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橋梁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中國專利201520479810.X公開了一種橋梁檢測裝置包括檢測車,所述檢測車底部設有車輪;還包括與檢測車頂部相連的第一連接管;所述第一連接管連接第二連接管,所述第二連接管連接第三連接管;所述第一連接管的一端設有觀測口;所述第三連接管上設有檢測端;所述檢測端上設有攝像頭、超聲波傳感器和照明模塊;還包括設置在檢測車內部的中央處理器、無線收發(fā)模塊和電源模塊;所述攝像頭、超聲波傳感器、無線收發(fā)模塊和電源模塊均與中央處理器相連;所述電源模塊還與照明模塊連接。該實用新型能夠適應橋梁的復雜結構進行高效檢測,同時具備智能化,能夠遠程傳送信息。但是該實用新型存在以下問題:1.照明模塊的亮度不能夠調節(jié),沒有達到節(jié)能的效果;2.攝像頭與橋底之間的距離不能夠根據(jù)需要調節(jié),使用不方便。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節(jié)能效果明顯、使用方便的橋梁檢測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橋梁檢測裝置,包括車體、設置在所述車體內的控制模塊、與所述控制模塊電性連接的電源模塊、設置在所述車體頂端的連接裝置、設置在所述車體底端的滾輪,所述連接裝置的頂部設置有第一橫桿,所述第一橫桿的底端設置有豎桿,所述豎桿的底端設置有第二橫桿,所述第二橫桿的端頭設置有與所述控制模塊電性連接的攝像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裝置為高度可調裝置;所述第二橫桿上設置有照明燈和光照強度傳感器,所述照明燈和光照強度傳感器與所述控制模塊電性連接;所述連接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車體上的空心筒、頂端與所述第一橫桿連接的實心桿,所述實心桿的底端延伸至所述空心筒內,所述空心筒的左右兩側內壁均沿所述空心筒的長度方向分別設置有一導向軌道,兩條所述導向軌道之間可滑動設置有滑動板,所述滑動板上設置伺服電機,所述空心筒內位于所述伺服電機上方設置有擋塊,所述擋塊上設置有貫穿整個所述擋塊的長孔,所述伺服電機的輸出軸上設置有穿過所述長孔的螺紋桿,所述長孔內設置有與所述螺紋桿的外螺紋配合的內螺紋,所述實心桿的底部設置有圓槽,所述圓槽內可活動設置有活動塊,所述螺紋桿的頂部與所述活動塊連接,所述伺服電機與所述控制模塊電性連接,所述車體上設置有與所述控制模塊電性連接的伺服電機控制按鈕組。
優(yōu)選地,上述的橋梁檢測裝置,其中所述空心筒的頂部設置有蓋板,所述實心桿穿過所述蓋板并與所述蓋板滑動連接。
優(yōu)選地,上述的橋梁檢測裝置,其中所述控制模塊包括PLC、伺服驅動器、與所述光照強度傳感器電性連接的模數(shù)轉換器、與所述照明燈電性連接的數(shù)模轉換器,所述PLC與所述電源模塊、攝像頭、伺服電機控制按鈕組、伺服驅動器、模數(shù)轉換器、數(shù)模轉換器電性連接。
優(yōu)選地,上述的橋梁檢測裝置,其中所述車體的底部設置有防滑裝置,所述防滑裝置包括上管體、下管體、通過螺紋連接在下管體上的緊固螺絲、設置在所述上管體頂部的限位板,所述上管體的頂端與所述車體的底部連接,底端穿過所述限位板并延伸至所述下管體內,所述緊固螺絲的端頭延伸至所述下管體的內腔中并與所述上管體的外壁緊密接觸。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主要體現(xiàn)在:光照強度傳感器能夠自動檢測外界的光照強度并將信號傳遞給控制模塊,控制模塊可以根據(jù)檢測到的光照強度自動控制照明燈的亮度,這樣設計自動化程度高,節(jié)能效果明顯;可以根據(jù)需要調節(jié)連接裝置的高度,進而對攝像頭到橋底之間的距離進行調節(jié),使用起來方便;通過伺服電機控制按鈕組可控制伺服電機旋轉,進而帶動螺紋桿旋轉,由于長孔內設置有與螺紋桿的外螺紋配合的內螺紋,使得螺紋桿上下運動,進而使得實心桿上下運動,這就實現(xiàn)了連接裝置的高度調節(jié),這樣設計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連接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中防滑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1中車體的縱向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地詳述,以使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如圖1、2、3、4所示,一種橋梁檢測裝置,包括車體1、設置在車體1內的控制模塊、電源模塊10、設置在車體1頂端的連接裝置2、設置在車體1底端的滾輪11,連接裝置2的頂部設置有第一橫桿31,第一橫桿31的底端設置有豎桿32,豎桿32的底端設置有第二橫桿33,第二橫桿33的端頭設置有攝像頭34。連接裝置2為高度可調裝置;第二橫桿33上設置有照明燈35和光照強度傳感器36。
連接裝置2包括設置在車體1上的空心筒21、頂端與第一橫桿31連接的實心桿22,實心桿22的底端延伸至空心筒21內,空心筒21的左右兩側內壁均沿空心筒21的長度方向分別設置有一導向軌道23,兩條導向軌道23之間可滑動設置有滑動板24,滑動板24上設置伺服電機25,空心筒21內位于伺服電機25上方設置有擋塊26,擋塊26上設置有貫穿整個擋塊26的長孔,伺服電機25的輸出軸上設置有穿過長孔的螺紋桿27,長孔內設置有與螺紋桿27的外螺紋配合的內螺紋,實心桿22的底部設置有圓槽,圓槽內可活動設置有活動塊28,螺紋桿27的頂部與活動塊28連接,車體上設置有伺服電機控制按鈕組40。其中控制模塊包括PLC41、伺服驅動器42、與光照強度傳感器36電性連接的模數(shù)轉換器43、與照明燈35電性連接的數(shù)模轉換器44,PLC41與電源模塊10、攝像頭34、伺服電機控制按鈕組40、伺服驅動器42、模數(shù)轉換器43、數(shù)模轉換器44電性連接。模數(shù)轉換器43能夠將光照強度傳感器36檢測到的模擬信號轉換成數(shù)字信號傳遞給PLC41。
其中空心筒21的頂部設置有蓋板50,實心桿22穿過蓋板50并與蓋板50滑動連接,這樣設計防止了實心桿22晃動。
其中車體1的底部設置有防滑裝置6,防滑裝置6包括上管體61、下管體62、通過螺紋連接在下管體62上的緊固螺絲63、設置在上管體61頂部的限位板64,上管體61的頂端與車體1的底部連接,底端穿過限位板64并延伸至下管體64內,緊固螺絲63的端頭延伸至下管體62的內腔中并與上管體61的外壁緊密接觸。松開緊固螺絲63,抽插上管體61然后鎖緊緊固螺絲63可以實現(xiàn)防滑裝置6的長短調節(jié);用戶可以將防滑裝置6的長度調長,使得下管體62與地面接觸,從而起到了剎車的作用,防止了車體1自行移動。
當然,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運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為之簡易修飾及等效結構變化,均應同理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