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變壓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型平板變壓器及其散熱方法。
背景技術:
變壓器作為常用的電子元器件,廣泛應用于各種設備中?,F(xiàn)有平板變壓器磁芯通常為不具有良好的導熱的材料制成,在變壓器使用過程中,熱量會集中在磁芯中柱上,僅僅靠磁芯本身被動散熱,磁芯中柱存在氣隙問題,導熱性能變差,熱量無法導出,不能提供更大的功率輸出,散熱效果有限;當變壓器功率變大時,其表面溫度還在安規(guī)范圍內,但是磁芯內部遠遠超過了溫度要求,不夠平衡,限制了輸出功率。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可以有效將變壓器線圈的熱量散發(fā)出去的新型平板變壓器及其散熱方法。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新型平板變壓器,包括左閥芯、右閥芯、設置于所述左閥芯內的磁芯中柱以及套設于所述磁芯中柱上的變壓器繞線組,所述新型平板變壓器還包括與所述磁芯中柱相連的導熱管以及與所述導熱管相連的散熱片組件。
更進一步的,所述磁芯中柱沿其軸向設置有貫穿其兩面的磁芯中孔,所述導熱管位于所述磁芯中孔內。
更進一步的,所述導熱管的直徑與所述磁芯中孔的內徑相同。
更進一步的,所述磁芯中孔的橫截面呈圓形或者橢圓形或者三角形或者多邊形,所述導熱管的橫截面與所述磁芯中孔的橫截面相同。
更進一步的,所述導熱管包括與所述磁芯中柱相連的連接部以及與所述連接部相連的導熱部,所述導熱部與所述連接部垂直,所述導熱部與所述散熱片組件相連。
更進一步的,所述散熱片組件包括若干散熱片,所述散熱片為鋁散熱片或者銅散熱片。
更進一步的,所述若干散熱片分別設置有同軸的通孔,所述導熱管位于所述通孔內,所述導熱管的一端面與散熱片組件外側的散熱片的表面平齊或者凸出散熱片組件外側的散熱片的表面。
更進一步的,所述散熱片組件散熱片的表面積大于所述磁芯的表面積。
更進一步的,所述導熱管的一端面與所述左閥芯的表面平齊。
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新型平板變壓器的散熱方法,包括如上所述的新型平板變壓器,所述新型平板變壓器包括左閥芯、右閥芯、設置于所述左閥芯內的磁芯中柱以及套設于所述磁芯中柱上的變壓器繞線組,所述新型平板變壓器還包括與所述磁芯中柱相連的導熱管以及與所述導熱管相連的散熱片組件;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導熱管將所述變壓器繞線組的熱量傳遞至所述散熱片組件;
所述散熱片組件散熱。
本發(fā)明的新型平板變壓器工作時,其內部的變壓器繞線組發(fā)熱,熱量傳導至磁芯中柱上,導熱管可以及時將磁芯中柱的熱量傳導至散熱片組件進行散熱,從而有迅速降低磁芯中柱的溫度,從而磁芯內外表面的溫度保持平衡,不會影響新型平板變壓器的輸出功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新型平板變壓器的主視圖;
圖2為本發(fā)明的新型平板變壓器的仰視圖;
圖3為本發(fā)明的新型平板變壓器的左視圖;
圖4為本發(fā)明的新型平板變壓器的分解圖;
圖5為本發(fā)明的新型平板變壓器的左閥芯及磁芯中柱的示意圖;
圖中標記為:新型平板變壓器100,左閥芯1,右閥芯2,磁芯中柱3,磁芯中孔31,連接部32,導熱部33,變壓器繞線組4,導熱管5,散熱片組件6,散熱片61,通孔62。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所述實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發(fā)明,而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
以下結合附圖1至圖5,詳細說明發(fā)明的各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新型平板變壓器100,包括左閥芯1、右閥芯2、設置于左閥芯1內的磁芯中柱3以及套設于磁芯中柱3上的變壓器繞線組4,新型平板變壓器100還包括與磁芯中柱3相連的導熱管5以及與導熱管5相連的散熱片組件6。在新型平板變壓器100工作時,其內部的變壓器繞線組4發(fā)熱,熱量傳導至磁芯中柱3上,導熱管5可以及時將磁芯中柱3的熱量傳導至散熱片組件6進行散熱,從而有迅速降低磁芯中柱的溫度,從而磁芯內外表面的溫度保持平衡,不會影響新型平板變壓器100的輸出功率。
磁芯中柱3沿其軸向設置有貫穿其兩面的磁芯中孔31,導熱管5位于磁芯中孔31內。具體的,在磁芯中柱3中延期軸向開設貫穿其兩面的磁芯中孔31,并在磁芯中孔內設置導熱管5,從而將磁芯中柱3可以同時將其各段的熱量同時傳導至導熱管5,熱量傳遞更加的均勻,因此可以保持磁芯中柱3的整體熱量平衡。
磁芯中孔31的橫截面呈圓形或者橢圓形或者三角形或者多邊形,導熱管5的橫截面與磁芯中孔31的橫截面相同,即導熱管5與磁芯中柱3的磁芯中孔31配合連接,從而方便導熱管5的安裝。
作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磁芯中孔31的橫截面與導熱管5的橫截面均呈圓形,且導熱管5的直徑與磁芯中孔31的內徑相同,從而導熱管5與磁芯中孔31過渡配合,如此,導熱管5拆裝方便。當然,導熱管5與磁芯中孔還可以是過盈配合。磁芯中孔31的直徑為磁芯中柱3直徑的1/2至7/8,從而磁芯中柱3與導熱管5的接觸面積大,熱量傳遞的效率更高。
導熱管5包括與磁芯中柱3相連的連接部32以及與連接部32相連的導熱部33,導熱部33與連接部32垂直,導熱部33與散熱片組件6相連。導熱管5的連接部32與導熱部33垂直設置,連接部32的長度可以是磁芯中柱3的長度的1.1倍以上,導熱部33的長度可以是磁芯中柱3的長度的0.6倍以上,從而導熱管5、右閥芯2及散熱片組件6之間均存在間隙,從而不會發(fā)生干涉。作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可以是連接部32與導熱部33的長度均較短,如此,不僅傳熱效率高,散熱迅速,且新型平板變壓器100整體尺寸小。
散熱片組件6包括若干散熱片61,散熱片61為鋁散熱片或者銅散熱片。鋁散熱片或者銅散熱片結構穩(wěn)定,散熱迅速,使用壽命長且成本低。
若干散熱片61分別設置有同軸的通孔62,導熱管5位于通孔62內,導熱管5的一端面與散熱片組件6外側的散熱片的表面平齊或者凸出散熱片組件6外側的散熱片的表面。通孔62與導熱管5配合,可以是過渡配合或者過盈配合,從而連接牢靠,且熱傳導的效率高。導熱管5的一端面與散熱片組件6外側的散熱片的表面平齊或者凸出散熱片組件6外側的散熱片的表面,使得導熱管5與散熱片組件6充分接觸,接觸面積大,從而熱傳遞的效率更高。
散熱片組件6的散熱片61的表面積大于磁芯3的表面積。若干散熱片61的表面積遠大于磁芯中柱3的表面積,如若干散熱片61的表面積是磁芯中柱3表面積的5倍以上,而且散熱片61是良好的導熱材料,可以保證熱量迅速的散發(fā)出去。
導熱管5的一端面與左閥芯1的表面平齊,不凸出左閥芯1的表面,保證了導熱管5和磁芯中柱3充分接觸,同時新型平板變壓器100的尺寸不會增大。
進步一的,變壓器繞線組4包括初級線圈組和次級銅片繞組,初級線圈組包括多個串聯(lián)的初級線圈,次級銅片繞組包括多個并聯(lián)的次級銅片。與現(xiàn)有技術的變壓原理相同,本實施例的變壓器繞線組4通過初級線圈組和次級銅片組進行變壓,實現(xiàn)了新型平板變壓器的小型化及扁平化。
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新型平板變壓器的散熱方法,包括新型平板變壓器100,新型平板變壓器100包括左閥芯1、右閥芯2、設置于左閥芯1內的磁芯中柱3以及套設于磁芯中柱3上的變壓器繞線組4,新型平板變壓器100還包括與磁芯中柱3相連的導熱管5以及與導熱管5相連的散熱片組件6;新型平板變壓器的散熱方法如下:
步驟1:新型平板變壓器100工作,其內的變壓器繞線組4發(fā)熱;
步驟2:導熱管5將所述變壓器繞線組4的熱量傳遞至散熱片組件6;
步驟3:散熱片組件6的各個散熱片61散熱。
本發(fā)明的新型平板變壓器100工作時,其內部的變壓器繞線組4發(fā)熱,熱量傳導至磁芯中柱3上,導熱管5可以及時將磁芯中柱3的熱量傳導至散熱片組件6進行散熱,從而有迅速降低磁芯中柱的溫度,從而磁芯內外表面的溫度保持平衡,不會影響新型平板變壓器100的輸出功率。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fā)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fā)明技術方案范圍情況下,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內容對本發(fā)明技術方案做出許多可能的變動和修飾,均屬于權利要求保護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