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改性豆粕的加工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飼料加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改性豆粕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豆粕是大豆榨油之后的副產品,是一種優(yōu)良的植物蛋白資源,是動物日糧中常用 的植物蛋白質原料,其必需氨基酸豐富。但由于大豆蛋白質分子結構復雜,分子量較大 (80%大豆蛋白質分子量超過IOOKDa),存在多種抗營養(yǎng)因子,所以動物長期食用會產生不 同程度的消化不良、氨基酸和維生素等營養(yǎng)成分消化利用率下降,以及生長停滯等一系列
中毒癥狀??範I養(yǎng)因子的鈍化目前有物理方法,化學方法及生物方法。物理方法主要是用一些物理手段對豆粕中一系列抗營養(yǎng)因子產生鈍化和去除的 作用,常用的方法有加熱、浸泡等。加熱可去除熱不穩(wěn)定性抗營養(yǎng)因子,對熱穩(wěn)定性的大豆 抗原蛋白及胃腸脹氣因子等無效,且處理時會出現加熱不足及過度等問題。浸泡可去除其 中分散性較好的抗營養(yǎng)因子,但該方法易引起營養(yǎng)因子的流失?;瘜W處理法是指在豆粕中加入化學物質,并在一定的條件下反應,使抗營養(yǎng)因子 失活或活性降低,來達到鈍化的目的。國內外化學方法方面報道的很多,如亞硫酸鈉處理 法、半胱氨酸處理法等。該法可節(jié)省設備與能源,對抗營養(yǎng)因子的去除較為單一,且存在化 學物質殘留問題,這可能會對食用的動物產生毒副作用,且成本太高。生物學方法主要有酶制劑處理法、微生物發(fā)酵法等。酶制劑處理法的問題在于所 用酶制劑成本較高,且對于抗營養(yǎng)因子的去除較為單一。目前最常用的改性方法為固態(tài)的 微生物發(fā)酵法。該法因所用菌種不同,對抗營養(yǎng)因子去除的效果也不同。且在發(fā)酵過程中 大都存在易燒曲、染菌、附如成本較高、加工周期長(通常在3天左右)等問題。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種改性豆粕的加工方法,以解決豆粕改性現有技術成本 高、營養(yǎng)因子流失和加工周期長等問題。本發(fā)明直接利用魚內臟中豐富的復合酶系,以低成本的方法較為全面的去除豆粕 中的抗營養(yǎng)因子,同時進一步增加改性豆粕的營養(yǎng)價值和誘食性,也為提高水產品加工利 用率提供一種有效途徑。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如下首先將豆粕加水浸泡預處理1-12小時,然后與含有魚內臟成分的魚類加工下腳 料勻漿液按1 1-10 1比例混合均勻,于室溫至70°C的酶解反應溫度下充分酶解,干燥 即得改性豆粕成品。上述的豆粕加水浸泡預處理過程中可施加功率為1-100W/L連續(xù)或脈沖超聲波。上述的酶解反應溫度范圍優(yōu)選在40_60°C。上述的豆粕加水浸泡預處理是在室溫至100°C溫度下進行。度范圍優(yōu)選在70-100°C。本發(fā)明與物理鈍化法相比可以降解大豆球蛋白和β-伴大豆球蛋白等熱穩(wěn)定性 因子,且不存在營養(yǎng)流失問題;與化學鈍化法相比無化學殘留,安全無害,且對于抗營養(yǎng)因 子的處理較為全面;與酶制劑處理法相比成本較低;與傳統(tǒng)的發(fā)酵法等生物改性法相比, 操作簡單,改性加工周期短,且操作溫度較高,可以有效緩解燒曲、染菌等問題。此外,該方 法在去除豆粕中抗營養(yǎng)因子能力方面有著上述各方法所沒有的全面性,減少了豆粕作為動 物飼料對畜禽的毒害作用,有助于消化、吸收。且與上述各種方法比較起來,該方法所加入 的水產品加工下腳料,除含有鈍化豆粕中抗營養(yǎng)因子的復合酶系外,對于改性豆粕的風味 和誘食性方面有著獨特的改進效果,且改善了產品的氨基酸組成和營養(yǎng)價值。本發(fā)明填補了現有水產加工過程中下腳料利用的空白,既充分利用了內臟中用于 消化的復合酶系,又增加了改性豆粕的蛋白含量,方法易于掌握,成本低廉;且提高水產品 加工利用率,促進環(huán)保,使其可在飼料添加劑和水產加工領域中得以推廣應用。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fā)明的方法步驟如下首先將豆粕加水后在室溫至100°C溫度下浸泡預處理1-12小時,然后與含有魚內 臟成分的魚類加工下腳料勻漿液按1 1-10 1比例混合均勻,于室溫至70°C的酶解反應 溫度下充分酶解,使魚內臟中的復合酶系充分發(fā)揮酶解作用,達到去除和鈍化豆粕中抗營 養(yǎng)因子的目的后,干燥即得成品??紤]到縮短浸泡時間的需求,可在浸泡過程中用超聲波處理,超聲波是以連續(xù)或 脈沖的方式施加,功率為1-100W/L。作為優(yōu)選,可將酶解反應溫度控制在40-60°C范圍內,以減少酶解過程中其他有害 細菌滋長的可能性。可在達到抗營養(yǎng)因子充分去除的目的情況下,將酶解反應時間進一步縮短到4-12 小時,以縮短豆粕改性的加工周期。作為優(yōu)選,可在浸泡過程中將浸泡溫度提高至70-100°C,以縮短浸泡周期并達到 初步去除熱不穩(wěn)定性抗營養(yǎng)因子去除的效果。在浸泡過程中加入超聲波,可將浸泡過程時間縮短至1-4小時。以下所述實施例詳細地說明了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在這些實施例中,除另有說明 外,所有份數和百分比均按重量計算。實施例1將豆粕按1 1的比例加水于室溫下浸泡12小時使充分泡漲。將含有內臟成分 的黃魚加工下腳料打漿,然后將浸泡的豆粕及魚下腳料勻漿液以10 1的比例混合均勻, 于25°c溫度、常壓下反應24小時后干燥粉碎。所得產品為金黃色、有一定香氣的粉末。采用SDS-PAGE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及高效液相色譜的方法對其抗營養(yǎng)因子進行 全面檢測,各蛋白蛋白類抗營養(yǎng)因子條帶均有減弱現象;寡糖類抗營養(yǎng)因子成分也有減少。實施例2將豆粕按1 2的比例加水于室溫下附加15W/L的連續(xù)超聲功率,浸泡6小時即 充分泡漲,然后將豆粕中多余的水濾去。將含有內臟成分的鱈魚加工下腳料打漿,然后將浸泡的豆粕及魚下腳料勻漿液以5 1的比例混合均勻,于30°C溫度、常壓下反應16小時后 干燥,并粉碎。所得產品為金黃色、香氣較濃的粉末。采用SDS-PAGE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及高效液相色譜的方法對其抗營養(yǎng)因子進行 全面檢測,各蛋白蛋白類抗營養(yǎng)因子條帶均有減弱現象;寡糖類抗營養(yǎng)因子成分也有減少。實施例3將豆粕按1 1的比例加水于40°C下附加15W/L的連續(xù)超聲功率,浸泡4小時即 充分泡漲。將含有內臟成分的黃魚加工下腳料打漿,然后將浸泡的豆粕及魚下腳料勻漿液 以3 1的比例混合均勻,于70°C溫度、常壓下反應12小時后干燥,并粉碎。所得產品為金 黃色、香氣濃郁的粉末。采用SDS-PAGE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及高效液相色譜的方法對其抗營養(yǎng)因子進行 全面檢測,各蛋白蛋白類抗營養(yǎng)因子條帶均有顯著減弱現象;寡糖類抗營養(yǎng)因子成分也有 大幅減少。實施例4將豆粕按1 2的比例加水于50°C下附加20W/L的連續(xù)超聲功率,浸泡2小時即 充分泡漲,然后將豆粕中多余的水濾去。將含有內臟成分的鱈魚加工下腳料打漿,然后將浸 泡的豆粕及魚下腳料勻漿液以2 1的比例混合均勻,于60°C溫度、常壓下反應12小時后 干燥,并粉碎。所得產品為金黃色、香氣濃郁的粉末。采用SDS-PAGE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及高效液相色譜的方法對其抗營養(yǎng)因子進行 全面檢測,各蛋白蛋白類抗營養(yǎng)因子條帶均基本消失;寡糖類抗營養(yǎng)因子成分殘留甚少。實施例5將豆粕按1 1的比例加水于80°C下附加25W/L的連續(xù)超聲功率,浸泡1. 5小時 即充分泡漲。將含有內臟成分的黃魚加工下腳料打漿,然后將浸泡的豆粕及魚下腳料勻漿 液以1 1的比例混合均勻,于50°C溫度、常壓下反應8小時后干燥,并粉碎。所得產品為 金黃色、香氣濃郁的粉末。采用SDS-PAGE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及高效液相色譜的方法對其抗營養(yǎng)因子進行 全面檢測,各蛋白蛋白類抗營養(yǎng)因子條帶均完全消失;寡糖類抗營養(yǎng)因子成分未有檢出。實施例6將豆粕按1 2的比例加水于85°C下附加25W/L的連續(xù)超聲功率,浸泡1小時即 充分泡漲,然后將豆粕中多余的水濾去。將含有內臟成分的青魚加工下腳料打漿,然后將浸 泡的豆粕及魚下腳料勻漿液以1 1的比例混合均勻,于55°c溫度、常壓下反應7小時后干 燥,并粉碎。所得產品為金黃色、香氣濃郁的粉末。采用SDS-PAGE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及高效液相色譜的方法對其抗營養(yǎng)因子進行 全面檢測,各蛋白蛋白類抗營養(yǎng)因子條帶均完全消失;寡糖類抗營養(yǎng)因子成分未有檢出。實施例7將豆粕按1 1的比例加水于55°C下附加20W/L的連續(xù)超聲功率,浸泡2小時即 充分泡漲。將含有內臟成分的鰱魚加工下腳料打漿,然后將浸泡的豆粕及魚下腳料勻漿液 以2 1的比例混合均勻,于45°C溫度、常壓下反應12小時后干燥,并粉碎。所得產品為金 黃色、香氣濃郁的粉末。采用SDS-PAGE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及高效液相色譜的方法對其抗營養(yǎng)因子進行全面檢測,各蛋白蛋白類抗營養(yǎng)因子條帶均基本消失;寡糖類抗營養(yǎng)因子成分殘留甚少。實施例8將豆粕按1 2的比例加水于45°C下附加15W/L的連續(xù)超聲功率,浸泡3小時即 充分泡漲,然后將豆粕中多余的水濾去。將含有內臟成分的青魚加工下腳料打漿,然后將浸 泡的豆粕及魚下腳料勻漿液以3 1的比例混合均勻,于65°C溫度、常壓下反應12小時后 干燥,并粉碎。所得產品為金黃色、香氣濃郁的粉末。采用SDS-PAGE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及高效液相色譜的方法對其抗營養(yǎng)因子進行 全面檢測,各蛋白蛋白類抗營養(yǎng)因子條帶均有顯著減弱現象;寡糖類抗營養(yǎng)因子成分也有 大幅減少。實施例9將豆粕按1 1的比例加水于30°C下附加15W/L的連續(xù)超聲功率,浸泡6小時即 充分泡漲。將含有內臟成分的鰱魚加工下腳料打漿,然后將浸泡的豆粕及魚下腳料勻漿液 以5 1的比例混合均勻,于35°C溫度、常壓下反應16小時后干燥,并粉碎。所得產品為金 黃色、香氣較濃的粉末。采用SDS-PAGE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及高效液相色譜的方法對其抗營養(yǎng)因子進行 全面檢測,各蛋白蛋白類抗營養(yǎng)因子條帶均有減弱現象;寡糖類抗營養(yǎng)因子成分也有減少。實施例10將豆粕按1 2的比例加水于室溫下浸泡12小時即充分泡漲。將含有內臟成分 的青魚加工下腳料打漿,然后將浸泡的豆粕及魚下腳料勻漿液以10 1的比例混合均勻, 于20°c溫度、常壓下反應24小時后干燥,并粉碎。所得產品為金黃色、有一定香氣的粉末。采用SDS-PAGE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及高效液相色譜的方法對其抗營養(yǎng)因子進行 全面檢測,各蛋白蛋白類抗營養(yǎng)因子條帶均有減弱現象;寡糖類抗營養(yǎng)因子成分也有減少。
權利要求
一種改性豆粕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將豆粕加水浸泡預處理1 12小時,然后與含有魚內臟成分的魚類加工下腳料勻漿液,并且按1∶1 10∶1比例混合均勻,于室溫至70℃的酶解反應溫度下充分酶解,干燥即得成品。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豆粕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的豆粕加水浸泡預處理 時間中施加功率為1-100W/L連續(xù)或脈沖超聲波。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豆粕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的酶解反應溫度優(yōu)選在 40-60°C范圍內。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性豆粕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的豆粕加水浸泡預 處理是在室溫至100°C溫度下進行的。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改性豆粕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在浸泡過程中浸泡溫度 優(yōu)選在70-100°C范圍內。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豆粕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酶解反應時間為4-12小時。
7.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性豆粕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豆粕加水浸泡時間 優(yōu)選為1-4小時。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改性豆粕的加工方法。首先將豆粕加水浸泡預處理1-12小時,然后與含有魚內臟成分的魚類加工下腳料勻漿按1∶1-10∶1比例混合均勻,于室溫至70℃的酶解反應溫度下充分酶解反應達到去除和鈍化豆粕中抗營養(yǎng)因子的目的后,干燥即得成品。浸泡預處理過程中施加功率為1-100W/L連續(xù)或脈沖超聲波,以縮短浸泡時間。作為優(yōu)選,可將酶解反應溫度控制在40-60℃,以避免有害細菌滋長。本發(fā)明充分利用了水產加工下腳料中的復合酶系來鈍化豆粕中抗營養(yǎng)因子;提高了豆粕的消化、吸收率,且增加了改性豆粕的蛋白含量。本發(fā)明易于掌握,成本低廉,且提高了水產品加工廢物的利用率,減少了環(huán)境污染。本發(fā)明可用于飼料添加劑和水產加工。
文檔編號A23L1/211GK101904474SQ20101022784
公開日2010年12月8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16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7月16日
發(fā)明者于淼, 林洪, 齊祥明 申請人:中國海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