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使用離子交換介質(zhì)提高紅豆杉烷產(chǎn)率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從天然植物提取液中回收并裂解紅豆杉烷的方法,尤其是,本發(fā)明涉及從含可檢測和不可檢測紅豆杉烷的提取物中分離出不可檢測紅豆杉烷的方法。本發(fā)明的方法尤其是涉及將吸附柱用于裂解并回收結合的紅豆杉烷,使該通常是檢測不到的結合紅豆杉烷至可檢測的游離紅豆杉烷。
在實驗研究中,發(fā)現(xiàn)紅豆杉醇對許多癌性腫瘤具有抗腫瘤活性。紅豆杉醇是一種天然產(chǎn)物,然而不幸的是它只以少量濃度存在于短葉紫杉(Taxus brevifolia)物種如短葉紫杉樹中??紤]到有限地供應紅豆杉烷和大量商業(yè)上需求紅豆杉烷,化學家化費大量的精力研究了各種提高從紫杉樹提取紅豆杉烷產(chǎn)率的方法。特別地,紅豆杉醇,漿果赤霉素Ⅲ,10-脫乙?;鶟{果赤霉素Ⅴ,7-表紅豆杉醇,10-脫乙?;鶟{果赤霉素Ⅲ和cephalomannina(標準紅豆杉烷)和其它雙萜類紅豆杉烷族成員引起了抗癌研究者的興趣。紅豆杉醇的結構如下 上述結構由高壓液相色譜法(HPLC)確認是紅豆杉醇。然而,一些含紅豆杉醇或紅豆杉醇核,即20碳原子環(huán)結構的化合物(不是標準紅豆杉烷)由HPLC確認不是紅豆杉醇。這些化合物無法確認的原因是由于紅豆杉烷可能已結合至其它大分子上,使得所得分子無法由標準實驗確認是標準紅豆杉烷。例如,結合糖的紅豆杉醇由HPLC無法很快確認是標準紅豆杉烷。
在文獻中已分離并鑒定了一些結合糖的紅豆杉醇,例如7-木糖基紅豆杉醇和7-木糖基-10-脫乙?;t豆杉醇。參見V.Senilh et al.,自然產(chǎn)品雜志(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47,131-137(1984)。不可溶的紅豆杉醇在紫杉樹中極有可能以一種可溶的結合體形式輸送。希望在紅豆杉醇中加入糖分子,使紅豆杉醇更易溶解,這樣使之更易通過活紫杉樹的針葉和枝條傳送出來。
在與上述相同的文獻中指出了將氧化鋁吸附柱用于純化含紅豆杉烷的萃取液。在由Senilh et al.,著的自然產(chǎn)品雜志論文(Vol.47,No.1131頁,1月-2月(1984))中揭示了把比較純的紅豆杉烷樣品通過氧化鋁柱。此文獻報導了粗混合油(miscelle),即由乙醇從短葉紫杉生物量中提取的粗紅豆杉烷樣品。然后蒸發(fā)該粗提取液,再用H2O/CH2Cl2進行液/液分布,然后,丟棄分離出來的水相,分離的有機相與各種溶劑合并。此后,將比較純的紅豆杉烷物質(zhì)通過硅膠柱再通過氧化鋁柱。
該論文并未報告指明提高從提取液中回收紅豆杉醇。未指出提高極有可能是由于丟棄了液/液分離的水相。假定不可檢測紅豆杉烷是水溶性的,這些水溶紅豆杉烷可能與H2O/CH2Cl2液/液分離步驟的水相一起丟棄。這樣,由于丟棄了水溶性紅豆杉烷如結合糖的紅豆杉烷,因而就未指明其產(chǎn)率有所提高。留下的問題是需要有一種分離,純化并裂解存在于提取液中但又不易檢測出來的紅豆杉烷的方法。
本發(fā)明的一個優(yōu)點是分離存在于未純化紅豆杉烷混合物中的紅豆杉烷。
本發(fā)明的另一個優(yōu)點是加工提取液中的紅豆杉烷,大部分這些紅豆杉烷轉變成漿果赤霉素Ⅲ。
本發(fā)明的又一個優(yōu)點是提高提取液中紅豆杉烷的產(chǎn)率,使之高于所期望的基本產(chǎn)率。
本發(fā)明的再一個優(yōu)點是將結合的紅豆杉烷物轉變成游離的紅豆杉醇或游離的漿果赤霉素Ⅲ或其它游離標準紅豆杉烷。
本發(fā)明概括地包括制備含某一百分濃度可檢測出來的標準紅豆杉烷的第一溶液,以產(chǎn)生含更高百分數(shù)的可檢測的標準紅豆杉烷的第二溶液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裝填一柱,該柱含由吸附劑填充介質(zhì)填充的第一個開口和第二個開口;將第一溶液放入柱的第一開口中,得到第一溶液通過填充介質(zhì)到達第二開口,形成第二溶液;收集柱第二開口中的第二溶液;從第二溶液中回收比第一溶液可檢測的更高百分深度的標準紅豆杉烷。
概括地講,本發(fā)明是涉及從天然植物中回收紅豆杉烷物質(zhì)的方法。尤其是,本發(fā)明涉及使用離子交換介質(zhì)不僅回收第一溶液中的可檢測紅豆杉烷,而且回收一些不可檢測的紅豆杉烷的方法。在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中,粗溶劑混合物是由將溶劑如甲醇或乙醇流動通過生物量的含紅豆杉烷物質(zhì)的短葉紫杉物種的樹皮或針葉而獲得的。此溶劑混合物中含大量的溶劑和低濃度的紅豆杉烷物質(zhì)。設定包含于溶劑混合物或第一溶液中的紅豆杉烷含量為100%用于生物量的紅豆杉烷化合物,若使用針葉提取液可獲得更高產(chǎn)率,假定針葉需要大量結合糖的紅豆杉烷(即,水溶性紅豆杉烷)以從樹中的紅豆杉烷中轉移出來。
對由生物量提取的第一溶液通過高壓液相色譜法(HPLC)使用外或內(nèi)標準進行標準紅豆杉烷如紅豆杉醇,漿果赤霉素Ⅲ,10-脫乙?;t豆杉醇和10-脫乙酰基漿果赤霉素Ⅲ的分析,將HPLC結果轉換成每克在原來的生物量中紅豆杉烷量的微克數(shù)。以第一溶液中紅豆杉烷的微克量作為基準量,該基產(chǎn)率在原來的生物量中被認為是100%標準紅豆杉烷如紅豆杉醇,漿果赤霉素Ⅲ,10-脫乙?;t豆杉醇和10-脫乙?;鶟{果赤霉素Ⅲ的產(chǎn)率。按本發(fā)明對第一溶液的進一步加工會導致意想不到的經(jīng)常超過理論100%的這些標準紅豆杉烷的高產(chǎn)率。
本發(fā)明所達到的超過第一溶液基產(chǎn)率的結果的可能性包含兩個方面。第一,必須有物質(zhì)存在于第一溶液中,該物質(zhì)含在最初的粗溶劑混合提取液中無法檢測是標準紅豆杉烷的紅豆杉烷。第二,本發(fā)明必須從這些不可檢測的紅豆杉烷物質(zhì)中獲得紅豆杉醇或漿果赤霉素Ⅲ或10-脫乙酰基紅豆杉醇或10-脫乙?;鶟{果赤霉素Ⅲ。這種不可檢測紅豆杉烷物質(zhì)大概是衍生自紅豆杉烷化合物,該化合物含由于其它化合物結合至核上而不易確認是標準紅豆杉烷的紅豆杉烷環(huán)。這種類型的不可檢測紅豆杉烷物質(zhì)的例子可為如前所述的7-木糖基紅豆杉醇。
通常結合的紅豆杉烷分子含紅豆杉醇核,即20個碳原子的環(huán)結構,但含特殊化學結構的這種分子將無法檢測是標準紅豆杉烷。另一方面,游離的紅豆杉烷是那些由HPLC通過紅豆杉烷(如紅豆杉醇,10-脫乙?;鶟{果赤霉素Ⅲ,漿果赤霉素Ⅲ,10-脫乙?;t豆杉醇等)標準在各種滯留時間用外標檢測出來的各種紅豆杉烷。
目前,通過使用本發(fā)明,第一溶液中結合的紅豆杉烷會導致無法分離的游離標準紅豆杉烷。然而,已發(fā)現(xiàn)了將結合的紅豆杉烷轉化成游離的標準紅豆杉烷的方法。
處理第一溶液以將結合的紅豆杉烷轉變成含游離紅豆杉烷使進入第二溶液的方法中使用一種離子交換介質(zhì)。氧化鋁和離子交換樹脂,此兩種離子交換介質(zhì)已成功地用于提高粗溶劑混合油提取液的紅豆杉烷產(chǎn)率。
氧化鋁柱在試圖純化含紅豆杉烷提取液的過程中,可使用各種氧化鋁柱。紅豆杉烷產(chǎn)率結果會有令人驚奇的變化。一些可商品購得的氧化鋁顯示出低產(chǎn)率,而其它氧化鋁則顯示出高于紅豆杉烷理論基產(chǎn)率的產(chǎn)率,逐漸顯示的事實是,當小心地在氧化鋁生產(chǎn)中具有所須的堿性能時可獲得更高的產(chǎn)率。另外,還發(fā)現(xiàn)可調(diào)節(jié)第一溶液與氧化鋁接觸的溫度和時間長度以獲得所需的結果。
通常,若在室溫(25°-27℃)下將第一溶液通過氧化鋁柱,將結合的紅豆杉醇轉變成游離紅豆杉醇的必要接觸時間為1-4小時。然而,若將氧化鋁膠的溫度升至30°-70°,如少至10-600秒的更短接觸時間就可充分地達到提高紅豆杉烷的產(chǎn)率。通常使用文獻中的方法來縮短接觸時間。例如,可使用真空快速地吸引液體通過柱,或使用高壓流動液體以加快液體通過柱的速率。
在實驗過程中,將氧化鋁的溫度升至高于70℃。這些溫度會顯示出令人驚奇的意料不到的結果。分析從柱中流出的第二溶液,結果不再顯示出游離紅豆杉醇的高產(chǎn)率。替換的熱氧化鋁基本上使所有的紅豆杉醇轉變成游離的漿果赤霉素Ⅲ,10-脫乙?;t豆杉醇轉變成游離的10-脫乙酰基漿果赤霉素Ⅲ,令人驚奇的是只有游離漿果赤霉素Ⅲ有輕微的表異構化。這些紅豆杉烷產(chǎn)率是通過最初具有一種活性為一級的氧化鋁物質(zhì)而得到提高的。
當使用具有一種稱為“優(yōu)于一級活性(super one activity)”的活性的第二氧化鋁時;該第二氧化鋁(可商品購得)甚至可顯示出比第一氧化鋁更具令人驚奇的結果。只在50℃時,第二溶液在通過第二氧化鋁后獲得449%的游離漿果赤霉素Ⅲ的產(chǎn)率。在實驗過程的后期,發(fā)現(xiàn)不必要再附加熱量就可快速地將結合的紅豆杉烷轉變成游離標準紅豆杉烷如漿果赤霉素Ⅲ。若氧化鋁柱在使用前不調(diào)節(jié)到正常狀態(tài),第一溶液與氧化鋁的接觸會發(fā)生放熱反應。盡管這種放熱反應不受控制,它有效地提供充足的熱使紅豆杉烷轉變成游離紅豆杉醇形成。
通過將第一溶液小心地通過制好的離子交換樹脂,同樣可獲得意想不到的游離紅豆杉醇和游離漿果赤霉素Ⅲ的高率率。通過離子交換樹脂的從樹皮提取的第一溶液的產(chǎn)率通常為基準產(chǎn)率的115%,從針葉提取的第一溶液的產(chǎn)率通常為基產(chǎn)率的150%。
由離子交換樹脂將結合的紅豆杉醇轉變成游離紅豆杉醇的機理認為與由氧化鋁將結合的紅豆杉醇轉變成游離紅豆杉醇的機理是相同的。該機理可能是堿催化裂解大分子上的紅豆杉烷核,即該機理可能是裂解紅豆杉烷7-位上的糖分子。木糖鍵已知是難以這樣裂解的,離子交換樹脂大概在此機理中是催化劑。
最常用于陰離子和陽離子交換樹脂的離子交換介質(zhì)的樹脂類型為聚苯乙烯聚合物并用二乙烯苯交聯(lián)。陽離子交換樹脂由磺酸衍生,陰離子交換樹脂由季銨基衍生。陽離子交換樹脂和陰離子交換樹脂可與任何需要的陰離子和陽離子一起裝填。例如,典型的去離子水純化體系包含去離子筒的混合床,該筒包含預處理陰離子和陽離子成交換H+和OH-。
已假設陰離子交換樹脂是用于將結合的紅豆杉醇轉變成游離紅豆杉醇的催化劑。這個假設進一步地由使用陰離子交換樹脂本身能提高游離紅豆杉烷產(chǎn)率的事實得到支持。然而,為避免紅豆杉烷物質(zhì)的表異構化,預處理陰離子和陽離子成交換H+和OH-的混合床,類似于去離子水的純化是較好的。
曾預期若將比OH-弱的陰離子交換劑如OAc-(乙酸鹽型)裝填在陰離子樹脂柱中,可排除陽離子交換(H+)的存在。當將更弱的陰離子樹脂用作OAc-(乙酸鹽型)陰離子交換劑時,可使紅豆杉烷的產(chǎn)率有所提高,然而,這些產(chǎn)率不如由含OH-和H+交換樹脂混合床獲得的產(chǎn)率高。
若陽離子和陰離子交換樹脂分開且不混合,可使離子交換材料,的再生簡化,實驗是使第一溶液分別通過陰離子樹脂和陽離子樹脂,將陰離子交換樹脂(OA-)和陽離子交換樹脂(H+)裝填在兩個分開的柱上,并使提取液分別通過。令人驚奇的是,不管提取液通過的順序如何,未能看到如樹脂混合床所顯示的紅豆杉烷物質(zhì)產(chǎn)率的大幅度提高。事實上,在第一次通過后,溶液每一次通過分開的材料都會減少游離紅豆杉烷。
除了另有說明,此處屬于本發(fā)明的專業(yè)和科學術語的含義與通常文獻中技術熟練者所理解的是相同的,與本文描述相似或相同的方法和物質(zhì)被認為都在本發(fā)明的范圍中。下面提供不是限制性的實施例。
實施例Ⅰ將65ml從含0.05g/ml殘余物的短葉紫杉樹皮中提取的甲醇提取液作為樣品物質(zhì)(樣品1)。該樣品由HPLC檢測為6085微克紅豆杉醇。在此樣品中檢測不到漿果赤霉素Ⅲ。將該樣品通過氧化鋁加熱柱。在將West冷凝器隔層的15mm×30cm柱中填入25克氧化鋁(可商品購得)。該氧化鋁具有活性1級。活性指數(shù)越低,氧化鋁的結合力就越強。該氧化鋁的表面積為150-200平方米/克,篩目大小為50-200微米,pH在7.4-9.0的范圍內(nèi)。氧化鋁由重循環(huán)熱浴加熱至55°-60℃,然后經(jīng)用50ml純甲醇通過柱的處理。由于當溶劑與干吸附劑介質(zhì)接觸時會發(fā)熱,因而必須控制處理時的溫度。氧化鋁處理完畢后,將樣品在5-15分鐘內(nèi)通過柱。而后用20ml甲醇淋洗柱。收集總合并溶液(溶液Ⅰ)并由HPLC分析。
樣品I溶液I紅豆杉醇61057363微克微克紅豆杉醇百分數(shù)100%121%漿果赤霉素Ⅲ00微克微克漿果赤霉素Ⅲ的0%0%百分數(shù)10-脫乙?;?9083727漿果赤霉素Ⅲ微克微克10-脫乙酰基100%95%漿果赤霉素Ⅲ的百分數(shù)游離紅豆杉醇的附加產(chǎn)率高于紅豆杉醇的基準產(chǎn)率,此結果由HPLC檢測出并設想是由于氧化鋁裂解紅豆杉烷環(huán)上的分子形成第二溶液中的游離紅豆杉醇。游離紅豆杉醇提高得比較小是由于使用生物量形成樣品提取液。短葉紫杉的樹皮可能含比短葉紫杉針葉更低量的結合的紅豆杉醇,特別是結合糖的紅豆杉醇。
實施例Ⅱ?qū)亩倘~紫杉針葉中提取的三種甲醇提取液作為樣品物質(zhì)。第一樣品為65ml,含250微克紅豆杉醇和334微克漿果赤霉素Ⅲ(樣品1)。第二樣品為20ml,含由HPLC檢測的144.2微克紅豆杉醇和25.5微克漿果赤霉素Ⅲ(樣品2)。第三樣品含由HPLC檢測的5.04克紅豆杉醇和1.23克漿果赤霉素Ⅲ(樣品3)。將各樣品通過氧在鋁柱,15mm×30cm柱由25克氧化鋁(可商品購得)裝填。
反應條件樣品1溫度60-70℃接觸時間1分鐘真空壓力15-20Psi
樣品1溶液1紅豆杉醇的250220微克數(shù)微克微克紅豆杉醇的百分數(shù)100%88%漿果赤霉素Ⅲ334.31501的微克數(shù)微克微克漿果赤霉素Ⅲ的百分數(shù)100%449%10-脫乙?;?0漿果赤霉素Ⅲ的微克微克微克數(shù)10-脫乙?;?%0%漿果赤霉素Ⅲ的百分數(shù)氧化鋁由重循環(huán)熱浴加熱,然后經(jīng)50ml純甲醇通過柱的處理,氧化鋁處理后,將樣品1在15-20Psi的真空壓力下經(jīng)1分鐘通過柱。在較佳實施例中,短時間接觸可使加壓樣品(20-40psi)通過柱。然后,用20ml甲醇淋洗柱。由HPLC分析總合并溶液(溶液1)。結果顯示出超過1000微克在初樣品1中檢測不到的游離漿果赤霉素Ⅲ。
反應條件樣品2溫度25℃接觸時間30分鐘樣品2溶液2紅豆杉醇的144.2225微克數(shù)微克微克紅豆杉醇百分數(shù)100%156%漿果赤霉素Ⅲ2746的微克數(shù)微克微克漿果赤霉素Ⅲ百分數(shù)100%170%10-脫乙?;?23126漿果赤霉素Ⅲ微克微克的微克數(shù)10-脫乙酰基漿果赤霉素Ⅲ百分數(shù)100%102%將氧化鋁置于室溫下,并經(jīng)20ml純甲醇通過柱的處理,氧化鋁經(jīng)處理后,將樣品2通過柱,隨后在室溫下用20ml甲醇淋洗柱,由HPLC分析總合并溶液(溶液2)。HPLC結果表明附加8微克游離紅豆杉醇和附加21微克游離漿果赤霉素Ⅲ。
反應條件樣品3溫度25℃接觸時間1-2小時樣品3溶液3紅豆杉醇的克數(shù)1.23克5.04克紅豆杉醇的百分數(shù)100%410%漿果赤霉素Ⅲ的克數(shù)0克0克漿果赤霉素Ⅲ的百分數(shù)0%0%10-脫乙?;鶟{果赤霉素Ⅲ的克數(shù)0克0克10-脫乙?;鶟{果赤霉素Ⅲ的百分數(shù)0%0%氧化鋁柱不經(jīng)加熱,然而,本實驗不經(jīng)任何處理。因此,本實驗是在無法控制熱的條件下進行的,樣品3沖擊氧化鋁是一放熱反應。此無法控制的熱會導致令人驚奇的游離紅豆杉醇的產(chǎn)率,它表明該熱不夠足以裂解紅豆杉烷環(huán)上的紅豆杉醇側鏈,但能足以裂解紅豆杉醇環(huán)上結合的大分子。淋洗溶液和流出溶液(溶液3)的HPLC分析顯示出幾乎附加了4克游離紅豆杉醇。
實施例Ⅲ將從短葉紫杉針葉中提取的一種甲醇提取液樣品作為樣品物質(zhì)。該樣品通過氧化鋁的加熱柱,15mm×30cm柱含裝填于柱中支持25克氧化鋁(可商品購得)的棉花塞。將該氧化鋁經(jīng)重循環(huán)熱浴加熱至50℃,然后將50ml含10%H2O和90%甲醇的溶液通過作預處理柱。氧化鋁經(jīng)處理后,使樣品在短時間,約10-600秒內(nèi)通過柱。隨后,用20ml甲醇淋洗柱。由HPLC分析總合并溶液,結果表明與初第一溶液100%基產(chǎn)率相比,漿果赤霉素Ⅲ有400%的提高,它表明所有的游離紅豆杉醇都轉變成漿果赤霉素Ⅲ。這就是由含紅豆杉醇和可能其它紅豆杉烷的粗紅豆杉烷提取液轉化成漿果赤霉素Ⅲ的方法。
實施例Ⅳ將可商品購得名稱為Dowex-1X8的陰離子交換樹脂處理成OH-型。即將200ml 2M的氫氧化鈉通過樹脂來使陰離子交換樹脂轉變成OH-型。然后將去離子水通過樹脂至洗液的pH值低于8而使殘余的堿液從樹脂中淋洗掉。
將可商品購得的名稱為Dowex-50X8的陽離子交換樹脂處理成H+型,將大量1M-3M鹽酸通過樹脂來使陽離子交換樹脂轉變成H+型。然后將去離子水通過樹脂至洗液的pH值高于6而使殘余的酸液從樹脂中淋洗掉。
接著,將2克Dowex-50X8(H+)與3克Dowex-1X8(OH-)混合成均勻混合樹脂床,室溫下使25ml由HPLC分析含433mg游離紅豆杉醇的短葉紫杉樹皮甲醇提取液(溶液Ⅳ)通過樹脂的混合床滲透5分鐘。然后用25ml純甲醇淋洗樹脂,由HPLC分析所得合并溶液(溶液Ⅳ)。
樣品IV溶液IV紅豆杉醇357443的微克數(shù)微克微克紅豆杉醇的百分數(shù)100%124%漿果赤霉素Ⅲ的463.961545微克數(shù)微克微克漿果赤霉素Ⅲ的百分數(shù)100%333%通過離子交換樹脂獲得的游離漿果赤霉素Ⅲ和游離紅豆杉醇產(chǎn)率的提高與使用氧化鋁柱而獲得的產(chǎn)率提高是相類似的。
實施例Ⅴ將可商品購得的名稱為Dowex-1X8陰離子交換樹脂處理成OAc-(乙酸鹽)型,先將200ml 2M的氫氧化鈉溶液通過樹脂使陰離子交換樹脂轉變成OH-型,然后將去離子水通過樹脂至洗液的pH值低于8而使殘余的堿液從樹脂中淋洗掉,將乙酸的稀溶液(0.5-2m)通過樹脂使陰離子交換樹脂轉變成OAc-型,并用去離子水淋洗掉殘余的酸液。
將可商品購得的名稱為Dowex-50X8的陽離子交換樹脂處理成H+型。將大量1M-3M鹽酸通過樹脂來使陽離子交換樹脂轉變成H+型。然后將去離子水通過樹脂至洗液的pH值高于6而使殘余的酸液從樹脂中淋洗掉。
將4克Dowex-50X8(H+)和4克Dowex-1X8(OAc-)制成兩個分開的樹脂床,室溫下使76ml由HPLC分析含2149微克游離紅豆杉醇,218微克游離漿果赤霉素Ⅲ和1200微克游離10-脫乙?;鶟{果赤霉素Ⅲ的短葉紫杉樹皮甲醇提取液(樣品Ⅴ)通過陰離子樹脂床滲透,滲透時間約為5分鐘,用25ml純甲醇淋洗樹脂,由HPLC分析所得合并的溶液,所得溶液作為溶液V1。然后在室溫下將溶液V1通過陽離子樹脂床,用25ml純甲醇淋洗,由HPLC分析所得合并溶液(溶液V2),然后將溶液V2再次通過陰離子床,而后再通過陽離子床。最初通過陰離子床就會提高游離漿果赤霉素。然而,在第一次通過陰離子床后,結果表明對游離紅豆杉醇,游離漿果赤霉素Ⅲ和游離10-脫乙?;鶟{果赤霉素Ⅲ的降低與每次通過各柱是相同的。
樣品V 溶液V1溶液V2紅豆杉醇214921201787微克微克微克微克紅豆杉醇100%98.6%83%百分數(shù)漿果赤218330284霉素Ⅲ的微克數(shù)微克微克微克漿果赤霉素Ⅲ100%150%130%的百分數(shù)10-脫乙?;?2001223951
漿果赤霉素Ⅲ微克微克微克10-脫乙酰基100%120%79%漿果赤霉素Ⅲ的百分數(shù)在第一次通過時,陰離子OAc-交換樹脂對游離紅豆杉烷顯示出有所提高,當通過陽離子H+交換劑時,游離漿果赤霉素Ⅲ和10-脫乙酰基漿果赤霉素Ⅲ紅豆杉醇開始下降,第一次通過陰離子床對產(chǎn)率的提高基本上低于樹脂混合床或氧化鋁實驗所顯示的產(chǎn)率。
因此,本發(fā)明已在某種程度上特別是直接對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作了描述。應該理解的是盡管本發(fā)明由下述權利要求限定,按已有文獻解釋,使對本發(fā)明較佳實施例所作的改進或改變不偏離包含于其中的發(fā)明內(nèi)容。
權利要求
1.一種處理含可檢測標準的紅豆杉烷和其它紅豆杉烷化合物的第一溶液以產(chǎn)生含比所述第一溶液更高百分數(shù)的可檢測標準紅豆杉烷的第二溶液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裝填含用離子交換介質(zhì)填充的第一開口和第二開口的柱;將所述第一溶液放入所述柱的第一開口中,使所述第一溶液通過所述離子交換樹脂到達所述開口,由此通過離子交換反應使所述紅豆杉烷化合物轉變成標準紅豆杉烷,在其中形成了第二溶液;從所述柱的第二開口中收集所述第二溶液;和從所述第二溶液中回收比在所述第一溶液中檢測到的更高百分數(shù)的標準紅豆杉烷。
2.如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離子交換介質(zhì)為離子交換樹脂。
3.如權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子交換樹脂為陰離子交換樹脂和陽離子交換樹脂的混合物。
4.如權利要求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陰離子交換樹脂為OH-型。
5.如權利要求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陽離子交換樹脂為H+型。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子交換介質(zhì)為氧化鋁。
7.如權利要求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所述氧化鋁加熱至高于50℃,由此第二溶液主要含漿果赤霉素Ⅲ類型的紅豆杉烷。
8.如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子交換介質(zhì)在25℃。
9.如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溶液含所述可檢測標準紅豆杉烷,其它紅豆杉烷化合物,殘余物和溶劑。
10.如權利要求9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劑為一種醇。
11.如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溶液中的所述標準紅豆杉烷是紅豆杉醇類型。
12.如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溶液中的所述標準紅豆杉烷是漿果赤霉素Ⅲ類型。
13.一種處理含基準量游離標準紅豆杉烷和一定量結合的紅豆杉烷的提取液以獲得含超過基準的某一量游離標準紅豆杉烷的第二溶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提供適于填充入柱的離子交換介質(zhì);將所述介質(zhì)填充入所述柱;在所述柱中使所述提取液與所述介質(zhì)接觸,所述提取液流過所述柱,所述結合的紅豆杉烷轉變成所述游離標準紅豆杉烷;和從所述柱中收集含超過提取液中紅豆杉烷基量的某一量的游離標準紅豆杉烷的第二溶液。
14.如權利要求1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標準紅豆杉烷的基量為100%產(chǎn)率,所述第二溶液中自由標準紅豆杉烷的量超過115%紅豆杉烷產(chǎn)率。
15.如權利要求1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質(zhì)為離子交換樹脂。
16.如權利要求1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質(zhì)為氧化鋁膠。
17.如權利要求1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所述離子交換介質(zhì)升溫至高于125℃,且在所述第二溶液中的所述游離標準紅豆杉烷成為漿果赤霉素Ⅲ類型。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使用吸附柱來裂解并回收通常檢測不是游離的紅豆杉烷的紅豆杉烷的方法,該方法包括處理含標準可檢測紅豆杉烷和其它無法檢測紅豆杉烷化合物的第一溶液以獲得含量比第一溶液更高可檢測標準紅豆杉烷百分數(shù)的第二溶液。本發(fā)明溶液的離子交換介質(zhì)為離子交換樹脂。離子交換樹脂可為陰離子交換樹脂和陽離子交換樹脂的混合物,陰離子交換樹脂為OH
文檔編號C07D305/14GK1107150SQ9312055
公開日1995年8月23日 申請日期1993年11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1992年11月27日
發(fā)明者D·卡弗, C·T·沃克曼, T·R·普勞特, C·L·休斯, D·L·亨德森 申請人:拿坡羅生物治療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