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壓裝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壓裝設備。
背景技術:
傳統(tǒng)是通過手動將機械零件與待裝工件的安裝孔進行對位,然后再手動將機械零件壓入到待裝工件的安裝孔中,從而實現(xiàn)機械零件的壓裝操作。當機械零件較多時,壓裝工作量加大,不僅使得人力成本增大,且人工手動操作工作效率較低。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壓裝設備,它能夠實現(xiàn)自動壓裝,工作效率較高,且能降低人力成本。
其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壓裝設備,包括:送料機構,所述送料機構用于將零件輸送至待裝工件的安裝孔處;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對所述零件進行限位,以使所述零件與所述安裝孔的位置相對應;及壓裝機構,所述壓裝機構用于將所述零件壓入到所述安裝孔中。
上述的壓裝設備,通過送料機構將零件輸送至待裝工件的安裝孔處后,再由限位機構將零件限位在安裝孔處,壓裝機構的壓頭便可以順利將安裝孔處的零件壓入到待裝工件中。如此,便無需人手動來進行壓裝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減低了人力成本。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送料機構包括儲料容器、振動機構、及送料道;所述振動機構與所述儲料容器傳動相連,所述儲料容器底部設有用于所述零件穿過的開口區(qū),所述送料道與所述開口區(qū)相連通,所述送料道由所述開口區(qū)向下傾斜通入至所述限位件。即通過振動機構對儲料容器進行振動,使儲料容器中的零件通過送料道送入至限位件所在位置,且由限位件抵觸零件從而將零件限位在安裝孔處,便可以通過壓裝機構的壓頭從上至下將零件壓入至待裝工件的安裝孔中。在其它實施例中,送料機構也可以采用皮帶輸送零件、機械手抓取零件的送件方式。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送料機構包括第一送料機構,所述第一送料機構包括第一儲料容器、第一振動機構、及第一送料道與第二送料道,所述第一振動機構與所述第一儲料容器傳動相連,所述第一儲料容器底部設有用于所述零件穿過的開口區(qū),所述第一送料道一端與所述第二送料通道一端并聯(lián)后與所述第一儲料容器的開口區(qū)連通,所述第一送料道另一端用于通入至所述待裝工件的第一安裝孔處,所述第二送料道另一端用于通入至所述待裝工件的第二安裝孔處。第一儲料容器中可以存放同一規(guī)格的第一零件,通過第一送料道、第二送料道可以將第一零件輸送至待裝工件的第一安裝孔、第二安裝孔處進行壓裝操作。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送料機構包括第二送料機構,所述第二送料機構包括第二儲料容器、第二振動機構、及第三送料道與第四送料道,所述第二振動機構與所述第二儲料容器傳動相連,所述第二儲料容器底部設有用于所述零件穿過的開口區(qū),所述第三送料道一端與所述第四送料通道一端并聯(lián)后與所述第二儲料容器的開口區(qū)連通,所述第三送料道另一端用于通入至所述待裝工件的第三安裝孔處,所述第四送料道另一端用于通入至所述待裝工件的第四安裝孔處。第二儲料容器中可以存放同一規(guī)格的第二零件,通過第三送料道、第四送料道可以將第二零件輸送至待裝工件的第三安裝孔、第四安裝孔處進行壓裝操作。如此,第一儲料容器、第二儲料容器能夠實現(xiàn)兩種規(guī)格的零件分別輸送至待裝工件的第一安裝孔、第二安裝孔、第三安裝孔及第四安裝孔處。可以理解的是,根據(jù)實際待裝工件的安裝孔數(shù)量以及零件規(guī)格種類,可以相應調整送料道的數(shù)量以及儲料容器的數(shù)量,從而能實現(xiàn)將兩種以上規(guī)格零件以及兩個以上零件輸送至待裝工件的安裝孔處。在其它實施例中,第一儲料容器可以設置有第一開口區(qū)、第二開口區(qū),第一送料道一端直接與第一開口區(qū)相連通,第二送料道一端直接與第二開口區(qū)相連通;第二儲料容器可以設置有第三開口區(qū)、第四開口區(qū),第三送料道一端直接與第三開口區(qū)相連通,第四送料道一端直接與第四開口區(qū)相連通。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壓裝機構具有可拆卸的第一壓頭安裝板,所述第一壓頭安裝板設有第一壓頭、第二壓頭、第三壓頭及第四壓頭,所述第一壓頭、第二壓頭、第三壓頭及所述第四壓頭與所述第一安裝孔、所述第二安裝孔、所述第三安裝孔及所述第四安裝孔一一對應。當待裝工件的第一安裝孔、第二安裝孔、第三安裝孔及第四安裝孔處均輸送有待進行壓裝的零件時,壓裝機構驅動第一壓頭安裝板動作,使第一壓頭安裝板的第一壓頭、第二壓頭、第三壓頭及第四壓頭將零件同步壓入到第一安裝孔、所述第二安裝孔、所述第三安裝孔及所述第四安裝孔中。如此,能夠大大提高零件的壓裝效率。另外,由于第一壓頭安裝板可拆卸的裝設在壓裝機構上,如此可以根據(jù)實際待裝工件的安裝孔數(shù)量及規(guī)格,方便進行拆卸更換第一壓頭安裝板。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壓裝機構的驅動軸上傳動連接有轉動機構,所述轉動機構連接有第二壓頭安裝板,所述第二壓頭安裝板上設有第五壓頭與第六壓頭。對于呈圓周對稱布置的四個、六個、八個或十個安裝孔的待裝工件,可以通過第五壓頭、第六壓頭對待裝工件上兩個安裝孔同步進行壓裝操作,壓裝一次完成后,轉動機構驅動第二壓頭安裝板轉動后,再對待裝工件上另外兩個安裝孔同步進行壓裝操作。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的壓裝設備還包括移動機構,所述壓裝機構設置在所述移動機構上,所述壓裝機構的驅動軸連接有第七壓頭。移動機構能夠移動壓裝機構,使第七壓頭與待裝工件的安裝孔的位置相應,然后壓裝機構便可以驅動第七壓頭動作將安裝孔處的零件壓入至待裝工件的安裝孔中。另外,若待裝工件的安裝孔為兩個以上,其中一個安裝孔處的零件壓裝完畢后,通過移動機構移動壓裝機構,使第七壓頭與待裝工件的另一個安裝孔的位置相應,然后壓裝機構便可以驅動第七壓頭動作將零件壓入至待裝工件的另一個安裝孔中。如此,同一個壓裝機構便可以實現(xiàn)待裝工件上兩個以上安裝可能的壓裝操作。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移動機構包括底板、第一活動板、第二活動板、第一移動機構及第二移動機構,所述第一活動板與所述底板滑動配合,所述第二活動板與所述第一活動板滑動配合,所述第一移動機構用于驅動所述第一活動板沿著X軸移動,所述第二移動機構用于驅動所述第二活動板沿著Y軸移動,所述壓裝機構設置在所述第二活動板上。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底板上設有第一導軌,所述第一活動板設有與所述第一導軌滑動配合的第一滑塊,所述第一活動板設有第二導軌,所述第二活動板設有與所述第二導軌滑動配合的第二滑塊。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的壓裝設備還包括工件固定座,所述工件固定座用于裝設所述待裝工件。通過工件固定座對待裝工件進行固定后,能夠避免壓裝機構將零件壓入至待裝工件的安裝孔的過程中待裝工件晃動現(xiàn)象,從而能夠保證壓裝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其中一個實施例所述的壓裝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壓裝設備的儲料容器及振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個實施例所述的壓裝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又一個實施例所述的壓裝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再一個實施例所述的壓裝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其中一個實施例所述的壓裝設備中壓裝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個實施例所述的壓裝設備中壓裝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其中一個實施例所述待裝工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又一個實施例所述的壓裝設備中壓裝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10、送料機構,101、儲料容器,1011、開口區(qū),102、振動機構,103、送料道,104、隔板,11、第一送料機構,111、第一儲料容器,112、第一送料道,113、第二送料道,12、第二送料機構,121、第二儲料容器,122、第三送料道,123、第四送料道,20、限位件,30、壓裝機構,31、第一壓頭安裝板,311、第一壓頭,312、第二壓頭,313、第三壓頭,314、第四壓頭,32、轉動機構,33、第二壓頭安裝板,331、第五壓頭,332、第六壓頭,341、底板,342、第一活動板,343、第二活動板,345、第二移動機構,346、第一導軌,347、第一滑塊,348、第二導軌,349、第二滑塊,35、第七壓頭,40、零件,41、第一零件,42、第二零件,50、待裝工件,51、安裝孔,511、第一安裝孔,512、第二安裝孔,513、第三安裝孔,514、第四安裝孔,60、工件固定座,70、固定架。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的說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jié)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實用新型。但是本實用新型能夠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來實施,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內涵的情況下做類似改進,因此本實用新型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shù)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至少一個該特征。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至少兩個,例如兩個,三個等,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需要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實施例中,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元件,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中間元件。相反,當元件為稱作“直接”與另一元件連接時,不存在中間元件。
如圖1所示,圖1為本實用新型其中一個實施例所述的壓裝設備的結構示意圖。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壓裝設備,包括:送料機構10、限位件20及壓裝機構30。所述送料機構10用于將零件40輸送至待裝工件50的安裝孔51處。可以理解的是:當待裝工件50平放時,可以將零件40輸送至安裝孔51正上方或正下方,由上至下或下至上壓入零件40。當待裝工件50側立時,則可以將零件40輸送至安裝孔51側部,從側部壓入零件40。所述限位件20用于對所述零件40進行限位,以使所述零件40與所述安裝孔51的位置相對應。所述壓裝機構30用于將所述零件40壓入到所述安裝孔51中。
上述的壓裝設備,通過送料機構10將零件40輸送至待裝工件50的安裝孔51處后,再由限位機構將零件40限位在安裝孔51處,壓裝機構30的壓頭便可以順利將安裝孔51處的零件40壓入到待裝工件50中。如此,便無需人手動來進行壓裝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減低了人力成本。
此外,請參閱圖2,所述送料機構10包括儲料容器101、振動機構102、及送料道103。所述振動機構102與所述儲料容器101傳動相連。所述儲料容器101底部設有用于所述零件40穿過的開口區(qū)1011。所述送料道103與所述開口區(qū)1011相連通,所述送料道103由所述開口區(qū)1011向下傾斜通入至所述限位件20。即通過振動機構102對儲料容器101進行振動,使儲料容器101中的零件40通過送料道103送入至限位件20所在位置,且由限位件20抵觸零件40從而將零件40限位在安裝孔51處,便可以通過壓裝機構30的壓頭從上至下將零件40壓入至待裝工件50的安裝孔51中。在其它實施例中,送料機構10也可以采用皮帶輸送零件40、機械手抓取零件40的送件方式。
請參閱圖3,所述送料機構10包括第一送料機構11。所述第一送料機構11包括第一儲料容器111、第一振動機構102、及第一送料道112與第二送料道113。所述第一振動機構102與所述第一儲料容器111傳動相連。所述第一儲料容器111底部設有用于所述零件40穿過的開口區(qū)1011。所述第一送料道112一端與所述第二送料通道一端并聯(lián)后與所述第一儲料容器111的開口區(qū)1011連通,所述第一送料道112另一端用于通入至所述待裝工件50的第一安裝孔511處。所述第二送料道113另一端用于通入至所述待裝工件50的第二安裝孔512處。第一儲料容器111中可以存放同一規(guī)格的第一零件41,通過第一送料道112、第二送料道113可以將第一零件41輸送至待裝工件50的第一安裝孔511、第二安裝孔512處進行壓裝操作。
另外,所述送料機構10包括第二送料機構12。所述第二送料機構12包括第二儲料容器121、第二振動機構102、及第三送料道122與第四送料道123。所述第二振動機構102與所述第二儲料容器121傳動相連。所述第二儲料容器121底部設有用于所述零件40穿過的開口區(qū)1011,所述第三送料道122一端與所述第四送料通道一端并聯(lián)后與所述第二儲料容器121的開口區(qū)1011連通。所述第三送料道122另一端用于通入至所述待裝工件50的第三安裝孔513處,所述第四送料道123另一端用于通入至所述待裝工件50的第四安裝孔514處。第二儲料容器121中可以存放同一規(guī)格的第二零件42,通過第三送料道122、第四送料道123可以將第二零件42輸送至待裝工件50的第三安裝孔513、第四安裝孔514處進行壓裝操作。如此,第一儲料容器111、第二儲料容器121能夠實現(xiàn)兩種規(guī)格的零件40分別輸送至待裝工件50的第一安裝孔511、第二安裝孔512、第三安裝孔513及第四安裝孔514處??梢岳斫獾氖牵鶕?jù)實際待裝工件50的安裝孔51數(shù)量以及零件40規(guī)格種類,可以相應調整送料道103的數(shù)量以及儲料容器101的數(shù)量,從而能實現(xiàn)將兩種以上規(guī)格零件40以及兩個以上零件40輸送至待裝工件50的安裝孔51處。
請參閱圖4,圖4為本實用新型又一個實施例所述的壓裝設備的結構示意圖。第一儲料容器111可以設置有第一開口區(qū)、第二開口區(qū)。第一送料道112一端直接與第一開口區(qū)相連通,第二送料道113一端直接與第二開口區(qū)相連通。第二儲料容器121可以設置有第三開口區(qū)、第四開口區(qū),第三送料道122一端直接與第三開口區(qū)相連通,第四送料道123一端直接與第四開口區(qū)相連通。
請參閱圖5,圖5為本實用新型再一個實施例所述的壓裝設備的結構示意圖。儲料容器101中可以設置有隔板104。隔板104將儲料容器101中的存儲空間分為兩部分,且儲料容器101上設有第五開口區(qū)與第六開口區(qū)。第五開口區(qū)與第六開口區(qū)分別位于隔板104兩側,第五開口區(qū)通過送料道103連通至待裝工件50的安裝孔51,第六開口區(qū)也通過其它送料道103連通至待裝工件50的安裝孔51。儲料容器101中可以存儲兩種不同規(guī)格的零件40,該兩種不同規(guī)格的零件40通過隔板104隔開,并分別經過第五開口區(qū)、第六開口區(qū)輸送至待裝工件50的安裝孔51。
此外,請參閱圖6,圖6為實用新型其中一個實施例所述壓裝機構30的示意圖。所述壓裝機構30具有可拆卸的第一壓頭安裝板31。所述第一壓頭安裝板31設有第一壓頭311、第二壓頭312、第三壓頭313及第四壓頭314。所述第一壓頭311、第二壓頭312、第三壓頭313及所述第四壓頭314與所述第一安裝孔511、所述第二安裝孔512、所述第三安裝孔513及所述第四安裝孔514一一對應。當待裝工件50的第一安裝孔511、第二安裝孔512、第三安裝孔513及第四安裝孔514處均輸送有待進行壓裝的零件40時,壓裝機構30驅動第一壓頭安裝板31動作,使第一壓頭安裝板31的第一壓頭311、第二壓頭312、第三壓頭313及第四壓頭314將零件40同步壓入到第一安裝孔511、所述第二安裝孔512、所述第三安裝孔513及所述第四安裝孔514中。如此,能夠大大提高零件40的壓裝效率。另外,由于第一壓頭安裝板31可拆卸的裝設在壓裝機構30上,如此可以根據(jù)實際待裝工件50的安裝孔51數(shù)量及規(guī)格,方便進行拆卸更換第一壓頭安裝板31。
請參閱圖7與圖8,圖7為實用新型另一個實施例所述壓裝機構30的結構示意圖,圖8為本實用新型其中一個實施例所述待裝工件50的結構示意圖。所述壓裝機構30的驅動軸上傳動連接有轉動機構32,所述轉動機構32連接有第二壓頭安裝板33。所述第二壓頭安裝板33上設有第五壓頭331與第六壓頭332。對于呈圓周對稱布置的四個、六個、八個或十個安裝孔51的待裝工件50,可以通過第五壓頭331、第六壓頭332對待裝工件50上兩個安裝孔51同步進行壓裝操作,壓裝一次完成后,轉動機構32驅動第二壓頭安裝板33轉動后,再對待裝工件50上另外兩個安裝孔51同步進行壓裝操作。
請參閱圖9,圖9為實用新型再一個實施例所述壓裝機構30的示意圖。所述的壓裝設備還包括移動機構。所述壓裝機構30設置在所述移動機構上,所述壓裝機構30的驅動軸連接有第七壓頭35。移動機構能夠移動壓裝機構30,使第七壓頭35與待裝工件50的安裝孔51的位置相應,然后壓裝機構30便可以驅動第七壓頭35動作將安裝孔51處的零件40壓入至待裝工件50的安裝孔51中。另外,若待裝工件50的安裝孔51為兩個以上,其中一個安裝孔51處的零件40壓裝完畢后,通過移動機構移動壓裝機構30,使第七壓頭35與待裝工件50的另一個安裝孔51的位置相應,然后壓裝機構30便可以驅動第七壓頭35動作將零件40壓入至待裝工件50的另一個安裝孔51中。如此,同一個壓裝機構30便可以實現(xiàn)待裝工件50上兩個以上安裝可能的壓裝操作。
此外,所述移動機構包括底板341、第一活動板342、第二活動板343、第一移動機構及第二移動機構345。所述第一活動板342與所述底板341滑動配合,所述第二活動板343與所述第一活動板342滑動配合,所述第一移動機構用于驅動所述第一活動板342沿著X軸移動,所述第二移動機構345用于驅動所述第二活動板343沿著Y軸移動。所述壓裝機構30設置在所述第二活動板343上。
具體的,所述底板341上設有第一導軌346,所述第一活動板342設有與所述第一導軌346滑動配合的第一滑塊347。所述第一活動板342設有第二導軌348,所述第二活動板343設有與所述第二導軌348滑動配合的第二滑塊349。
在前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所述的壓裝設備還包括工件固定座60。所述工件固定座60用于裝設所述待裝工件50。通過工件固定座60對待裝工件50進行固定后,能夠避免壓裝機構30將零件40壓入至待裝工件50的安裝孔51的過程中待裝工件50晃動現(xiàn)象,從而能夠保證壓裝效果。
在前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所述的壓裝設備還包括固定架70。所述壓裝機構30固定設置在固定架70上,或者底板341固定設置在固定架70上。
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中所述的移動機構、壓裝機構30均可以采用絲桿電機、液壓缸、油缸或者氣缸進行驅動。
以上所述實施例的各技術特征可以進行任意的組合,為使描述簡潔,未對上述實施例中的各個技術特征所有可能的組合都進行描述,然而,只要這些技術特征的組合不存在矛盾,都應當認為是本說明書記載的范圍。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