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保持至少兩個橢圓形或長多邊形物體,具體地保持筆的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保持至少兩個橢圓形或長多邊形物體的設備,具體地用于保持筆的設備,所述設備保持的兩個物體的縱向軸線在設備的第一操作狀態(tài)下圍起第一角度。
背景技術:
上述類型的設備是公知的。例如,在用于筆的保持設備的情況下,具有由多孔板遮蓋的罐狀或杯狀容器,物體或筆延伸通過多孔板的孔。這種傳統(tǒng)設備不能調節(jié),即,所述設備僅可以采取單一操作狀態(tài),在所述操作狀態(tài)下,例如,所有的物體(筆)平行于彼此對齊。 具體地,當所述孔非??拷舜朔胖没蛘咴S多物體(筆)延伸通過同一個孔時,有時,具體地當物體或筆平行對齊時,難以移走所述物體或筆中的一個。然而,如果保持設備被設計成使各個物體或筆之間的距離較大,則一方面整體布置將占據更多的空間。另一方面,具有較大距離的這種類型的布置通常具有較小的藝術吸引力。
發(fā)明內容
形成本發(fā)明的基本原理的目的是進一步開發(fā)開始所述類型的設備,使得減小空間需求,改進美學標準,并且仍然可操作,特別是改進各個物體(鋼筆)的可移走性。根據本發(fā)明,獲得用于開始所述類型的設備的目的在于,所述設備可以采取第二操作狀態(tài),在所述第二操作狀態(tài)下,所述設備保持的兩個物體的縱向軸線圍起不同于第一角度的第二角度。通過根據本發(fā)明的設備可以將該設備設計成在其第一操作狀態(tài)下使物體(鋼筆) 保持彼此相隔小的距離,由此使空間需求最小化并確保具有藝術吸引力。相反,根據本發(fā)明的保持設備可以被設計成在第二操作狀態(tài)下使得確保最佳的可操縱性(物體的可移走性)。換句話說,本發(fā)明獲得的目的在于提供滿足上述相沖突的要求的兩個操作狀態(tài)。 也就是說,在第一操作狀態(tài)下滿足小的空間需求和具有藝術吸引力的外觀的要求,而在第二操作狀態(tài)下主要特性是可操縱性。根據本發(fā)明,保持設備優(yōu)選地具有用于沿橫交于第一物體的縱向軸線的至少一個方向保持第一物體的第一保持裝置和第二保持裝置。因此,已經發(fā)現機械上特別簡單的解決方案。同樣,本發(fā)明優(yōu)選地還提供用于沿橫交于第二物體的縱向軸線的至少一個方向保持第二物體的第三保持裝置和第四保持裝置。根據本發(fā)明,還優(yōu)選的是,可以沿橫交于第二保持裝置保持的物體的縱向軸線的方向相對于第二保持裝置調節(jié)第一保持裝置,和/或可以沿橫交于第四保持裝置保持的物體的縱向軸線的方向調節(jié)第三保持裝置。
這種可調節(jié)性允許以機械上特別簡單的方式將保持設備從第一操作狀態(tài)調節(jié)到第二操作狀態(tài)(反之亦然)。為了進一步簡化,根據本發(fā)明優(yōu)選地設置成保持設備具有第一部件和可相對于第一部件旋轉的第二部件,并且第一保持裝置和/或第三保持裝置可旋轉地連接到第一部件,第二保持裝置和/或第四保持裝置可旋轉地連接到第二部件,并且沿旋轉方向保持各自保持的物體。通過該實施方式,第一部件相對于第二部件的轉動引起從第一操作狀態(tài)跨越到第二操作狀態(tài)(反之亦然)。優(yōu)選地,這里提供根據本發(fā)明的設備具有縱向軸線,第二部件可以繞著所述縱向軸線或者平行于所述縱向軸線的軸線相對于第一部件轉動。通過該設計使得兩個部件相對于彼此的調節(jié)特別簡單。所述設備的縱向軸線在這里還優(yōu)選地在兩個物體的縱向軸線平行于彼此時平行于所述設備保持的兩個物體的縱向軸線。換句話說,具有至少一個操作狀態(tài),在該至少一個操作狀態(tài)下,兩個物體的縱向軸線平行于彼此且平行于根據本發(fā)明的保持設備的縱向軸線。還優(yōu)選的是,第一部件為底座部分和/或第二部件為旋轉件。根據本發(fā)明的進一步優(yōu)選的實施例,第一保持裝置、第二保持裝置、第三保持裝置和/或第四保持裝置至少部分地包圍所述第一保持裝置、第二保持裝置、第三保持裝置和/ 或第四保持裝置保持的物體,以便沿繞著所述物體的縱向軸線的圓周方向保持所述物體。因此,可以沿與物體的縱向軸線成直角的多于一個的方向調節(jié)各自保持的物體。還優(yōu)選的是,根據本發(fā)明提供第一保持裝置、第二保持裝置、第三保持裝置和/或第四保持裝置的內輪廓與要保持的相應物體的外輪廓相匹配。這進而使得可以通過沿與物體的縱向軸線成直角的多于一個的方向調節(jié)相應的保持裝置來調節(jié)物體。根據本發(fā)明,還優(yōu)選的是第一保持裝置、第二保持裝置、第三保持裝置和/或第四保持裝置將彈性復位力施加到要保持的物體上以保持所述物體。這樣,在可操縱性不會受到影響,特別是插入設備中和從設備中移走不會受到影響的情況下,能夠確保特別可靠的保持物體。保持裝置的數量不必對應于要保持的物體的數量。事實上,根據本發(fā)明也可以設置成使得第一物體被保持成使得該第一物體用于沿與第二物體的縱向軸線成直角的至少一個方向保持第二物體。換句話說,根據本發(fā)明的保持設備可以被設計成使得鋼筆彼此進行保持,由此簡化根據本發(fā)明的設備的整體結構。優(yōu)選地,兩個物體的縱向軸線在第一操作位置圍起0°角度。如以上所述,物體相對于彼此的這種對齊是特別節(jié)省空間的布置。另一方面,這尤其具有令人喜歡的美觀。最后,根據本發(fā)明,優(yōu)選地可以提供至少指示第一操作狀態(tài)的指示裝置。由于這樣指示例如獲得最佳操作狀態(tài)(例如,物體的具有最小空間需求的平行對齊),因此這種類型的指示裝置簡化了保持設備的控制。
在下文中通過參照顯示更多細節(jié)的附圖的優(yōu)選示例性實施例更詳細地說明本發(fā)明。圖1是根據本發(fā)明的保持設備的示例性實施例的圖解側視圖;圖2是從下面看到的視圖;圖3是從上面看到的視圖;圖4是立體圖;圖5是縱向剖視圖;圖6是打開的保持設備在第一操作狀態(tài)下的俯視圖;圖7是保持設備的旋轉件的仰視圖;圖8是保持設備的底座部分的俯視圖;圖9是保持設備在第二操作狀態(tài)下的側視圖;圖10是保持設備在第二操作狀態(tài)下的俯視圖;和圖11是保持設備在第二操作狀態(tài)下的立體側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中所示的保持設備包括底座部分10、旋轉件12和外罩14。外罩可以拆卸。保持設備被設計成保持總共19個筆,其中三個筆由附圖標記16、18和20表示。底座部分上形成多個保持裝置,其中兩個保持裝置由附圖標記22和M表示。旋轉件也具有保持裝置。 該保持裝置中的兩個由附圖標記26和觀表示。保持裝置沈和觀具有彈性舌簧。保持裝置沈的舌簧形成部分由附圖標記30表示。圖中所示的筆具有八邊形外輪廓。保持裝置22、24、沈、觀的內輪廓對應于所述八邊形外輪廓的一部分,使得所述保持裝置部分地包圍分別被保持的筆。筆16和18的縱向軸線由附圖標記32和34表示。由于所述保持裝置沿圓周方向部分地包圍分別被保持的筆, 因此保持裝置22、24、沈、28能夠沿具體地以直角橫交于所述筆的縱向軸線的方向保持筆, 或者如果進行調節(jié)則移動筆。圖中所示的保持設備的縱向軸線由附圖標記36表示。然而,筆不僅由保持裝置22、24、沈、觀保持,而且還部分地由相鄰的筆保持。因此,例如,筆16在筆18的一個側面上保持筆18。圖5顯示保持設備的第一操作狀態(tài)。在該操作狀態(tài)下,所有筆平行于彼此對齊。在該操作狀態(tài)下,根據圖4,指示裝置的兩個部件38、40放置成被覆蓋而使得產生三角形。如果旋轉件12現在繞著保持設備的縱向軸線36相對于底座部分10轉動,則兩個保持裝置26和觀因此相對于兩個保持裝置22和M轉動。因此,筆的縱向軸線相對于彼此移動,使得所述筆不再平行放置,而是實際上圍成銳角。所述成捆筆展開并獲得花束外觀。 該第二操作狀態(tài)顯示在圖9-11中。具體地如圖9和圖11中所示可以聚集,在該第二操作狀態(tài)下,兩個指示部件38和40還朝向彼此移動,使得不再具有第一操作狀態(tài)(平行的筆) 下將看到的三角形。在第一操作狀態(tài)(平行的筆)下,難于甚至不可能從設備中移走放置在內部的筆,
6例如移走筆18。也就是說,筆緊挨著彼此放置,使得無法抓握放置在內部的筆。另一方面, 該操作狀態(tài)由于筆彼此靠近放置而特別節(jié)省空間。此外,由于筆為整齊的一捆,因此在美觀上具有吸引力。在根據圖9-11的第二操作狀態(tài)下,由于筆相對于彼此從平行方式偏斜的相對位置意味著具有更大的距離,因此放置在內部的筆也容易被移走,因此人們在筆之間可以用手指抓住并容易單獨地移走每一個筆。上述說明、權利要求和附圖中公開的本發(fā)明的特征單獨地以及以任意組合對于以各種實施方式實現本發(fā)明具有重要意義。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保持至少兩個橢圓形或長多邊形物體(16,18,20)的設備,具體地用于保持筆的設備,由所述設備保持的兩個所述物體的縱向軸線(32,34)在所述設備的第一操作狀態(tài)下圍起第一角度,其特征在于所述設備能夠采取第二操作狀態(tài),在所述第二操作狀態(tài)下,由所述設備保持的兩個所述物體的縱向軸線圍起不同于所述第一角度的第二角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第一保持裝置0 和第二保持裝置(沈), 所述第一保持裝置和所述第二保持裝置用于沿橫交于第一物體(16)的縱向軸線(3 的至少一個方向保持所述第一物體(16)。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第三保持裝置04)和第四保持裝置 (觀),所述第三保持裝置和所述第四保持裝置用于沿橫交于第二物體OO)的縱向軸線的至少一個方向保持所述第二物體00)。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能夠沿橫交于所述第二保持裝置 (26)保持的物體的縱向軸線(3 的方向相對于所述第二保持裝置06)調節(jié)所述第一保持裝置(22),和/或能夠沿橫交于所述第四保持裝置08)保持的物體的縱向軸線(3 的方向相對于所述第四保持裝置08)調節(jié)所述第三保持裝置04)。
5.根據權利要求2-4中任一項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設備具有第一部件(10) 和能夠相對于所述第一部件旋轉的第二部件(12),并且所述第一保持裝置0 和/或所述第三保持裝置04)能夠旋轉地連接到所述第一部件,以及所述第二保持裝置06)和/或所述第四保持裝置08)能夠旋轉地連接到所述第二部件,并且沿所述旋轉方向保持各自保持的物體(16)。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設備具有縱向軸線(36),所述第二部件(12)能夠繞著所述縱向軸線或者平行于所述縱向軸向的軸線相對于所述第一部件(10)轉動。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當兩個所述物體的縱向軸線平行于彼此時,所述設備的縱向軸線(36)平行于所述設備保持的兩個所述物體(16,18,20)的縱向軸線(32,34)。
8.根據權利要求5-7中任一項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10)為底座部分和/或所述第二部件(1 為旋轉件。
9.根據權利要求2-8中任一項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持裝置、所述第二保持裝置、所述第三保持裝置和/或所述第四保持裝置(22,26,M,28)至少部分地包圍所述第一保持裝置、所述第二保持裝置、所述第三保持裝置和/或所述第四保持裝置保持的物體(16,20),以便沿繞著所述物體的縱向軸線(3 的圓周方向保持所述物體。
10.根據權利要求2-9中任一項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持裝置、所述第二保持裝置、所述第三保持裝置和/或所述第四保持裝置02,沈,24,觀)的內輪廓與要被保持的相應的物體(16,18,20)的外輪廓相匹配。
11.根據權利要求2-10中任一項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持裝置、所述第二保持裝置、所述第三保持裝置和/或所述第四保持裝置(22,26,M,28)將彈性復位力施加到要被保持的物體上以保持所述物體。
12.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物體(16)被保持成使得所述第一物體用于沿與所述第二物體(18)的縱向軸線(34)成直角的至少一個方向保持所述第二物體(18)。
13.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物體(16,18,20) 的縱向軸線(32,34)在第一操作位置圍起0°角度。
14.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指示裝置(38,40),所述指示裝置至少指示所述第一操作狀態(tài)。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保持至少兩個橢圓形或長多邊形物體的設備,具體地用于保持筆,所述設備保持的兩個物體的縱向軸線在設備的第一操作狀態(tài)下圍起第一角度。根據本發(fā)明將設備設置成可以采取第二操作狀態(tài),在所述第二操作狀態(tài)下,設備保持的兩個物體的縱向軸線圍起不同于第一角度的第二角度。
文檔編號B43M99/00GK102427951SQ201080021216
公開日2012年4月25日 申請日期2010年4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5月15日
發(fā)明者瑪塞爾·米勒, 瑪弗瑞德·許廷格爾, 阿米·普法勒 申請人:思筆樂國際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