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提高野生大豆茶品質(zhì)的加工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提高野生大豆茶品質(zhì)的加工方法。該方法采用野生大豆為原料,依次通過:熱水浸泡、恒溫催芽、低溫干燥、快速烘烤、冷卻包裝等步驟得到野生大豆茶。本發(fā)明首創(chuàng)性采用野生大豆制茶,并通過對傳統(tǒng)加工工藝進行優(yōu)化,既保留了野生大豆的獨特風味和營養(yǎng)成分,又提高了野生大豆茶的衛(wèi)生品質(zhì)和營養(yǎng)品質(zhì),加工流程簡化,加工成本低,便于推廣,為野生大豆種質(zhì)資源的保護和利用提供了一條新的途徑。
【專利說明】
一種提高野生大豆茶品質(zhì)的加工方法
技術(shù)領域
[0001] 本發(fā)明屬于茶制品加工方法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提高野生大豆茶品質(zhì)的加工方 法。
【背景技術(shù)】
[0002] 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Sieb.et Zucc)為豆科(Leguminosae)大豆屬(Glycine L.)草本植物,是栽培大豆(Glycine max(Linn. )Merr)的直接祖先。野生大豆與栽培大豆的 最直觀的區(qū)別在于籽粒的大小和顏色。野生大豆籽粒小,81.1%的野生大豆居群籽粒百粒 重小于2.5g,而栽培大豆的百粒重為18g~3(^。75.5%的野生大豆居群籽粒顏色為黑色或 黑褐色,栽培大豆的籽粒顏色大多數(shù)為黃色(即黃豆),另外也有黑色(黑豆或黑大豆)、青色 (青豆或青大豆)、棕色、赤色或雙色。
[0003] 中國先人在馴化野生大豆的過程中,不僅認識到它的營養(yǎng)價值,還發(fā)現(xiàn)了它特別 重要的保健或藥用價值?,F(xiàn)代藥學研究發(fā)現(xiàn),野生大豆的藥理作用與其含多種生物活性成 分有關(guān),其中大豆異黃酮的作用最為突出。大豆異黃酮是一類植物雌激素,具有雌激素和抗 雌激素雙重活性,對緩解更年期綜合征、預防某些癌癥、防止骨質(zhì)疏松、防止心血管疾病、抗 炎、抗菌、抗衰老、抗氧化以及防止酒精中毒等都有一定作用。野生大豆中大豆異黃酮的含 量是栽培大豆的1.5~2.5倍,野生大豆之所以籽粒小、脂肪含量低、大豆異黃酮含量高,是 自然選擇的結(jié)果,因為野生大豆多生長在惡劣環(huán)境條件下,只結(jié)細小的種子僅供繁衍,不合 成多余的油類等成分,而克服逆境需要合成相對較多的異黃酮類次生成分,所以野生大豆 藥用價值高而食用價值低。而栽培大豆籽粒大、脂肪含量高、大豆異黃酮含量低,是人工選 擇的結(jié)果。因為,大豆異黃酮有苦澀味,曾被認為是抗營養(yǎng)因子,因此,大豆在被馴化過程中 人們可能很自然地選擇那些口味好又產(chǎn)量高的品種,客觀上間接地選擇了異黃酮含量低而 脂肪豐富的大豆種質(zhì),久而久之,則形成了栽培大豆品種產(chǎn)量高、口味好,但卻形成了異黃 酮含量越來越低于野生大豆的趨勢,這造成栽培大豆多食用價值高而藥用價值低。
[0004]經(jīng)查,我國自宋朝開始就利用大豆制茶,如湖南的"黃豆茶",又名"姜鹽芝麻豆子 茶"或"六合(姜、鹽、黃豆,芝麻、茶葉、開水)茶",將炒好的芝麻和大豆(黃豆)、茶葉、姜泥、 鹽等放入陶罐,倒進沸水,搖晃均勻后,倒入茶杯。發(fā)明專利"大豆茶及其制備方法"(申請?zhí)?200910073223. X)公開了一種大豆茶及其制備方法,該茶由青大豆與胡蘿卜,或者青大豆、胡 蘿卜、青玉米或黃瓜,或青大豆、胡蘿卜、人參或枸杞按不同重量比配伍組成,通過熱蒸、晾干、 切制、混合程序制得大豆茶。研究論文"黑大豆茶的研制"(《飲料工業(yè)》2012.06)公開了一種 以黑大豆為原料,經(jīng)浸泡、分選、發(fā)芽、烘烤、粉碎、包裝等工藝生產(chǎn)豆茶的制備方法。發(fā)明專 利"一種大豆胚芽茶的制備工藝"(申請?zhí)?01210228325.6)公開了一種大豆胚芽茶的制備 工藝,包括以下步驟:通過風力分級篩選器將豆皮分離,再過10目篩,除去豆糝;將大豆胚芽 清洗干凈,脫水后用強風迅速吹干表面水分;將清洗后的大豆胚芽蒸25~35分鐘;將大豆胚 芽放入100°C~110°C鼓風烘箱中烘2~3個小時;分級過篩進行包裝。研究論文"大豆麥芽茶 的研制"(《糧食與食品工業(yè)》1998.06)公開了一種以大豆和大麥為原料,經(jīng)發(fā)芽、烘烤、粉 碎、浸提、過濾、調(diào)配、均質(zhì)、噴霧等工藝,制備大豆麥芽茶的方法。發(fā)明專利"一種大豆普洱 熟茶及其制備方法"(申請?zhí)?00810058609.9)公開了一種大豆普洱熟茶及其制備方法,將 大豆、蕎麥芽和三七分別用乙醇提取,提取液濃縮物用純凈水溶解后與毛茶混合均勻,置于 30~40°C的環(huán)境中發(fā)酵14~30天,即得到所需的大豆普洱熟茶。發(fā)明專利"一種青稞豆茶" (申請?zhí)?01410292788.8)公開了一種青稞豆茶,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組分:青稞米粉:10~ 40 %、葡萄糖:10~20 %、綠豆粉:10~40 %、大豆粉:10~20 %、綠茶:10~20 %、去離子水: 40~60%;還公開了一種青稞豆茶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青稞進行脫皮,得到青稞 米;將青稞米進行粉碎,得到粒度為200目~220目的青稞粉;按照上述重量份稱取原料,將 青稞米粉、葡萄糖、綠豆粉、大豆粉、綠茶、混合均勻;將得到的混合物料加入去離子水中,并 放入100°C的高溫中煮沸10~15分鐘,冷卻至常溫,即得到一種青稞豆茶。
[0005] 綜上所述,目前大豆茶加工技術(shù)存在的主要問題為:(1)加工原料全部為栽培大豆 或者大豆粉、大豆胚芽、大豆提取物等栽培大豆的再加工產(chǎn)品,栽培大豆籽粒大、脂肪含量 高、大豆異黃酮含量低、食用價值高,但是藥用或保健價值低于野生大豆;(2)加工方法仍以 蒸煮、炒制為主,加工時間長,大豆營養(yǎng)成分破壞嚴重。迄今為止,國內(nèi)外尚無以野生大豆籽 粒為主要原料開發(fā)茶制品的專利或文獻公開。我國是大豆的起源地,野生大豆種質(zhì)資源非 常豐富。因此,充分利用豐富的野生大豆種質(zhì)資源,開發(fā)更多的野生大豆功能產(chǎn)品,對于野 生大豆種質(zhì)資源的保護利用和相關(guān)產(chǎn)業(yè)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發(fā)明內(nèi)容】
[0006]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彌補現(xiàn)有大豆制茶技術(shù)的不足,提供了一種提高野生大豆茶品 質(zhì)的加工方法。該方法首先創(chuàng)新性的采用野生大豆為原料制茶,然后創(chuàng)新性的采用熱水浸 泡、恒溫催芽、低溫干燥和快速烘烤的方式制茶,提高野生大豆茶的品質(zhì),制成一種方便、快 捷、安全、健康的野生大豆顆粒茶,填補目前野生大豆制茶技術(shù)的空白和市場上相關(guān)產(chǎn)品的 空缺。其加工方法及廣品性能相比現(xiàn)有的大?制茶技術(shù)具有明顯的提尚。
[0007] 為實現(xiàn)本發(fā)明之目的,采用以下技術(shù)方案予以實現(xiàn):一種提高野生大豆茶品質(zhì)的 加工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驟:
[0008] (1)熱水浸泡
[0009] 將當年收獲的野生大豆籽粒,置于熱水(>95°C )中,浸泡3h~4h,自然冷卻,期間 每1.5h~2h攪拌1次;
[0010] ⑵恒溫催芽
[0011] 將步驟(1)浸泡后的野生大豆籽粒置于發(fā)芽箱內(nèi),25 °C恒溫催芽至芽長4mm~6mm (通常的催芽時間為24h~30h),期間每4h~5h淋水一次,淋水時間28s~32s;
[0012] ⑶低溫干燥
[0013]將步驟(2)催芽后的野生大豆籽粒置于鼓風干燥箱內(nèi),60°C~70°C條件下干燥至 籽粒含水量6%~8% (通常干燥時間為24h~28h);
[0014] (4)快速烘烤
[0015]將步驟⑶干燥后的野生大豆籽粒置于自動炒貨機內(nèi),140°c~150°C烘烤20min~ 25min至籽粒表皮開裂;
[0016] (5)冷卻包裝
[0017] 將步驟(4)烘烤后的野生大豆籽粒置于干燥間(空氣相對含水量小于15%)內(nèi),冷 卻至室溫后,稱重,并用鋁箱袋包裝密封。
[0018] 進一步,優(yōu)選的一種提高野生大豆茶品質(zhì)的加工方法如下列A~C之一:
[0019] A.將當年收獲的野生大豆籽粒,置于3倍重量的熱水(>95 °C )中,浸泡4h,期間每 2h攪拌1次,自然冷卻;將浸泡后的野生大豆籽粒置于發(fā)芽箱內(nèi),25°C恒溫催芽至芽長6mm, 期間每5h淋水一次,淋水時間30s;將催芽后的野生大豆籽粒置于鼓風干燥箱內(nèi),60°C條件 下干燥至籽粒含水量6%~8%;將干燥后的野生大豆籽粒置于自動炒貨機內(nèi),140°C烘烤 25min至籽粒表皮開裂;將烘烤后的野生大豆籽粒置于干燥間(空氣相對含水量小于15%) 內(nèi),冷卻至室溫后,稱重,并用鋁箱袋包裝密封。
[0020] B.將當年收獲的野生大豆籽粒,置于3倍重量的熱水(>95°C )中,浸泡3h,期間每 1.5h攪拌1次,自然冷卻;將浸泡后的野生大豆籽粒置于發(fā)芽箱內(nèi),25°C恒溫催芽至芽長 4mm,期間每4h淋水一次,淋水時間30s ;將催芽后的野生大豆籽粒置于鼓風干燥箱內(nèi),70 °C 條件下至籽粒含水量6%~8%;將干燥后的野生大豆籽粒置于自動炒貨機內(nèi),150°C烘烤 20min至籽粒表皮開裂;將烘烤后的野生大豆籽粒置于干燥間(空氣相對含水量小于15%) 內(nèi),冷卻至室溫后,稱重,并用鋁箱袋包裝密封。
[0021 ] C.將當年收獲的野生大豆籽粒,置于3倍重量的熱水(>95°C )中,浸泡3.5h,期間 每1.75h攪拌1次,自然冷卻;將浸泡后的野生大豆籽粒置于發(fā)芽箱內(nèi),25°C恒溫催芽至芽長 5mm,期間每4.5h淋水一次,淋水時間30s;將催芽后的野生大豆籽粒置于鼓風干燥箱內(nèi),65 °C條件下干燥至籽粒含水量6%~8% ;將干燥后的野生大豆籽粒置于自動炒貨機內(nèi),145°C 烘烤22min至籽粒表皮開裂;將烘烤后的野生大豆籽粒置于干燥間(空氣相對含水量小于 15 % )內(nèi),冷卻至室溫,稱重,并用鋁箱袋包裝密封。
[0022]本發(fā)明的效果如下:
[0023] 1、首創(chuàng)性采用野生大豆制茶
[0024]野生大豆雖然是栽培大豆的直接祖先,但是,在植物分類學中兩者為不同的作物。 與栽培大豆相比,野生大豆制茶的優(yōu)勢在于:首先,野生大豆的食用或油用價值低,藥用價 值高,特別是,野生大豆中大豆異黃酮的含量是栽培大豆的1.5~2.5倍,作為茶飲,更能充 分利用其藥用價值;其次,野生大豆不存在轉(zhuǎn)基因成分,種植、收獲、加工、食用過程中不存 在安全性隱患;此外,野生大豆籽粒較小,催芽、干燥、烘烤、粉碎等操作更加簡單,能耗更 低,且藥用成分更易析出。
[0025] 2、提高了野生大豆茶的衛(wèi)生品質(zhì)和營養(yǎng)品質(zhì)
[0026]熱水浸泡,一方面,殺死了野生大豆種子表面附著的細菌、真菌等微生物,提高了 野生大豆茶的衛(wèi)生品質(zhì);另一方面,高溫可打破野生大豆種子的休眠,去除部分硬實,可提 高發(fā)芽率20個百分點以上。
[0027]恒溫催芽,恒溫條件不受外界溫度的影響,能保證野生大豆種子最佳的出芽溫度, 縮短了出芽時間,提高了野生大豆籽粒的發(fā)芽率。此外,在恒溫催芽過程中,野生大豆籽粒 中的蛋白酶等化學物質(zhì)活性迅速提高,避免了溫差造成的活性降低。與此同時,野生大豆籽 粒中的生物活動變得活躍,蛋白質(zhì)、脂肪、多糖等貯藏物質(zhì)分解成小分子肽、氨基酸、脂肪酸 和單糖等小分子,γ_氨基丁酸、大豆異黃酮、卵磷脂、皂角苷、維生素 VB2、VB6、VC等的含量 也有提高,而植物凝集素、胰蛋白酶抑制劑和難于用熱分解的植酸等抗營養(yǎng)因子也因發(fā)芽 被降解,所以,恒溫催芽可以提高了野生大豆茶的營養(yǎng)品質(zhì)。
[0028] 3、保留了野生大豆的獨特風味和營養(yǎng)成分
[0029] 低溫干燥和快速烘烤,降低了對野生大豆籽粒原有營養(yǎng)成分的破壞。與此同時,野 生大豆籽粒中原有的有害成分,如蛋白質(zhì)阻礙因子、凝血素、脂肪氧化酶(豆腥味來源)以及 引起甲狀腺腫脹的物質(zhì)等在此過程中均因高溫被鈍化或破壞,因此,進一步消除了其有害 成分,最大程度的保留了野生大豆的獨特風味和營養(yǎng)成分。
[0030] 4、流程簡化,加工成本低,便于推廣
[0031] 本發(fā)明對傳統(tǒng)大度茶制品加工流程進行了簡化,去除了不必要的蒸煮、粉碎、浸提 等流程,根據(jù)野生大豆籽粒的加工特點,優(yōu)化了浸泡、發(fā)芽、干燥、烘烤等流程,縮短了加工 時間,降低了加工成本,提高了野生大豆茶的品質(zhì),使之更符合現(xiàn)代人的飲茶和消費習慣, 便于產(chǎn)品和技術(shù)的推廣應用。
【具體實施方式】
[0032] 實施例中的野生大豆品種為魯野豆1號,由山東省農(nóng)作物種質(zhì)資源中心從墾利野 生大豆居群馴化的野生大豆品種,籽粒卵圓形,種皮黑色,臍黑色,百粒重2.34克,籽粒粗蛋 白含量40.1 %,脂肪含量8.72%,異黃酮總含量6740yg/g(液相色譜法測定),2015年10月收 獲于山東濟南。對比例黑大豆品種為魯黑豆1號,由山東省臨沂市農(nóng)業(yè)科學研究院選育,籽 粒圓形,種皮黑色,臍褐色,百粒重24克,籽粒粗蛋白含量42.7 %,脂肪含量20.4%,異黃酮 總含量3570yg/g(液相色譜法測定),2015年10月收獲于山東濟南。
[0033]催芽設備為美食客MK-S1/30恒溫發(fā)芽箱,干燥設備為上海一恒DHG-9030鼓風干燥 箱,烘烤設備為江蘇邁斯300型自動炒貨機。
[0034]野生大豆茶的評價方法采取感官評定法,取5g野生大豆茶于150ml沸水中浸泡 1 Omin,5位品評員評價茶湯品質(zhì),評定標準見表1。評定得分=外觀+色澤+香氣+ 口味,評定 的結(jié)果為5位打分的平均分。異黃酮總含量測定采用液相色譜法(50目),異黃酮回收率=茶 制品含量/初始含量X 1 〇〇 %,異黃酮損失率=1 〇〇 % -異黃酮回收率。
[0035] 表1野生大豆茶評定標準
[0036]
[0037] 實施例1
[0038] -種提高野生大豆茶品質(zhì)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當年收獲的野生大豆籽 粒,置于3倍重量的熱水(>95°C)中,浸泡4h,期間每2h攪拌1次,自然冷卻;將浸泡后的野生 大豆籽粒置于發(fā)芽箱內(nèi),25 °C恒溫催芽30h至芽長6mm,期間每5h淋水一次,淋水時間30s;將 催芽后的野生大豆籽粒置于鼓風干燥箱內(nèi),60°C條件下干燥28h至籽粒含水量8%以下;將 干燥后的野生大豆籽粒置于自動炒貨機內(nèi),140°C烘烤25min至籽粒表皮開裂;將烘烤后的 野生大豆籽粒置于干燥間(空氣相對含水量小于15%)內(nèi),冷卻至室溫后,稱重,并用鋁箱袋 包裝密封。
[0039] 實施例2
[0040] -種提高野生大豆茶品質(zhì)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當年收獲的野生大豆籽 粒,置于3倍重量的熱水(>95°C)中,浸泡3h,期間每1.5h攪拌1次,自然冷卻;將浸泡后的野 生大豆籽粒置于發(fā)芽箱內(nèi),25 °C恒溫催芽24h至芽長4mm,期間每4h淋水一次,淋水時間30 s; 將催芽后的野生大豆籽粒置于鼓風干燥箱內(nèi),70°C條件下干燥24h至籽粒含水量6% ;將干 燥后的野生大豆籽粒置于自動炒貨機內(nèi),150°C烘烤20min至籽粒表皮開裂;將烘烤后的野 生大豆籽粒置于干燥間(空氣相對含水量小于15%)內(nèi),冷卻至室溫后,稱重,并用鋁箱袋包 裝密封。
[0041 ] 實施例3
[0042] -種提高野生大豆茶品質(zhì)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當年收獲的野生大豆籽 粒,置于3倍重量的熱水(>95°C )中,浸泡3.5h,期間每1.75h攪拌1次,自然冷卻;將浸泡后 的野生大豆籽粒置于發(fā)芽箱內(nèi),25°C恒溫催芽至芽長5mm,期間每4.5h淋水一次,淋水時間 30s;將催芽后的野生大豆籽粒置于鼓風干燥箱內(nèi),65°C條件下干燥至籽粒含水量6%~ 8 % ;將干燥后的野生大豆籽粒置于自動炒貨機內(nèi),145 °C烘烤22min至籽粒表皮開裂;將烘 烤后的野生大豆籽粒置于干燥間(空氣相對含水量小于15%)內(nèi),冷卻至室溫,稱重,并用鋁 箱袋包裝密封。
[0043] 對比例:黑大豆茶的研制方法
[0044] 參照研究論文"黑大豆茶的研制"(《飲料工業(yè)》2012.06,張繼武,杜傳來,華平)中 公開的制備方法,具體包括:原料選擇-清洗除雜-計量-浸泡(2.5倍水常溫浸泡8h~ 1211)4分選4發(fā)芽(芽長0.51111]1~2111111)4供烤(160°〇~180°〇,12111;[11~20111;[11)4冷卻4包裝 ^成品。
[0045] 黑大豆茶的評價方法和評定標準均與本發(fā)明野生大豆茶相同。
[0046] 對比例與實施例1~3的評定結(jié)果見表2。
[0047]表2對比例與實施例1~3評定結(jié)果表
[0048]
[0050] 由表2可見,實施例1~3的評定得分均高于對比例,得分高低順序為:實施例2>實 施例3>實施例1>對比例。對比例因外觀、色澤和香氣欠佳、豆腥味較重,得分明顯低于本 發(fā)明的實施例。根據(jù)評定得分可以推斷出本發(fā)明野生大豆茶的籽粒整齊,裂紋明顯,裂紋與 種皮顏色一致,茶湯特點如下:顏色棕黃、明亮、透明,有濃郁的焦香氣、純正、持久,滋味純 正帶甜,無豆腥味,回味悠長。
[0051] 對比例與實施例1~3的異黃酮總含量結(jié)果見表3。
[0052] 表3對比例與實施例1~3的異黃酮總含量結(jié)果表 [0053]
[0054]由表3可以看出,在加工過程中,對比例和實施例的異黃酮總含量均有降低,但對 比例的異黃酮損失率為45.9%,大大高于實施例1~3和對比例2。本發(fā)明的實施例1~3的異 黃酮回收率均在69%以上,大大高于對比例,這說明,本發(fā)明不僅簡化了加工流程,而且最 大程度的保留了野生大豆中的大豆異黃酮等營養(yǎng)成分。
【主權(quán)項】
1. 一種提高野生大豆茶品質(zhì)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依次包括以下步驟: (1) 熱水浸泡 將當年收獲的野生大豆籽粒,置于> 95 °C的熱水中,浸泡3h~4h,自然冷卻,期間每 1.5h~2h攪拌1次; (2) 恒溫催芽 將步驟(1)浸泡后的野生大豆籽粒置于發(fā)芽箱內(nèi),25°C恒溫催芽至芽長4mm~6mm,期間 每4h~5h淋水一次,淋水時間28s~32s; (3) 低溫干燥 將步驟(2)催芽后的野生大豆籽粒置于鼓風干燥箱內(nèi),60°C~70°C條件下干燥至籽粒 含水量6 %~8 %; (4) 快速烘烤 將步驟(3)干燥后的野生大豆籽粒置于自動炒貨機內(nèi),14 0 °C~15 0 °C烘烤2 0 m i η~ 25min至籽粒表皮開裂; (5) 冷卻包裝 將步驟(4)烘烤后的野生大豆籽粒冷卻至室溫后,稱重,并用鋁箱袋包裝密封。2. 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提高野生大豆茶品質(zhì)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驟(5) 的冷卻為:將步驟(4)烘烤后的野生大豆籽粒置于空氣相對含水量小于15%的干燥間內(nèi)冷 卻。3. 如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提高野生大豆茶品質(zhì)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驟(2) 的催芽時間為24h~30h。4. 如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提高野生大豆茶品質(zhì)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驟(3) 的干燥時間為24h~28h。5. 如權(quán)利要求2-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提高野生大豆茶品質(zhì)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 將當年收獲的野生大豆籽粒,置于3倍重量的>95°C的熱水中,浸泡4h,期間每2h攪拌1次, 自然冷卻;將浸泡后的野生大豆籽粒置于發(fā)芽箱內(nèi),25°C恒溫催芽至芽長6mm,期間每5h淋 水一次,淋水時間30s;將催芽后的野生大豆籽粒置于鼓風干燥箱內(nèi),60°C條件下干燥至籽 粒含水量6%~8% ;將干燥后的野生大豆籽粒置于自動炒貨機內(nèi),140°C烘烤25min至籽粒 表皮開裂;將烘烤后的野生大豆籽粒置于干燥間內(nèi),冷卻至室溫后,稱重,并用鋁箱袋包裝 密封。6. 如權(quán)利要求2-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提高野生大豆茶品質(zhì)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 將當年收獲的野生大豆籽粒,置于3倍重量的>95 °C的熱水中,浸泡3h,期間每1.5h攪拌1 次,自然冷卻;將浸泡后的野生大豆籽粒置于發(fā)芽箱內(nèi),25°C恒溫催芽至芽長4mm,期間每4h 淋水一次,淋水時間30s;將催芽后的野生大豆籽粒置于鼓風干燥箱內(nèi),70°C條件下至籽粒 含水量6%~8% ;將干燥后的野生大豆籽粒置于自動炒貨機內(nèi),150°C烘烤20min至籽粒表 皮開裂;將烘烤后的野生大豆籽粒置于干燥間內(nèi),冷卻至室溫后,稱重,并用鋁箱袋包裝密 封。7. 如權(quán)利要求2-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提高野生大豆茶品質(zhì)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 將當年收獲的野生大豆籽粒,置于3倍重量的>95°C的熱水中,浸泡3.5h,期間每1.75h攪拌 1次,自然冷卻;將浸泡后的野生大豆籽粒置于發(fā)芽箱內(nèi),25°C恒溫催芽至芽長5mm,期間每 4.5h淋水一次,淋水時間30s;將催芽后的野生大豆籽粒置于鼓風干燥箱內(nèi),65°C條件下干 燥至籽粒含水量6%~8%;將干燥后的野生大豆籽粒置于自動炒貨機內(nèi),145°C烘烤22min 至籽粒表皮開裂;將烘烤后的野生大豆籽粒置于干燥間內(nèi),冷卻至室溫,稱重,并用鋁箱袋 包裝密封。
【文檔編號】A23F3/34GK106070864SQ201610405566
【公開日】2016年11月9日
【申請日】2016年6月7日
【發(fā)明人】張曉冬, 李湛, 王棟, 李潤芳, 隋學艷, 王汝娟, 亓艷鳳
【申請人】山東省農(nóng)作物種質(zhì)資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