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膠印機數(shù)控調壓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數(shù)控調壓裝置,特別是一種膠印機用數(shù)控調壓裝置。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技術中,金屬板膠印機由送料部分、推料部分、供水部分、供墨部分、印刷部分、出料組成。成堆的金屬板由送料部分分離成一張一張的金屬板并送交給推料部分;推料部分將送料部分交接來的金屬板進行定位,平穩(wěn)的交給印刷部分的壓印滾筒;壓印滾筒上裝有一排咬牙機構,咬牙咬住推料部送來的金屬板帶入壓印滾筒與膠皮之間進行印刷,最后到出料部分,膠皮滾筒上有從印版滾筒上轉印過來的圖文,通過與壓印滾筒的滾壓將圖文轉印到了金屬板上,完成整個印刷過程。其中,膠印機的印刷部分由印版滾筒、膠皮滾筒、壓印滾筒及離合壓機構、壓力調節(jié)機構組成。印版滾筒上裝有印版,印版表面圖文部分接受供墨部分傳來的墨層,并將墨層轉移到膠皮滾筒表面最后轉移到金屬板上,在油墨層的轉移過程中,為了使印版上的圖文部分完整真實不變形,厚實的轉印到金屬板上,水路部分的著水輥與印版之間,墨路部分的著墨輥與印版滾筒之間,印版滾筒與膠皮滾筒之間,膠皮滾筒與壓印滾筒之間都要有合適的接觸變形,即產(chǎn)生一定的壓力,在上述的幾種壓力中,由于承印物金屬板厚度的不同,會使調整好的膠皮滾筒與壓印滾筒之間的壓力發(fā)生變化,因此在印刷不同厚度的金屬板時,在生產(chǎn)中經(jīng)常需要調整壓印滾筒與膠皮滾筒之間的壓力。為了使壓印滾筒與膠皮滾筒之間的壓力能夠進行調節(jié),膠皮滾筒或壓印滾筒安裝在偏心套孔內,偏心套外圓安裝在固定的墻板孔內,壓力調節(jié)機構通過使偏心套在固定墻板孔內旋轉一定的角度,當偏心套旋轉時,安裝在偏心套孔內的滾筒的位置發(fā)生變化等相互滾壓的另外一個滾筒之間的產(chǎn)生變化,達到壓力調節(jié)的目的?,F(xiàn)有技術中,金屬板膠印機和印鐵機都采用手動調節(jié)的方式,通過一定的機械結構使偏心套產(chǎn)生旋轉來調節(jié)壓力。手動壓力調節(jié)的缺點是調節(jié)時壓力的變化難以掌握,往往需通過實測的方式來確定實際的壓力,調節(jié)時間長;由于零件精度及變形的因素,兩端的壓力難以保證完全一致。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xiàn)有的膠印機調壓裝置存在如下缺點1、難以精確控制調節(jié)壓力的大??;2、需要實測壓力的大小,調節(jié)時間長;3、兩端壓力難以同步一致調節(jié)。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膠印機數(shù)控調壓裝置,所述的膠印機數(shù)控調壓裝置由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步進電機和連接偏心套的傳動機構構成,其中,所述的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與所述的步進電機連接,所述的步進電機的輸出軸與所述的連接偏心套的傳動機構連接,具體的,所述的連接偏心套的傳動機構由蝸桿、蝸輪、絲桿軸、編碼器、絲桿套、第一芯軸、第二芯軸、第三芯軸、第一連桿、第二連桿、偏心套和擺腳構成,所述的步進電機的輸出軸與所述的蝸桿相互連接,所述的步進電機的輸出軸的中心線與所述的蝸桿的中心線相互重合,所述的蝸桿與所述的蝸輪相互配合,所述的蝸桿的中心線與所述的蝸輪的中心線相互垂直,所述的蝸輪設置在所述的絲桿軸上,所述的蝸輪與所述的絲桿軸之間可以為螺紋連接,所述的蝸輪的中心線與所述的絲桿軸的中心線相互重合,進一步的,在所述的絲桿軸上還設置有所述的編碼器,所述的編碼器可以通過螺釘固定在所述的絲桿軸上,所述的編碼器可以為角度傳感器,所述的絲桿軸與所述的絲桿套相互配合,所述的絲桿套通過所述的第一芯軸與所述的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活動連接,具體的連接方式可以為鉸接,所述的第一連桿的一端通過所述的第二芯軸與所述的偏心套活動連接,具體的連接方式可以為鉸接,所述的第二連桿通過所述的第三芯軸與所述的擺腳活動連接,具體的連接方式可以為鉸接連接,所述的擺腳固定在機架上。
本實用新型和現(xiàn)有技術相對照,因為使用了膠印機數(shù)控調壓裝置,能夠實現(xiàn)對壓力的精確調節(jié)的同時,兩端壓力同步一致調節(jié),調節(jié)簡單方便。
圖1是本實用新型膠印機數(shù)控調壓裝置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膠印機數(shù)控調壓裝置蝸輪蝸桿部分剖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膠印機數(shù)控調壓裝置編碼器部分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膠印機數(shù)控調壓裝置,由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步進電機1和連接偏心套12的傳動機構構成,其中,所述的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與所述的步進電機1連接,所述的步進電機1的輸出軸與所述的連接偏心套12的傳動機構連接,具體的,所述的連接偏心套12的傳動機構由步進電機1、蝸桿2、蝸輪3、絲桿軸4、編碼器5、絲桿套6、第一芯軸7、第二芯軸8、第三芯軸9、第一連桿10、第二連桿11、偏心套12和擺腳13構成,所述的步進電機1的輸出軸與所述的蝸桿2相互連接,所述的步進電機1的輸出軸的中心線與所述的蝸桿2的中心線相互重合,所述的蝸桿2與所述的蝸輪3相互配合,所述的蝸桿2的中心線與所述的蝸輪3的中心線相互垂直,所述的蝸輪3設置在所述的絲桿軸4上,所述的蝸輪3的中心線與所述的絲桿軸4的中心線相互重合,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yōu)選實施例中,在所述的絲桿軸4上還設置有所述的編碼器5,所述的絲桿軸4與所述的絲桿套6相互配合,所述的絲桿套6通過所述的第一芯軸7與所述的第一連桿10和第二連桿11活動連接,具體的連接方式可以為鉸接,所述的第一連桿10的一端通過所述的第二芯軸8與所述的偏心套12活動連接,具體的連接方式可以為鉸接,所述的第二連桿11通過所述的第三芯軸9與所述的擺腳13活動連接,具體的連接方式可以為鉸接連接,所述的擺腳13固定在機架上。
權利要求1,一種膠印機數(shù)控調壓裝置,由連接偏心套的傳動機構構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偏心套的傳動機構與步進電機的輸出軸相連,所述的步進電機與編程邏輯控制器連接。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膠印機數(shù)控調壓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連接偏心套的傳動機構由步進電機、蝸桿、蝸輪、絲桿軸、絲桿套、第一芯軸、第二芯軸、第三芯軸、第一連桿、第二連桿、偏心套和擺腳構成,所述的步進電機的輸出軸與所述的蝸桿相互連接,所述的蝸桿與所述的蝸輪相互配合,所述的蝸輪設置在所述的絲桿軸上,所述的絲桿軸與所述的絲桿套相互配合,所述的絲桿套通過所述的第一芯軸與所述的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活動連接,所述的第一連桿的一端通過所述的第二芯軸與所的偏心套活動連接,所述的第二連桿通過所述的第三芯軸與所述的擺腳活動連接,所述的擺腳固定在機架上。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膠印機數(shù)控調壓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蝸輪與所述的絲桿軸之間為螺紋連接。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膠印機數(shù)控調壓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編碼器通過螺釘固定在所述的絲桿軸上。
5,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膠印機數(shù)控調壓裝置,其特征是在所述的絲桿軸上設置有角度傳感器。
6,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膠印機數(shù)控調壓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蝸桿的中心線與所述的蝸輪的中心線相互垂直。
7,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膠印機數(shù)控調壓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絲桿套通過所述的第一芯軸與所述的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為鉸接。
8,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膠印機數(shù)控調壓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蝸輪的中心線與所述的絲桿軸的中心線相互重合。
9,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膠印機數(shù)控調壓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連桿的一端通過所述的第二芯軸與所的偏心套為鉸接。
10,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膠印機數(shù)控調壓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連桿通過所述的第三芯軸與所述的擺腳為鉸接連接。
專利摘要一種膠印機數(shù)控調壓裝置,由步進電機、蝸桿、蝸輪、絲桿軸、編碼器、絲桿套、第一芯軸、第二芯軸、第三芯軸、第一連桿、第二連桿、偏心套和擺腳構成。本實用新型和現(xiàn)有技術相對照,因為使用了膠印機數(shù)控調壓裝置,能夠實現(xiàn)對壓力的精確調節(jié)的同時,兩端壓力同步一致調節(jié),調節(jié)簡單方便。
文檔編號B41F33/00GK2617580SQ0322812
公開日2004年5月26日 申請日期2003年1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03年1月10日
發(fā)明者孫曉風 申請人:上海瑞源印刷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