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軌道車輛救援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車鉤適配器,以及一種使用該車鉤適配器的軌道車輛救援設備。
背景技術:
軌道車輛是指在鐵路軌道上行駛的車輛,通常由多節(jié)車廂組成,每節(jié)車廂的兩端均設有車鉤,多節(jié)車廂通過車鉤連接起來,同時車鉤還具有牽引和緩沖的作用。
軌道車輛在運行的過程中,由于超速、碰撞、線路質量等各種原因,經常會發(fā)生脫軌現(xiàn)象。當發(fā)生脫軌現(xiàn)象時,需要使用復軌器對軌道車輛進行救援。復軌器的工作過程一般分為三步:首先將車輛抬起,然后將車輛平移,最后將車輛復軌。
使用復軌器進行救援的時候,需要將復軌器與車鉤連接,以復軌器與車鉤的連接點為支點,將車輛抬起。但是現(xiàn)有的軌道車輛的車鉤與軌道之間的空間較小,復軌器的安裝空間嚴重不足,嚴重影響救援效果。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車鉤適配器及軌道車輛救援設備,以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的復軌器安裝空間不足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車鉤適配器,包括基礎架,所述基礎架上設有連接通孔和頂升槽,所述連接通孔用于與車鉤的鉤舌卡接,所述頂升槽包括用于與復軌器抵接的頂升面;
沿水平方向,所述連接通孔和所述頂升槽間隔設置;
沿豎直方向,所述頂升面高于所述連接通孔的底壁。
進一步地,所述頂升槽呈倒U形,且沿水平方向,所述頂升槽靠近所述基礎架的邊緣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頂升面低于所述連接通孔的頂壁。
進一步地,所述頂升面高于所述連接通孔的底壁250mm,所述連接通孔和所述頂升槽間隔100mm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車鉤適配器還包括縱向壓接組件;
所述縱向壓接組件包括安裝在所述基礎架上的上壓接板,所述上壓接板與所述連接通孔的所述底壁間隔設置,用于與車鉤的鉤舌的上端壓接。
進一步地,所述縱向壓接組件還包括安裝在所述基礎架上的下壓接板,所述下壓接板相對間隔設置在所述上壓接板的下方,用于與車鉤的鉤舌的下端壓接。
進一步地,所述上壓接板和所述下壓接板均與所述基礎架滑動套接。
進一步地,所述車鉤適配器還包括橫向壓接件,所述橫向壓接件與所述基礎架固定連接,所述橫向壓接件包括用于與所述車鉤的鉤舌的側面壓接的壓接面,所述壓接面與所述連接通孔的側壁間隔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壓接面伸入所述連接通孔,用于與所述車鉤的鉤舌的側面壓接。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在于提供一種軌道車輛救援設備,包括復軌器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車鉤適配器,所述復軌器與所述頂升槽卡接。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車鉤適配器,包括基礎架,所述基礎架上設有連接通孔和頂升槽,所述連接通孔用于與車鉤的鉤舌卡接,所述頂升槽包括用于與復軌器抵接的頂升面;沿水平方向,所述連接通孔和頂升槽間隔設置;沿豎直方向,所述頂升面高于所述連接通孔的底壁。使用時,復軌器以復軌器與頂升面的連接點為支點,向上抬起頂升槽,此時基礎架在頂升槽的帶動下也會向上抬起,進而連接通孔也會在基礎架的帶動下向上抬起,由于車鉤的鉤舌卡接在連接通孔內,車鉤的鉤舌會隨著連接通孔一同向上抬起,進而帶動軌道車輛向上抬起。由于沿水平方向,所述連接通孔和頂升槽間隔設置;沿豎直方向,所述頂升面高于所述連接通孔的底壁,復軌器與頂升面的連接位置高于車鉤的鉤舌的底部,因此復軌器與頂升槽的連接位置相對于軌道的距離增大,有效地增大了復軌器的安裝空間,明顯地提升救援效果。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車鉤適配器的結構示意圖一;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車鉤適配器的結構示意圖二;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車鉤適配器的使用狀態(tài)圖。
附圖標記:
1-基礎架; 2-縱向壓接組件; 3-橫向壓接件;
4-車鉤的鉤舌; 11-連接通孔; 12-頂升槽;
21-上壓接板; 22-下壓接板; 31-壓接面;
121-頂升面。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其中,術語“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為兩個不同的位置。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車鉤適配器的結構示意圖一;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車鉤適配器的結構示意圖二;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車鉤適配器的使用狀態(tài)圖。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車鉤適配器,如圖1至圖3所示,包括基礎架1,基礎架1上設有連接通孔11和頂升槽12,連接通孔11用于與車鉤的鉤舌4卡接,頂升槽12包括用于與復軌器抵接的頂升面121;沿水平方向,連接通孔11和頂升槽12間隔設置;沿豎直方向,頂升面121高于連接通孔11的底壁。
連接通孔11用于與車鉤的鉤舌4卡接,連接通孔11可以為各種適合的形狀,可以為長方形,也可以為梯形,只要能夠與車鉤的鉤舌4卡接即可。
其中,連接通孔11與車鉤的鉤舌4卡接,能夠通過連接通孔11將車鉤的鉤舌4與基礎架1固定連接,復軌器帶動基礎架1運動時,即可帶動車鉤的鉤舌4隨著基礎架1運動。
此外,連接通孔11與車鉤的鉤舌4之間可以設置墊片,從而使二者連接的更加穩(wěn)固,防止車鉤的鉤舌4從連接通孔11中脫落,增強使用的可靠性。
頂升槽12包括用于與復軌器抵接的頂升面121,在救援時,復軌器與頂升面121抵接,復軌器以復軌器與頂升面121的連接點為支點,向上頂升基礎架1,進而帶動車鉤的鉤舌4向上運動。在頂升的過程中,頂升面121沿弧線向上方運動,復軌器在向上頂升頂升面121的同時,會沿頂升面121向下滑動,頂升槽12能夠卡住復軌器,使復軌器在頂升槽12內沿頂升面121向下滑動,防止復軌器脫落,保證使用的安全性。
沿水平方向,連接通孔11和頂升槽12間隔設置;沿豎直方向,頂升面121高于連接通孔11的底壁,由于連接通孔11的底壁與車鉤的鉤舌4的底部卡接,因此頂升面121位于車鉤的鉤舌4的底部的上方,并且連接通孔11和頂升槽12間隔設置,使頂升面121不位于車鉤的鉤舌4的正上方,而是位于車鉤的鉤舌4的斜上方,進而使復軌器的安裝位置由車鉤的鉤舌4的底部提高至頂升面121的位置,并且頂升面121位于車鉤的鉤舌4的斜上方,能夠有效地避讓車鉤的鉤舌4,防止車鉤的鉤舌4占用安裝空間,有效地增加了復軌器的安裝空間,便于安裝復軌器,提升救援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車鉤適配器,包括基礎架1,基礎架1上設有連接通孔11和頂升槽12,連接通孔11用于與車鉤的鉤舌4卡接,頂升槽12包括用于與復軌器抵接的頂升面121;沿水平方向,連接通孔11和頂升槽12間隔設置;沿豎直方向,頂升面121高于連接通孔11的底壁。使用時,復軌器以復軌器與頂升面121的連接點為支點,向上抬起頂升槽12,此時基礎架1在頂升槽12的帶動下也會向上運動,進而連接通孔11也會在基礎架1的帶動下向上運動,由于車鉤的鉤舌4卡接在連接通孔11內,車鉤的鉤舌4會隨著連接通孔11一同向上運動,進而帶動軌道車輛向上運動,由于沿水平方向,連接通孔11和頂升槽12間隔設置;沿豎直方向,頂升面121高于連接通孔11的底壁,復軌器與頂升面121的連接位置高于車鉤的鉤舌4的底部,因此復軌器與頂升槽12的連接位置相對于軌道的距離增大,有效地增大了復軌器的安裝空間,明顯地提升救援效果。
進一步地,如圖1所示,頂升槽12呈倒U形,且沿水平方向,頂升槽12靠近基礎架1的邊緣設置。
頂升槽12呈倒U形能夠有效地防止復軌器沿頂升面121向下滑動的過程中發(fā)生脫落,保證救援的安全性。
頂升槽12靠近基礎架1的邊緣設置,能夠便于復軌器安裝,使復軌器能夠快速伸入頂升槽12內。此外,使用時頂升槽12可朝向車鉤的鉤舌4的前方,這樣還能防止基礎架1以及車鉤的鉤舌4占用復軌器的安裝空間,進一步擴大復軌器的安裝空間,提升救援效果。
進一步地,頂升面121低于連接通孔11的頂壁。
頂升面121與復軌器的連接點為車鉤適配器的受力點,頂升面121低于連接通孔11的頂壁,能夠使車鉤適配器的受力點低于連接通孔11的頂壁,由于連接通孔的頂壁與車鉤的鉤舌4的頂部卡接,因此車鉤適配器的受力點低于車鉤的鉤舌4的頂部,能夠使受力點位于較為合適的位置,防止受力點受力過大,造成頂升面121斷裂,保障使用的安全性。
優(yōu)選地,頂升面121的頂壁高于連接通孔11的底壁250mm,連接通孔11和頂升槽12間隔100mm設置。此時,頂升面121位于較為合適的位置,受力較為合理,能夠有效防止頂升面121斷裂,并且頂升面121高于連接通孔11的底壁250mm,連接通孔11的底壁與車鉤的鉤舌4的底部卡接,因此車鉤的鉤舌4距離軌道的距離近似為連接通孔11的底壁距離軌道的距離,現(xiàn)有的軌道車輛的車鉤的鉤舌4距離軌道的距離為300mm,因此頂升面121距離軌道的距離為550mm,此距離能夠供大多數復軌器安裝使用。
進一步地,車鉤適配器還包括縱向壓接組件2;縱向壓接組件2包括安裝在基礎架1上的上壓接板21,上壓接板21與連接通孔11的底壁間隔設置,用于與車鉤的鉤舌4的上端壓接。
上壓接板21用于與車鉤的鉤舌4的上端壓接,上壓接板21可以為各種適合的形狀和結構,可以為長方形板,也可以為梯形鏤空板,只要能夠與車鉤的鉤舌4的上端壓接即可。
上壓接板21可以與基礎架1固定連接,也可以與基礎架滑動套接。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上壓接板21與基礎架1卡和連接,使用上壓接板21時,先將車鉤的鉤舌4卡接在連接通孔11中,選取合適的位置將上壓接板21與基礎架1卡和連接,即可。此外,可以更換不同厚度的上壓接板21,以調節(jié)上壓接板21與連接通孔11的底壁之間的距離,能夠適用于不同尺寸的車鉤的鉤舌4,提高利用率。
車鉤的鉤舌4卡接在連接通孔11中,上壓接板21壓接車鉤的鉤舌4的上端,使車鉤的鉤舌4的下端能夠與連接通孔11的底壁較為穩(wěn)固地卡接,同時車鉤的鉤舌4的上端能夠與上壓接板21較為穩(wěn)固地壓接,進而使車鉤的鉤舌4能夠更加穩(wěn)固地固定在基礎架1上,從而在救援的過程中,能夠保證車鉤的鉤舌4穩(wěn)固地隨基礎架1向上運動,提高救援效果。
進一步地,縱向壓接組件2還包括安裝在基礎架1上的下壓接板22,下壓接板22相對間隔設置在上壓接板21的下方,用于與車鉤的鉤舌4的下端壓接。
下壓接板22可以與基礎架1固定連接,也可以與基礎架滑動套接。具體實施例與上壓接板21與基礎架1的連接方式的實施例相似,此處不再贅述。
下壓接板22用于與車鉤的鉤舌4的下端壓接,下壓接板22可以為各種適合的形狀和結構,可以為長方形板,也可以為梯形鏤空板,只要能夠與車鉤的鉤舌4的下端壓接即可。
車鉤的鉤舌4卡接在連接通孔11中,上壓接板21壓接車鉤的鉤舌4的上端,下壓接板22壓接車鉤的鉤舌4的下端,通過上壓接板21和下壓接板22使車鉤的鉤舌4在豎直方向上緊固,能夠較為穩(wěn)固地固定在基礎架1上,有助于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進一步地,上壓接板21和下壓接板22均與基礎架1滑動套接。上壓接板21和下壓接板22均能夠沿基礎架1的縱向方向滑動,以調節(jié)上壓接板21和下壓接板22之間的距離,從而能夠應用于不同尺寸的車鉤的鉤舌4使用,提高車鉤適配器的利用率。
進一步地,車鉤適配器還包括橫向壓接件3,橫向壓接件3與基礎架1固定連接,橫向壓接件3包括用于與車鉤的鉤舌4的側面壓接的壓接面31,壓接面31與連接通孔11的側壁間隔設置。
壓接面31用于與車鉤的鉤舌4的側面壓接,車鉤的鉤舌4卡接在連接通孔11中,壓接面31壓接車鉤的鉤舌4的側面,使車鉤的鉤舌4的側面能夠與連接通孔11的側壁較為穩(wěn)固地卡接,進而使車鉤的鉤舌4能夠更加穩(wěn)固地固定在基礎架1上,防止車鉤的鉤舌4發(fā)生橫向晃動,從而在救援的過程中,能夠保證車鉤的鉤舌4穩(wěn)固地隨基礎架1向上運動,提高救援效果。
進一步地,壓接面31伸入連接通孔11,用于與車鉤的鉤舌4的側面壓接。
壓接面31伸入連接通孔11中,壓接面31的一部分就可以與連接通孔11的側壁相對設置,當壓接面31與車鉤的鉤舌4的側面壓接時,壓接面31和連接通孔11的側壁共同對車鉤的鉤舌4施力,使車鉤的鉤舌4在水平方向上緊固。
由于連接通孔11的側壁與壓接面31的一部分為相對設置,能夠減小二者之間的扭矩,防止車鉤的鉤舌4在二者的作用下相對于連接通孔11轉動,能夠提高使用的穩(wěn)定性。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在于提供一種軌道車輛救援設備,包括復軌器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車鉤適配器,復軌器與頂升槽12卡接。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軌道車輛救援設備,復軌器與頂升槽12卡接,復軌器以復軌器與頂升面121的連接點為支點,向上抬起頂升槽12,此時基礎架1在頂升槽12的帶動下也會向上抬起,進而連接通孔11也會在基礎架1的帶動下向上抬起,由于車鉤的鉤舌4卡接在連接通孔11內,車鉤的鉤舌4會隨著連接通孔11一同向上抬起,進而帶動軌道車輛向上抬起。由于沿水平方向,所述連接通孔11和頂升槽12間隔設置;沿豎直方向,所述頂升面121高于所述連接通孔11的底壁,復軌器與頂升面121的連接位置高于車鉤的鉤舌4的底部,因此復軌器與頂升槽12的連接位置相對于軌道的距離增大,有效地增大了復軌器的安裝空間,明顯地提升救援效果。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