脂制的防濺板上,形成有由六條放射狀的狹縫所劃分的六個三角形狀的彈性板片,從將這些彈性板片推開而形成的開口中插入工具,由此,能夠進行所述輔助裝置類的維修。專利文獻I :日本實公平7-28060號公報
在更換頭燈的燈泡的情況下,若能夠在不將整個頭燈從車身拆下的情況下,將與頭燈的里側相對的合成樹脂制的葉子板內襯的一部分掀起而形成間隙,并從該間隙插入手以進行燈泡的更換,則能夠大幅縮短作業(yè)所需要的時間。該情況下,為了將葉子板內襯的一部分掀起,需要在葉子板內襯上設置供手指勾住的開口,若僅設置開口,則存在水和灰塵從該開口進入到車身內的問題。因此,可以考慮將由上述專利文獻I記載的由狹縫以及彈性板片構成的自由開閉的開口設在葉子板內襯上,將手指勾在該開口中來掀起葉子板內襯。但是,若將手指插入到上述專利文獻I記載的開口中,則存在因彈性板片的前端咬住手指而難以施力的問題。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是鑒于上述情況作出的發(fā)明,其目的在于將葉子板內襯從葉子板的輪拱簡單地掀起來進行頭燈的維修。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根據(jù)技術方案I所述的發(fā)明,提出一種汽車的車身構造,在葉子板的輪拱的車寬方向內側,安裝與輪胎的外周面相對的葉子板內襯而構成輪罩,其特征在于在與頭燈的里側相面對的所述葉子板內襯的所述輪拱側的側緣設定有掀起區(qū)域,在該掀起區(qū)域設置手指放置部,該手指放置部具有樹脂鉸鏈部以及由狹縫部包圍的舌片,所述舌片通過從所述樹脂鉸鏈部側向所述狹縫部側插入手指而能夠從所述葉子板內襯的內側向外側開放,所述掀起區(qū)域能夠通過勾在所述狹縫部的手指從所述輪拱掀起。另外,根據(jù)技術方案2所述的發(fā)明,在技術方案I的結構的基礎上,提出一種汽車的車身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葉子板內襯具有包圍所述掀起區(qū)域的C字狀的第一加強筋。另外,根據(jù)技術方案3所述的發(fā)明,在技術方案2的結構的基礎上,提出一種汽車的車身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葉子板內襯具有將所述掀起區(qū)域分割成兩部分的第二加強筋,所述第一、第二加強筋一起形成為E字狀。另外,根據(jù)技術方案4所述的發(fā)明,在技術方案I 3的任一項結構的基礎上,提出一種汽車的車身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指放置部設在所述掀起區(qū)域的端部。另外,根據(jù)技術方案5所述的發(fā)明,在技術方案I 4的任一項結構的基礎上,提出一種汽車的車身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葉子板內襯在所述掀起區(qū)域的車寬方向內側具有棱線。發(fā)明的效果根據(jù)技術方案I的結構,在通過手指從葉子板內襯的內側對掀起區(qū)域的手指放置部的舌片進行推壓時,以樹脂鉸鏈部為支點,舌片向葉子板內襯的外側打開,所以,通過使手指勾在該開口上并拉拽,能夠使掀起區(qū)域彈性變形而從葉子板的輪拱掀起。在將葉子板內襯的掀起區(qū)域掀起后,與葉子板的輪拱之間形成間隙,所以,能夠從該間隙插入手來進行頭燈的維修。由此,無需將整個葉子板內襯拆下,縮短了作業(yè)時間。而且,在將手指插入到手指放置部中時,由于是從樹脂鉸鏈部側向狹縫部側插入,所以,在通過手指拉拽手指放置部時,舌片的前端不會咬住手指,提高了作業(yè)性。另外,根據(jù)技術方案2的結構,由于葉子板內襯具有包圍掀起區(qū)域的C字狀的第一加強筋,所以,能夠使將掀起區(qū)域掀起的力有效集中在弟一加強筋的內側從而各易掀起。
另外,根據(jù)技術方案3的結構,由于葉子板內襯具有將掀起區(qū)域分割成兩部分的第二加強筋,且第一、第二加強筋一起形成為E字狀,所以,能夠通過第二加強筋使施加在掀起區(qū)域的一部分上的力傳遞到整個掀起區(qū)域,由此,能夠高效地掀起掀起區(qū)域。另外,根據(jù)技術方案4的結構,由于將手指放置部設在掀起區(qū)域的端部,所以,通過將掀起區(qū)域從設有手指放置部的一端側向另一端側依次掀起,能夠以較小的力打開維修用的開口。另外,根據(jù)技術方案5的結構,由于葉子板內襯在掀起區(qū)域的車寬方向內側具有棱線,所以,能夠進一步有效地使將掀起區(qū)域掀起的力集中于掀起區(qū)域從而容易掀起。
圖I是汽車的車身前部的左視圖。圖2是圖I的2部放大圖。圖3是圖2的3-3線剖視圖。圖4是圖3的4A-4A線剖視圖以及4B-4B線剖視圖。圖5是表示對葉子板內襯進行注塑成形的模具的圖。圖6是圖I的6方向向視圖。圖7是圖2的7方向向視圖。圖8是圖2的8-8線剖視圖。圖9是與圖8對應的作用說明圖。圖10是圖2的10-10線剖視圖。圖11是表示手指放置部的其他實施方式的圖。附圖標記的說明11 輪胎13 葉子板13a 輪拱16 頭燈17 葉子板內襯
17h第一加強筋17i第二加強筋17 j掀起區(qū)域17k棱線17m手指放置部17η狹縫部17ο舌片17ρ樹脂鉸鏈部 18輪罩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基于圖I 圖10說明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如圖I以及圖2所示,位于汽車的車身前部的前輪的輪胎11的上半部,被合成樹脂制的保險杠外觀件12的輪拱12a和葉子板13的輪拱13a包圍。在保險杠外觀件12的上部一體地連接有前格柵14,發(fā)動機機罩15的車寬方向外端與葉子板13的上端相對,在由保險杠外觀件12、葉子板13、前格柵14以及發(fā)動機機罩15包圍的位置配置有頭燈16。軟質的合成樹脂制的葉子板內襯17以與輪胎11的上半部的外周面之間具有規(guī)定間隙的方式配置,在葉子板內襯17的內部形成有收納輪胎11的輪罩18。葉子板內襯17基本上通過由上模以及下模構成的模具注塑成形而成,但在葉子板內襯17的前部存在利用滑動模而成形的倒扣部19。接下來,基于圖3以及圖4,說明葉子板內襯17的前部的倒扣部19的形狀。葉子板內襯17具有與輪胎11的外周面相對的拱狀的內周壁17a,在內周壁17a的車寬方向外側形成倒扣部19。倒扣部19分為上部以及下部,如圖4(A)所示,倒扣部19的上部具有從內周壁17a的車寬方向外端的上部棱線LI向前方延伸的上部側壁17b ;從上部側壁17b的前端向車寬方向外側延伸的上部凸緣17c。上部凸緣17c通過卡銷20、20被固定在突出設于保險杠外觀件12的內表面上的肋12b上。另外,如圖4(B)所示,倒扣部19的下部具有從內周壁17a的車寬方向外端的下部棱線L2向后方延伸的下部側壁17d ;從下部側壁17d的后端向車寬方向外側延伸的下部凸緣17e ;使內周壁17a超過下部側壁17d向車寬方向外側延長的延長壁17f ;連接延長壁17f的后表面以及下部凸緣17e的前表面而成的三角形的加強肋17g。因此,如圖2中放大示出那樣,上部凸緣17c以及下部凸緣17e所成的線與內周壁17a (上部棱線LI)以及延長壁17f (下部棱線L2)所成的線在交叉部A處以X狀交叉。圖5中示出對葉子板內襯17進行注塑成形的模具21。模具21由上模22和下模23構成,上模22具有能夠向前方滑動的第一滑動模22a,下模23具有能夠向后方滑動的第二滑動模23a。第一滑動模22a以及第二滑動模23a用于成形葉子板內襯17的倒扣部19,從圖4可以明確,通過第一滑動模22a成形上部側壁17b的車寬方向內表面、上部凸緣17c的前表面以及延長壁17f的前表面,通過第二滑動模23a成形上部側壁17b的車寬方向外表面、上部凸緣17c的后表面、下部側壁17d的車寬方向內表面以及下部凸緣17e的后表面。而且,設于下模23的突起部23b進入到第一滑動模22a以及第二滑動模23a之間,由此,成形延長壁17f的后表面、下部凸緣17e的前表面、下部側壁17d的車寬方向外表面以及加強肋17g。如以上那樣,由于在葉子板內襯17上形成有倒扣部19,所以,若假定模具21不具有第一滑動模22a以及第二滑動模23a,則無法將上模22以及下模23沿上下方向開模。但是,根據(jù)本實施方式,由于在上模22上設有能夠向前方滑動的第一滑動模22a,在下模23上設有能夠向后方滑動的第二滑動模23a,所以,在將第一、第二滑動模22a、23a沿前后方向開模后,將上模22以及下模23沿上下方向開模,由此能夠無阻礙地成形倒扣部19。如圖2、圖7以及圖8所示,在葉子板內襯17與葉子板13的輪拱13a的前部相面對的部分,形成有C字狀的第一加強筋17h。第一加強筋17h的兩端向葉子板13的輪拱13a延伸,在第一加強筋17h的內側設定有能夠彈性變形的掀起區(qū)域17j。在第一加強筋17h的內側形成有I字狀的第二加強筋17i,第一加強筋17h以及第二加強筋17i —起構成E字狀的加強筋。另外,在與第一加強筋17h的車寬方向內側相鄰的位置,形成有沿葉子板內襯17的圓周方向延伸的棱線17k。 在掀起區(qū)域17j的前端且在與葉子板13的輪拱13a接近的位置,設有手指放置部17m。手指放置部17m是經由樹脂鉸鏈部17p、17p開閉自由地支承被ε字狀的狹縫部17η包圍而分割成兩部分的舌片170、17ο的部件。葉子板內襯17為柔軟的合成樹脂制,樹脂鉸鏈部17ρ、17ρ基于合成樹脂本身的彈性而發(fā)揮鉸鏈功能。手指放置部17m以樹脂鉸鏈部17p、17p位于下側、狹縫部17η位于上側的方式配置。如圖7中放大示出那樣,葉子板內襯17的車寬方向外側的端緣與葉子板13的輪拱13a的凸緣13b卡合,但在手指放置部17m附近的凸緣13b上形成有將凸緣13b的一部分切缺而成的凸緣切缺部13c。接下來,說明具有上述結構的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作用。由于葉子板內襯17的倒扣部19具有下部側壁17d,所以,如圖6(A)所示,在從斜后方觀察輪罩18時,在保險杠外觀件12的輪拱12a的下端的車寬方向內表面重疊有葉子板內襯17的下部側壁17d,保險杠外觀件12的輪拱12a的下端變厚從而美觀性提高。另一方面,在圖6(B)所示的比較例中,由于葉子板內襯17不具有下部側壁17d,所以,在保險杠外觀件12的輪拱12a的下端露出薄的邊緣導致美觀性下降。另外,由于葉子板內襯17的倒扣部19的上部側壁17b相對于保險杠外觀件12的輪拱12a向前方離開,并且從該上部側壁17b的前端向車寬方向外側彎折而成的上部凸緣17c通過卡銷20、20被固定在保險杠外觀件12的肋12b上,所以,卡銷20、20的位置相對于輪拱12a向前方離開,由此,難以通過輪罩18觀察到從而美觀性進一步提高。另外,倒扣部19具有在上下方向上相連的上部棱線LI以及下部棱線L2,且上部側壁17b從上部棱線LI向前方延伸、下部側壁17d從下部棱線L2向后方延伸,所以,通過上部棱線LI以及下部棱線L2提高了倒扣部19的剛性,由此,能夠防止下部側壁17d相對于保險杠外觀件12的輪拱12a的下端發(fā)生錯位。另外,倒扣部19的剛性還通過連接延長壁17f的后表面以及下部凸緣17e的前表面而成的三角形的加強肋17g而得到提高。該加強肋17g由于與下部棱線L2的附近相連(參照圖4(B)),所以,通過下部棱線L2能夠使樹脂固化時因加強肋17g而產生的氣孔變得不明顯。
并且,在更換頭燈16的燈泡等進行維修的情況下,無需拆下葉子板內襯17,而將葉子板內襯17的掀起區(qū)域17j向內側掀起,將手從形成在葉子板13的輪拱13a和掀起區(qū)域17j之間的間隙α插入來進行更換頭燈16的燈泡等的維修,由此,能夠大幅提高維修性。為此,首先,在將汽車頂起的狀態(tài)下,如圖8放大示出那樣,將手插入到輪罩18內并通過手指推壓手指放置部17m的舌片170、170,從而以樹脂鉸鏈部17ρ、17ρ為支點將其向外側推開。接下來,如圖9所示,將手指勾在手指放置部17m的狹縫部17η處并向車寬方向內側拉拽,由此葉子板內襯17的掀起區(qū)域17j的車寬方向外側的緣部從葉子板13的輪拱13a的凸緣切缺部13c離開,且以該處為基點,整個掀起區(qū)域17 j從葉子板13的輪拱13a被掀起而形成間隙α。因此,如圖10所示,作業(yè)者能夠從所述間隙α插入手以進行更換頭燈16的燈泡等的維修。在通過手指推開手指放置部17m的舌片17ο、17ο、且將手指勾在狹縫部17η上向車寬方向內側拉拽時(參照圖9),相對于手指的插入方向,樹脂鉸鏈部17ρ、17ρ位于近前側,狹縫部17η位于里側,所以,舌片17ο、17ο的前端的邊緣不會咬住手指,從而提高了作業(yè)性?!?br>
此時,由于將手指放置部17m設置在掀起區(qū)域17j的端部,所以,通過將掀起區(qū)域17j從設有手指放置部17m的一端側向另一端側依次掀起,能夠以較小的力打開作業(yè)用的間隙α。另外,在將手指勾在手指放置部17m上并進行拉拽時,由于在該手指放置部17m附近設有將葉子板13的凸緣13b切缺而成的凸緣切缺部13c,所以,能夠容易地將葉子板內襯17從葉子板13剝離而形成間隙α。另外,由于葉子板內襯17具有包圍掀起區(qū)域17j的C字狀的第一加強筋17h,所以,能夠使將掀起區(qū)域17j掀起的力有效集中于第一加強筋17h的內側從而提高作業(yè)性。而且,葉子板內襯17由于在掀起區(qū)域17j的車寬方向內側具有棱線17k,所以,通過棱線17k提高了掀起區(qū)域17j的外側的剛性,能夠使將掀起區(qū)域17j掀起的力進一步有效地集中于該掀起區(qū)域17 j。而且,由于葉子板內襯17具有將掀起區(qū)域17j分成兩部分的第二加強筋17i,且第一、第二加強筋17h、17i 一起形成為E字狀,所以,施加在掀起區(qū)域17j的一部分上的力能夠通過第二加強筋17i向掀起區(qū)域17j整體傳遞,由此,能夠高效地將掀起區(qū)域17j掀起。下面,基于圖11說明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葉子板內襯17的手指放置部17m只要具有由狹縫部17η以及樹脂鉸鏈部17ρ所包圍的舌片170,就能夠采用圖11所示的各種形狀。以上,說明了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在不脫離其主旨的范圍內能夠進行各種設計變更。例如,第一、第二加強筋17h、17i的形狀以及掀起區(qū)域17j的形狀不限于實施方式,能夠采用任意的形狀。
權利要求
1.一種汽車的車身構造,在葉子板(13)的輪拱(13a)的車寬方向內側,安裝與輪胎(11)的外周面相對的葉子板內襯(17)而構成輪罩(18),其特征在于在與頭燈(16)的里側相面對的所述葉子板內襯(17)的所述輪拱(13a)側的側緣設定有掀起區(qū)域(17j),在該掀起區(qū)域(17j)設置手指放置部(17m),該手指放置部(17m)具有樹脂鉸鏈部(17p)以及由狹縫部(17η)包圍的舌片(170),所述舌片(17ο)通過從所述樹脂鉸鏈部(17ρ)側向所述狹縫部(17η)側插入手指而能夠從所述葉子板內襯(17)的內側向外側開放,所述掀起區(qū)域(17j)能夠通過勾在所述狹縫部(17η)的手指從所述輪拱(13a)掀起。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汽車的車身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葉子板內襯(17)具有包圍所述掀起區(qū)域(17j)的C字狀的第一加強筋(17h)。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汽車的車身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葉子板內襯(17)具有將所述掀起區(qū)域(17j)分割成兩部分的第二加強筋(17i),所述第一、第二加強筋(17h、17i) —起形成為E字狀。
4.如權利要求I 3的任一項所述的汽車的車身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指放置部(17m)設在所述掀起區(qū)域(17j)的端部。
5.如權利要求I 3的任一項所述的汽車的車身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葉子板內襯(17)在所述掀起區(qū)域(17j)的車寬方向內側具有棱線(17k)。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汽車的車身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葉子板內襯(17)在所述掀起區(qū)域(17 j)的車寬方向內側具有棱線(17k)。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汽車的車身構造,將葉子板內襯從葉子板的輪拱簡單地掀起來進行頭燈的維修。當從葉子板內襯(17)的內側通過手指對掀起區(qū)域(17j)的手指放置部(17m)的舌片(17o)進行推壓時,以樹脂鉸鏈部(17p)為支點,舌片(17o)向外側打開,所以,通過將手指勾在此處并拉拽就能夠使掀起區(qū)域(17j)彈性變形而從葉子板(13)掀起。在將掀起區(qū)域(17j)掀起后,與葉子板(13)之間形成有間隙(α),所以,能夠從該間隙(α)插入手來進行頭燈的維修。由此,無需將整個葉子板內襯(17)拆下,縮短了作業(yè)時間。而且,在將手指插入到手指放置部(17m)并拉拽時,由于是從樹脂鉸鏈部(17p)側向狹縫部(17n)側插入,所以,舌片(17o)的前端不會咬住手指,提高了作業(yè)性。
文檔編號B62D25/16GK102897225SQ20121020634
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14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7月30日
發(fā)明者田中啟文, 山口曉 申請人:本田技研工業(y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