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改進的鹵水增濃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精制鹽生產裝置,具體地說是一種精制鹽生產中的鹵水增濃裝置。
技術背景 現有技術中,精制鹽的生產方法是利用飽和鹵水為原料,經過鹵水增濃,進罐蒸發(fā)、洗鹽、脫水、干燥等步驟進行精制鹽產品的生產。其中鹵水增濃是精制鹽生產中的重要步驟,原料鹵水增濃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原料鹵水中含氯化鈉的多少,進而影響精制鹽的產量,增加耗氣量、耗電量及其他損耗。 目前,公知的生產精制鹽用的原料鹵水增濃有兩種方式化鹽法和原鹵法?;}法是將工業(yè)鹽用淡水溶化,增濃成飽和鹽水后為作為原料使用;原鹵法是將海水在灘田中自然蒸發(fā),濃縮成微飽和鹵水后作為原料使用,但由于海鹽生產受天時影響較大,制鹽場每年下半年鹵水濃度普遍較低,因此需要使用工業(yè)鹽對鹵水進行增濃后再使用。但不論用那種方法制備精制鹽生產用的原料鹵水,其增濃的方法都是單管單溶式的。單管單溶式增濃裝置的構造是,增濃池底部由若干平行分布的出水管單層平面連接于送水管上,出水管的底面排列若干個小孔,送水管的進口與泵連接注入淡水或微飽和鹵水,增濃池內連續(xù)添加工業(yè)鹽,增濃后的鹵水溢流到緩沖池后泵入原料儲罐作為生產精制鹽用原料。此方法增濃需時較長,其原料鹵水也很難達到飽和點,直接影響產量,增加煤、水、電的消耗,增加成本。此種方法不能充分溶化鹵水中的一些細小鹽粒,而使這些細小鹽粒隨飽和鹵水帶入原料儲罐內,隨著時間的延長,原料儲罐內沉積的鹽漿隨之增加,給后期清罐帶來很多不便。
發(fā)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鹵水增濃裝置不能有效將鹵水增濃至飽和及不能充分融化細小鹽
粒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改進的鹵水增濃裝置,使用該裝置進行增濃,工業(yè)鹽溶化
速度快,可以使沒有被溶化的細小鹽粒徹底溶化,達到將鹵水增濃至飽和的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改進的鹵水增濃裝置,由送水主管和均布小孔的
出水管構成,均布小孔的出水管一端連接于送水主管上,另一端為上下層面錯位的U字型
連接,上下層面出水管的錯位距離為200-400mm ;在與送水主管相對應的另一端設置有反
沖管,反沖管深入液體后,以35-55度角上斜,管頭封死,上斜管路旋轉排列小孔。 根據以上技術方案,所述出水管上均布的小孔位置為出水管的下方。所述出水管
另一端上下層面出水管的錯位距離為300mm。所述出水管的平面位置距容器底部距離為
350-650mm。所述反沖管的上斜管路以45度角上斜。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送水管的上下層面錯位連接方式能夠使鹵水相互補充,形成沸騰狀,工業(yè)鹽溶化速度快,增濃效果好,效率高。反沖管路旋轉排列孔徑,使水中形成旋流,起到攪拌作用,能夠使細小鹽粒徹底溶化。使用此裝置鹵水能夠很容易的達到飽和點,減少汽、水、電的消耗,降低生產成本。
圖1是一種改進的鹵水增濃裝置的主視圖[0009] 圖2是一種改進的鹵水增濃裝置的俯視圖[0010] 圖3是一種改進的鹵水增濃裝置的左視圖[0011] 圖4是一種改進的鹵水增濃裝置的效果示意圖,[0012] 圖中1、送水主管,2、出水管,3、反沖管。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0014] —種改進的鹵水增濃裝置,由送水主管(1)、出水管(2)、反沖管(3)構成。在增濃池的一端設置有送水主管(l),送水主管(1) 一端由泵連接儲罐或鹵庫,另一端連接出水管(2);連接送水主管(1)上的出水管(2) —端為單一層面平行連接,出水管(2)另一端為上下層面錯位的U字型連接,上下層面出水管(2)的錯位距離為300mm,按此錯位連接方式平行排列7組出水管(2)連接于送水主管(1)上,出水管(2)的平面位置距容器底部500mm,用于盛放加入待融的工業(yè)鹽;出水管(2)下方排列兩排①8mm的孔徑,由泵注入的高壓水流從出水管(2)下方的孔徑噴出,由于出水管(2)為上下兩層管路,可以使鹵水相互補充,形成沸騰狀的氣流,使加入的工業(yè)鹽溶化速度加快。在增濃池的另一端設置有反沖管(3),反沖管(3)來自上料泵出口接出的一個回路,使用閥門控制流量,反沖管(3)深入液體后,上斜45度角,管頭封死。上斜管路旋轉排列兩排①8mm的孔徑,這些孔徑在高壓水流的作用下形成旋流,起到攪拌作用,能夠使液體中細小的顆粒融化更徹底,達到飽和增濃的效果。[0015]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做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一種改進的鹵水增濃裝置,由送水主管(1)和均布小孔的出水管(2)構成,其特征在于均布小孔的出水管(2)一端連接于送水主管(1)上,另一端為上下層面錯位的U字型連接,上下層面出水管(2)的錯位距離為200-400mm;在與送水主管(1)相對應的另一端設置有反沖管(3),反沖管(3)深入液體后,以35-55度角上斜,管頭封死,上斜管路旋轉排列小孔。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改進的鹵水增濃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2)上均 布的小孔位置為出水管(2)的下方。
3.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改進的鹵水增濃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2)另一 端上下層面出水管(2)的錯位距離為300mm。
4.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改進的鹵水增濃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2)的平 面位置距容器底部距離為350-650mm。
5.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改進的鹵水增濃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沖管(3)的上 斜管路以45度角上斜。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改進的鹵水增濃裝置,解決了現有鹵水增濃裝置不能有效將鹵水增濃至飽和及不能充分融化細小鹽粒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由送水主管和均布小孔的出水管構成,均布小孔的出水管一端連接于送水主管上,另一端為上下層面錯位的U字型連接,上下層面出水管的錯位距離為200-400mm;在與送水主管相對應的另一端設置有反沖管,反沖管深入液體后,以35-55度角上斜,管頭封死,上斜管路旋轉排列小孔。使用該裝置進行增濃,工業(yè)鹽溶化速度快,可以使沒有被溶化的細小鹽粒徹底溶化,達到將鹵水增濃至飽和的效果。
文檔編號C01D3/06GK201458755SQ20092009862
公開日2010年5月12日 申請日期2009年9月4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9月4日
發(fā)明者呂剛景, 楊德忠 申請人:天津長蘆漢沽鹽場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