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集裝箱式數(shù)據中心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集裝箱式數(shù)據中心。
背景技術:
移動式集裝箱數(shù)據中心作為一種低成本,高集成度、高能效,機動靈活,快速部署 的微型數(shù)據中心解決方案逐漸被各大廠商采用。如何解決集裝箱數(shù)據中心在高密度,小維 護空間要求下的布局難題,不同廠家提出不同的布局或維護解決方案。現(xiàn)有技術一種集裝箱式數(shù)據中心10如圖1所示,所述集裝箱式數(shù)據中心10包括 集裝箱,所述集裝箱包括兩個側壁11、與所述兩個側壁11連接的頂壁12和底板13。所述 集裝箱被設置兩列機柜18,每列機柜分別靠近所述兩個側壁11,且間隔一定距離。所述機 柜18之間以面對面形式列布,每個機柜18與集裝箱側壁11成垂直排列。所述集裝箱式數(shù) 據中心10還包括制冷單元15,所述制冷單元15設置于所述集裝箱的頂壁12。兩列機柜與 集裝箱側壁11形成出風通道17 ;兩列機柜柜間為維護通道,形成進風通道19,整個集裝箱 內風流的流向16如圖1所示,機柜18中的設備產生的熱風排到出風通道17,熱風經由設置 在頂壁12的制冷單元15冷卻后,通過風扇回供給進風通道19。在實現(xiàn)本發(fā)明的過程中,發(fā)明人發(fā)現(xiàn)現(xiàn)有技術中至少存在如下問題現(xiàn)有技術中集裝箱為標準集裝箱,寬度尺寸是一定的,兩列機柜此種排列導致在 集裝箱中放置的機柜的寬度要受到集裝箱寬度的限制,即只能放置一定寬度尺寸的機柜, 在集裝箱寬度尺寸一定的情況下,不能集成大型機柜,因此數(shù)據中心的集成度不高。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集裝箱式數(shù)據中心,可提高數(shù)據中心的集成度。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集裝箱式數(shù)據中心,包括集裝箱、至少三排機柜與數(shù)據處 理設備,所述數(shù)據處理設備設置于所述機柜內,所述至少三排機柜平行設置且垂直于所述 集裝箱的長邊,所述至少三排機柜相鄰兩排機柜背靠背設置或者間隔設置,其中相鄰兩排 機柜間隔設置時在所述相鄰兩排機柜間間隔形成維護通道。本發(fā)明實施例所述至少三排機柜平行設置且垂直于所述集裝箱的長邊,每排機柜 在寬度方向上可以不受集裝箱的寬度限制,因此可以集成大尺寸的機柜,提高了集裝箱的 集成度。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 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一簡單地介紹。圖1是現(xiàn)有技術一種集裝箱式數(shù)據中心的側視結構示意圖;圖2(a)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一一種集裝箱式數(shù)據中心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2(b)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一另一種集裝箱式數(shù)據中心的俯視結構示意圖3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二集裝箱式數(shù)據中心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三集裝箱式數(shù)據中心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發(fā)明實施例四集裝箱式數(shù)據中心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五集裝箱式數(shù)據中心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7是本發(fā)明實施例六集裝箱式數(shù)據中心的俯視結構示意圖8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七集裝箱式數(shù)據中心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9是本發(fā)明實施例八集裝箱式數(shù)據中心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10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九集裝箱式數(shù)據中心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1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十集裝箱式數(shù)據中心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使本發(fā)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方式, 對本發(fā)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
僅僅用于解釋本發(fā) 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fā)明。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集裝箱式數(shù)據中心,包括集裝箱、至少三排機柜與數(shù)據處 理設備,所述數(shù)據處理設備設置于所述機柜內,所述至少三排機柜平行設置且垂直于所述 集裝箱的長邊,所述至少三排機柜相鄰兩排機柜背靠背設置或者間隔設置,其中相鄰兩排 機柜間隔設置時在所述相鄰兩排機柜間間隔形成維護通道。本發(fā)明實施例所述至少三排機柜平行設置且垂直于所述集裝箱的長邊,每排機柜 在寬度方向上可以不受集裝箱的寬度限制,因此可以集成大尺寸的機柜,提高了集裝箱的 集成度。請參考圖2 (a),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一集裝箱式數(shù)據中心20的俯視結構示意圖,本發(fā) 明實施例包括至少三排機柜,圖2(a)只示出了三排機柜。所述集裝箱式數(shù)據中心20包括 集裝箱及至少三排機柜,所述至少三排機柜平行設置且垂直于所述集裝箱的長邊21,即所 述集裝箱的兩個長側壁。所述至少三排機柜平行設置且垂直于所述集裝箱的長邊21,所述 至少三排機柜相鄰兩排機柜背靠背設置或者間隔設置,其中相鄰兩排機柜間隔設置時在所 述相鄰兩排機柜間間隔形成維護通道。其中,所述至少三排機柜中相鄰兩排機柜可以部分 以背靠背形式設置,部分以間隔形式設置,或者全部以間隔形式設置。其中間隔設置可以包 括背對背設置或面對面設置,面對面設置的相鄰兩排機柜間間隔形成進風通道,背對背設 置的相鄰兩排機柜間間隔形成出風通道,所述背靠背設置的相鄰兩排機柜為前維護機柜。若只以三排機柜為例說明,如圖2(a)所示,分別為第一排機柜201、第二排機柜 202及第三排機柜203。這三排機柜為間隔形式設置,具體的,所述第一排機柜201與所述 第二排機柜202背對背設置,所述第三排機203柜與所述第二排機柜202面對面設置,所述 第一排機柜201與所述第二排機柜202間隔形成出風通道25,所述第三排機柜203與所述 第二排機柜202間隔形成進風通道,所述集裝箱中的進風通道與出風通道相互隔離,三排 機柜之間間隔形成維護通道。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所述三排機柜均靠近所述集裝箱的一個長邊 設置,即所述三排機柜在一條直線上。從圖2(a)中可以看出,除了在所述第一排機柜201與所述第二排機柜202間隔形 成出風通道25外,第三排機柜203與靠近所述第三排機柜203的集裝箱端門28之間也會形成出風通道;除了在所述第三排機柜203與所述第二排機柜202間隔形成進風通道外, 所述第一排機柜201與靠近所述第一排機柜201的集裝箱端門28之間也會形成進風通道。 所述機柜風道為下進上出或者前進前出或者下進下出。 所述數(shù)據中心還包括制冷單元(圖未示出),所述制冷單元包括交換器和風扇,所 述制冷單元可以設置在每排機柜的頂部或側部或下部或間隔設置的相鄰兩排機柜間。以所 述第一排機柜201為例,若制冷單元設置在所述第一排機柜201的頂部,所述第一排機柜 201內的設備產生的熱風(風流即為圖2中的標號29)排到所述第一排機柜201與所述第 二排機柜202間隔形成出風通道25內,熱風經由所述制冷單元內部的換熱器冷卻后,通過 風扇回供給所述第一排機柜201的進風通道。所述出風通道和/或進風通道端部設置有封閉通道與外部的隔門。如圖2(a)所 示,所述第一排機柜201與所述第二排機柜202之間設置第一隔門205,將所述第一排機柜 201與所述第二排機柜202之間間隔形成出風通道25與外界隔離,同時在所述第三排機柜 203與靠近所述第三排機柜203的集裝箱端門28之間設置第二隔門206,將所述第三排機 柜203與靠近所述第三排機柜203的集裝箱端門間隔形成出風通道與外界隔離。通過設置 所述第一隔門205和所述第二隔門206,可以將所述集裝箱中形成的出風通道,即所述第一 排機柜201與所述第二排機柜202之間的出風通道和所述第三排機柜203與靠近所述第三 排機柜203的集裝箱端門28之間的出風通道,與所述集裝箱中形成的進風通道,即所述第 三排機柜203與所述第二排機柜202間隔的進風通道及所述第一排機柜201與靠近所述第 一排機柜201的集裝箱端門28之間的進風通道,進行相互隔離。本發(fā)明實施例所述三排機柜平行設置且垂直于所述集裝箱的長邊,每排機柜在寬 度方向上可以不受集裝箱的寬度限制,因此可以集成大尺寸的機柜,提高了集裝箱的集成度。所述集裝箱的另一長邊與所述三排機柜之間形成維護通道24,可供維護人員進行 設備維護。所述集裝箱還包括兩個集裝箱端門28,可以理解的是,其中一個集裝箱端門28 或者兩個集裝箱端門28可以開啟,維護人員可通過開啟集裝箱端門28進入所述集裝箱內 進行設備維護。圖2(a)所示機柜均以間隔形式設置,還可以相鄰兩排機柜部分以背靠背形式設 置,部分以間隔形式設置,如圖2(b)所示,其中所述第一排機柜201與所述第二排機柜202 背靠背設置,所述第三排機203柜與所述第二排機柜202面對面設置。請參考圖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二集裝箱式數(shù)據中心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其與本發(fā)明 實施例一的結構類似,不同在于所述第一排機柜201與所述第二排機柜202靠近所述集裝 箱的一個長邊設置,所述第三排機柜203靠近所述集裝箱的另一個長邊設置。如此設置可 以避免所述三排機柜都集中在集裝箱的一側。如果所述三排機柜都集中在集裝箱的一側, 會使得集裝箱的重心不穩(wěn),在運輸過程中造成裝運不便;另外在使用過程中如果所有機柜 都集中在集裝箱的一側,可能導致壓壞集裝箱底板或者地基,減少集裝箱的使用壽命。請參考圖4,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三集裝箱式數(shù)據中心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其與本發(fā)明 實施例一的結構類似,不同在于本發(fā)明實施例是將所述集裝箱中的出風通道通過設置所述 第一隔門205和所述第二隔門實現(xiàn)與外界進風通道的隔離,而發(fā)明實施例將所述集裝箱中 的進風通道通過設置隔門來實現(xiàn)與外界出風通道的隔離。具體的,如圖4所示,本發(fā)明實施例在所述第一排機柜201與所述靠近所述第一排機柜201的集裝箱端門28之間設置第三 隔門210,將所述第一排機柜201與所述靠近所述第一排機柜201的集裝箱端門28間隔形 成進風通道與外界隔離,同時在所述第二排機柜202與所述第三排機柜203之間設置第四 隔門212,將所述第二排機柜202與所述第三排機柜203間隔形成的進風通道與外界隔離。 本發(fā)明實施例所述至少三排機柜平行設置且垂直于所述集裝箱的長邊,每排機柜在寬度方 向上可以不受集裝箱的寬度限制,因此可以集成大尺寸的機柜,提高了集裝箱的集成度
請參考圖5,為本發(fā)明實施例四集裝箱式數(shù)據中心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其與本發(fā)明 實施例一的結構類似,不同在于除了在所述第一排機柜201與所述第二排機柜202之間設 置第一隔門205,在所述第三排機柜203與靠近所述第三排機柜203的集裝箱端門28之間 設置第二隔門206,還在所述第一排機柜201與所述靠近所述第一排機柜201的集裝箱端門 28之間設置第三隔門210,在所述第二排機柜202與所述第三排機柜203之間設置第四隔 門212,由此實現(xiàn)所述集裝箱中進風通道和出風通道的相互隔離。本發(fā)明實施例所述至少三 排機柜平行設置且垂直于所述集裝箱的長邊,每排機柜在寬度方向上可以不受集裝箱的寬 度限制,因此可以集成大尺寸的機柜,提高了集裝箱的集成度請參考圖6,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五集裝箱式數(shù)據中心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其與本發(fā)明 實施例一的結構類似,不同在于還包括第四排機柜204,所述第四排機柜204與所述第三排 機柜203背對背設置,這樣所述第三排機柜203與所述第四排機柜204間隔形成出風通道, 同時所述第一排機柜201與所述第二排機柜202之間也間隔形成出風通道,在所述集裝箱 中只有兩個出風通道,所述集裝箱中所述第二排機柜202與第三排機柜203及所述第一排 機柜201和所述第四排機柜204與兩個集裝箱端門28之間均形成進風通道。本發(fā)明實施 例在第一排機柜201與所述第二排機柜202之間設置第一隔門205,在所述第三排機柜203 與所述第四排機柜204之間設置第二隔門206即可實現(xiàn)所述集裝箱中進風通道和出風通道 的相互隔離。本發(fā)明實施例所述三排機柜平行設置且垂直于所述集裝箱的長邊,每排機柜 在寬度方向上可以不受集裝箱的寬度限制,因此可以集成大尺寸的機柜,提高了集裝箱的 集成度請參考圖7,為本發(fā)明實施例六集裝箱式數(shù)據中心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其與本發(fā)明 實施例二(圖3)的結構類似,不同在于還包括第四排機柜204,所述第四排機柜204與所述 第三排機柜203背對背設置,這樣所述第三排機柜203與所述第四排機柜204間隔形成出 風通道。所述第一排機柜201與所述第二排機柜202靠近所述集裝箱的一個長邊設置,所 述第三排機柜203與所述第四排機柜204靠近所述集裝箱的另一個長邊設置。本發(fā)明實施例在第一排機柜201與所述第二排機柜202之間設置第一隔門205,在 所述第三排機柜203與所述第四排機柜204之間設置第二隔門206即可實現(xiàn)所述集裝箱中 進風通道和出風通道的相互隔離。本發(fā)明實施例所述至少三排機柜平行設置且垂直于所述 集裝箱的長邊,每排機柜在寬度方向上可以不受集裝箱的寬度限制,因此可以集成大尺寸 的機柜,提高了集裝箱的集成度另外,所述第三排機柜203與所述第四排機柜204和第一排機柜201與所述第二 排機柜202交錯設置可以避免所述四排機柜都集中在集裝箱的一側。如果所述四排機柜都 集中在集裝箱的一側,會使得集裝箱的重心不穩(wěn),在運輸過程中造成裝運不便;另外在使用 過程中如果所有機柜都集中在集裝箱的一側,可能導致壓壞集裝箱底板或者地基,減少集裝箱的使用壽命。 請參考圖8,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七集裝箱式數(shù)據中心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其與本發(fā)明 實施例一的結構類似,不同在于還包括第四排機柜204,所述第四排機柜204與所述第一排 機柜201面對面設置,這樣所述第一排機柜201與所述第四排機柜204間隔形成進風通道, 同時所述第二排機柜202與所述第三排機柜203之間間隔形成進風通道,在所述集裝箱中 只有兩個進風通道,所述集裝箱中所述第一排機柜201與第二排機柜202及所述第一排機 柜201和所述第四排機柜204與兩個集裝箱端門28之間均形成出風通道。本發(fā)明實施例 在所述第一排機柜201與所述第四排機柜204之間設置第一隔門214,在所述第二排機柜 202與所述第三排機柜203之間設置第二隔門216,即可將所述集裝箱中的進風通道與出 風通道進行相互隔離。本發(fā)明實施例所述至少三排機柜平行設置且垂直于所述集裝箱的長 邊,每排機柜在寬度方向上可以不受集裝箱的寬度限制,因此可以集成大尺寸的機柜,提高 了集裝箱的集成度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在第一排機柜201與第二排機柜202之間設置第 一隔門,在所述第一排機柜201和所述第四排機柜204與兩個集裝箱端門28之間分別設置 第二隔門,將出風通道進行封閉,同樣可以較簡單的結構實現(xiàn)所述集裝箱中進風通道和出 風通道的相互隔離。 請參考圖9,為本發(fā)明實施例八集裝箱式數(shù)據中心的俯視結構示意圖,所述集裝箱 式數(shù)據中心包括集裝箱及至少三排機柜,所述至少三排機柜平行設置且垂直于所述集裝箱 的長邊21,即所述集裝箱的兩個長側壁。所述至少三排機柜包括第一排機柜201、第二排機 柜202及第三排機柜203,所述第一排機柜201與所述第二排機柜202背對背設置,所述第 三排機203柜與所述第二排機柜202面對面設置,所述第一排機柜201與所述第二排機柜 202 間隔形成出風通道25,所述第三排機柜203與所述第二排機柜202間隔形成進風通道, 所述集裝箱中的進風通道與出風通道相互隔離。其中,所述至少三排機柜從所述集裝箱的 一條長邊布置到另一條長邊,即與與本發(fā)明實施例五(即圖6)集裝箱式數(shù)據中心的結構其 區(qū)別在于在維護通道24上也設置機柜,這樣可充分利用所述集裝箱的空間,擴大機柜排布 數(shù)量,在擴容時不必另外增設集裝箱,也不必另外占用場地,節(jié)省了數(shù)據中心的架設成本。在其中一實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排機柜201與所述第二排機柜202之間與所述集 裝箱的兩個長側壁之間形成封閉的空間,即可將所述第一排機柜201與所述第二排機柜 202之間間隔形成出風通道25與外界隔離,所述第三排機柜203與靠近所述第三排機柜 203的集裝箱端門28之間形成封閉的空間,可將第三排機柜203與靠近第三排機柜203的 集裝箱端門28間隔形成的出風通道與外界隔離,由此即可實現(xiàn)所述集裝箱中進風通道和 出風通道的相互隔離。本發(fā)明實施例所述至少三排機柜平行設置且垂直于所述集裝箱的長 邊,每排機柜在寬度方向上可以不受集裝箱的寬度限制,因此可以集成大尺寸的機柜,提高 了集裝箱的集成度所述維護通道兩端為所述集裝箱的長邊,且一端或兩端長邊上開設有可開啟和/ 或可拆卸的隔門。具體的,在所述第一排機柜201與所述第二排機柜202之間的一個長邊 21上開設可開啟的第一隔門,在所述第三排機柜203與靠近所述第三排機柜203的集裝箱 端門28之間的長邊21上開設可開啟的第二隔門。通過所述第一隔門和所述第二隔門維護 人員可進入出風通道進行設備維護。在另一實施例中,還包括第四排機柜204,如圖9所示,所述第四排機柜204與所述第三排機柜203背對背設置,所述第四排機柜204機柜兩端部的側壁均靠近所述集裝箱 的兩個長邊。在所述第一排機柜201與所述第二排機柜202之間與所述集裝箱的兩個側壁 之間形成封閉的空間,可將所述第一排機柜201與所述第二排機柜202之間間隔形成出風 通道25與外界隔離;在所述第三排機柜203與所述第四排機柜204之間形成封閉的空間, 可將所述第三排機柜203與所述第四排機柜204之間間隔形成的出風通道與外界隔離,由 此即可實現(xiàn)所述集裝箱中進風通道和出風通道的相互隔離。本發(fā)明實施例所述至少三排機 柜平行設置且垂直于所述集裝箱的長邊,每排機柜在寬度方向上可以不受集裝箱的寬度限 制,因此可以集成大尺寸的機柜,提高了集裝箱的集成度 另外,可在所述第一排機柜201與所述第二排機柜202之間的一個長邊21上開設 可開啟的第一隔門205,在所述第三排機柜203與所述第四排機柜204之間的一個長邊21 上開設可開啟的第二隔門206,在所述第二排機柜202與所述第三排機柜203之間的一個 長邊21上開設可開啟的第三隔門207,通過所述第一隔門205、所述第二隔門206及所述第 三隔門207維護人員可進入出風通道和進風風道進行設備維護。如圖9所示,虛線為隔門 (205,206,207)開啟時的狀態(tài),實線為隔門(205,206,207)關閉時的狀態(tài)。請參考圖10,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九集裝箱式數(shù)據中心集群的俯視結構示意圖。所述 集裝箱式數(shù)據中心集群由多個圖9所示的集裝箱式數(shù)據中心20拼裝而成,每一集裝箱式數(shù) 據中心的維護通道對接,或者每一集裝箱式數(shù)據中心的出風通道與出風通道對接,進風通 道與進風通道對接。圖中只示出了 2個集裝箱式數(shù)據中心20,可在架設大型數(shù)據中心時使 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集裝箱式數(shù)據中心20與實施例八結構類似,不同在于在每一集裝箱式 數(shù)據中心20中所述第一排機柜201與所述第二排機柜202之間的兩個長邊21上均開設可 開啟的第一隔門205,在所述第三排機柜203與所述第四排機柜204之間的兩個長邊21上 均開設可開啟的第二隔門206,所述第二排機柜202與所述第三排機柜203之間的一個長 邊21上均開設可開啟的第三隔門207通過隔門(205,206,207)維護人員可進入出風通道 進行設備維護。具體使用時,可將集裝箱外側長邊上的隔門關閉,兩個集裝箱式數(shù)據中心20之間 的隔門打開或者關閉,可通過簡單的結構即可實現(xiàn)所述集裝箱中進風通道和出風通道的相
互隔離。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兩個集裝箱式數(shù)據中心20之間的隔門可以設置為可拆卸的, 在將集裝箱外側長邊上的隔門關閉后,所述兩個集裝箱式數(shù)據中心20之間即為貫通的通 道同樣可實現(xiàn)所述集裝箱中進風通道和出風通道的相互隔離。請參考圖1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十集裝箱式數(shù)據中心的俯視結構示意圖,所述集裝 箱式數(shù)據中心包括集裝箱、數(shù)據處理模塊和至少三排機柜,所述數(shù)據處理模塊設置于所述 機柜內,所述至少三排機柜平行設置且垂直于所述集裝箱的長邊51,所述至少三排機柜各 排之間背對背設置或面對面設置。所述至少三排機柜的每排機柜兩端部的側壁均靠近所述 集裝箱的兩個長邊,各排機柜間隔和所述集裝箱的兩個長邊形成相互隔離的進風或出風通 道;組成每個進風或出風通道的所述集裝箱一個或兩個長邊上開設有可開啟和/或可拆卸 的隔門。如圖11所示,其中所述至少三排機柜包括第一排機柜501、第二排機柜502及第 三排機柜503,所述第一排機柜501與所述第二排機柜502背對背設置,所述第三排機503 柜與所述第二排機柜502面對面設置,所述第一排機柜501與所述第二排機柜502間隔形成出風通道,所述第三排機柜503與所述第二排機柜502間隔形成進風通道,其他各排機柜 之間以此類似間隔形成出風通道或進風通道,所述集裝箱中的進風通道與出風通道相互隔罔。 具 體的,所述集裝箱中的進風通道與出風通道相互隔離可通過在組成每個進風或 出風通道的各排機柜之間設置可開啟的隔門來實現(xiàn),例如在所述第一排機柜501與所述第 二排機柜502之間設置第一隔門506,將所述第一排機柜501與所述第二排機柜502之間間 隔形成出風通道與外界隔離;在所述第二排機柜502與所述第三排機柜503之間設置第二 隔門507,將所述第二排機柜502與所述第三排機柜503之間間隔形成的進風通道與外界隔 離。其他各排機柜之間以此類似,通過在組成每個出風通道或進風通道的各排機柜之間設 置隔門來實現(xiàn)出風通道或進風通道與外界的隔離,所述隔門設置在所述集裝箱一個或兩個 長邊上。 本發(fā)明實施例所述集裝箱式數(shù)據中心通過集裝箱來實現(xiàn)可移動,在另一實施例中 還可通過其他可以移動的箱體實現(xiàn),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機柜為標準19英寸機架,可以理解 的是,在其他實施例中可以采用其它標準尺寸的機架。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
,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fā)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 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集裝箱式數(shù)據中心,包括集裝箱、機柜與數(shù)據處理設備,所述數(shù)據處理設備設置 于所述機柜內,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三排所述機柜,所述至少三排機柜平行設置且垂直于 所述集裝箱的長邊,所述至少三排機柜相鄰兩排機柜背靠背設置或者間隔設置,其中相鄰 兩排機柜間隔設置時在所述相鄰兩排機柜間間隔形成維護通道。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裝箱式數(shù)據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鄰兩排機柜間隔設置 包括面對面或背對背設置;所述機柜風道前進后出,面對面設置的相鄰兩排機柜間間隔形 成進風通道,背對背設置的相鄰兩排機柜間間隔形成出風通道,所述進風通道與出風通道 相互隔離。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集裝箱式數(shù)據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風通道和/或進風通 道端部設置有封閉通道與外部的隔門。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裝箱式數(shù)據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靠背設置的相鄰兩排 機柜為前維護機柜。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集裝箱式數(shù)據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柜風道為下進上出或 者前進前出或者下進下出。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裝箱式數(shù)據中心,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制冷單元,所述制冷單 元設置在每排機柜的頂部或側部或下部或間隔設置的相鄰兩排機柜間。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裝箱式數(shù)據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三排機柜從所述集 裝箱的一條長邊布置到另一條長邊;所述維護通道兩端為所述集裝箱的長邊,且一端或兩 端長邊上開設有可開啟和/或可拆卸的隔門。
8.一種集裝箱式數(shù)據中心集群,其特征在于由至少兩個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集裝箱 式數(shù)據中心拼裝而成,每一集裝箱式數(shù)據中心的維護通道對接。
9.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集裝箱式數(shù)據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三排機柜從所述集 裝箱的一條長邊布置到另一條長邊;所述進風通道和出風通道兩端為所述集裝箱的長邊, 且一端或兩端長邊上開設有可開啟和/或可拆卸的隔門。
10.一種集裝箱式數(shù)據中心集群,其特征在于由至少兩個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集裝箱 式數(shù)據中心拼裝而成,每一集裝箱式數(shù)據中心的出風通道與出風通道對接,進風通道與進 風通道對接。
11.一種數(shù)據中心集裝箱,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三排機柜,用于安裝數(shù)據中心的數(shù)據 處理單元,所述至少三排機柜平行設置且垂直于所述集裝箱的長邊,所述至少三排機柜相 鄰排背靠背布置或者間隔布置,相鄰排間間隔形成維護通道。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數(shù)據中心集裝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鄰兩排機柜間隔設置 包括面對面或背對背設置;所述機柜風道前進后出,面對面設置的相鄰兩排機柜間間隔形 成進風通道,背對背設置的相鄰兩排機柜間間隔形成出風通道,所述進風通道與出風通道 相互隔離。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數(shù)據中心集裝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風通道和/或進風通 道端部設置有封閉通道與外部的隔門。
14.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數(shù)據中心集裝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三排機柜從所述集 裝箱的一條長邊布置到另一條長邊;所述維護通道兩端為所述集裝箱的長邊,且一端或兩 端長邊上開設有可開啟和/或可拆卸的隔門。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集裝箱式數(shù)據中心,包括集裝箱、至少三排機柜與數(shù)據處理設備,所述數(shù)據處理設備設置于所述機柜內,所述至少三排機柜平行設置且垂直于所述集裝箱的長邊,所述至少三排機柜相鄰兩排機柜背靠背設置或者間隔設置,其中相鄰兩排機柜間隔設置時在所述相鄰兩排機柜間間隔形成維護通道。本發(fā)明實施例所述至少三排機柜平行設置且垂直于所述集裝箱的長邊,每排機柜在寬度方向上可以不受集裝箱的寬度限制,因此可以集成大尺寸的機柜,提高了集裝箱的集成度。
文檔編號H05K7/20GK102131369SQ20101004287
公開日2011年7月20日 申請日期2010年1月20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1月20日
發(fā)明者莊振宇, 張偉, 彭永輝, 徐世輝, 胡航空, 趙均, 郝明亮, 韋娜 申請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