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體育器材,尤其涉及一種足球訓練器。
背景技術:
足球訓練中,有球訓練是基本科目。其中運球、踢球、接球及停球等動作的訓練均涉及到撿球和喂球過程。撿球時間大約占到足球總訓練時間的一半。運動員在足球訓練時,需要將踢出去的足球及時撿回,才能進行下一次的觸球練習,浪費大量的訓練時間,影響足球訓練效率。
現(xiàn)有足球訓練過程中,通過配備專人撿回踢出去的足球,并通過配備專人將足球拋給運動員以進行接球、傳球和定位球訓練。然而,它存在如下缺陷:首先,不僅浪費人力,而且還需要配備多個足球,使訓練成本提高。其次,有可能將足球踢至他人財物(住宅玻璃、車輛)和身體上而損害他人的財產和人身安全。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的足球訓練器解決以上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方便撿球的足球訓練器。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足球訓練器,包括足球及所述足球上設有一打氣用針眼,還包括牽拉機構和卷線器,所述牽拉機構包括插入部和線繩,所述插入部的截面為圓形,其一端插入所述針眼內,另一端與所述線繩連接,所述線繩與所述卷線器收放連接。
優(yōu)選的,所述牽拉機構還包括第一軸承,所述插入部包括依次連接且呈階梯狀的連接部、抵接部和轉軸,所述連接部插入所述針眼,所述抵接部抵接于所述足球外壁,所述第一軸承套設于所述轉軸外徑,所述第一軸承一側面抵接所述抵接部的側面,另一側面連接所述線繩。
優(yōu)選的,所述抵接部直徑大于所述連接部。
優(yōu)選的,所述卷線器包括按鈕、具有收容空間的外殼及收容于其內的電源、電機、卷筒和齒輪組,所述電機與齒輪組驅動連接,所述按鈕在所述外殼上朝所述卷筒側面伸入伸出活動設置,且部分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間內;所述卷筒臨近所述按鈕側與線繩收放連接,所述卷筒遠離所述按鈕側與齒輪組配合,所述電源具有第一電線,所述第一電線一端連接于所述電源,另一端在所述卷筒臨近所述按鈕的側面上延伸,所述電機具有第二電線,所述第二電線一端連接于所述電機,另一端在所述卷筒臨近所述按鈕的側面上延伸,所述第一電線和所述第二電線間斷設置。
優(yōu)選的,所述卷筒與齒輪組配合的端面上設有外齒,所述齒輪組包括外齒輪和內齒輪,所述電機的輸出軸與所述外齒輪連接,所述內齒輪與所述外齒輪配合的端面為外齒,所述內齒輪其內設有與所述卷筒的外齒配合的內齒。
優(yōu)選的,所述卷線器還包括復位彈簧,所述復位彈簧貫通所述內齒輪抵接于所述外殼內壁和卷筒之間。
優(yōu)選的,所述卷線器還包括第二軸承,所述第二軸承連接于所述卷筒臨近所述按鈕的側面上,所述按鈕貫通于所述第二軸承內徑。
優(yōu)選的,所述按鈕包括相互連接按壓部和導電部,所述導電部朝向所述第一電線和第二電線設置。
優(yōu)選的,所述按壓部為絕緣層。
優(yōu)選的,所述卷線器還包括設置于所述外殼外側且與所述按鈕呈相對側的卡扣。
與相關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足球訓練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所述牽拉機構連接于所述足球和卷線器之間,所述牽拉機構的線繩長短決定了足球被提出的距離,有效避免了足球遠射時踢壞住宅玻璃、車輛或者他人身體的現(xiàn)象出來,有效保證了安全性;
二、運動員將足球踢出去了,可通過卷線器實現(xiàn)自動收繩,也即運動員無需跑到遠處撿球,便可快速的在原地將足球撿回,并迅速進入下一次踢球練習,節(jié)省了撿球的時間,也節(jié)省了專人撿球員的設置,提高踢球練習的效率;
三、所述線繩通過所述第一軸承與所述足球連接,當足球旋轉時不會被所述線繩所約束,實現(xiàn)足球無束縛的自由旋轉,足球運動狀態(tài)接近真實狀況,能夠利于運動員進行足球訓練。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足球訓練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的卷線器剖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為敘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現(xiàn)“上”、“下”、“左”、“右”字樣,僅表示與附圖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對結構起限定作用。
請同時參閱圖1和圖2,其中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足球訓練器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的卷線器剖視結構示意圖。所述足球訓練器包括足球1、牽拉機構2和卷線器3。所述足球1上設有一針眼11,所述針眼11用于給足球1打氣。
所述牽拉機構2包括插入部21、線繩22和第二軸承23。所述插入部21的截面為圓形,其包括依次連接且呈階梯狀的連接部211、抵接部212和轉軸213,所述連接部211插入所述針眼11的孔內。所述連接部211、抵接部212和轉軸213的截面均為圓形,所述抵接部212的直徑大于所述連接部211,所述抵接部212抵接于所述足球1的外壁。所述第一軸承23套設于所述轉軸213的外徑,所述第一軸承23一側面抵接所述抵接部212的側面,另一側面連接所述線繩22。
所述線繩22為柔性繩子,一端連接于所述第一軸承23另一端連接所述卷線器3。所述線繩22的長短決定了足球1被提出距離的長遠,一般情況下根據球場大小設置所述線繩22的長度,因此從一定程度上限值了足球1被遠射超出球場,有效避免了足球遠射時踢壞住宅玻璃、車輛或者他人身體的現(xiàn)象出來,有效保證了安全性。
所述第一軸承23為滾珠軸承,與所述線繩22固定連接,與所述轉軸213轉動連接。當足球1被踢出后,插入所述針眼11的插入部21跟隨足球1一同旋轉,在所述第一軸承23的作用下,所述線繩22不對足球1起到牽引的作用,不影響踢球的效果。
所述卷線器3包括按鈕31、外殼32、電源33、電機34、卷筒35、齒輪組36、復位彈簧37、第二軸承38和卡扣39。所述齒輪組36包括相互嚙合的外齒輪361和內齒輪362。
所述外殼32為盒狀結構,其內具有一收容空間321。
在所述收容空間321內,所述電機34的輸出軸連接于所述外齒輪361,對所述外齒輪361傳遞扭矩,所述內齒輪362與所述外齒輪361配合的端面為外齒,所述內齒輪362其內設有內齒,該內齒與所述卷筒35的外齒配合。所述卷筒35設置于所述內齒輪362左側(圖1顯示的左側),所述按鈕31在所述外殼32上朝所述卷筒35側面伸入伸出活動設置,且部分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間321內。所述卷筒35為圓筒狀,其臨近所述按鈕31側與線繩22收放連接,所述卷筒35遠離所述按鈕31側設有與所述內齒輪362的內齒配合的外齒。所述復位彈簧37貫通所述內齒輪362抵接于所述外殼32的內壁和所述卷筒35之間。
具體為:踢球時,所述按鈕31為初始狀態(tài),其與所述卷筒35間隔設置,所述復位彈簧37將所述卷筒35推向左側,與所述內齒輪362不嚙合設置,所述線繩22隨著足球1被拉出時,所述卷筒35放線繩22產生自旋轉,因與所述內齒輪362間隔設置,所以線繩22被放出時不受牽引影響,該結構不影響踢球的效果。
所述電源33具有第一電線331,所述第一電線331一端連接于所述電源33,另一端在所述卷筒35臨近所述按鈕31的側面上延伸。所述電機34具有第二電線341,所述第二電線341一端連接于所述電機34,另一端在所述卷筒35臨近所述按鈕31的側面上延伸。所述第一電線331和所述第二電線341在所述卷筒35臨近所述按鈕31的側面間斷設置。
所述按鈕31包括相互連接按壓部311和導電部312,所述導電部312朝向所述第一電線331和所述第二電線341設置,所述按壓部311為絕緣層,部分露出所述外殼32外側。所述第二軸承38連接于所述卷筒35臨近所述按鈕31的側面上,所述按鈕31貫通于所述第二軸承38的內徑,且兩者配合。
具體為:當需要將足球1拉回時,手動按下所述按鈕31,其導電部312接觸到所述卷筒35上的所述第一電線331和所述第二電線341,即將電源33與電機34之間電連通,此時,電機34旋轉,驅動齒輪組旋轉。所述按鈕31被按下的同時,推動所述卷筒35向內齒輪362的方向移動,所述復位彈簧37被壓縮,所述卷筒35與所述內齒輪362嚙合。所述內齒輪362在電機34的作用下被帶動旋轉時,所述卷筒35也一同旋轉,并將連接于其上的線繩22做收繩轉動,實現(xiàn)足球1被拉回。所述卷筒35旋轉時,與之接觸的按鈕31在第二軸承38的作用下,不與所述卷筒35一同旋轉,保證手指按下時的舒適性和靈敏性。所述第二軸承38還減少了手指按壓時產生的防旋轉的摩擦力,使得所述卷筒35的扭力更好地傳遞,保證足球1被拉回時的高效率,實現(xiàn)自動拉回足球1,迅速進入下一次踢球練習。
當所述足球1完全被拉回后,松開所述按鈕31,使其回到初始狀態(tài),即所述卷筒35不與按鈕31和內齒輪362接觸。
所述卡扣39設置于所述外殼32的外側,且與所述按鈕31呈相對側設置???9可將卷線器掛扣于運動員的腰間或者身體合適部位,方便對卷線器3進行手動操作。
與相關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足球訓練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所述牽拉機構連接于所述足球和卷線器之間,所述牽拉機構的線繩長短決定了足球被提出的距離,有效避免了足球遠射時踢壞住宅玻璃、車輛或者他人身體的現(xiàn)象出來,有效保證了安全性;
二、運動員將足球踢出去了,可通過卷線器實現(xiàn)自動收繩,也即運動員無需跑到遠處撿球,便可快速的在原地將足球撿回,并迅速進入下一次踢球練習,節(jié)省了撿球的時間,也節(jié)省了專人撿球員的設置,提高踢球練習的效率;
三、所述線繩通過所述第一軸承與所述足球連接,當足球旋轉時不會被所述線繩所約束,實現(xiàn)足球無束縛的自由旋轉,足球運動狀態(tài)接近真實狀況,能夠利于運動員進行足球訓練。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它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