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農(nóng)業(yè)挖掘機械,具體涉及一種土豆脫土收獲機。
背景技術:
在我國的一些農(nóng)村,土豆收獲基本是靠人力或畜力從地下挖出,這樣不僅費時而且費力,土豆收獲效率低,在某些以土豆種植為主要經(jīng)濟收入的地區(qū),由于種植量大,土豆收獲是農(nóng)民最為犯愁的事情。隨著我國市場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產(chǎn)量持續(xù)增長,土豆收獲機械化迅速發(fā)展,各式各樣的土豆收獲機應運而生。以前的土豆收獲機械是將挖出的土豆散落在地里,仍然需要人工拾撿,且收割出來的土豆表面也會攜帶泥土,這給后續(xù)的儲存,加工工作帶來很多麻煩。
目前常用的土豆收割機是將土豆收割機安裝在手扶拖拉機上,通過手扶拖拉機提供動力,利用傳動齒輪傳動,帶動挖土鏟將土豆挖起,然后配合收割傳送帶將土豆推送出去。但是,現(xiàn)有的土豆收割機挖土鏟將土豆挖起時,一般會帶出大量雜草和泥土,土豆被推送的過程中小塊的泥土從輸送帶的空隙中滑落,大塊的泥土難以清除,會隨土豆一起推送出去,或者是一直滯留在傳送帶上,造成污染;同時,收割出來的土豆表面也會攜帶泥土,這給后續(xù)的儲存,加工工作帶來很多麻煩,同時,由于出售時土豆大小的價錢不一致,需在裝箱時區(qū)分大小,現(xiàn)有的土豆收獲機仍未實現(xiàn)此功能。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與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省時、省力的土豆脫土收獲機,該土豆脫土收獲機不僅能實現(xiàn)土、土豆的有效分離,而且可實現(xiàn)大小土豆的分別收集。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
一種土豆脫土收獲機,包括機架,設置在機架上方的電機、變速箱、傳動裝置和設置在機架下方的行走裝置,所述電機通過變速箱驅動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上兩側分別設有與機架相垂直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為中空結構,機架一側、第一支架的前端設有挖掘鏟;
所述機架上設有滾筒篩,且滾筒篩位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間,所述滾筒篩由傳動裝置驅動旋轉,所述滾筒篩內(nèi)設有傳送帶,所述傳送帶中軸位置處設有傳動鏈,所述傳動鏈上固設有不少于兩組的刮板,所述刮板等間隔設置,電機通過變速箱驅動傳送帶和傳動鏈轉動,所述傳動鏈的傳動速度大于傳送帶的傳送速度,所述挖掘鏟穿過第一支架與傳送帶兩端連接;
所述滾筒篩內(nèi)壁上固設有凹槽式鏟斗;
所述滾筒篩內(nèi)、皮帶的上方設有傾斜的土豆輸送板,所述土豆輸送板兩端分別與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固接,且土豆輸送板與第一支架固接位置處高于土豆輸送板與第二支架固接位置處。
進一步的,所述土豆輸送板包括第一輸送板和第二輸送板,所述第二輸送板位于第一輸送板下方,所述第一輸送板和第二輸送板均由若干等間隔排列的柵條板構成,所述第一輸送板的柵條板之間的間隔大于第二輸送板的柵條板之間的間隔。由于第一輸送板和第二輸送板的柵條板的間隔不一樣,土豆進入第一輸送板時,小點的土豆從第一輸送板的柵條板之間的間隔掉落至第二輸送板的柵條板上,因此,大土豆從傾斜的第一輸送板滑下進入包裝,小土豆從傾斜的第二輸送板滑下進入包裝,實現(xiàn)了大小土豆自動分類。
進一步的,所述滾筒篩由若干等間隔排列的柵條板構成,所述傳動裝置包括兩個驅動齒輪和兩個隨動齒輪,所述滾筒篩的若干柵條板兩端均固接在隨動齒輪上,驅動齒輪與變速箱的輸出軸相固定。
進一步的,所述挖掘鏟的兩側設有擋板。設有擋板,可防止挖掘出來的土豆從挖掘鏟兩次再次掉落至地面。
進一步的,所述每組刮板包括兩個刮片,兩個刮片之間設有夾角α,所述夾角α為50o~180o。
進一步的,滾筒篩的柵條板內(nèi)表面上敷設有橡膠襯層。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輸送板和第二輸送板的柵條板內(nèi)表面上敷設有橡膠襯層。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輸送板和第二輸送板的柵條板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為5o~15o。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挖掘鏟將土豆挖起,土豆落入滾筒篩內(nèi)的傳送帶上,由于傳送鏈的速度大于傳送帶的速度,因此刮板的速度大于傳送帶的速度,因此土豆在傳送帶上不停的被刮板刮下,土豆上的土部分被刮板刮下,且土豆被均勻的分散至輸送帶兩側落入滾筒篩,使得落入滾筒篩的土豆不堆積,滾筒篩內(nèi)壁設有凹槽式鏟斗,凹槽式鏟斗隨滾筒旋轉,當鏟斗旋轉可將滾筒篩內(nèi)的土豆鏟進鏟斗內(nèi),土豆隨鏟斗旋轉,當鏟斗旋轉至上方時,鏟斗的開口朝下,土豆掉出,即調(diào)入至傾斜的土豆輸送板上,土豆從土豆輸送板上滑出進入包裝袋包裝。土豆先在刮板的作用刮下一部分土,再在旋轉的滾筒篩和鏟斗內(nèi)來回碰觸,使得土從土豆上脫落,土從滾筒篩間隙中落下,實現(xiàn)了土豆和土壤的分離;土豆輸送板分第一輸送板和第二輸送板,實現(xiàn)土豆的大小分離,使得土豆的收揀更加便利。本發(fā)明設備結構簡單,操作便利,適合于個體農(nóng)戶使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主視圖;
圖2是滾筒篩內(nèi)部的結構連接示意圖;
圖3是滾筒篩內(nèi)壁的凹槽式鏟斗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第一輸送板和第二輸送板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發(fā)明。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
一種土豆脫土收獲機,包括機架1,設置在機架上方的電機2、變速箱3、傳動裝置和設置在機架下方的行走裝置4,所述電機通過變速箱驅動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上兩側分別設有與機架相垂直的第一支架5和第二支架6,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為中空結構,機架一側、第一支架的前端設有挖掘鏟7,挖掘鏟的兩側設有擋板8;
所述機架上設有滾筒篩9,所述滾筒篩由若干等間隔排列的柵條板構成,且滾筒篩9位于第一支架5和第二支架6之間,所述滾筒篩由傳動裝置驅動旋轉,所述傳動裝置包括兩個驅動齒輪11和兩個隨動齒輪10,所述滾筒篩的若干柵條板兩端均固接在隨動齒輪10上,驅動齒輪11與變速箱2的輸出軸相固定,所述滾筒篩內(nèi)設有傳送帶12,所述傳送帶中軸位置處設有傳動鏈13,所述傳動鏈上固設有不少于兩組的刮板14,所述刮板等間隔設置,每組刮板包括兩個刮片,兩個刮片之間設有夾角α,所述夾角α為50o~180o,電機通過變速箱驅動傳送帶和傳動鏈轉動,所述傳動鏈的傳動速度大于傳送帶的傳送速度,所述挖掘鏟穿過第一支架與傳送帶兩端連接;
所述滾筒篩內(nèi)壁上固設有凹槽式鏟斗15;
所述滾筒篩內(nèi)、皮帶的上方設有傾斜的土豆輸送板,所述土豆輸送板包括第一輸送板16和第二輸送板17,所述第二輸送板17位于第一輸送板16下方,所述第一輸送板和第二輸送板均由若干等間隔排列的柵條板構成,所述第一輸送板的柵條板之間的間隔大于第二輸送板的柵條板之間的間隔。所述土豆輸送板兩端分別與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固接,且土豆輸送板與第一支架固接位置處高于土豆輸送板與第二支架固接位置處。
工作時,挖掘鏟將土豆挖起,土豆落入滾筒篩內(nèi)的傳送帶上,土豆在傳送帶上不停的被刮板刮下,土豆上的土部分被刮板刮下,且土豆被均勻的分散至輸送帶兩側落入滾筒篩,使得落入滾筒篩的土豆不堆積,滾筒篩內(nèi)壁設有凹槽式鏟斗,凹槽式鏟斗隨滾筒旋轉,當鏟斗旋轉可將滾筒篩內(nèi)的土豆鏟進鏟斗內(nèi),土豆隨鏟斗旋轉,當鏟斗旋轉至上方時,鏟斗的開口朝下,土豆掉出,即調(diào)入至傾斜的第一輸送板16上,小號的土豆從第一輸送板的間隙中掉至第二輸送板17,大小土豆分別從第一輸送板和第二輸送板上滑出進入包裝袋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