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具有搭接視野的后視鏡頂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按權利要求1或5前序部分所述的后視鏡頂端以及按權利要求9 所述的具有這種后視鏡頂端的外后視鏡。
背景技術:
根據(jù)對商用車上外后視鏡視野的法律要求,通常主后視鏡和具有不同視野的至少 一個副后視鏡設置在一個共用的外殼內(nèi)。這種外后視鏡例如由EP1020327B1已知。在任何情況下,至少主后視鏡可以手動地或者電動地移調(diào)。由于主后視鏡的可移 調(diào)性,在主后視鏡調(diào)整不利的情況下,主后視鏡的視野與副后視鏡的視野之間會出現(xiàn)通過 兩個后視鏡看不到的視野盲區(qū)。因為兩個后視鏡直接并排設置,所以使用者不言明地認為, 在兩個后視鏡的共同邊緣區(qū)域內(nèi)從主后視鏡中消失的物體直接在相鄰的副后視鏡中出現(xiàn), 或者相反。使用者一般情況下并未意識到,由于主后視鏡相對于副后視鏡的不利位置,主后 視鏡與副后視鏡的視野之間會產(chǎn)生看不到的視野盲區(qū)。使用者因此并未意識到,在這種視 野盲區(qū)中可能存在他看不到的障礙。如果副后視鏡附加地也可以電動地或者手動地移調(diào)的 話,情況就更是如此。DE-OS 2158258公開了外后視鏡,其中在一個共用的保持框架內(nèi)這樣設置兩個后 視鏡面,使其視野搭接。DE 102007013(^8M和DE 3931485A1也公開了具有部分搭接視野 的外后視鏡。這里的缺點是,由于具有搭接視野的后視鏡面之間的剛性連接,無論如何都無 法實現(xiàn)進行改變和適配調(diào)整。
發(fā)明內(nèi)容
基于DE-OS 2158258,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后視鏡頂端,利用其可以按照 簡單的方式提供不同的視野,而其間沒有視野盲區(qū)。本發(fā)明的目的此外在于,提供一種具有 這種后視鏡頂端的外后視鏡。該目的通過權利要求1、5或9的特征得以實現(xiàn)。主和副后視鏡通過其各自的外殼可松開地相互連接,由此一方面在移調(diào)主后視鏡 時同時自動移調(diào)副后視鏡,且不同的主和副后視鏡附加地可以按照簡單的方式相互組合。 因此產(chǎn)生一種模塊化的后視鏡系統(tǒng),其中不同的副后視鏡可與主后視鏡相組合。主后視鏡 外殼優(yōu)選這樣設計,使主后視鏡在沒有安裝在其上的副后視鏡情況下也可以使用。主和副 后視鏡在其剛性連接方面的設置這樣選擇,使其視野搭接或者直接相互鄰接。由此防止在 兩個后視鏡之間的共同分界區(qū)內(nèi)產(chǎn)生使用者看不到的視野盲區(qū)。主和副后視鏡之間的可松開的連接可以借助螺釘連接進行-權利要求2。但連接 優(yōu)選通過可松開的型鎖合連接進行-權利要求3-且特別是通過卡夾連接機構進行-權利 要求4。通過可松開的型鎖合連接,簡化了對副后視鏡的更換。替代主和副后視鏡的機械剛性連接,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強制地使主和副后視鏡 的位置電子連接。在與主后視鏡的移調(diào)裝置連接的控制裝置內(nèi),儲存有主后視鏡的允許的和不允許的位置。如果要將主后視鏡移調(diào)到一個不允許的位置,那么這種移調(diào)不進行,或者 僅進行到尚存在視野搭接或兩個視野恰好彼此相鄰的位置-權利要求5。在控制裝置內(nèi)以相同的方式儲存有允許的和不允許的位置,如果副后視鏡也可以 電子地或電動地移調(diào)的話-權利要求6。
本發(fā)明的其他細節(jié)、特征和優(yōu)點來自下面借助附圖對優(yōu)選實施方式的說明。其中圖1為具有主后視鏡和副后視鏡的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式的后視鏡面的俯視圖;圖2為沿圖1中線段A-A的剖面圖;圖3為第一實施方式的后視圖;圖4為主和副后視鏡的視野的示意圖;圖5為本發(fā)明第二實施方式的透視圖;圖6為本發(fā)明第三實施方式的示意圖;圖7為本發(fā)明第四實施方式的示意圖;圖8示出用于說明本發(fā)明第四實施方式的列表。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1-3示出頂端移調(diào)器形式的依據(jù)本發(fā)明的后視鏡頂端的第一實施方式。后視鏡 頂端包括具有倒圓角的梯形主后視鏡面1的主后視鏡2以及具有副后視鏡片3的副后視鏡 4,該副后視鏡片直接與主后視鏡2的窄邊連接。主后視鏡2設置在外殼6內(nèi),副后視鏡4 設置在外殼7內(nèi)。主后視鏡外殼6借助螺釘連接機構5與副后視鏡外殼剛性連接。副后視 鏡片3和主后視鏡片1剛性地設置在其各自的外殼6、7內(nèi)。電動移調(diào)裝置8作用于主后視 鏡2的外殼6上,并由于主后視鏡2與副后視鏡4之間的剛性連接,操作移調(diào)裝置8時使主 后視鏡2和副后視鏡4始終共同移調(diào)。圖4以俯視圖示意性地示出牽引器10,其具有左外后視鏡12和右外后視鏡14,依 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這些外后視鏡各自裝有后視鏡頂端。主后視鏡2具有主后視鏡 視野16,副后視鏡4具有副后視鏡視野18。這些視野16、18的大小和位置在圖4中示出。 16'表示過去法律要求的視野,16表示主后視鏡的現(xiàn)在要求的更大視野。兩個后視鏡2、4 這樣相互螺釘連接,使兩個后視鏡的視野16、18在一個相交區(qū)17內(nèi)搭接,從而兩個后視鏡 2、4的視野16與18之間不存在看不到的視野盲區(qū)。圖5為圖1和3中所示的后視鏡頂端的主和副后視鏡外殼6、7之間的借助型鎖合 實現(xiàn)的一種備選的可松開的連接的透視圖。圖5示出主和副后視鏡外殼6、7打開,也就是 說,未裝入主和副后視鏡片1、3。基本上呈盆形的主后視鏡外殼6在與副后視鏡外殼7的分 界壁20上具有多個固定槽22。副后視鏡外殼7在其面向主后視鏡外殼6的分界壁20的一 側(cè)具有借助型鎖合嵌入到固定槽22內(nèi)的固定件M。固定件M是具有頸部沈和橫部觀的 T形部件。固定件的頸部沈的厚度大致相當于固定槽22的寬度,從而頸部沈可以插入到 固定槽22內(nèi)。橫部觀防止在頸部沈的縱向上拉下副后視鏡外殼7。在將副后視鏡外殼7 安裝在主后視鏡外殼6上之后裝入的主后視鏡片1防止在固定槽22的縱向上拉下副后視鏡外殼7。替代主與副后視鏡之間的剛性機械連接,依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三實施方式,兩個后視 鏡的連接也可以采用電子方式實現(xiàn)。為此,圖6以方塊圖的方式示出主后視鏡30和副后視 鏡32直接上下地設置在一個共用的外殼34內(nèi)。主后視鏡30借助電動的主后視鏡移調(diào)裝 置36可以移調(diào)。副后視鏡32在確定位置上與共用的外殼34剛性連接。移調(diào)裝置36與控 制裝置38連接。在控制裝置38內(nèi),在存儲器中數(shù)字化地儲存有主后視鏡30的所有可能的 移調(diào)位置。針對這些可能的位置的每個位置都儲存一個數(shù)值,該位置允許還是不允許。各 自的位置是否允許取決于在該各自位置被調(diào)整時,主后視鏡20與副后視鏡22之間是否存 在視野盲區(qū)。如果存在視野盲區(qū),那么該移調(diào)位置不允許。如果不存在視野盲區(qū),那么該位 置允許。圖7以與圖6類似的視圖示意性地示出本發(fā)明的第三實施方式,其與根據(jù)圖6的 實施方式的區(qū)別僅在于,附加地設有副后視鏡的移調(diào)裝置37,借助該移調(diào)裝置可以移調(diào)副 后視鏡。副后視鏡的移調(diào)裝置37同樣與控制裝置38連接。在控制裝置38內(nèi)以陣列的方 式儲存有主后視鏡30的所有可能的位置Wlfc和副后視鏡32所有可能的位置Wzm,這一點如 在圖8中列表示出。也就是說,主后視鏡位置Wlfc形成該陣列的行名稱,副后視鏡位置Wzm形 成該陣列的列名稱。在該陣列的各列中,僅標明各自的位置組合WHi/Ww是允許-ok-還是不 允許-χ-。如果對共同的分界區(qū)不存在視野盲區(qū),那么兩個后視鏡的位置允許。如果存在視 野盲區(qū),那么該位置則不允許。附圖標記列表
1主后視鏡片
2主后視鏡
3副后視鏡片
4副后視鏡
5螺釘連接機構
6主后視鏡外殼
7副后視鏡外殼
8共用的移調(diào)裝置
10牽引器
12左外后視鏡
14右外后視鏡
16主后視鏡視野(現(xiàn)在的)
16'主后視鏡視野(過去的)
17搭接區(qū)
18副后視鏡視野
20分界壁
22固定槽
24固定件
2624的頸部
2824的橫部
30主后視鏡32副后視鏡34共用的外殼36主后視鏡的移調(diào)裝置37副后視鏡的移調(diào)裝置38控制裝置。
權利要求
1.后視鏡頂端,具有可移調(diào)的主后視鏡O),其包括主后視鏡片(1)和主后視鏡外殼(6);至少一個副后視鏡G),其包括副后視鏡片C3)和副后視鏡外殼(7),其中,主和副后視 鏡直接并排地或者上下地設置,其中主后視鏡( 具有主后視鏡視野(16),副后視鏡具有 副后視鏡視野(18);用于移調(diào)主后視鏡的后視鏡移調(diào)裝置(8),其特征在于,主后視鏡外殼(6)和至少一個副后視鏡的副后視鏡外殼(7)這樣相互剛性連接, 使主和副后視鏡的視野(16、18)直接相互鄰接或者在分區(qū)(17)內(nèi)搭接;主和副后視鏡(2、 4)可松開地相互連接。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后視鏡頂端,其特征在于,主和副后視鏡的外殼(6、7)相互螺釘 連接。
3.按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后視鏡頂端,其特征在于,主后視鏡( 和副后視鏡(4)通 過可松開的型鎖合連接機構(22、24)相互連接。
4.按前述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后視鏡頂端,其特征在于,主和副后視鏡通過可松開的 卡夾連接機構相互連接。
5.后視鏡頂端,具有可移調(diào)的主后視鏡(30)和直接并排地或者上下地設置的至少一個副后視鏡(32),其 中,主后視鏡(30)具有主后視鏡視野(16),副后視鏡(3 具有副后視鏡視野(18);用于移調(diào)主后視鏡(30)的移調(diào)裝置(36),其特征在于控制裝置(38),該控制裝置與主后視鏡的移調(diào)裝置(36)連接并只允許主 后視鏡(30)這樣移調(diào),使主后視鏡(30)和至少一個副后視鏡(3 的視野(16、18)直接彼 此相鄰或者在分區(qū)(17)內(nèi)搭接。
6.按權利要求5所述的后視鏡頂端,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個副后視鏡(32)可以借助至 少一個副后視鏡移調(diào)裝置(37)移調(diào);控制裝置(38)只允許后視鏡(30、3幻這樣移調(diào),使其 視野(16、18)直接彼此相鄰或者在分區(qū)(17)內(nèi)搭接。
7.按前述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后視鏡頂端,其特征在于,主后視鏡O;30)和至少一個 副后視鏡G ;32)具有不同的拱頂半徑。
8.按前述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后視鏡頂端,其特征在于,主后視鏡O;30)和/或至少 一個副后視鏡G ;32)為非球面的后視鏡。
9.汽車和商用車的外后視鏡,具有按前述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后視鏡頂端。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具有搭接視野的后視鏡頂端和一種具有這種后視鏡頂端的外后視鏡。后視鏡頂端具有可移調(diào)的主后視鏡,其包括主后視鏡片和主后視鏡外殼;至少一個副后視鏡,其包括副后視鏡片和副后視鏡外殼,其中,主和副后視鏡直接并排地或者上下地設置,其中主后視鏡具有主后視鏡視野,副后視鏡具有副后視鏡視野;用于移調(diào)主后視鏡的后視鏡移調(diào)裝置,其特征在于,主后視鏡外殼和至少一個副后視鏡的副后視鏡外殼這樣相互剛性連接,使主和副后視鏡的視野直接相互鄰接或者在分區(qū)內(nèi)搭接;主和副后視鏡可松開地相互連接。
文檔編號B60R1/08GK102085829SQ20101060062
公開日2011年6月8日 申請日期2010年10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10月29日
發(fā)明者E·芬肯貝格, S·森特邁爾, W·蘭 申請人:梅克拉朗有限責任兩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