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車燈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車輛的燈,其帶有連續(xù)的(Zusammenhangend)帶有多個反
射面區(qū)域的反射器以及第一光源,如此布置第一光源,即,由反射器的反射面的第一區(qū)域反射第一光源的光輻射。
背景技術:
在車輛的新型設計方案中產生這樣的問題,S卩,由于期望的空氣動力和期望的設計,對用于照明單元、尤其地用于包括尾燈和前照燈的燈的結構空間關系(BauraumverMltnisse)非常緊湊地(knapp)確定尺寸。然而,由發(fā)射面 (Abstrahlflaeche)的周長尺寸和亮度確定燈的信號作用。此外,車燈在很大的程度上有助于車輛的設計。通過燈的造型(Gestaltimg)應多重地給予車輛獨特的可輕易地再次識別的形象(Erscheirumgsbild)。此外,產生這樣的問題,即,用于制造燈的成本應盡可能小。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為,提供開頭提及的類型的燈,一方面其給予車輛獨特的形象,然而另一方面其可簡單地與不同的結構空間關系相匹配并且最終可成本適宜地制造該燈。此外,照明面(LeuchtMche)的亮度分布應盡可能均勻。根據本發(fā)明,該目的通過帶有權利要求1的特征的燈實現。從從屬權利要求中得到有利的構造方案和改進方案。根據本發(fā)明的燈的特征在于,反射器具有孔并且設置有第二光源,其相對于燈的光輻射方向布置在反射器的部分之后,并且第二光源的光輻射穿過孔撞到(treffen)反射器的反射面的第二區(qū)域上并且在該處被反射。由此,根據本發(fā)明,設置唯一的連續(xù)的反射器,其提供用于兩個光源的光輻射的多個反射面區(qū)域。雖然第二光源以被遮蓋的方式布置在反射器的部分之后,以使得該光源從外部不可見,但是由反射器的反射面的區(qū)域反射該光源的光輻射。按照根據本發(fā)明的燈的優(yōu)選的設計方案,反射器具有凹入部(Einschnitt)。 由該凹入部形成的反射器的部分在燈的光輻射方向上向前彎曲。在反射器的向前彎曲的部分之后布置有第二光源。在此,尤其地,反射器的向前彎曲的部分構造成鏟形 (schaufelfbrmig)。在反射器的向前彎曲的部分和反射器的其它部分之間形成孔,第二光源的光輻射穿過該孔。因為在根據本發(fā)明的燈中沒有為每個光源設置獨立的反射器,而是通過連續(xù)的反射器的反射面反射光輻射,所以燈需要非常少的結構空間。此外,可防止在沒有其它元件 (例如遮掩部(Maske)或遮光板(Blenden))的情況下從外部直接看到第二光源。按照根據本發(fā)明的燈的優(yōu)選的設計方案,反射器構造成單件。按照根據本發(fā)明的燈的優(yōu)選的設計方案,第一光源布置在反射器的反射面的反射第一光源的光輻射的區(qū)域的焦點上,并且第二光源布置在反射器的反射面的反射第二光源的光輻射的區(qū)域的焦點上。在此,反射面的焦點理解為這樣的部位,即,反射面如此反射從該部位發(fā)射的光線,即,被反射的光線彼此平行或近似地彼此平行。由此,在根據本發(fā)明的燈的該設計方案中,反射器的反射面如此反射由光源發(fā)射的光線,即,產生由平行的或近似平行的光線組成的光束。按照根據本發(fā)明的燈的設計方案,由光源發(fā)射的光直接沖擊到反射器的反射面上。在光源和反射面之間既不布置以光學的方式起作用的元件(例如透鏡、棱鏡或類似者),也不布置透明的玻璃(Scheibe)。按照根據本發(fā)明的燈的設計方案,設置至少一個光玻璃(Lichtscheibe)。由反射面反射的光撞到該光玻璃上。在光玻璃中形成至少兩個不連續(xù)的照明面。按照根據本發(fā)明的燈的另一設計方案,光玻璃包括分散(streuen)光的元件。尤其地,光玻璃不僅在面對第一光源的側邊上而且在背離第一光源的側邊上包括分散光的元件。優(yōu)選地,在背離第一光源的側邊上分散光的元件在水平的方向上延伸。尤其地,該分散光的元件為水平地取向的部分圓柱體(Teilwalze)。優(yōu)選地,在面對第一光源的側邊上,分散光的元件在垂直的方向上延伸。同樣在這種情況中,分散光的元件為垂直地取向的部分圓柱體。在光進入側或光離開側上的橫截面中,部分圓柱體可具有圓形區(qū)段或拋物線形區(qū)段或其它凸的彎曲,其基本上由于期望的光分散而產生。在此優(yōu)選地,在背離第一光源的側邊上的分散光的元件尤其地構造成與眾不同的(markant)。其具有與在面對第一光源的側邊上的分散光的元件不同的彎曲或圓化(Rundimg)。尤其地,光玻璃的在背離第一光源的側邊上的水平地取向的部分圓柱體的曲率小于在面對第一光源的側邊上的垂直地取向的部分圓柱體的曲率。該設計方案的結果為,從外部可非常與眾不同地看到在外側上的部分圓柱體。光玻璃的分散光的元件用于,以期望的角度分散從反射面撞到光玻璃上的平行的或近似平行的光。在此,如此設計分散光的元件,即,在從外部可見的側邊上的光玻璃的輪廓符合美學的要求(也就是說符合期望的設計),相反地,在背側上的(也就是說在面對第一光源的側邊上的)分散光的元件承擔光分散的主要功能、尤其地水平的光分散的功能。 由此,通過在光玻璃的從外部可見的側邊上產生一定的光分散。然而,通過在從外部不可見的側邊上的分散光的元件的補充才產生期望的光分散。在根據本發(fā)明的燈中得到的其它優(yōu)點為,照明面具有非常均勻的亮度分布。因為, 在光玻璃處才分散由反射面產生的平行的或近似平行的光線。由于這一原因不可能的是, 識別在照明面之內的光源。在已知的燈中(在其中為照明面使用多個光源的光輻射),已得出,尤其地遠距離地(aus gro β en Entferrumg)在照明面之內形成帶有較大的光強度的區(qū)域。較大的光強度的區(qū)域可使觀察者與單個的光源相關聯(lián)。按照根據本發(fā)明的燈的另一設計方案,光玻璃或光玻璃的分散光的元件僅僅布置在燈的照明面的區(qū)域中。由此,光玻璃可為兩個分離的光玻璃。此外,也可在該區(qū)域中僅僅設置分散光的元件,但是否則(ansonsten)光玻璃是連續(xù)的。按照根據本發(fā)明的燈的另一設計方案,由遮掩部遮蔽第一光源,遮掩部防止從外部直接看到第一光源。以這種方式保證,從外部僅僅發(fā)覺兩個照明面,而不發(fā)覺光源本身。按照根據本發(fā)明的燈的另一設計方案,燈具有罩殼,由封閉玻璃 (Abschlussscheibe)在光離開方向上封閉罩殼。在這種情況中,光玻璃布置在罩殼之內。由此,其形成中間光玻璃。優(yōu)選地,封閉玻璃實施成透明玻璃光學件(Klarglasoptik),也就是說,在沒有明顯的損壞的情況下可從外部看入罩殼的內部中。由此,帶有在外側上的分散光的元件的中間光玻璃不僅在光源接通的狀態(tài)中而且在光源斷開的狀態(tài)中確定燈的形象。 在中間光玻璃的外側上形成這樣的照明面,即,可穿過封閉玻璃看到該照明面。按照根據本發(fā)明的燈的設計方案,第一照明面可具有盤或矩形的形狀,第二照明面可具有角形。
現在參考圖紙根據實施例解釋本發(fā)明。圖1示意性地顯示了根據本發(fā)明的燈的實施例的透視的圖示,圖2顯示了根據本發(fā)明的燈的實施例的另一透視的圖示,圖3從后部顯示了根據本發(fā)明的燈的實施例的透視的圖示,圖4顯示了穿過根據本發(fā)明的燈的實施例的截面,以及圖5顯示了根據本發(fā)明的燈的實施例的細節(jié)。
具體實施例方式首先,參考圖1至3描述燈的基本結構。所顯示的實施例的燈為尾燈。以下,方向說明(如水平的、垂直的以及側向的)針對燈在車輛中的安裝。燈包括光源1。在此光源1可為已知的光源1,其盡可能為點狀的。相對于燈的光輻射方向,光源1布置在反射器3之前。為此,反射器3通常具有孔,用于光源1的支撐部 (Haltung)可穿過該孔。然而,相對于燈的光輻射方向,這樣的部位(即,在該處產生光輻射)位于反射器之前。顯然,在此可能的是,側向地在光源1的旁邊形成這樣的反射區(qū)域, 即,其延伸到光源之前。然而,在平行于燈的光輻射方向伸延穿過光源1的軸線上,光源位于這樣的反射面區(qū)域之前,即,該反射面區(qū)域鄰接到光源1處。反射器3由此而出眾,即,其具有孔5。在這種情況中,孔5不是這樣的孔,即,光源的支撐部穿過該孔,以便可將光源容納在反射器中。相反地,燈包括第二光源2,其相對于燈的光輻射方向布置在反射器3的部分4之后。由光源2放射的光穿過孔5,并且撞到反射器3 的反射面的區(qū)域上并且在該處被反射。由此,反射器3的部分4用于,在觀察(Betrachtimg) 燈時從外遮蓋光源2。然而,通過部分4形成的孔5使以下成為可能,即,由光源2放射的光撞到反射器3的反射面上并且成為燈的光輻射的一部分。如此理解第二光源2在反射器3的部分4之后的布置,S卩,由第二光源2在燈的光輻射方向L(圖4)的方向上放射的光線不可暢通無阻地經過反射器3的部分4,而是在反射器3的部分4的背側處被吸收或被分散。此外可設置成,由第二光源2放射的穿過孔5的光線或者被吸收或者由反射器3的反射面反射。在這種情況中,以任何角度從外部直接看到第二光源2都是不可能的,從而對于觀察者來說,無論如何第二光源2從外部不可見。如在圖2中顯示的那樣,反射器3具有帶有反射面的不同的區(qū)域。在圖2中以Al, A2和B表示這些區(qū)域。反射器3的剩余的面在光技術上不起作用。例如,光源1和2的撞到該剩余面上的光被吸收。反射器3構造成連續(xù)的尤其地構造成單件。由第一光源1發(fā)射的光撞到反射面Al和B上,由第二光源2發(fā)射的光撞到反射面A2上。此外,如稍后將解釋的那樣,在反射面區(qū)域Al和A2處反射的光線形成第一照明面,并且由反射面區(qū)域B反射的光線形成第二照明面。兩個照明面由此而出眾,即,其為不連續(xù)的。反射器3為所謂的自由形狀反射器(Freiformreflektor)。在此,自由形狀反射面如此與光源1和2的布置方案相匹配,即,由自由形狀反射面產生平行的或近似平行的光束。由此,在這樣的想法中,光源1和2布置在自由形狀反射面的焦點中。參考圖4解釋由反射器3產生的光束的其它光路反射器3的反射面的區(qū)域Al和A2產生第一連續(xù)的光束Li。反射器3的反射面的區(qū)域B產生第二連續(xù)的光束L2,其與光束Ll分離。第一光束Ll撞到構造成中間光玻璃6 的光玻璃上。中間光玻璃6在面對光源1的側邊上具有分散光的元件15,并且在背離光源 1的側邊上(也就是說,在從外部可見的側邊上)具有分散光的元件13。這些分散光的元件15和13使光在垂直的和水平的方向上偏轉,并且形成第一照明面17,如稍后將解釋的那樣。第二光束L2撞到第二中間光玻璃7上。在該實施例中,如中間光玻璃6那樣,中間光玻璃7在面對光源1的側邊上具有分散光的元件16,并且在背離光源1的側邊上具有分散光的元件14。在此,中間光玻璃6和7的布置在背離光源1的側邊上的分散光的元件 13和14可以相同的方式成形。由中間光玻璃7形成第二照明面,其由此而出眾,S卩,其不與中間光玻璃6中形成的第一照明面連續(xù)。由此,由唯一的連續(xù)的反射器3建立兩個獨立的照明面。燈設置在罩殼12之內,由封閉玻璃8向外封閉罩殼12。封閉玻璃8實施成透明玻璃光學件,以使得從中間光玻璃6和7出發(fā)的光線在其方向方面基本上不受封閉玻璃8的影響。中間光玻璃6和7布置成垂直于燈的光輻射方向L。在該垂直于方向L的平面中, 遮掩部9位于兩個中間光玻璃6和7之間,此外,遮掩部10和11位于中間光玻璃6和7之上和之下。在此,遮掩部9如此遮蔽第一光源1,S卩,防止從外部直接看到第一光源1。此外,遮掩部10和11防止,可從外部側向地看入(hineinsehen)燈中。由此,從外部僅僅可看到中間光玻璃6和7的背離光源1的側邊的分散光的元件13和14,其形成兩個照明面。 由此,由遮掩部9遮蔽第一光源,以使得其從外部不可見,通過反射器3的部分4遮蔽第二光源2,以使得其從外部不可見。如在圖1中顯示的那樣,在橫截面中,可由遮掩部9,10和11以及中間光玻璃6和 7封閉燈。然而,遮掩部9至11、尤其地遮掩部9也可設置成與中間光玻璃6和7分離。在這種情況中,可由唯一的中間光玻璃形成中間光玻璃6和7,其中,分散光的元件13至16僅僅布置在期望的照明面的區(qū)域中。圖5顯示了中間光玻璃7的細節(jié)。相應地,使中間光玻璃6成型。在從外部可見的側邊上,中間光玻璃7具有分散光的元件14,其在水平的方向上延伸。分散光的元件14 為部分圓柱體。表面的彎曲可具有圓形的或其它凸地彎曲的形狀。通過該水平地延伸的分散光的元件14,在垂直的方向上分散平行的射入的光束。然而,分散光的元件14的形狀應尤其地依從這樣的設計,即,其應獲得照明,因為該分散光的元件14從外部可見。
在中間光玻璃7的內側上布置有分散光的元件16,其在垂直的方向上延伸。在這種情況中其同樣為部分圓柱體,然而,其彎曲與分散光的元件14的部分圓柱體的彎曲不同。分散光的元件16的彎曲更大,以使得與分散光的單元14相比對于每個長度單元而言更多的分散光的元件16布置在中間光玻璃7上。分散光的單元16引起平行地射入的光束在水平的方向上偏轉。由此其基本上確定,其它交通參與者可從哪些角度看到燈。在分散光的元件16的設計方案中,不必考慮設計的方面,因為其基本上從外部不可見。可如此選擇器分散光的元件16,即,滿足對燈的光學的要求。參考標號列表
1第一光源
2第二光源
3反射器
4反射器的部分
5孔
6中間光玻璃
7中間光玻璃
8封閉玻璃
9遮掩部
10遮掩部
11遮掩部
12罩殼
13分散光的元件
14分散光的元件
15分散光的元件
16分散光的元件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車輛的燈,所述燈帶有-連續(xù)的帶有多個反射面區(qū)域(Al,A2,B)的反射器(3),以及-第一光源(1),如此布置所述第一光源(1),即,由所述反射器(3)的反射面的第一區(qū)域(Al,B)反射所述第一光源(1)的光輻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器(3)具有孔(5),并且-設置有第二光源,其相對于所述燈的光輻射方向(L)布置在所述反射器(3)的部分 (4)之后,并且所述第二光源的光輻射穿過所述孔( 撞到所述反射器C3)的反射面的第二區(qū)域(A2)上并且在該處被反射。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燈,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器具有凹入部,由所述凹入部形成的反射器(3)的部分(4)在所述燈的光輻射方向(L)上向前彎曲,并且所述第二光源布置在所述反射器(3)的向前彎曲的部分(4)之后。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燈,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器(3)的向前彎曲的部分(4)構造成鏟形。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燈,其特征在于,通過所述反射器(3)的向前彎曲的部分 (4)防止從外部直接看到所述第二光源(2)。
5.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1)布置在所述反射器(3)的反射面的反射所述第一光源(1)的光輻射的區(qū)域的焦點上,并且所述第二光源(2)布置在所述反射器(3)的反射面的反射所述第二光源O)的光輻射的區(qū)域的焦點上。
6.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燈,其特征在于,設置至少一個光玻璃(6,7),由所述反射面反射的光撞到所述光玻璃(6,7)上,并且在所述光玻璃(6,7)中形成至少兩個不連續(xù)的照明面。
7.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燈,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個光玻璃(6,7)不僅在面對所述第一光源(1)的側邊上而且在背離所述第一光源(1)的側邊上包括分散光的元件(13至16)。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燈,其特征在于,在背離所述第一光源(1)的側邊上分散光的元件(13,14)在水平的方向上延伸。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燈,其特征在于,在背離所述第一光源(1)的側邊上分散光的元件(13,14)為水平地取向的部分圓柱體。
10.根據權利要求7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燈,其特征在于,在面對所述第一光源(1)的側邊上分散光的元件(15,16)在垂直的方向上延伸。
11.根據權利要求7至10中任一項所述的燈,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個光玻璃(6,7) 或所述光玻璃(6,7)的分散光的元件(13至16)僅僅布置在燈的照明面的區(qū)域中。
12.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燈,其特征在于,由遮掩部(9)遮蔽所述第一光源(1),所述遮掩部(9)防止從外部直接看到所述第一光源(1)。
13.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燈,其特征在于,所述燈具有罩殼(12),由封閉玻璃(8)在光離開方向(L)上封閉所述罩殼(12),并且所述至少一個光玻璃(6,7)布置在所述罩殼(12)之內。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車輛的燈,其帶有連續(xù)的帶有多個反射面區(qū)域(A1,A2,B)的反射器(3)以及第一光源(1),如此布置第一光源(1),即,由反射器(3)的反射面的第一區(qū)域(A1,B)反射第一光源(1)的光輻射。根據本發(fā)明的燈的特征在于,反射器(3)具有孔(5),并且設置有第二光源,其相對于燈的光輻射方向(L)布置在反射器(3)的部分(4)之后,并且第二光源的光輻射穿過孔(5)撞到反射器(3)的反射面的第二區(qū)域(A2)上并且在該處被反射。
文檔編號F21S8/10GK102333988SQ201080009887
公開日2012年1月25日 申請日期2010年2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2月27日
發(fā)明者H·基爾, M·胡佩爾, S·福格勒, S·黑林 申請人:大眾汽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