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醫(yī)療用處置器械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在外科手術、內(nèi)窺鏡下的手術或處置中使用的醫(yī)療用處 置器械。
背景技術:
在利用與護套的基端連接的操作部來操作與細長的護套前端連接的 處置部的醫(yī)療用處置器械中,提出了各種用于在處置的中途將處置部保持為一定狀態(tài)的保持機構。(例如參照專利文獻l、 2)。在專利文獻1所述的醫(yī)療用處置器械的情況下,具有固定用卡合脫 離螺釘,該固定用卡合脫離螺釘通過調(diào)節(jié)固定部卡合脫離螺釘將操作線 按壓在操作部上,從而限制操作線的移動以保持處置部的狀態(tài)。并且,專利文獻2所述的醫(yī)療用處置器械在操作部上配置有棘爪機構,該棘爪 機構借助于爪部與操作部主體表面的槽部的鉤掛,來限制滑動件向前端 方向的移動以保持處置部的狀態(tài)。該情況下,通過操作配置在操作部側(cè) 面的棘爪解除按鈕,能夠使滑動件移動。但是,例如在專利文獻1所述的醫(yī)療用處置器械的情況下,由于利 用卡合脫離螺釘來按壓并固定操作線,所以在擔負比卡合脫離螺釘與操 作線表面的摩擦力大的外力的情況下,處置部會不經(jīng)意地移動。并且, 在專利文獻2所述的醫(yī)療用處置器械的情況下,在槽部與槽部之間的中 間部分無法固定爪部,因此無法以預定的力量來保持操作線。進而,在 這些處置器械中,由于用于使處置部動作的操作部的操作和在使處置部 成為一定狀態(tài)后進行解除的操作不同,所以無法立刻進行下面的操作。專利文獻l:日本特開2003-126103號公報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平8-126648號公報發(fā)明內(nèi)容本發(fā)明是鑒于上述情況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醫(yī)療用處 置器械,該醫(yī)療用處置器械當在處置的中途將處置部保持為一定狀態(tài)時, 只要不是有意地操作處置部,則即使在處置部上擔負外力也能夠維持處 置部的狀態(tài),并且,能夠同時進行用于再次使處置部動作的操作和解除 處置部的保持狀態(tài)的操作。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fā)明采用以下手段。本發(fā)明的醫(yī)療用處置器械的特征在于,該醫(yī)療用處置器械具有護 套,其具有前端和基端并在軸向延伸;處置部,其配置在該護套的前端 側(cè);傳遞部,其相對于所述護套在軸線方向上進退移動;操作部,其配 置在所述護套的基端側(cè),用于輸入所述傳遞部相對于所述護套的變位信 息;引導部,其相對于所述護套在軸線方向上相對固定,在所述護套的 軸線方向上引導所述傳遞部;前端方向移動防止部,其可使所述傳遞部 相對于該引導部僅向所述護套的基端方向移動;以及基端方向移動防止 部,其可使所述傳遞部相對于所述引導部僅向所述護套的前端方向移動。對于該醫(yī)療用處置器械,當需要將根據(jù)來自操作部的變位輸入而動 作的處置部保持在一定狀態(tài)時,即使在傳遞部上擔負有朝向護套的前端 方向的外力,也能夠通過前端方向移動防止部,使傳遞部僅向護套基端 方向移動,因此,能夠?qū)⑻幹貌康臓顟B(tài)維持為一定。并且,即使擔負有 朝向護套的基端方向的外力,也能夠通過基端方向移動防止部,使傳遞 部僅向護套前端方向移動,因此,能夠?qū)⑻幹貌康臓顟B(tài)維持為一定。并且,本發(fā)明的醫(yī)療用處置器械形成為,在第一方面所述的醫(yī)療用 處置器械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方向移動防止部具有第一固定部, 其相對于所述引導部變位,使所述引導部和所述傳遞部卡合或脫離;以 及第一施力部,其在將所述引導部和所述傳遞部相對固定的方向上對所 述第一固定部施力;所述基端方向移動防止部具有第二固定部,其相 對于所述引導部向與所述第一固定部相反的方向變位,使所述引導部和 所述傳遞部卡合或脫離;以及第二施力部,其在將所述引導部和所述傳 遞部相對固定的方向上對所述第二固定部施力。對于該醫(yī)療用處置器械,即使傳遞部由于外力而要向前端方向移動, 由于通過第一施力部對第一固定部施力,所以,也能夠維持傳遞部相對 于引導部的固定狀態(tài)。另一方面,即使傳遞部要向基端方向移動,由于 通過第二施力部對第二固定部施力,所以,也能夠維持傳遞部相對于引 導部的固定狀態(tài)。因此,即使在任何方向上擔負有外力,也能夠良好地 維持處置部的狀態(tài)。并且,本發(fā)明的醫(yī)療用處置器械的特征在于,該醫(yī)療用處置器械具 有護套,其具有前端和基端并在軸向延伸;處置部,其配置在該護套的前端側(cè);傳遞部,其相對于所述護套在軸線方向上進退移動;操作部, 其配置在所述護套的基端側(cè),用于輸入所述傳遞部相對于所述護套的變位信息;引導部,其相對于所述護套在軸線方向上相對固定,在所述護 套的軸線方向上引導所述傳遞部;特定方向移動防止部,其可使所述傳 遞部相對于該引導部僅向所述護套的前端或基端中的任意一個方向移 動;以及卡定狀態(tài)解除部,其通過所述操作部的向與所述一個方向不同 的另一個方向的變位輸入,來解除所述引導部和所述特定方向移動防止 部的卡定狀態(tài)。對于該醫(yī)療用處置器械,通過使卡定狀態(tài)解除部向護套的前端或基 端中的任意一個方向移動,來解除特定方向移動防止部對傳遞部向上述 一個方向的移動限制,能夠使傳遞部向相同方向移動。此時,能夠同時 進行用于操作處置部的操作部的操作和卡定狀態(tài)解除部的移動操作。并且,本發(fā)明的醫(yī)療用處置器械形成為,在第三方面所述的醫(yī)療用 處置器械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方向移動防止部具有固定部,其 相對于所述引導部變位,使所述引導部和所述傳遞部卡合或脫離;以及 施力部,其使所述固定部向?qū)⑺鲆龑Р亢退鰝鬟f部相對固定的方向 變位;所述卡定狀態(tài)解除部具有固定解除部,該固定解除部克服所述施 力部的作用力,使所述固定部向解除所述固定部和所述引導部的固定狀 態(tài)的方向變位。對于該醫(yī)療用處置器械,即使傳遞部由于外力而要移動,也能夠通 過施力部來維持固定部的變位狀態(tài),所以,能夠維持傳遞部相對于引導部的固定狀態(tài)。另一方面,通過移動固定解除部來使固定部變位,從而 能夠解除傳遞部相對于引導部的固定狀態(tài)。并且,本發(fā)明的醫(yī)療用處置器械形成為,在第三或第四方面所述的 醫(yī)療用處置器械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方向移動防止部配置在所述 護套的前端側(cè)。對于該醫(yī)療用處置器械,與在護套的基端側(cè)防止傳遞部因外力而移 動的情況相比,能夠在接近處置部的位置防止傳遞部的移動。因此,在 處置部不動作時,能夠更加可靠地防止處置部由于外力的負荷而誤動作。根據(jù)本發(fā)明,當在處置的中途將處置部保持為一定狀態(tài)時,只要不 是有意地通過操作部來操作處置部,則即使在處置部上擔負外力,也能 夠維持處置部的狀態(tài)。并且,用于再次操作處置部的操作和解除處置部 的保持狀態(tài)的操作為同一操作,能夠同時進行。
圖1是示出本發(fā)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把持鉗子的整體的概要圖。 圖2是示出本發(fā)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把持鉗子的主要部分的俯視圖。 圖3是示出本發(fā)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把持鉗子的主要部分的立體圖。圖4是示出使本發(fā)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把持鉗子處于靜止狀態(tài)時的主要部分的俯視圖。圖5是圖4的側(cè)視圖。圖6是示出本發(fā)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把持鉗子的主要部分的后視圖。 圖7是用剖面示出使本發(fā)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把持鉗子張開的操作 的說明圖。圖8是圖7的側(cè)視圖。圖9是示出使本發(fā)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把持鉗子閉合的操作的說明圖。圖10是圖9的側(cè)視圖。圖11A是示出本發(fā)明的第2實施方式的把持鉗子的概要圖。圖11B是示出本發(fā)明的第2實施方式的把持鉗子的沿圖11A的n-n線的剖面圖。圖12是示出使本發(fā)明的第2實施方式的把持鉗子張開的操作的說明圖。圖13是示出使本發(fā)明的第2實施方式的把持鉗子閉合的操作的說明圖。符號說明1:把持鉗子;2:護套;2a:前端;2b:基端;3:處置部;5:操 作部;6A:操作線;6B:操作線;7A:引導部;7B:引導部;8:進退 部件;10:前端方向移動防止部;11:基端方向移動防止部;12:卡定 狀態(tài)解除部;13A:把持爪;13B:把持爪;14:水密部;15:匯合部; 16:水密保持部;17A:第一把手部;17B:第二把手部;18:固定手柄; 20A:滑動件部;20B:滑動件部;22:解除部件;23:圓環(huán)部;25:前 端側(cè)突出部;26:基端側(cè)突出部;27:貫穿部;28:鞍部;30:固定螺 釘;31:角部;32:貫通孔;33:間隙;35:內(nèi)壁部;36:底部;37: 外壁部;38:貫通孔;40:卡合凹凸部;41:后鎖定板;42:第一施力 部;43: U字狀槽;45:孔部;46:前鎖定板;47:第二施力部;48: 后鎖定板按壓部;5h間隙;60:把持鉗子;61:特定方向移動防止部; 62:處置部;63:操作部;65:操作線;66:進退部件;67:引導部; 68:卡定狀態(tài)解除部;72:轉(zhuǎn)動軸;73:框架;75:轉(zhuǎn)動軸;76:切槽; 77:前端側(cè)球;78:基端側(cè)球;80:施力部;63A:操作部主體;63B: 滑動件部;66A:大徑部;66B:小徑部;66C:第一錐形部;66D:第二 錐形部;66E:前端側(cè)凸緣部;66F:基端側(cè)凸緣部;68A:前端底部; 68a:貫通孔;68B:基端底部;70A:把持爪;71A:連桿;71B:連桿; 76a: —端;76b:另一端;C:軸線;L:距離。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 圖10說明本發(fā)明的第1實施方式。如圖1 圖5所示,本實施方式的把持鉗子(醫(yī)療用處置器械)1具有具有前端2a和基端2b并在軸向延伸的護套2;配置在護套2的前端2a側(cè)的處置部3;在護套2內(nèi)在護套2的軸線C方向上進退移動的一對 操作線6A、 6B;操作部5,其配置在護套2的基端2b偵ij,用于輸入一 對操作線6A、 6B相對于護套2的變位信息;在護套2的軸線C方向上 引導各操作線6A、 6B的形成為圓軸狀的一對引導部7A、 7B;塑料制的 進退部件(傳遞部)8,其分別與操作線6A、 6B的基端固定連接,將操 作部5的變位信息傳遞到操作線6A、 6B并輸出到處置部3;前端方向移 動防止部(特定方向移動防止部)10,其可使操作線6A、 6B相對于引 導部7A、 7B僅向護套2的基端方向移動;基端方向移動防止部(特定 方向移動防止部)11,其可使操作線6A、 6B僅向護套2的前端方向移動; 以及卡定狀態(tài)解除部12,其通過操作部5的變位輸入,來解除引導部7A、 7B與前端方向移動防止部10或基端方向移動防止部11的卡定狀態(tài)。 護套2具有撓性且彎曲自如。處置部3具有一對把持爪13A、 13B,各把持爪13A、 13B經(jīng)由未圖 示的連桿機構分別與一對操作線6A、 6B連接。操作部5具有確保操作線6A、 6B的水密的水密部14; 一對操作 線6A、 6B的匯合部15;水密保持部16,其與護套2的基端2b固定連 接,并沿著護套2的軸線C在中央部分配置操作線6A、 6B和水密部14; 固定手柄18,其配置有可插入手指的第一把手部17A,并與引導部7A、 7B的另一端連接;以及一對滑動件部20A、 20B,它們配置有與第一把 手部17A不同的可插入手指的第二把手部17B,并分別相對于一對引導 部7A、 7B在水密保持部16和固定手柄18之間移動。 一對引導部7A、 7B隔著操作線6A、6B以相互平行的方式固定在水密保持部16的兩端側(cè)。 另外, 一對操作線6A、 6B、 一對引導部7A、 7B為不銹鋼制。對于一對滑動件部20A、 20B,除了后述的解除部件22的卡合凹凸 部40以外,其他結構要素相同,因此,下面以與滑動件部20A相關的結 構為代表進行說明?;瑒蛹?0A可相對于引導部7A進退,并且具有由透明塑料構成 的解除部件22,該解除部件22收納固定連接有操作線6A的進退部件8, 并在預定范圍內(nèi)相對于操作線6A和引導部7A進退自如。另外,前端方向移動防止部10和基端方向移動防止部11都配置在滑動件部20A中。進退部件8具有形成第二把手部17B的圓環(huán)部23;前端側(cè)突出部 25和基端側(cè)突出部26,它們從圓環(huán)部23的水密保持部16側(cè)和固定手柄 18側(cè)的各自的外周部朝向引導部7A側(cè),分別在圓環(huán)部23的大致切線方 向上相互平行地突出配置;以及貫穿部27,其配置在與前端側(cè)突出部25 和基端側(cè)突出部26正交的方向的圓環(huán)部23的切線位置上,將引導部7A 保持為在軸線C方向上進退自如。在圓環(huán)部23與前端側(cè)突出部25和基端側(cè)突出部26的連接部分上, 形成有形成為大致倒U字狀的鞍部28。操作線6A經(jīng)由固定螺釘30在沿著護套2的軸線C的位置上固定在 進退部件8上。在前端側(cè)突出部25和基端側(cè)突出部26上配置有角部31和貫通孔 32,該角部31配置在前端側(cè)突出部25和基端側(cè)突出部26的相互對置的 側(cè)面,貫穿在貫穿部27中的引導部7A可相對于進退部件8進退地貫通 在該貫通孔32中。角部31在前端側(cè)突出部25的前端和根部之間的中途部分,以使得 前端側(cè)突出部25的軸線C方向的寬度不連續(xù)地變化的方式形成。該角部 31使得前端側(cè)突出部25的與基端側(cè)突出部26對置的側(cè)面的形狀形成為, 當使引導部7A貫穿在后述的前鎖定板46中并與鞍部28卡合時,從根部 到角部31之間與前鎖定板46密合,并且,從角部31到前端之間,在前 端側(cè)突出部25和前鎖定板46之間產(chǎn)生預定寬度的第一間隙33。該角部31在基端側(cè)突出部26的與前端側(cè)突出部25對置的側(cè)面也同 樣形成。在解除部件22上配置有內(nèi)壁部35,其沿著進退部件8的圓環(huán)部 23的內(nèi)表面形成,與圓環(huán)部23 —起形成第二把手部17B;底部36,其 配置在內(nèi)壁部35的外側(cè),用于載置進退部件8;以及從底部36的外側(cè)端 立起設置的外壁部37。在解除部件22上形成有在將進退部件8載置于底部36上時,解除部件22可相對于進退部件8在護套2的軸線C方向上游動的預定的游隙。 并且,在外壁部37上形成有貫通孔38,貫穿在進退部件8的貫穿部27 中的引導部7A可進退地貫通在該貫通孔38中。如圖6所示,在滑動件部20A、 20B相互對置的外壁部37的側(cè)面上 形成有卡合凹凸部40,該卡合凹凸部40可在相互卡合的狀態(tài)下,相對于 護套2移動。另外,在滑動件部20A和滑動件部20B中,卡合凹凸部40的凹部 和凸部的位置不同。前端方向移動防止部IO具有后鎖定板(第一固定部、固定部)41, 其使引導部7A和操作線6A卡合或脫離;以及第一施力部42,其在將引 導部7A和操作線6A相對固定的方向上對后鎖定板41施力。后鎖定板41形成為矩形板狀,在后鎖定板41的一端配置有U字狀 槽43,該U字狀槽43在與進退部件8的基端側(cè)突出部26側(cè)的鞍部28 卡合的狀態(tài)下,可在軸線C方向上滑動,在后鎖定板41的另一端配置有 孔部45,該孔部45以相對于引導部7A形成預定間隙的程度形成為大徑。 后鎖定板41被調(diào)節(jié)為,在U字狀槽43與鞍部28卡合且引導部7A貫穿 在孔部45中的狀態(tài)下,U字狀槽43能夠一邊在鞍部28上沿軸線C方向 滑動, 一邊向與引導部7A的交叉角度變更的方向變位。在U字狀槽43比孔部45靠近護套2的狀態(tài)下,該后鎖定板41相對 于與引導部7A正交的方向稍微傾斜,在孔部45與引導部7A抵接的狀 態(tài)下,該后鎖定板41由第一施力部42定位。第一施力部42例如為螺旋彈簧,在貫穿有引導部7A并壓縮的狀態(tài) 下,第一施力部42的一端與后鎖定板41抵接,另一端與進退部件8的 貫穿部27的端部抵接?;朔较蛞苿臃乐共?1具有前鎖定板(第二固定部、固定部)46, 其相對于引導部7A向與后鎖定板41相反的方向變位,使引導部7A和 操作線6A卡合或脫離;以及第二施力部47,其在將引導部7A和操作線 6A相對固定的方向上對前鎖定板46施力。進退部件8的前端側(cè)突出部25側(cè)的鞍部28卡合。在與孔部45相比U字狀槽43離護套2遠的狀態(tài)下,該前鎖定板46 為相對于與引導部7A正交的方向稍微傾斜的狀態(tài),且向與后鎖定板41 相反的方向稍微傾斜,在孔部45與引導部7A抵接的狀態(tài)下,該前鎖定 板46由第二施力部47定位。第二施力部47例如也為螺旋彈簧,在貫穿有引導部7A并壓縮的狀 態(tài)下,第二施力部47的一端與前鎖定板46抵接,另一端與進退部件8 的貫穿部27的端部抵接??ǘ顟B(tài)解除部12具有后鎖定板按壓部(固定解除部)48,其克 服第一施力部42的作用力,向解除后鎖定板41和引導部7A的固定狀態(tài) 的方向、即擴大第一間隙33的方向按壓后鎖定板41以使其變位;以及 前鎖定板按壓部(固定解除部)50,其克服第二施力部47的作用力,向 解除前鎖定板46和引導部7A的固定狀態(tài)的方向、即擴大第一間隙33的 方向按壓前鎖定板46以使其變位。后鎖定板按壓部48配置成從解除部件22的外壁部37向前端方向突 出預定長度,以便在其與后鎖定板41的孔部45側(cè)的端部抵接時,在進 退部件8和解除部件22之間形成第二間隙51。同樣,前鎖定板按壓部50配置成從解除部件22的外壁部37向基端 方向突出預定長度,以便在其與前鎖定板46的孔部45側(cè)的端部抵接時, 在進退部件8和解除部件22之間形成第二間隙51。接著,進一步參照圖7 圖10說明本實施方式的把持鉗子1的作用 和效果。首先,對在滑動件部20A、 20B為靜止狀態(tài)時,在擔負有使一對把 持爪13A、 13B開閉的外力時,維持滑動件部20A、 20B的靜止狀態(tài)的作 用進行說明。另外,由于滑動件部20A、 20B發(fā)揮同樣的作用,所以, 下面說明滑動件部20A。如圖4和圖5所示,后鎖定板41被第一施力部42按壓,成為U字 狀槽43側(cè)與基端側(cè)突出部26的角部31抵接的狀態(tài)。此時,后鎖定板41 在相對于引導部7A的軸線方向傾斜孔部45和引導部7A之間的游隙的量的狀態(tài)下被固定。因此,當操作線6A即進退部件8相對于引導部7A 要向前端方向(圖4中為右側(cè))移動時,后鎖定板41被基端側(cè)突出部26 按壓而要移動,后鎖定板41相對于引導部7A以越來越傾斜的方式呈楔 狀咬入,因此,成為固定在引導部7A上的狀態(tài),能夠防止其移動。另一方面,前鎖定板46被第二施力部47按壓,成為U字狀槽43 側(cè)與前端側(cè)突出部25的角部31抵接的狀態(tài)。此時,前鎖定板46在相對 于引導部7A的軸線方向傾斜孔部45和引導部7A之間的游隙的量的狀 態(tài)下被固定。因此,當操作線6A即進退部件8相對于引導部7A要向基 端方向(圖4中為左側(cè))移動時,前鎖定板46被前端側(cè)突出部25按壓 而要移動,前鎖定板46相對于引導部7A以越來越傾斜的方式呈楔狀咬 入,因此,與后鎖定板41的情況一樣,成為固定在引導部7A上的狀態(tài), 能夠防止其移動。其結果,在基端側(cè)和前端側(cè)的任意方向上,操作線6A的移動都被限 制,因此, 一對把持爪13A、 13B不進行開閉。說明從該狀態(tài)對一對把持爪13A、 13B進行開閉操作時的作用。首先,為了使操作線6A向前端方向(圖7和圖8中朝向右側(cè))移動, 分別在滑動件部20A和固定手柄18的各把手部17A、 17B中插入手指, 使滑動件部20A向前端方向移動。此時,由于解除部件22相對于進退部件8在預定的游隙內(nèi)移動自如, 所以,解除部件22的后鎖定板按壓部48與后鎖定板41的端部抵接。而 且,由于形成有第二間隙51,所以,解除部件22進一步相對于進退部件 8向前端方向移動該間隔部分的量,相對于U字狀槽43側(cè)的端部,向前 端方向按壓后鎖定板41的孔部45側(cè)的端部。此時,后鎖定板41以與前 鎖定板46的傾斜方向為相同方向的方式, 一邊向與引導部7A的軸線方 向正交的方向變位, 一邊按壓并壓縮第一施力部42。這樣,孔部45和引 導部7A的楔狀態(tài)緩和,不久后被解除。另一方面,前鎖定板46被進退部件8的前端側(cè)突出部25的側(cè)面按 壓而與進退部件8 —起移動,因此,前鎖定板46相對于進退部件8的變 位狀態(tài)沒有變化。因此,在保持傾斜的狀態(tài)下相對于引導部7A移動。這樣,變位從進退部件8輸入到操作線6A、 6B, 一對把持爪13A、 13B動作。接著,使操作線6A向基端方向(圖9和圖IO中朝向左側(cè))移動。 此時,分別在滑動件部20A和固定手柄18的把手部17A、 17B中插入手 指,使滑動件部20A向基端方向移動。此時,由于解除部件22相對于進退部件8在預定的游隙內(nèi)移動自如, 所以,解除部件22的前鎖定板按壓部50與前鎖定板46的端部抵接。而 且,由于在進退部件8和解除部件22之間形成有第二間隙51,所以,解 除部件22進一步相對于進退部件8向基端方向移動該間隔部分的量,相 對于U字狀槽43側(cè)的端部,向基端方向按壓前鎖定板46的孔部45側(cè)的 端部。此時,前鎖定板46以與后鎖定板41的傾斜方向為相同方向的方 式, 一邊向與引導部7A的軸線方向正交的方向變位, 一邊按壓并壓縮第 二施力部47。這樣,孔部45和引導部7A的楔狀態(tài)緩和,不久后被解除。另一方面,由于后鎖定板41被進退部件8的基端側(cè)突出部26的側(cè) 面按壓而與進退部件8—起移動,所以,后鎖定板41相對于進退部件8 的變位狀態(tài)沒有變化。因此,在保持傾斜的狀態(tài)下相對于引導部7A移動。這樣,對操作線6A、 6B輸入與上述相反方向的變位, 一對把持爪 13A、 13B向相反方向動作。根據(jù)該把持鉗子1,當需要將根據(jù)來自操作部5的變位輸入而動作 的處置部3保持在一定狀態(tài)時,即使在操作線6A、 6B上擔負有朝向護 套2的前端方向的外力,也能夠通過前端方向移動防止部10,使操作線 6A、 6B僅向護套2的基端方向移動,能夠使處置部3的狀態(tài)維持為一定。并且,即使擔負有朝向護套2的基端方向的外力,也能夠通過基端 方向移動防止部ll,使操作線6A、 6B僅向護套2的前端方向移動,能 夠使處置部3的狀態(tài)維持為一定。因此,當要在處置的中途將處置部3保持為一定狀態(tài)時,只要不是 有意地通過操作部5來操作處置部3,就能夠維持處置部3的狀態(tài)。并且,由于用于操作處置部3的操作和解除處置部3的保持狀態(tài)的操作為同一 操作,所以,能夠同時進行這些操作。特別地,即使操作線6A、 6B由于外力而要向前端方向移動,由于 通過第一施力部42對后鎖定板41施力,所以,也能夠維持后鎖定板41 和引導部7A的傾斜狀態(tài)(楔狀態(tài)),能夠維持操作線6A、 6B相對于引 導部7A的固定狀態(tài)。另一方面,即使操作線6A要向基端方向移動,由于通過第二施力部 47對前鎖定板46施力,所以,也能夠維持前鎖定板46和引導部7A的 傾斜狀態(tài)(楔狀態(tài)),能夠維持操作線6A相對于引導部7A的固定狀態(tài)。 因此,即使在任何方向上擔負有外力,也能夠良好地維持處置部3的狀 態(tài)。并且,通過使解除部件22相對于進退部件8向護套2的前端或基端 中的任意一個方向移動,從而使后鎖定板41或前鎖定板46與引導部7A 的傾斜狀態(tài)變化,能夠解除孔部45和引導部7A的楔狀態(tài)。因此,能夠 解除操作線6A、 6B的移動限制,能夠使操作線6A、 6B向滑動件部20A、 20B的移動方向移動。接著,參照圖11 圖13說明第2實施方式。另外,對與上述第1實施方式同樣的結構要素標注同一標號,并省 略說明。第2實施方式與第1實施方式的不同點在于,在第1實施方式的把 持鉗子1中,前端方向移動防止部10和基端方向移動防止部11配置在 操作部5上,但是,在本實施方式的把持鉗子60中,特定方向移動防止 部61配置在護套2的前端。除了特定方向移動防止部61以外,把持鉗子60還具有護套2; 配置在護套2的前端2a側(cè)的處置部62;配置在護套2的基端2b側(cè)的操 作部63;相對于護套2在軸線C方向上進退自如地配置的操作線65;進 退部件66,其前端與處置部62連接,該進退部件66形成為軸狀且配置 在軸線C上;引導部67,其形成為圓筒形狀,與護套2的前端2a和后述 的框架73的基端連接;以及卡定狀態(tài)解除部68,其配置在引導部67內(nèi),并與操作線65的前端連接。處置部62具有 一對把持爪70A、 70B;連桿71A、 71B,它們分 別與一對把持爪70A、 70B連接,將伴隨操作線65的進退操作的變位輸 入轉(zhuǎn)換為一對把持爪70A、 70B的開閉輸出;以及框架73,其用于將轉(zhuǎn) 動軸72固定為支點,該轉(zhuǎn)動軸72將一對把持爪70A、 70B和連桿71A、 71B的各自的一端轉(zhuǎn)動自如地連接起來。操作部63具有與護套2的基端連接的操作部主體63A;以及滑動 件部63B,其與操作線65的基端連接,并配置成相對于操作部主體63A 進退自如。進退部件66具有前端側(cè)的大徑部66A;小徑部66B,其配置為比 大徑部66A更靠近基端側(cè),且形成為小徑;第一錐形部66C,其配置在 大徑部66A和小徑部66B之間,外徑從大徑部66A側(cè)朝向小徑部66B側(cè) 逐漸縮?。灰约暗诙F形部66D,其外徑從小徑部66B朝向進退部件66 的基端逐漸擴大。在大徑部66A與第一錐形部66C的邊界部分連接有直 徑比大徑部大的前端側(cè)凸緣部66E,在進退部件66的基端配置有直徑與 前端側(cè)凸緣部66E相同的基端側(cè)凸緣部66F。連桿71A、 71B的另一端經(jīng) 由轉(zhuǎn)動軸75轉(zhuǎn)動自如地連接在大徑部66A的前端??ǘ顟B(tài)解除部68具有能夠在引導部67內(nèi)滑動、并且能夠使進退 部件66的從前端側(cè)凸緣部66E到基端側(cè)的部分在內(nèi)部滑動的外徑和內(nèi) 徑,該卡定狀態(tài)解除部68形成為圓筒狀。在該卡定狀態(tài)解除部68的前 端配置有前端底部68A,在基端配置有基端底部68B。在卡定狀態(tài)解除 部68的側(cè)面每隔120度的間隔形成有在軸線C方向上延伸的3個切槽 76。該切槽76的寬度為如下尺寸后述的前端側(cè)球77和基端側(cè)球78被 保持成不在進退部件66的周向移動,并且,在進退部件的軸線方向移動 自如。切槽76的長度(在圖中用L表示。)比在一對把持爪70A、 70B的 不動作的狀態(tài)下由后述的施力部80施力的前端側(cè)球77和基端側(cè)球78之 間的距離長。另一方面,卡定狀態(tài)解除部68中的切槽76的位置被配置在,切槽76的一端76a和前端底部68A以及切槽76的另一端76b和基 端底部68B分別為相同的距離(在圖中用A表示。)的位置。該距離A 被調(diào)節(jié)為比切槽76的全長和距離L的差(在圖中用B表示。)大。切槽76的兩端76a、 76b作為固定解除部,具有使前端側(cè)球77或基 端側(cè)球78相對于引導部67移動的功能。在前端底部68A上配置有可供進退部件66的大徑部66A貫穿的貫 通孔68a。并且,在基端底部68B上鉚接固定有操作線65。特定方向移動防止部61具有前端側(cè)球(固定部)77,其被卡定狀 態(tài)解除部68的切槽76引導,配置成可在進退部件66的第一錐形部66C 上的表面和引導部67的內(nèi)表面之間沿進退部件66的軸線方向移動;基 端側(cè)球(固定部)78,其被卡定狀態(tài)解除部68的切槽76引導,配置成 可在進退部件66的第二錐形部66D上的表面和引導部67的內(nèi)表面之間 沿進退部件66的軸線方向移動;以及彈簧狀的施力部80,其配置在前端 側(cè)球77和基端側(cè)球78之間,向使兩者分離的方向施力。前端側(cè)球77和基端側(cè)球78的外徑為如下的預定尺寸,即,比進退 部件66的小徑部66B的外周面與引導部67的內(nèi)周面的距離小,并且比 大徑部66A的外周面與引導部的內(nèi)周面的距離大。前端側(cè)球77和基端側(cè)球78在各切槽76內(nèi)分別配置3個。施力部80具有可將前端側(cè)球77按壓在第一錐形部66C上并將基端 側(cè)球78按壓在第二錐形部66D上的作用力。接著,說明本實施方式的把持鉗子60的作用和效果。首先,對在不操作操作部63的狀態(tài)下,擔負有要開閉一對把持爪 70A、 70B的外力時,維持一對把持爪70A、 70B的靜止狀態(tài)時的作用進 行說明。在從圖11所示的狀態(tài),沿著軸線方向在進退部件66上擔負有要向 前端側(cè)(在圖11中為左側(cè))移動的外力時,基端側(cè)球78進一步相對于 第二錐形部66D和引導部67咬入,因此,進退部件66相對于引導部67 為固定狀態(tài),能夠防止其移動。另一方面,沿著軸線方向在進退部件66上擔負有向基端側(cè)(在圖11中為右側(cè))移動的外力時,前端側(cè)球77進一步相對于第一錐形部66C和引導部67咬入,因此,同樣地,進退部件66相對于引導部67為固定狀態(tài),能夠防止其移動。其結果,在基端側(cè)和前端側(cè)的任意方向上,進退部件66的移動都被限制,因此, 一對把持爪70A、 70B不進行開閉。說明從該狀態(tài)對一對把持爪70A、 70B進行開閉操作時的作用。 首先,如圖12所示,在使一對把持爪70A、 70B張開的情況下,為了使操作線65向前端方向(在圖12中為左側(cè))移動,而使滑動件部63B向前端方向移動。此時,伴隨著操作線65向前端側(cè)移動,僅卡定狀態(tài)解除部68相對 于引導部67向前端側(cè)移動。S卩,切槽76相對于前端側(cè)球77和基端側(cè)球 78移動。然后,切槽76的另一端76b與基端側(cè)球78抵接。當進一步使 操作線65移動時,切槽76的另一端76b —邊使基端側(cè)球78向前端側(cè)移 動, 一邊按壓施力部80使其向前端側(cè)移動。此時,前端側(cè)球77向咬入第一錐形部66C的表面和引導部67的內(nèi) 表面的方向移動。但是,通過進一步移動操作線65,從而卡定狀態(tài)解除 部68的基端底部68B與進退部件66的基端側(cè)凸緣部66F抵接,并對其 進行按壓。因此,進退部件66相對于前端側(cè)球77相對移動,前端側(cè)球 77的第一錐形部66C和引導部67的楔狀態(tài)緩和,前端側(cè)球77和第一錐 形部66C以及引導部67的內(nèi)表面的固定狀態(tài)被解除。其結果,前端側(cè)球77和基端側(cè)球78相對于引導部67都為自由狀態(tài), 進退部件66和卡定狀態(tài)解除部68 —起移動。這樣,操作線65的變位被輸入并傳遞到進退部件66,由連桿71A、 71B轉(zhuǎn)換為一對把持爪70A、 70B張開的力。接著,如圖13所示,在使一對把持爪70A、 70B閉合的情況下,為 了使操作線65向基端方向(在圖13中為右側(cè))移動,而使滑動件部63B向基端方向移動。此時,通過操作線65的移動,僅卡定狀態(tài)解除部68相對于引導部 67向基端側(cè)移動。此時,切槽76相對于前端側(cè)球77移動,切槽76的一端76a與前端側(cè)球77抵接。然后, 一邊使前端側(cè)球77向基端側(cè)移動, 一邊按壓施力部80使其移動。此時,基端側(cè)球78向咬入第二錐形部66D的表面和引導部67的內(nèi) 表面的方向移動。但是,通過進一步移動操作線65,從而卡定狀態(tài)解除 部68的前端底部68A與進退部件66的前端側(cè)凸緣部66E抵接,并對其 進行按壓。因此,進退部件66相對于基端側(cè)球78相對移動,基端側(cè)球 78的第二錐形部66D和引導部67的楔狀態(tài)緩和,基端側(cè)球78和第二錐 形部66D以及引導部67的內(nèi)表面的固定狀態(tài)被解除。其結果,前端側(cè)球77和基端側(cè)球78相對于引導部67都為自由狀態(tài), 進退部件66和卡定狀態(tài)解除部68 —起移動。這樣,操作線65的變位被輸入并傳遞到進退部件66,由連桿71A、 71B轉(zhuǎn)換為一對把持爪70A、 70B閉合的力。根據(jù)該把持鉗子60,與第1實施方式那樣,在護套2的基端側(cè)即操 作部63內(nèi)防止進退部件66因外力而移動的情況相比,能夠在接近處置 部62的位置防止進退部件66的移動。因此,在不動作時,能夠更加可 靠地防止一對把持爪70A、 70B因外力而開閉。另外,本發(fā)明的技術范圍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 主旨的范圍內(nèi)可施加各種變更。例如,在上述第l實施方式中,將引導部7A、 7B形成為圓軸狀, 但是,只要能與后鎖定板和前鎖定板的孔部卡合,也可以是方軸。并且, 引導部也可以不是軸狀,只要能夠使進退部件和解除部件在操作線的延 長方向上移動即可。進而,不限于兩個滑動件部20A、 20B和分別與這 兩個滑動件部20A、 20B連接的一對操作線6A、 6B,也可以如第2實施 方式那樣,僅在一個滑動件部上連接一根操作線。并且,施力部不限于螺旋彈簧,也可以是可彈性變形的其他形式的 彈簧,也可以是利用磁鐵的磁力的部件。進而,醫(yī)療用處置器械不限于把持鉗子,也可以是活檢鉗子、針刀、 注射針導管、乳頭切開刀("t'口卜一a)這些相對于護套進行進退操 作來處置的器械。產(chǎn)業(yè)上的可利用性根據(jù)本發(fā)明,當在處置的中途將處置部保持為一定狀態(tài)時,只要不 是有意地通過操作部來操作處置部,則即使在處置部上擔負外力,也能 夠維持處置部的狀態(tài)。并且,用于再次操作處置部的操作和解除處置部 的保持狀態(tài)的操作為同一操作,能夠同時進行。
權利要求
1.一種醫(yī)療用處置器械,其特征在于,該醫(yī)療用處置器械具有護套,其具有前端和基端并在軸向延伸;處置部,其配置在該護套的前端側(cè);傳遞部,其相對于所述護套在軸線方向上進退移動;操作部,其配置在所述護套的基端側(cè),用于輸入所述傳遞部相對于所述護套的變位信息;引導部,其相對于所述護套在軸線方向上相對固定,在所述護套的軸線方向上引導所述傳遞部;前端方向移動防止部,其可使所述傳遞部相對于該引導部僅向所述護套的基端方向移動;以及基端方向移動防止部,其可使所述傳遞部相對于所述引導部僅向所述護套的前端方向移動。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yī)療用處置器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端方向移動防止部具有第一固定部,其相對于所述引導部變位,使所述引導部和所述傳遞 部卡合或脫離;以及第一施力部,其在將所述引導部和所述傳遞部相對固定的方向上對 所述第一固定部施力;所述基端方向移動防止部具有第二固定部,其相對于所述引導部向與所述第一固定部相反的方向 變位,使所述引導部和所述傳遞部卡合或脫離;以及第二施力部,其在將所述引導部和所述傳遞部相對固定的方向上對 所述第二固定部施力。
3. —種醫(yī)療用處置器械,其特征在于,該醫(yī)療用處置器械具有 護套,其具有前端和基端并在軸向延伸;處置部,其配置在該護套的前端側(cè);傳遞部,其相對于所述護套在軸線方向上進退移動;操作部,其配置在所述護套的基端側(cè),用于輸入所述傳遞部相對于 所述護套的變位信息;引導部,其相對于所述護套在軸線方向上相對固定,在所述護套的 軸線方向上引導所述傳遞部;特定方向移動防止部,其可使所述傳遞部相對于該弓1導部僅向所述護套的前端或基端中的任意一個方向移動;以及卡定狀態(tài)解除部,其通過所述操作部的向與所述一個方向不同的另 一個方向的變位輸入,來解除所述引導部與所述特定方向移動防止部的 卡定狀態(tài)。
4. 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醫(yī)療用處置器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特定方向移動防止部具有-固定部,其相對于所述引導部變位,使所述引導部和所述傳遞部卡 合或脫離;以及施力部,其使所述固定部向?qū)⑺鲆龑Р亢退鰝鬟f部相對固定的 方向變位;所述卡定狀態(tài)解除部具有固定解除部,該固定解除部克服所述施力 部的作用力,使所述固定部向解除所述固定部和所述引導部的固定狀態(tài) 的方向變位。
5. 根據(jù)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醫(yī)療用處置器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特定方向移動防止部配置在所述護套的前端側(cè)。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醫(yī)療用處置器械。把持鉗子(1)具有一對引導部(7A、7B),其在護套的軸線(C)方向上引導操作線(6A、6B);進退部件(傳遞部)(8),其將操作部的變位信息傳遞到操作線(6A、6B)并輸出到處置部;前端方向移動防止部(特定方向移動防止部)(10),其可使操作線(6A、6B)僅向護套的基端方向移動;基端方向移動防止部(特定方向移動防止部)(11),其可使操作線(6A、6B)僅向護套的前端方向移動;以及卡定狀態(tài)解除部(12),其通過操作部的變位輸入,來解除引導部(7A、7B)和前端方向移動防止部(10)或基端方向移動防止部(11)的卡定狀態(tài)。由此,能夠提供當在處置的中途將處置部保持為一定狀態(tài)時,即使在處置部上擔負外力也能夠維持處置部的狀態(tài),并能夠同時進行用于再次使處置部動作的操作和解除處置部的保持狀態(tài)的操作的醫(yī)療用處置器械。
文檔編號A61B17/28GK101237824SQ20068002907
公開日2008年8月6日 申請日期2006年8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8月11日
發(fā)明者橋本達銳 申請人:奧林巴斯醫(yī)療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