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橋梁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新型橋梁施工裝置。
背景技術:
橋梁不僅僅是為滿足交通需要而架設的使得通行更加便捷的建筑區(qū),同時在很多時候還具有宣傳功能,通過在橋梁上架設印有標語的橫幅進行交通規(guī)則的教育、廣告的宣傳以及重大事項的慶祝。在生產印制這樣的橫幅后,需要進行收卷以方便運輸,傳統(tǒng)的收卷方式采用人工手動收卷,耗時耗力,一些專門的收卷機器在收卷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使橫幅產生褶皺,影響美觀。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新型橋梁施工裝置,其能夠解決上述現(xiàn)在技術中的問題。
本發(fā)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的:本發(fā)明的一種新型橋梁施工裝置,包括臺座以及分別固定在所述臺座頂面左右兩側的收卷裝置以及導引壓實裝置,所述收卷裝置由前后相對且固定設在所述臺座頂面的第一支承架和第二支承架組成,所述第一支承架和所述第二支承架相對側相應設有第一滑槽,每個所述第一滑槽內均設有第一滑塊,所述第一支承架內的所述第一滑槽下方的所述第一支承架后側面內固定設有收卷驅動裝置,所述收卷驅動裝置右側面配合連接有第一轉軸,所述收卷驅動裝置相對的所述第二支承架內設有前后穿通設置的滑槽,所述滑槽內底面設有導引滑槽,所述滑槽內平滑配合連接有第二滑塊,所述第二滑塊前側端轉接有與所述第一轉軸相對設置的第二轉軸,所述第二滑塊底部設有探進所述導引滑槽內的導引滑塊,所述導引滑塊底部設有第二滑槽,所述導引滑槽前端內壁內設有第一容槽,所述第一容槽內設有后側端與所述導引滑塊前側面相連接的第一彈力件,所述第一容槽下方的所述第二支承架內設有滑腔,所述滑腔內設有第三滑塊,所述第三滑塊上螺線紋配合連接有上下伸延設置的鎖扣螺桿,所述滑腔與所述導引滑槽之間的設有第二支承架內設有過道孔,所述過道孔內平滑配合連接有上下伸延設置的推頂桿,所述推頂桿頂部設有推頂斜端面,所述推頂桿底部末梢與所述第三滑塊前側頂部固定連接,所述收卷驅動裝置左側面上部設置有轉速操控器,所述收卷驅動裝置左側面下部設置有轉向操控器,所述底座底部設置有起降裝置。
作為優(yōu)選地技術方案,兩組所述第一滑塊之間轉接有第三轉軸,所述第三轉軸上固定設有第一壓筒,每個所述第一滑塊頂面內均設有觸控器,所述觸控器與所述第一滑槽內頂壁相對設置,所述觸控器與所述收卷驅動裝置電接,每個所述第一滑槽內頂壁內設有第二容槽,每個第二容槽內頂壁與所述第一滑塊頂面之間均設有第二彈力件。
作為優(yōu)選地技術方案,所述第一轉軸與所述第二轉軸相對側固定設有卡定件,每個所述卡定件上均設有相對設置的聯(lián)軸以及固定在所述聯(lián)軸上下兩側相相應設置的卡定塊,兩組所述卡定件之間卡定配合連接有收卷芯軸,所述收卷芯軸兩側末梢相應設有用以與所述聯(lián)軸配合連接的插定孔,所述插定孔上下兩側相應設有用以與所述卡定塊配合連接的卡定槽。
作為優(yōu)選地技術方案,所述鎖扣螺桿頂部端與所述滑腔內頂壁轉接,所述鎖扣螺桿底部與鎖扣驅動裝置配合連接,所述鎖扣驅動裝置外表面設置于所述滑腔內底面內且固定連接。
作為優(yōu)選地技術方案,所述導引壓實裝置由前后相應設置的支承柱組成,每個所述支承柱相對側相應設有第四導引滑槽,每個所述第四導引滑槽內均設有第四滑塊,兩組所述第四滑塊之間轉接有第二壓筒,所述第二壓筒上方的兩組所述支承柱之間轉接有第三壓筒,每個所述第四滑塊底部的所述第四導引滑槽內均設有第三彈力件。
作為優(yōu)選地技術方案,所述起降裝置包括起降臺、起降套件和導引滑桿,所述起降臺設置在所述底座下方,所述起降套件固定設置在起降臺頂面,所述起降套件頂面與所述底座底面固定連接,所述起降套件左右分別設置有所述導引滑桿。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過第一支承架內的第一滑槽下方的第一支承架后側面內固定設收卷驅動裝置,收卷驅動裝置右側面配合連接第一轉軸,收卷驅動裝置相對的第二支承架內設前后穿通設置的滑槽,滑槽內底面設導引滑槽,滑槽內平滑配合連接第二滑塊,第二滑塊前側端轉接與第一轉軸相對設置的第二轉軸,第一轉軸與第二轉軸相對側固定設卡定件,從而實現(xiàn)自動控制收卷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同時方便收卷芯軸的快速安裝和拆卸,提高整體收卷進程。
2.通過第二滑塊底部設探進導引滑槽內的導引滑塊,導引滑塊底部設第二滑槽,導引滑槽前端內壁內設第一容槽,第一容槽內設后側端與導引滑塊前側面相連接的第一彈力件,第一容槽下方的第二支承架內設滑腔,滑腔內設第三滑塊,第三滑塊上螺線紋配合連接上下伸延設置的鎖扣螺桿,滑腔與導引滑槽之間的設第二支承架內設過道孔,過道孔內平滑配合連接上下伸延設置的推頂桿,推頂桿頂部設推頂斜端面,推頂桿底部末梢與第三滑塊前側頂部固定連接,從而實現(xiàn)自動控制第二滑塊的前后移動,實現(xiàn)對收卷芯軸的鎖扣以及解鎖工作,提高收卷芯軸安裝速度以及穩(wěn)定性。
3.通過兩組第一滑塊之間轉接第三轉軸,第三轉軸上固定設第一壓筒,每個第一滑塊頂面內均設觸控器,觸控器與第一滑槽內頂壁相對設置,觸控器與收卷驅動裝置電接,當觸控器觸頂?shù)降谝换蹆软敱趦软敱跁r發(fā)出信號并控制收卷驅動裝置停止轉,防止收卷超程,實現(xiàn)定量收卷,每個第一滑槽內頂壁內設第二容槽,每個第二容槽內頂壁與第一滑塊頂面之間均設第二彈力件,從而實現(xiàn)自動恢復初始位置以及使得第一壓筒對收卷芯軸上的橫幅進行頂壓滾動,提高橫幅的收卷質量。
4.本發(fā)明結構簡單,能實現(xiàn)自動控制安裝和拆卸收卷芯軸,提高收卷芯軸的安裝和拆卸速度,減少工作人員勞動量,同時提高了整體收卷進程,能實現(xiàn)自動控制定量收卷工作,防止收卷超程,能實現(xiàn)自動收卷的同時防止了收卷過程中因張力導致褶皺或重疊現(xiàn)象發(fā)生,提高了橫幅的質量。
附圖說明
為了易于說明,本發(fā)明由下述的具體實施例及附圖作以詳細描述。
圖1為本發(fā)明的一種新型橋梁施工裝置外部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的收卷裝置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的收卷芯軸前視圖;
圖4為本發(fā)明的卡定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fā)明的導引壓實裝置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fā)明的收卷驅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6所示,本發(fā)明的一種新型橋梁施工裝置,包括臺座5以及分別固定在所述臺座5頂面左右兩側的收卷裝置6以及導引壓實裝置7,所述收卷裝置6由前后相對且固定設在所述臺座5頂面的第一支承架61和第二支承架62組成,所述第一支承架61和所述第二支承架62相對側相應設有第一滑槽63,每個所述第一滑槽63內均設有第一滑塊631,所述第一支承架61內的所述第一滑槽63下方的所述第一支承架61后側面內固定設有收卷驅動裝置610,所述收卷驅動裝置610右側面配合連接有第一轉軸611,所述收卷驅動裝置610相對的所述第二支承架62內設有前后穿通設置的滑槽621,所述滑槽621內底面設有導引滑槽624,所述滑槽621內平滑配合連接有第二滑塊622,所述第二滑塊622前側端轉接有與所述第一轉軸611相對設置的第二轉軸623,所述第二滑塊622底部設有探進所述導引滑槽624內的導引滑塊626,所述導引滑塊626底部設有第二滑槽6261,所述導引滑槽624前端內壁內設有第一容槽625,所述第一容槽625內設有后側端與所述導引滑塊626前側面相連接的第一彈力件6251,所述第一容槽625下方的所述第二支承架62內設有滑腔627,所述滑腔627內設有第三滑塊628,所述第三滑塊628上螺線紋配合連接有上下伸延設置的鎖扣螺桿629,所述滑腔627與所述導引滑槽624之間的設有第二支承架62內設有過道孔620,所述過道孔620內平滑配合連接有上下伸延設置的推頂桿6201,所述推頂桿6201頂部設有推頂斜端面6202,所述推頂桿6201底部末梢與所述第三滑塊628前側頂部固定連接,所述收卷驅動裝置610左側面上部設置有轉速操控器6101,所述收卷驅動裝置610左側面下部設置有轉向操控器6102,所述底座5底部設置有起降裝置。
其中,兩組所述第一滑塊631之間轉接有第三轉軸632,所述第三轉軸632上固定設有第一壓筒634,每個所述第一滑塊631頂面內均設有觸控器633,所述觸控器633與所述第一滑槽63內頂壁相對設置,所述觸控器633與所述收卷驅動裝置610電接,當所述觸控器633觸頂?shù)剿龅谝换?3內頂壁內頂壁時發(fā)出信號并控制收卷驅動裝置610停止轉,每個所述第一滑槽63內頂壁內設有第二容槽636,每個第二容槽636內頂壁與所述第一滑塊631頂面之間均設有第二彈力件635,從而實現(xiàn)自動恢復初始位置以及使得第一壓筒634對收卷芯軸8上的橫幅進行頂壓滾動,提高橫幅的收卷質量。
其中,所述第一轉軸611與所述第二轉軸623相對側固定設有卡定件64,每個所述卡定件64上均設有相對設置的聯(lián)軸641以及固定在所述聯(lián)軸641上下兩側相相應設置的卡定塊642,兩組所述卡定件64之間卡定配合連接有收卷芯軸8,所述收卷芯軸8兩側末梢相應設有用以與所述聯(lián)軸641配合連接的插定孔81,所述插定孔81上下兩側相應設有用以與所述卡定塊642配合連接的卡定槽82,從而方便收卷芯軸8的快速安裝和拆卸,提高整體收卷速度。
其中,所述鎖扣螺桿629頂部端與所述滑腔627內頂壁轉接,所述鎖扣螺桿629底部與鎖扣驅動裝置6291配合連接,所述鎖扣驅動裝置6291外表面設置于所述滑腔627內底面內且固定連接,從而實現(xiàn)自動控制收卷芯軸8的鎖扣以及松脫工作,減少工作人人員勞動量且提高了拆裝速度。
其中,所述導引壓實裝置7由前后相應設置的支承柱71組成,每個所述支承柱71相對側相應設有第四導引滑槽72,每個所述第四導引滑槽72內均設有第四滑塊721,兩組所述第四滑塊721之間轉接有第二壓筒73,所述第二壓筒73上方的兩組所述支承柱71之間轉接有第三壓筒74,每個所述第四滑塊721底部的所述第四導引滑槽72內均設有第三彈力件722,從而實現(xiàn)支承橫幅的同時防止橫幅雖受張力作用造成褶皺或重疊現(xiàn)象,從而影響卷制后的橫幅的質量。
其中,所述起降裝置包括起降臺2、起降套件21和導引滑桿22,所述起降臺2設置在所述底座5下方,所述起降套件21固定設置在起降臺2頂面,所述起降套件21頂面與所述底座5底面固定連接,所述起降套件21左右分別設置有所述導引滑桿22,通過設置所述起降裝置可以自由調節(jié)作業(yè)高度。
初始狀態(tài)時,第一支承架61和第二支承架62內的第一滑塊631受到第二彈力件635的頂壓力,使第一支承架61和第二支承架62內的第一滑塊631位于第一滑槽63內的最底部位置,此時,第一滑塊631頂面內的觸控器633最大程度遠離第一滑槽63內頂壁,同時,第三滑塊628通過鎖扣驅動裝置6291帶動鎖扣螺桿629轉,由鎖扣螺桿629帶動第三滑塊628位于滑腔627內的最底部位置,此時,由第三滑塊628帶動推頂桿6201底部最大程度探進滑腔627內,同時,推頂桿6201頂部末梢完全縮回過道孔620內,此時,導引滑槽624內的導引滑塊626受到第一彈力件625的頂壓力,使導引滑塊626位于導引滑槽624內的最后側位置,同時,由導引滑塊626帶動第二滑塊622右側端最大程度伸出第二支承架62的后側面外,此時,推頂桿6201頂部的推頂斜端面6202與第二滑槽6261前側段處于相對狀態(tài),同時,前后兩側第四導引滑槽72內的第四滑塊721受到第三彈力件722的頂壓力,使第四滑塊721位于第四導引滑槽72內的最頂部位置,此時,第四滑塊721帶動第二壓筒73頂部外壁與第三壓筒74底部外壁相連接。
當需要收卷橫幅時,首先將收卷芯軸8移動到前后兩側卡定件64之間,同時,使得收卷芯軸8兩側的插定孔81以及卡定槽82分別與前后兩側卡定件64上的聯(lián)軸641以及卡定塊642處于相對位置,然后向前側移動收卷芯軸8,使得收卷芯軸8前側的插定孔81以及卡定槽82與前側卡定件64上的聯(lián)軸641以及卡定塊642配合連接,然后通過鎖扣驅動裝置6291帶動鎖扣螺桿629轉,由鎖扣螺桿629帶動第三滑塊628以及第三滑塊628上的推頂桿6201向上移動,直至推頂桿6201上的推頂斜端面6202探進第二滑槽6261內且與第二滑槽6261前側段斜端面滑抵壓配合連接,此時,繼續(xù)控制鎖扣驅動裝置6291帶動鎖扣螺桿629轉,直至第三滑塊628移動到滑腔627內的最頂部位置時,此時,推頂斜端面6202與第二滑槽6261滑抵壓配合,使得導引滑塊626克服第一彈力件6251的頂壓力滑到導引滑槽624內的最前側位置,使第一彈力件6251完全探進第一容槽625內,此時,導引滑塊626帶動第二滑塊622完全滑入滑槽621內,同時,第二滑塊622帶動后側的卡定件64上的聯(lián)軸641以及卡定塊642完全插入收卷芯軸8后側的插定孔81以及卡定槽82內,此時控制鎖扣驅動裝置6291停止轉,然后將橫幅穿過第三壓筒74底面以及第二壓筒73頂壁之間,然后將橫幅與收卷芯軸8固定連接,此時,通過收卷驅動裝置610帶動第一轉軸611轉,由第一轉軸611帶動第二轉軸623上的卡定件64以及第一轉軸611上的卡定件64之間的收卷芯軸8轉,隨著收卷芯軸8上的橫幅增加,使第一壓筒634克服第二彈力件635的頂壓力逐漸向上移動,直至第一滑塊631移動到第一滑槽63內的最頂部位置時,此時,第一滑塊631頂面內的觸控器633與第一滑槽63內頂壁相連接,同時由觸控器633發(fā)送信號并控制收卷驅動裝置610停止轉,從而實現(xiàn)智能定量控制,防止收卷超程,此時,第二彈力件635完全探進第二容槽636內。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過第一支承架內的第一滑槽下方的第一支承架后側面內固定設收卷驅動裝置,收卷驅動裝置右側面配合連接第一轉軸,收卷驅動裝置相對的第二支承架內設前后穿通設置的滑槽,滑槽內底面設導引滑槽,滑槽內平滑配合連接第二滑塊,第二滑塊前側端轉接與第一轉軸相對設置的第二轉軸,第一轉軸與第二轉軸相對側固定設卡定件,從而實現(xiàn)自動控制收卷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同時方便收卷芯軸的快速安裝和拆卸,提高整體收卷進程。
2.通過第二滑塊底部設探進導引滑槽內的導引滑塊,導引滑塊底部設第二滑槽,導引滑槽前端內壁內設第一容槽,第一容槽內設后側端與導引滑塊前側面相連接的第一彈力件,第一容槽下方的第二支承架內設滑腔,滑腔內設第三滑塊,第三滑塊上螺線紋配合連接上下伸延設置的鎖扣螺桿,滑腔與導引滑槽之間的設第二支承架內設過道孔,過道孔內平滑配合連接上下伸延設置的推頂桿,推頂桿頂部設推頂斜端面,推頂桿底部末梢與第三滑塊前側頂部固定連接,從而實現(xiàn)自動控制第二滑塊的前后移動,實現(xiàn)對收卷芯軸的鎖扣以及解鎖工作,提高收卷芯軸安裝速度以及穩(wěn)定性。
3.通過兩組第一滑塊之間轉接第三轉軸,第三轉軸上固定設第一壓筒,每個第一滑塊頂面內均設觸控器,觸控器與第一滑槽內頂壁相對設置,觸控器與收卷驅動裝置電接,當觸控器觸頂?shù)降谝换蹆软敱趦软敱跁r發(fā)出信號并控制收卷驅動裝置停止轉,防止收卷超程,實現(xiàn)定量收卷,每個第一滑槽內頂壁內設第二容槽,每個第二容槽內頂壁與第一滑塊頂面之間均設第二彈力件,從而實現(xiàn)自動恢復初始位置以及使得第一壓筒對收卷芯軸上的橫幅進行頂壓滾動,提高橫幅的收卷質量。
4.本發(fā)明結構簡單,能實現(xiàn)自動控制安裝和拆卸收卷芯軸,提高收卷芯軸的安裝和拆卸速度,減少工作人員勞動量,同時提高了整體收卷進程,能實現(xiàn)自動控制定量收卷工作,防止收卷超程,能實現(xiàn)自動收卷的同時防止了收卷過程中因張力導致褶皺或重疊現(xiàn)象發(fā)生,提高了橫幅的質量。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經過創(chuàng)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