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培育企鵝珍珠貝游離珠的方法
【技術(shù)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珍珠培育技術(shù)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培育企鵝珍珠貝游離珠的方法。
【背景技術(shù)】
[0002]隨著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改善,市場對珍珠的需求量增大。目前,在中國海水珍珠主要來源于馬氏珠母貝的養(yǎng)殖。育出珍珠品種單一,制約了珍珠生產(chǎn)的發(fā)展。
[0003]企鵝珍珠貝,為大型珍珠貝類,具有生長速度快、成活率高、分泌珍珠質(zhì)速度快等特點,特別適合培育附殼珍珠。由于企鵝珍珠貝殼內(nèi)珍珠層具有特別的彩虹色,目前在國際上吸引著大量研宄者進行游離珍珠培育的研宄,但均未獲得成功。經(jīng)過多年研宄,我國的企鵝珍珠貝游離珠人工培育已經(jīng)取得初步成功,但還存在育珠貝吐核率高、死亡率高、成珠率低等問題,嚴重制約著企鵝珍珠貝產(chǎn)業(yè)化養(yǎng)殖的發(fā)展。
[0004]企鵝珍珠貝核位左袋腹嵴體積小,且被發(fā)達的腸管充滿,在該位置植核,脫核率高,腸道容易受到損傷,手術(shù)貝死亡率高。另外,企鵝珍珠貝足絲發(fā)達,縮足肌粗壯有力,對珠核造成擠壓,所以手術(shù)貝留核率低;同時,企鵝珍珠貝的外套膜較厚,制成小片后,難以緊貼珠核,會產(chǎn)生素珠或尾巴珠。
【發(fā)明內(nèi)容】
[0005]針對上述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培育企鵝珍珠貝游離珠的方法。
[0006]本發(fā)明為解決其技術(shù)問題所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是:
一種培育企鵝珍珠貝游離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選材,選擇生長狀況良好的企鵝珍珠貝作為育珠貝和小片貝,其中,所述育珠貝需做栓口處理;
步驟二:制作細胞小片,獲取步驟一中所述小片貝的整體外套膜上皮組織,去除所述外套膜的裙帶部分后進行凈化處理,然后將剩余部分切割成規(guī)格一致的細胞小片,并用紅汞藥水處理;
步驟三:獲取珠核,獲取一定直徑規(guī)格的企鵝珍珠貝珠核;
步驟四:將小片和珠核依次插入育珠貝核位,采用先送小片再送珠核的方式將所述細胞小片和珠核插入育珠貝的左袋核位或右袋核位,并使得所述細胞小片和珠核貼緊。
[0007]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步驟一中所述栓口處理,具體包括將育珠貝密集整齊排列在方形塑料框中,絞合部在下,使其不能開口,并暫養(yǎng)1-2個小時,然后,取出其中數(shù)個貝,使其余的貝有開殼的空間,待其自然開殼后將木楔子插入。
[0008]進一步,步驟二中所述規(guī)格一致的細胞小片為2mmX2mm的方形小片。
[0009]進一步,步驟三中選擇所述珠核的直徑范圍為0.4cm-0.5cm。
[0010]進一步,在步驟一中對育珠貝做栓口處理之后,還進一步包括對其剪斷足絲的步驟,以降低插核時對視野和切口的影響。
[0011]進一步,所述育珠貝采用生長I年半左右,殼高為1cm左右的健康企鵝珍珠貝。
[0012]此外,選用I齡,殼高為6?7cm,健康的企鵝珍珠貝作為小片貝。
[0013]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作為一種培育企鵝珍珠貝游離珠的方法,育珠貝自然開口的狀態(tài)下,再插入木楔子完成,不使用開口鉗強行打開,避免了育珠貝外殼的損壞,從而減少了對育珠貝的損害;同時,使用斜口鉗剪斷足絲,降低插核時對視線和切口的影響;育珠貝采用生長I年左右的殼高在1cm左右的企鵝貝,生長速率快,且核位較大,插核處理后,死亡率低,留核率高。小片貝采用6?7cm的小貝,這種規(guī)格的貝,外套膜較薄,制成的外套膜小片可以與珠核貼合更加緊密,提高了珍珠質(zhì)量。同樣,小片貝如果采用馬氏珠母貝,效果也與上述相當,另外,產(chǎn)出的珍珠顏色與馬氏珠母貝相同,顏色與光澤一致性好;本發(fā)明采用小珠核,主要是考慮企鵝珍珠貝的核位偏小,大規(guī)格的珠核更加容易觸碰和沾染上育珠貝的內(nèi)臟,小珠核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這一點,提高了珍珠質(zhì)量。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所述的培育企鵝珍珠貝游離珠的方法進行進一步說明:
一種培育企鵝珍珠貝游離珠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選材,選用I?2齡,殼高為1cm左右,健康的企鵝珍珠貝育珠貝,以及選用I齡,殼高為6?7cm,健康的企鵝珍珠貝作為小片貝,其中,所述育珠貝需做栓口處理,所述栓口處理具體包括將育珠貝密集整齊排列在方形塑料框中,絞合部在下,使其不能開口,并暫養(yǎng)1-2個小時,然后,取出其中數(shù)個貝,使其余的貝有開殼的空間,待其自然開殼后將木楔子插入;具體的,采用規(guī)格為60cmX30cmX20cm的塑料方框,一次可以處理50個左右的育珠貝,若有排列不緊密的地方,可用木楔子等填充;在步驟一中對育珠貝做栓口處理之后,還進一步包括對其剪斷足絲的步驟,以降低插核時對視野和切口的影響;步驟二:制作細胞小片,獲取步驟一中所述小片貝的整體外套膜上皮組織,去除所述外套膜的裙帶部分后進行凈化處理,然后將剩余部分切割成規(guī)格一致2mmX2mm的方形細胞小片,并用紅汞藥水處理;步驟三:獲取珠核,獲取一定直徑規(guī)格的企鵝珍珠貝珠核,珠核的直徑范圍為0.4cm-0.5cm ;步驟四:將小片和珠核依次插入育珠貝核位,采用先送小片再送珠核的方式將所述細胞小片和珠核插入育珠貝的左袋核位或右袋核位,并使得所述細胞小片和珠核貼緊,具體步驟如下:開口器打開施術(shù)貝,用斜口鉗剪斷足絲(不影響視線及切口)。用撥針勾住足絲孔并向下輕微按壓,在足的基部上方黑白交接的褶皺橫切,刀口長度與珠核直徑大致相同,并有一定的弧度。而后,用刀向正上方沿著表皮打開通道。用送片針將小片沿著縮足肌的右側(cè),切口的正上方送到通道底部,隨后將珠核同樣送到通道底部,稍用力將其緊貼小片。
[0015]需要注意的是,細胞小片也可來源于馬氏珠母貝。馬氏珠母貝小片較薄,容易貼緊珠核,且產(chǎn)出的珍珠顏色與馬氏珠母貝游離珠相同,顏色與光澤一致性好。
[0016]以上對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進行了具體說明,當然,本發(fā)明還可以采用與上述實施方式不同的形式,以及相近的領域,這些都不構(gòu)成對本實施方式的任何限制,熟悉本領域的技術(shù)人員在不違背本發(fā)明精神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的變換或相應的改動,都應該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內(nèi)。
【主權(quán)項】
1.一種培育企鵝珍珠貝游離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選材,選擇生長狀況良好的企鵝珍珠貝作為育珠貝和小片貝,其中,所述育珠貝需做栓口處理; 步驟二:制作細胞小片,獲取步驟一中所述小片貝的整體外套膜上皮組織,去除所述外套膜的裙帶部分后進行凈化處理,然后將剩余部分切割成規(guī)格一致的細胞小片,并用紅汞藥水處理; 步驟三:獲取珠核,獲取一定直徑規(guī)格的企鵝珍珠貝珠核; 步驟四:將小片和珠核依次插入育珠貝核位,采用先送小片再送珠核的方式將所述細胞小片和珠核插入育珠貝的左袋核位或右袋核位,并使得所述細胞小片和珠核貼緊。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培育企鵝珍珠貝游離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一中所述栓口處理,具體包括將育珠貝密集整齊排列在方形塑料框中,絞合部在下,使其不能開口,并暫養(yǎng)1-2個小時,然后,取出其中數(shù)個貝,使其余的貝有開殼的空間,待其自然開殼后將木楔子插入。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培育企鵝珍珠貝游離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二中所述規(guī)格一致的細胞小片為2mmX2mm的方形小片。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培育企鵝珍珠貝游離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三中選擇所述珠核的直徑范圍為0.4cm-0.5cm。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培育企鵝珍珠貝游離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一中對育珠貝做栓口處理之后,還進一步包括對其剪斷足絲的步驟,以降低插核時對視野和切口的影響。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培育企鵝珍珠貝游離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育珠貝采用生長I年半左右,殼高為1cm左右的健康企鵝珍珠貝。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培育企鵝珍珠貝游離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選用I齡,殼高為6?7cm,健康的企鵝珍珠貝作為小片貝。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培育企鵝珍珠貝游離珠的方法。本方法采用殼高為10cm左右的企鵝珍珠貝作為育珠貝,殼高為6~7cm左右的企鵝珍珠貝或馬氏貝作為小片貝。植入的珠核采用直徑較小的,插核部位為育珠貝的左袋核位。育珠貝采用生長1年半左右的殼高在10cm左右的企鵝貝,生長速率快,且核位較大,插核處理后,死亡率低,留核率高。小片貝采用6~7cm的小貝,這種規(guī)格的貝,外套膜較薄,制成的小片可以與珠核貼合更加緊密。在插核前使用斜口鉗剪斷足絲,降低其對插核時視野和切口的影響,另外,采用小珠核避免了植核過程觸碰和沾染上育珠貝的肝臟,提高留核率和珍珠質(zhì)量。
【IPC分類】A01K61/00
【公開號】CN104885985
【申請?zhí)枴緾N201510357234
【發(fā)明人】王愛民, 顧志峰, 石耀華, 戰(zhàn)欣, 侯令, 鄭興
【申請人】海南大學
【公開日】2015年9月9日
【申請日】2015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