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人體內(nèi)使用的濾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介入醫(yī)療器械,尤為是一種人體內(nèi)使用的可回收的 血栓過濾器。
技術背景
已有的血栓過濾器有多種類型,如六腳錐形、郁金香型、條網(wǎng)形濾器等, 其由支撐部和收集部構成,支撐部上設有梁錨鉤或絲錨鉤,利用錨鉤的尖 銳端刺入血管內(nèi)壁而掛在血管內(nèi),收集部設置于支撐部的兩端(如圖9所 示)。上述濾器的錨鉤對血管造成損害并損傷鄰近組織結構及引發(fā)術后產(chǎn)生 的 一 系列的嚴重併發(fā)癥,并由于錨鉤長時間對血管的刺激會造成血管再狹 窄的發(fā)生,并且在植入濾器過程中,由于錨鉤方向是固定不變的,其鉤端 部容易劃破輸送器致使其被卡住,在釋放時不易控制濾器的安放形態(tài),難 以準確定位,植入后的濾器易傾斜、滑脫移位,且一旦錨鉤刺入血管便無 法對濾器進行調(diào)整,只能手術取出,危險性極大,并且上述濾器的收集部 均設置于支撐部的兩端(圖9所示),但濾器的整體長度(即軸向長度)是 有尺寸限制的,所以上述濾器的收集部的長度很短,其長度最長也只為濾 器整體長度的1/3,故其捕獲血栓或脫落的粥樣硬化斑塊的能力很差,極大 影響了置入后的療效。 發(fā)明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發(fā)明目的是公開一種可回收,不損傷血管,可有效防止濾
器傾斜、移位及方便精確進行調(diào)整定位且捕獲能力強的血栓過濾器。
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如下包括一至少二根以上的金屬絲構
成的支撐部1,關鍵是支撐部1兩端分別設有具螺紋孔的前固定夾具2和后 固定夾具3,支撐部1內(nèi)設有至少三根金屬絲構成的漏斗狀的收集部4,收 集部4的一端有內(nèi)固定器6,另一端與前、后固定夾具(2、 3)之一連接。 所述的內(nèi)固定器6設于收集部4漏斗狀的底部,收集部4的開口端與后 固定夾具3連接。
所述的內(nèi)固定器6設于收集部4的開口端,收集部4的漏斗狀的底部與 后固定夾具3連接。 所述的支撐部1為所述的金屬絲環(huán)繞構成近似柱狀的螺旋柱體,金屬絲
兩端匯集后與前、后固定夾具(2、 3)固定連接。
所述的螺旋柱體兩端的直徑略大于中間部位的直徑,上述的直徑差為1~ 3隨
所述的收集部4的漏斗狀的壁部應由4根~ 8根金屬絲構成。
所述的收集部4的漏斗狀的壁部為6根金屬絲構成。
所述的收集部4由多根金屬絲構成漏斗狀,其開口端的金屬絲匯集后由 一小夾具5固定后,小夾具5與后固定夾具3連接。
所述的收集部4由多根金屬絲構成漏斗狀,其開口端的金屬絲匯集后由 一小夾具5固定后,小夾具5與后固定夾具3連接,漏斗狀的收集部4的 內(nèi)端的金屬絲匯集后由一內(nèi)夾具6固定。
本實用新型的螺旋狀支撐部可始終保持對血管內(nèi)壁有足夠的均勻張力, 使其能緊貼血管內(nèi)壁,既不損傷血管又可防止濾器發(fā)生傾斜、移位或漂移, 提高了過濾器的穩(wěn)定性,其設置于螺旋狀支撐部內(nèi)的漏斗狀收集部的軸向
長度與支撐部的軸向長度基本相等,使收集部在濾器的總長度限制下具有 最大的軸向長度,故極大提高濾器的捕獲能力,可有效將血液中的血栓或 脫落的粥樣硬化斑塊截獲,且釋出與回收操作更方便,定位更精準,更安 全可靠,極大降低了手術風險,可長期或臨時放置。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右視圖。 圖3為圖1的支撐部結構示意圖。 圖4為收集部第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收集部的第二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收集部的第三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9為已有技術產(chǎn)品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見圖1 ~圖9,為清晰表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8為立體結構示 意圖,其余示意圖則為簡略圖,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如下包括一至 少二根以上的金屬絲構成的支撐部1,特別是支撐部1兩端設有具螺紋孔的 前固定夾具2和后固定夾具3,支撐部1內(nèi)設有至少三根金屬絲構成的漏斗 狀的收集部4,收集部4的一端有內(nèi)固定器6,另一端與前固定夾具2、后 固定夾具3之一連接;金屬絲為醫(yī)用不銹鋼、鈷基合金或NiTi形狀記憶合 金絲,構成支撐部1的金屬絲為多根金屬絲,該多根金屬絲的一端相交聚
集在一起與前固定夾具2焊固,且每根金屬絲按圓周方向均布設置,并自 焊固點進行螺旋,其螺旋線的方向可為左旋或右旋,螺旋多圈后構成一個 螺旋環(huán)狀體,形成螺旋環(huán)狀體后各金屬絲的另一端后固定夾具3固定連接, 前、后固定夾具的端面有內(nèi)螺紋,內(nèi)螺紋可與濾器輸送器連接或脫開,螺 旋環(huán)狀體的各螺旋圈形成了血栓過濾器的支撐部,按其所螺旋的圈數(shù),形 成多個與血管壁面接觸的近似圓形的環(huán)狀,該環(huán)狀的直徑(即螺旋圈的直 徑)大于血管的內(nèi)徑,使其緊撐嵌于血管內(nèi)壁環(huán)周,形成一圓環(huán)接觸面, 血管內(nèi)壁并由于螺旋絲體的頂撐而在兩相鄰螺旋圈體間產(chǎn)生有環(huán)狀凹陷, 該凹陷將與其接觸的螺旋絲體緊緊包覆,使螺旋環(huán)狀的支撐部與血管內(nèi)壁 接觸面產(chǎn)生摩擦阻力,該摩擦阻力足以克服因血液流動沖刷力,避免濾器 產(chǎn)生移位或漂移,并保持前、后固定夾具始終處于血管內(nèi)壁的中心位置, 便于過濾器的回收,提高了定位可靠性及可進行調(diào)整位置,更有效防止過 濾器傾斜,還可在保證強度下使用更細的金屬絲以降低金屬截面覆蓋率,
為增大其與血管內(nèi)壁的摩擦阻力,金屬絲3的截面可為多邊形,如矩形或 菱形等;收集部4設置于螺旋柱體的支撐部1內(nèi),其由另一組的三根或三 根以上的直體金屬絲構成,各金屬絲的一端相交聚集在一起與內(nèi)固定器6 焊固,每根金屬絲按圓周方向均勻分布并分別由內(nèi)固定器6向軸線上方曲 線彎折延伸一段后再向軸線曲線彎折并接近軸線,多根金屬絲組成一漏斗 形框體,形成漏斗形框體后金屬絲的另一端則與支撐部1的前固定夾具2 連接或與支撐部1的后固定夾具3連接,內(nèi)固定器6使收集部4的一端部 與支撐部l形成分離狀態(tài)(即收集部4只有一個端部與支撐部l連接),收 集部4的最大直徑部為漏斗狀框體的開口端,該開口端的直徑略小于支撐
部1的直徑,而漏斗狀框體的漸縮直徑部則構成了收口端,當血流由開口 端向收口端流過時,便可將血液中的血栓或脫落的粥樣硬化斑塊截獲,由 于收集部4設置于支撐部1內(nèi),使收集部4具有與支撐部1整體長度基本
相等的長度,增長了收集部4的捕獲段(收集部4越長其收集效果越好); 使用時,通過輸送器管內(nèi)的導絲與前固定夾具2或后固定夾具3螺接,將 支撐部1和收集部4拉伸近似于直線狀收入輸送器管內(nèi),再由輸送器通過 靜脈將其送達所需部位,然后用導絲把本實用新型釋出,支撐部1展開后 形成螺旋環(huán)狀體并撐嵌于血管內(nèi)壁環(huán)周,收集部4也隨支撐部1的展開而 形成漏斗形框體,收集部4的開口端面對血液的流動方向,若需進行調(diào)整 釋出位置,可將本實用新型收入輸送器再送到確定位置后釋出,并將輸送 器的導絲與固定夾具脫開。在回收濾器時,由于固定夾具始終保持在支撐 部1螺旋軸向方向,使輸送器的導絲可準確方便地與固定夾具螺接,施以 拉力,將支撐部1由螺旋狀拉伸收縮為近似于直線狀且連帶收集部4形成 的放射狀的漏斗開口隨之收縮一并被收入回收導管內(nèi),并可通過前固定夾 具2將濾器收入輸送器,也可通過后固定夾具3將濾器收入輸送器,實現(xiàn) 雙向的回收。
上述的內(nèi)固定器6設于收集部4漏斗狀的底部,收集部4的開口端與后 固定夾具3連接;內(nèi)固定器6設于收集部4漸縮直徑的底端(圖1和圖8 所示),收集部4的開口端則與后固定夾具3固定連接,該結構的濾器可由 股靜脈置入人體;上述的內(nèi)固定器6可設于收集部4的開口端(圖7所示), 收集部4的漸縮直徑的底端與后固定夾具3連接,該結構的濾器可由頸靜 脈置入人體,可用于臨時放置上述的支撐部1為金屬絲環(huán)繞構成近似柱狀的螺旋柱體,金屬絲兩端匯
集后與前、后固定夾具(2、 3)固定連接;多根金屬絲螺旋形成一螺旋柱 體后,其兩端金屬絲匯集后分別與前固定夾具2和后固定夾具3固定連接, 也可在螺旋柱體的一端設有一小夾具5,小夾具5再與后固定夾具3固接(圖 3所示)。
上述的螺旋柱體兩端的直徑略大于中間部位的直徑,上述的直徑差為1~ 3mm;螺旋柱體兩端的直徑略大于中間部位的直徑,使螺旋柱體形成有向其 軸線方向的小凹陷,由于支撐部1兩端的直徑略大于中間部位的直徑,使 血管內(nèi)壁與該凹陷緊密接觸并將支撐部1緊緊包覆,增大支撐部1與血管 內(nèi)壁接觸面產(chǎn)生的摩擦阻力,其直徑差為1 3mm最佳。
上述的收集部4的漏斗狀的壁部應由4根~ 8根金屬絲構成,優(yōu)選為6根; 金屬絲布設的密度直接影響到截獲的效果,可為4 8根,最佳為6根(圖 2所示),且相鄰兩金屬絲的直徑可為等徑或不等徑,金屬絲還可為呈連續(xù) 曲線狀,如波浪形等,以增強截獲效果。
上述的收集部4由多根金屬絲構成漏斗狀,其開口端的金屬絲匯集后由 一小夾具5固定后,小夾具5與后固定夾具3連接;每根金屬絲均彎折成 一近似等腰三角形的框體,組成漏斗狀后,多根金屬絲的端頭均匯集在一 起并與一小夾具5固定(圖5所示),小夾具5再與后固定夾具3連接,或 多根金屬絲的端頭均匯集在一起后可直接與后固定夾具3連接(圖4所示), 小夾具5可方便將收集部4與支撐部1固接。
上述的收集部4由多根金屬絲構成漏斗狀,其開口端的金屬絲匯集后由 一小夾具5固定后,小夾具5與后固定夾具3連接,漏斗狀的收集部4的
內(nèi)端的金屬絲匯集后由一內(nèi)夾具6固定;每根金屬絲均彎折成一近似三角 形的框體,多根金屬絲的一端匯集在一起并與 一小夾具5固定(圖6所示), 另一端則匯集在一起與內(nèi)夾具6固定,小夾具5再與后固定夾具3連接, 小夾具5可方便將收集部4與支撐部1固接。
為增大支撐部1與血管內(nèi)壁的摩擦阻力,在支撐部1的金屬絲上可設有 有多個凸起(圖中未示出),其可為球形或其它形狀,凸起可為金屬材料或 高分子材料制成,該多個凸起的作用一是增加過濾器與與血管內(nèi)壁的摩擦 阻力,減小位移的可能,同時凸起如用某些金屬材料制作,可增加手術安 放過程中在X光或B超監(jiān)視設備的可視清晰度,更方便安裝定位,提高手 術安放的準確性,金屬材料制成的凸起和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凸起可沿金屬 絲的螺旋環(huán)體上混合分設,即相鄰的兩凸起,其一為金屬材料制成,另一 則為高分子材料制成,金屬絲表面還可涂覆一層藥物涂層,通過金屬絲將 藥物直接有效地送至血管處,抑制內(nèi)皮細胞生長,降低血凝。
本實用新型由于支撐部l無鉤刺,可通暢地、非常平穩(wěn)地通過輸送器釋 出或收回,并在釋放過程中或釋放后可隨時調(diào)整控制過濾器的安放形態(tài), 避免了已有濾器展開后因錨鉤刺入血管內(nèi)壁而無法調(diào)控的缺陷,尤其是收 集部4的長度與支撐部1的長度基本相等,極大提高了收集部4的捕獲血 液中的血栓或脫落的粥樣硬化斑塊的能力。
權利要求1. 一種人體內(nèi)使用的濾器,包括一至少二根以上的金屬絲構成的支撐部(1),其特征在于支撐部(1)兩端分別設有具螺紋孔的前固定夾具(2)和后固定夾具(3),支撐部(1)內(nèi)設有至少三根金屬絲構成的漏斗狀的收集部(4),收集部(4)的一端有內(nèi)固定器(6),另一端與前、后固定夾具(2、3)之一連接。
2. 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體內(nèi)使用的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nèi)固定器(6 ) 設于收集部(4)漏斗狀的底部,收集部(4)的開口端與后固定夾具(3) 連接。
3. 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體內(nèi)使用的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nèi)固定器(6 ) 設于收集部(4)的開口端,收集部(4)的漏斗狀的底部與后固定夾具(3)連接。
4. 按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人體內(nèi)使用的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 撐部(1)為所述的金屬絲環(huán)繞構成近似柱狀的螺旋柱體,金屬絲兩端匯 集后與前、后固定夾具(2、 3)固定連接。
5. 按權利要求4所述的人體內(nèi)使用的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柱體兩 端的直徑略大于中間部位的直徑,上述的直徑差為l~3mm。
6. 按權利要求5所述的人體內(nèi)使用的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集部(4) 的漏斗狀的壁部應由4根 8根金屬絲構成。
7. 按權利要求6所述的人體內(nèi)使用的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集部(4) 的漏斗狀的壁部為6根金屬絲構成。
8. 按權利要求7所述的人體內(nèi)使用的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集部(4) 由多根金屬絲構成漏斗狀,其開口端的金屬絲匯集后由一小夾具(5)固 定后,小夾具(5)與后固定夾具(3)連接。
9. 按權利要求8所述的人體內(nèi)使用的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集部(4) 由多根金屬絲構成漏斗狀,其幵口端的金屬絲匯集后由一小夾具(5)固 定后,小夾具(5)與后固定夾具(3)連接,漏斗狀的收集部(4)的內(nèi) 端的金屬絲匯集后由一內(nèi)夾具(6)固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人體內(nèi)使用的濾器。包括一至少二根以上的金屬絲構成的支撐部1,關鍵是支撐部1兩端分別設有具螺紋孔的前固定夾具2和后固定夾具3,支撐部1內(nèi)設有至少三根金屬絲構成的漏斗狀的收集部4,收集部4的一端有內(nèi)固定器6,另一端與前、后固定夾具(2、3)之一連接。本實用新型極大提高濾器的捕獲能力,且釋出與回收操作更方便,定位更精準,更安全可靠,極大降低了手術風險,可長期或臨時放置。
文檔編號A61F2/01GK201211252SQ20082010733
公開日2009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08年4月9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4月9日
發(fā)明者龍 何, 濤 王, 田昆玲, 文 謝 申請人:王 濤;田昆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