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上下均為雙動的可調式液壓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金屬塑性加工的液壓機,特別是適用于沖裁、精整、翻邊、板材拉延、閉塞鍛造和幾種工藝復合的金屬塑性冷成形或熱成形的上下均為雙動的可調式液壓機。
背景技術:
在現(xiàn)代制造的塑性成形技術中,液壓機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如圖14的液壓機是現(xiàn)有上部為雙動、下部為單動的典型液壓機,它由充液缸64、主缸65、上橫梁66、壓邊缸67、主滑塊68、壓邊滑塊69、操縱裝置70、液壓系統(tǒng)71、工作臺72、頂出缸73組成,這種液壓機,采用在工作臺72的上方的壓邊滑塊69壓邊、主滑塊68成形,在工作臺下方只有頂出缸73,而且頂出缸只能起頂料作用,不能同時進行反向壓邊的復合成形;在用于閉塞鍛造、板材拉延、精整、切邊、沖孔、翻邊,以及它們之間的復合工藝等,為了簡化工序,提高成形效率、材料利用率和工件精度,都需要在上下均為雙動的液壓機上進行,這便增加了液壓機結構的復雜性和制造成本,而且還存在一些技術難題亟待解決。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提出一種能夠正反向壓邊和成形的上下均為雙動的可調式液壓機,以提高生產(chǎn)效率、易于操作,更適于復合成形工藝對加工設備的技術需求。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結合附圖說明如下一種上下均為雙動的可調式液壓機,由主體和液壓系統(tǒng)組成,其主體包括立柱8和穿置固定在立柱8上下端的上橫梁1、下橫梁21,與立柱8呈滑動配合的主滑塊9、壓邊滑塊1,以及裝在立柱8上的固定工作臺14和浮動工作臺15,固設在上橫梁1中的主缸2之柱塞6和固設在上橫梁1的四個輔助缸5之柱塞7驅動連接主滑塊9,固設在主滑塊9中的氣液儲能器11的液壓腔與固設在主滑塊9中的壓邊缸10的液壓腔有連通管32連通,壓邊缸10之柱塞12驅動連接壓邊滑決13,在頂出缸柱塞22的上端面可以卡裝工裝模具或頂出模,在頂出缸柱塞22的上部設有頂起浮動工作臺的卡環(huán)槽23,卡環(huán)槽23可以裝卸卡環(huán),裝上卡環(huán)后,頂出缸柱塞22可將浮動工作臺15頂起到預定的高度。
所述的固定工作臺14設在壓邊滑塊13與浮動工作臺15之間,浮動工作臺15設在固定工作臺14與下橫梁21之間,浮動工作臺15與立柱8呈滑動配合,頂出缸17固設在下橫梁21上,頂出缸17之柱塞22可穿過浮動工作臺15的中心孔。
所述的固設在主滑塊9上的氣液儲能器11的氣囊34中高壓氮氣35的氣壓與氣液儲能器中液壓腔的高壓油33的液壓相平衡,高壓油33通過連通管32與壓邊缸10的液壓相平衡,充氣閥36和壓力表接口37設在氣液儲能器11上。
所述的主缸2和四個輔助缸5固設在上橫梁1中,主缸2和四個輔助缸5的上液壓腔和下液壓勝分別有連通管28和連通管29連通,在主缸2上設有可兼作回程排油管的加載液壓管3和可兼作加載排油管的回程液壓管4,加載液壓管3和回程液壓管4與高壓液源連通,回程排油管4和加載排油管3與油箱連通。
所述的主滑塊9和壓邊滑塊13間穿置回位拉桿24,通過螺接在拉桿24上端部的調整螺母2調節(jié)兩滑塊間之最大間距。
所述的頂出缸柱塞22上部設有頂起浮動工作臺15的卡環(huán)槽23,在卡環(huán)槽中,裝上卡環(huán)后,頂出缸柱塞22能把浮動工作臺15頂起到預定的高度,并用浮動工作臺限位固定螺母16將浮動工作臺12鎖死。
在所述的主缸2、輔助缸5、壓邊缸10和氣液儲能器11及頂出缸17的外壁上分別設有水冷套27、26、30和31及18,在每個水冷套中設有螺旋隔離板59,氣液儲能器的水冷套31與壓邊缸水冷套30的上端和下端分別有連通管57和58,主缸水冷套27與輔助缸水冷套26的上端和下端分別有連通管60和61。
所述的主缸水冷套27的上端和下端分別設有進水口60和出水口61,氣液儲能器水冷套31的上端和下端分別設有進水口55和56,在壓邊缸水冷套18的上端和下端也設有進水口和出水口,水冷套所有的進水口都與冷卻系統(tǒng)的出水口連接,水冷套所有的出水口都與冷卻系統(tǒng)的進水口連接。
所述的氣液儲能器11的氣囊34可用活塞39和密封圈40代替。
本實用新型固設在主滑塊中的壓邊缸之柱塞驅動連接壓邊滑塊,頂出缸固設在下橫梁上,在壓邊滑塊與浮動橫梁之間設置固定工作臺,在固定工作臺與下橫梁之間設置與立柱呈滑動配合的浮動工作臺,其特征在于在上橫梁中主缸四周設有四個對稱均布的輔助缸,主缸和輔助缸的上液壓腔和下液壓腔分別通過油管相連通;在主橫梁上設有兩個氣液儲能器和四個液壓缸,每個氣液儲能器的高壓油腔與每兩個壓邊缸的液壓腔通過油管相連通;借助固設在下橫梁中頂出缸柱塞上的卡環(huán),可驅動浮動工作臺,浮動工作臺的限位螺母可將其固定在預定的高度;主滑塊和壓邊滑塊間穿置壓邊滑塊回位拉桿,通過螺接在拉桿端部的調整螺母調節(jié)兩滑塊間之最大間距,主缸與頂出缸的加載液壓管和回程液壓管與液壓系統(tǒng)的液路連接,氣液儲能器中盛有高壓油的液壓腔和高壓氮氣的氣囊,高壓油和高壓氮氣可借助氣囊分隔,也可以借助活塞分隔。
在主滑塊和壓邊滑塊滑塊的下面、在固定工作合的上下面、在浮動工作臺的上面均設有裝卡工裝模具的T型槽;在主滑塊下面裝有上凸模、在壓邊滑塊下面裝有上壓邊模、在頂出缸柱塞的上端面上裝有下凸模、在浮動工作臺的上面裝有下壓邊模、在固定工作臺的上面裝有凹模。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設計新穎、結構簡單、能量利用率高、功能好、生產(chǎn)效率高、易于操作、造價低,而且既可用于塑性熱成形,也可用于塑性冷成形,因此有良好的應用前景和市場前景。
1.由于設計了主缸和壓邊缸的上復合成形結構;浮動滑塊和頂出缸的下復合成形結構,而且上下壓邊力均可調,這就大大簡化了現(xiàn)行液壓機的結構,并能進行切邊和沖孔、整形和彎曲、上下壓邊的正反向拉延、以及較為復雜的閉塞鍛造和體積復合成形,因此,改革和開發(fā)了現(xiàn)行液壓機的功能。
2.由于主缸、壓邊缸和氣液儲能器之間的連通協(xié)調結構,以及壓邊滑塊的回位拉桿,節(jié)省了壓邊滑塊的加壓與回程的液壓系統(tǒng)和液壓控制系統(tǒng);由于頂出缸與可調的浮動工作臺的協(xié)調結構,節(jié)省了下壓邊所需的液壓系統(tǒng)和液壓控制系統(tǒng),因此,大大地簡化了現(xiàn)行液壓機的液壓系統(tǒng)及其控制系統(tǒng)的結構,降低了壓機的能量損耗,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3.節(jié)省了制造原材料和專用液壓構件,縮短了液壓機的制造周期,降低了液壓機的制造成本。
4.提高了加工工件的精度和生產(chǎn)效率,對操作人員無特殊技術要求。
5.沖擊和震動小、無公害。
圖1是本實用新型液壓機的主視圖。
圖2是圖1的俯視圖。
圖3是圖1的A-A向視圖。
圖4是圖1的B-B向視圖。
圖5是圖1的C-C剖視圖。
圖6是圖1的B-B剖視圖中以活塞代替氣囊的視圖。
圖7是直齒輪墩粗脹擠復合精成形的模具安裝圖。
圖8是圖7的D-D向視圖。
圖9是圖7的E-E向視圖。
圖10是儲能器與壓邊缸純水冷套裝置的俯視圖。
圖11是圖10的F~F剖視圖。
圖12是主缸與輔助缸純水冷套裝置的俯視圖。
圖13是圖12的G~G剖視圖。
圖14是現(xiàn)行液壓機的主視圖。
圖1至圖13中1是上橫梁,2是主缸,3是加載液壓管兼作回程排油管,4是回程液壓管兼作加載排油管,5是輔助缸,6是主缸柱塞,7是輔助缸柱塞,8是立柱,9是主滑塊,10是壓邊缸,11是氣液儲能器,12是壓邊缸柱塞,13是壓邊滑塊,14是工作臺,15是浮動工作臺,16是浮動工作臺限位固定螺母,17是頂出缸,18是頂出缸純水冷套,19是頂出缸加載液壓管兼作回程排油管,20是頂出缸回程液壓管兼作加載排油管,21是下橫梁,22是頂出缸柱塞,23是頂起浮動工作臺的卡環(huán)槽,24是壓邊滑塊回位拉桿,25是回位拉桿24的限位螺母,26是輔助缸純水冷套,27是主缸純水冷套,28是主缸2與輔助缸5上液壓腔的連通管,29是主缸1與輔助缸5下液壓腔的連通管,30是壓邊缸10的純水冷套,31是儲能器11的純水冷套,32是氣液儲能器11液壓腔與壓邊缸的連通管,33是高壓油,34是氣囊,35是高壓氮氣,36是充氣閥,37是壓力表或壓力傳感器接口,38是排氣孔,39是氣液隔離活塞,40是密封圈,41是上凸模模柄,42是上凸模壓緊套,43是上凸模,44是上壓邊模,45是上壓邊模壓緊套,46是齒坯,47是凹模,48是凹模預應力套,49是凹模壓緊套,50是下凸模,51是下壓邊模兼工件頂出模,52是下壓邊模壓緊套,53是下凸模壓緊套,54是壓緊螺栓,55是儲能器水冷套的純水進水接口,56是儲能器水冷套的純水出水接口,57是儲能器與壓邊缸的上連通管,58是儲能器與壓邊缸的下連通管,59是水冷套的螺旋隔離板,60是主缸水冷套的純水進水接口,61是主缸水冷套的純水出水接日,62是主缸與輔助缸的上連通管,63是主缸與輔助缸的下連通管。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給出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參照圖1至4,四柱式上下均為雙動的可調式液壓機,其上橫梁1、主滑塊9、壓邊滑塊13、工作臺14、浮動工作臺15和下橫梁21穿裝在四個立柱8上,上橫梁1、工作臺14和下橫梁21與立柱8均用螺母固緊,而且必須保證液壓機整體結構的強度和剛度,主滑塊9和壓邊滑塊13是裝在上橫梁1與工作臺14之間,與立柱4為滑動配合,而且要保證良好的配合精度和耐磨性,浮動工作臺15是裝在工作臺14與下橫梁21之間,與立柱8也為滑動配合,浮動工作臺限位螺母16能將浮動工作臺15限定在預定的高度,在主滑塊9和壓邊滑塊13的下面、在工作臺14的上下兩面和浮動工作臺15的上面均設有T型槽,以備壓卡工裝和模具之用,主缸2是固裝在上橫梁1的中心,在主缸2的四周對稱的固裝有四個輔助缸5,主缸柱塞6和輔助缸柱塞7的下端與主滑塊9固定連接,主缸2與輔助缸5的上液壓腔用油管28連通,輔助缸5與主缸2的下液壓腔用油管29連通,在主缸2上設有加載液壓管3和回程液壓管4與液壓機液壓系統(tǒng)液路連通,加載液壓管兼做回程排油管,回程液壓管兼做加載排油管,四個壓邊滑塊回位拉桿24的下端是固定在壓邊滑塊13上,四個回位拉桿24的上端穿過主滑塊上的四個孔,并且為滑動配合,在回位拉桿24的上端設有調整螺母25,四個壓邊缸10是固裝在主滑塊9上,四個壓邊缸柱塞12的下端固連在壓邊滑塊13上;在每兩個所述的壓邊缸10之間設置一與其液路連通的氣液儲能器11。
頂出缸17是固定在下橫梁21上,頂出缸17之柱塞22能穿過浮動工作臺15的中心孔,其頂端面上能裝卡工裝模具,在其上部的外緣設有能裝卸頂起浮動工作臺15的卡環(huán),在頂出缸17的下液壓腔上也裝有加載液壓管19兼作回程排油管,在其上液壓腔上裝有回程液壓管20兼作加載排油管。
參照圖1和圖5、6,在主滑塊9上固設兩個氣液儲能器11和四個壓邊缸10,液壓儲能器11中設有盛高壓油33的液壓腔和裝有高壓氮氣35的氣囊34,每個氣液儲能器的液壓腔與每兩個壓邊缸的液壓腔之間設有液路連通管32液壓腔的氣囊34也可用活塞39代替,并借助密封圈40將液與氣隔開。
上述的液壓機為四柱式的,根據(jù)需要也可設計成框架式的,框架式結構的整體強度與剛度更好,框架式結構的主滑塊、壓邊滑塊和浮動滑塊的燕尾與框架的燕尾槽之間為滑動配合,可借助調節(jié)螺釘調節(jié)燕尾與燕尾槽的間隙,以保證液壓機的精度,不論是上述四柱式的還是框架式的,均適合于冷塑性成形。
對于熱塑性成形,由于高溫工件能通過模具將熱量傳至柱塞,就會嚴重影響柱塞與缸之間密封圈的密封性能,為此,如圖1、2.3、4所示,在頂出缸17、輔助缸5、主缸2、壓邊缸10和氣液儲能器11的外壁分別裝有冷卻水套18、26和27、30和31;如圖10~13所示,每個氣液儲能器的水冷套31與兩個壓邊缸的水冷套30之間設有連通水管57,主缸的水冷套27與四個輔助缸的水冷套26之間設有連通水管62,在主缸水冷套27的上方有進水口60,在其下方有出水口61,在氣液儲能器水冷套31的上下方分別有進水口55和出水口56,在頂出缸水冷套18的上下方也設有進出水口,在各個水冷套內又設有螺旋隔離板,上述各進水口與循環(huán)冷卻系統(tǒng)的出水口連接,各出水口與循環(huán)冷卻系統(tǒng)的進水日連接。
本實用新型液壓機工作原理是高壓油在主缸液壓控制系統(tǒng)的控制下,通過主缸液壓系統(tǒng)經(jīng)加載液管3進入主缸2的上液壓腔,并通過連通管28同時進入輔助缸5的上液壓腔,推動主缸柱塞6和輔助缸柱塞7使主滑塊9向下移動,與此同時,輔助缸5下液壓腔的油通過連通管29進入主缸2的下液壓腔,并經(jīng)加載排油管4直接回到油箱;回程時,高壓油進入主缸和輔助缸的下液壓腔,主滑塊9上行,主缸和輔助缸上腔的油經(jīng)排油管3回到油箱;由于氣液儲能器11中高壓油33與壓邊缸由連通管32連通,于是壓邊缸中的油壓、氣液儲能器11中的高壓油33的油壓和氣囊34中高壓氮氣的氣壓互相平衡;因此,當主滑塊9下移時,壓邊滑塊13也同步下移,只有當壓邊滑塊13壓邊時,主滑塊9才能克服氣囊34中高壓氮氣35的彈力相對于壓邊滑塊下移;壓邊缸回位拉桿24的下端是固接在壓邊滑塊13上,并穿過主滑塊9上的四個孔,其上端旋有調節(jié)螺母25,當主滑塊9回位時,回位拉桿24便將壓邊滑塊13拉回初始位置;頂出缸17是固定在下橫梁21上,在頂出缸17的下液壓腔設有加載液壓管19,在頂出缸17的上液壓腔設有回程加載液壓管20,頂出缸柱塞22裝在頂出缸中,在柱塞22上開有頂起浮動工作臺15的卡環(huán)槽23;當高壓油通過加載液壓管19進入頂出缸17的下液壓腔時,柱塞22被頂起,同時頂出缸17上液壓腔的油經(jīng)加載排油管20回到油箱;當高壓油通過回程液壓管20進入頂出缸17的上液壓腔時,柱塞22被推回,同時頂出缸下液壓腔的油經(jīng)回程排油管19回到油箱。
應用本實用新型壓機生產(chǎn)實例圓柱直齒輪的機械切削加工的材料利用率低和加工效率低,而且齒根部分的金屬纖維被切斷,使其沖擊韌性降低等是長期存在的重要問題;采用現(xiàn)有壓機進行塑性成形加工,雖然提高了材料利用率和成形效率,而因成形力的方向與齒形成形流動的方向垂直,齒端的角隅部分充填不滿,齒根往往出現(xiàn)裂紋,而且凹模的使用壽命低,這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下面結合圖7、圖8和圖9說明在本實用新型的液壓機上采用脹擠和閉塞墩擠復合成形圓柱直齒輪的實施例。把上凸模43裝入上凸模模柄41中,將上凸模模柄41裝入上凸模壓緊套42中,再用壓緊螺栓54固定在主滑塊9的下面;把上壓邊模44裝入上壓邊模套45中,再用壓緊螺栓54緊固在壓邊滑塊13的下面;把裝有預應力套48的凹模47裝入凹模壓緊套49中,再用壓緊螺栓54緊固在工作臺14的上面;將下凸模50裝入下凸模壓緊套53中,再將其固定在頂出缸柱塞22上;將下壓邊模兼工件頂出模51裝入下壓邊模壓緊套52中,再用螺栓54將其固緊在浮動工作臺15的上面;將卡環(huán)卡入頂起浮動工作臺的卡環(huán)槽23中,啟動頂出缸柱塞22,直至下壓邊模51進入凹模47少許,停止頂出缸柱塞22的上行,然后旋緊浮動工作臺限位固定螺母16,并將卡環(huán)從卡環(huán)槽23中卸去。
加工銅、鋁的圓柱直齒輪,或直徑小的鋼圓柱直齒輪,可以用圓柱形毛坯直接成形,對于直徑大的鋼圓柱直齒輪,先軋出齒坯,成形時,先把齒坯46裝入凹模47中,啟動壓機,主滑塊9下行,由于壓邊缸柱塞12受氣液儲能器11中氣囊彈力的作用,壓邊滑塊13只能與主滑塊9同時下行,當壓邊模44進入凹模47少許,并與齒坯46接觸時,壓邊滑塊13不能繼續(xù)下行,主滑塊9便克服氣液儲能器11中的彈力繼續(xù)下行,齒坯46便在上壓邊模44和下壓邊模51的同時作用下發(fā)生墩粗變形,滑塊9繼續(xù)下行時,下壓邊缸柱塞22也隨之啟動,上凸模43和下凸模50同時壓入齒坯46的中心,使材料發(fā)生脹擠變形,同時完成了圓柱直齒輪的塑性成形;回程時主滑塊9抬起,頂出缸的柱塞22繼續(xù)上行,頂出模51將成形的齒輪頂出,壓邊滑塊回程拉桿24將壓邊滑塊13拉回到初始位置,頂出缸柱塞22回程,下凸模50從成形的直齒輪中拔出,完成了一個圓柱直齒輪的墩擠和脹擠復合精成形的全部過程。
由于上述的墩擠和脹擠復合成形,齒坯上下兩面受到墩粗變形,而上下凸模的脹擠使齒形的成形力的方向與齒形塑性流動的方向一致,這就解決了齒端角隅不能充滿、齒根容易出現(xiàn)裂紋和凹模使用壽命低的難題。
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異技術效果在于1.參閱圖1、圖2和圖3,主缸2是固定裝在上橫梁1的中心,四個輔助缸5是對稱的固定裝在上橫梁1主缸的四周,主缸柱塞6和輔助缸柱塞7的下端是固定在主滑塊9上,主缸2與四個輔助缸5的上液壓腔由連通管28連通,主缸2的下液壓腔與四個輔助缸5的下液壓腔由連通管29連通;加載時,加載高壓油由加載液壓管3進入主缸2的上液壓腔,同時也進入輔助缸5的上液壓腔,于是同步推動主缸柱塞6和輔助缸柱塞7使主滑塊9向下移動;回程時,回程高壓油由回程液壓管4進入主缸2的下液壓腔,同時也進入輔助缸5的下液壓腔,同步推動主缸柱塞6和輔助柱塞7使主滑塊9上移回位;這就簡化了加載、回程液壓系統(tǒng)和液壓控制系統(tǒng)的結構。
2.參閱圖1、圖4,在主滑塊9上對稱的固定裝有四個壓邊缸10,四個壓邊缸柱塞12的下端是固定在壓邊滑塊13上,在每二個壓邊缸之間裝有一個氣液儲能器11,在氣液儲能器11中裝有氣囊34和高壓油33,氣液儲能器11的高壓油與壓邊缸10的液壓腔用油管32連通,氣囊34中的高壓氮氣便將壓力作用于高壓油33,高壓油33經(jīng)連通管32作用在壓邊缸柱塞12上,當主滑塊2相對于壓邊滑塊13下移時,壓邊缸柱塞12壓縮氣囊34,產(chǎn)生所需的壓邊力,這就省掉了壓邊滑塊所需的液壓控制系統(tǒng)和液壓系統(tǒng),而且氣囊34中高壓氮氣35的壓力借助裝在接口37的壓力表或壓力傳感器的測定,并由充氣閥36充入預定壓力的高壓氮氣35,此外氣囊34中氮氣壓力隨壓邊缸柱塞12行程的變化梯度可以根據(jù)氣囊的壓縮體積與氣囊總體積之比進行設計。
3.參閱圖5、圖6,氣液儲能器11的氣囊34可以用活塞39代替,活塞39外壁上加設性能良好的密封圈40,把高壓氮氣35和高壓油33隔開,可實現(xiàn)與上述相同的功能。
4.參閱圖1,四個回程限位拉桿24的下端是固接在壓邊滑塊13上,其上端穿過主滑塊9上的四個通孔,四個限位拉桿24的上端裝有調整螺母25,當主滑塊9回程時,四個限位拉桿24便把壓邊滑塊13拉回初始位置,這就省去了壓邊缸回程所需的系統(tǒng)和液壓控制系統(tǒng)。
5.參閱圖1,在工作臺14的下方裝有浮動工作臺15,浮動工作臺15與立柱8為滑動配合,當調裝模具時,先將下壓邊模裝卡在浮動工作臺15上,再將卡環(huán)裝在頂出缸柱塞22的卡環(huán)槽23中,借助頂出缸柱塞22頂起浮動工作臺,直至下壓邊模51少許壓入凹模46時,將浮動工作臺15固定螺母16旋緊,拆去卡環(huán),浮動工作臺15便被定位,這便省去了下壓邊所需的液壓系統(tǒng)和液壓控制系統(tǒng)。
權利要求1.一種上下均為雙動的可調式液壓機,由主體和液壓系統(tǒng)組成,其主體包括立柱(8)和穿置固定在立柱(8)上下端的上橫梁(1)、下橫梁(21),與立柱(8)呈滑動配合的主滑塊(9)、壓邊滑塊(1),以及裝在立柱(8)上的固定工作臺(14)和浮動工作臺(15),其特征在于固設在上橫梁(1)中的主缸(2)之柱塞(6)和固設在上橫梁(1)的四個輔助缸(5)之柱塞(7)驅動連接主滑塊(9),固設在主滑塊(9)中的氣液儲能器(11)的液壓腔與固設在主滑塊(9)中的壓邊缸(10)的液壓腔有連通管(32)連通,壓邊缸(10)之柱塞(12)驅動連接壓邊滑決(13),在頂出缸柱塞(22)的上端面可以卡裝工裝模具或頂出模,在頂出缸柱塞(22)的上部設有頂起浮動工作臺的卡環(huán)槽(23),卡環(huán)槽(23)可以裝卸卡環(huán),裝上卡環(huán)后,頂出缸柱塞(22)可將浮動工作臺(15)頂起到預定的高度。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雙動的可調式液壓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工作臺(14)設在壓邊滑塊(13)與浮動工作臺(15)之間,浮動工作臺(15)設在固定工作臺(14)與下橫梁(21)之間,浮動工作臺(15)與立柱(8)呈滑動配合,頂出缸(17)固設在下橫梁(21)上,頂出缸(17)之柱塞(22)可穿過浮動工作臺(15)的中心孔。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均為雙動的可調式液壓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設在主滑塊(9)上的氣液儲能器(11)的氣囊(34)中高壓氮氣(35)的氣壓與氣液儲能器中液壓腔的高壓油(33)的液壓相平衡,高壓油(33)通過連通管(32)與壓邊缸(10)的液壓相平衡,充氣閥(36)和壓力表接口(37)設在氣液儲能器(11)上。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均為雙動的可調式液壓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缸(2)和四個輔助缸(5)固設在上橫梁(1)中,主缸(2)和四個輔助缸(5)的上液壓腔和下液壓勝分別有連通管(28)和連通管(29)連通,在主缸(2)上設有可兼作回程排油管的加載液壓管(3)和可兼作加載排油管的回程液壓管(4),加載液壓管(3)和回程液壓管(4)與高壓液源連通,回程排油管(4)和加載排油管(3)與油箱連通。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均為雙動的可調式液壓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滑塊(9)和壓邊滑塊(13)間穿置回位拉桿(24),通過螺接在拉桿(24)上端部的調整螺母(2)調節(jié)兩滑塊間之最大間距。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均為雙動的可調式液壓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頂出缸柱塞(22)上部設有頂起浮動工作臺(15)的卡環(huán)槽(23),在卡環(huán)槽中,裝上卡環(huán)后,頂出缸柱塞(22)能把浮動工作臺(15)頂起到預定的高度,并用浮動工作臺限位固定螺母(16)將浮動工作臺(12)鎖死。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均為雙動的可調式液壓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主缸(2)、輔助缸(5)、壓邊缸(10)和氣液儲能器(11)及頂出缸(17)的外壁上分別設有水冷套(27)、(26)、(30)和(31)及(18),在每個水冷套中設有螺旋隔離板(59),氣液儲能器的水冷套(31)與壓邊缸水冷套(30)的上端和下端分別有連通管(57)和(58),主缸水冷套(27)與輔助缸水冷套(26)的上端和下端分別有連通管(60)和(61)。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均為雙動的可調式液壓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缸水冷套(27)的上端和下端分別設有進水口(60)和出水口(61),氣液儲能器水冷套(31)的上端和下端分別設有進水口(55)和(56),在壓邊缸水冷套(18)的上端和下端也設有進水口和出水口,水冷套所有的進水口都與冷卻系統(tǒng)的出水口連接,水冷套所有的出水口都與冷卻系統(tǒng)的進水口連接。
9.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上下均為雙動的可調式液壓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氣液儲能器(11)的氣囊(34)可用活塞(39)和密封圈(40)代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上下均為雙動的可調式液壓機,特別是適用于沖裁、精整、翻邊、板材拉延。閉塞鍛造和幾種工藝復合的金屬塑性冷成形或熱成形。它由立柱和上橫梁、主滑塊、壓邊滑塊、工作臺、浮動工作臺和下橫梁組成。固設在上橫梁上的主缸液壓腔與固設在上橫梁上的輔助缸液壓腔之間連通,其柱塞驅動連接主滑塊,固設在主滑塊上的氣液儲能器的液壓腔與固設在主滑塊壓邊缸的液壓腔連通,壓邊缸的柱塞驅動連接壓邊滑塊,固設在下橫梁上的頂出缸之柱塞驅動連接浮動工作臺,大大地簡化了現(xiàn)行液壓機的液壓系統(tǒng)的結構,降低了能量損耗,提高了加工工件的精度和生產(chǎn)效率。
文檔編號B30B1/32GK2685058SQ20042001157
公開日2005年3月16日 申請日期2004年2月23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2月23日
發(fā)明者宋玉泉, 王明輝, 管曉芳 申請人:吉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