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車技術(shù)領(lǐng)域,尤其涉及一種汽車蓄電池固定裝置及汽車。
背景技術(shù):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汽車在人們生活中占據(jù)越來越重要的位置,而汽車蓄電池的安放位置及固定方式對汽車的性能有重要影響。
圖1為現(xiàn)有技術(shù)中用于緊固汽車蓄電池的固定裝置的主視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2為圖1的用于緊固汽車蓄電池的固定裝置的安裝示意圖,請參照圖1至圖2,現(xiàn)有技術(shù)中,該固定裝置200包括一位于蓄電池100上表面的蓄電池壓板210和一對位于蓄電池100兩側(cè)的蓄電池拉桿220,兩根蓄電池拉桿220安裝在位于蓄電池100底部的蓄電池固定支架300上,兩根蓄電池拉桿220具體是掛靠在蓄電池固定支架300兩側(cè)的孔洞里。
在上述固定裝置中,蓄電池橫向布置,汽車在后碰過程中會出現(xiàn)蓄電池因為慣性作用而撞擊拉桿,導(dǎo)致蓄電池固定支架上的固定孔變形,拉桿脫離原先位置,進而導(dǎo)致蓄電池離開原來的固定位置,安全碰撞被扣分的情況;蓄電池縱向布置,又導(dǎo)致機艙內(nèi)布置空間不足,且蓄電池支架懸掛在縱梁外側(cè),導(dǎo)致蓄電池支架動剛度不滿足要求。因此需要一種技術(shù)方案,使蓄電池橫向布置的情況下拉桿在碰撞過程中不脫離。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汽車蓄電池固定裝置,使蓄電池橫向布置的情況下拉桿在碰撞過程中不脫離。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供的解決其技術(shù)問題的技術(shù)方案如下:
一種汽車蓄電池固定裝置,用于固定蓄電池,固定裝置包括蓄電池壓板、兩個第一拉桿和第二拉桿,蓄電池壓板、兩個第一拉桿和第二拉桿首尾相連圍成“口”字形并套設(shè)在蓄電池外圍,兩個第一拉桿的一端分別固定在蓄電池壓板的兩端,兩個第一拉桿的另一端分別掛鉤在第二拉桿的兩端。
在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中,蓄電池壓板位于蓄電池的頂部,第二拉桿位于蓄電池的底部,兩個第一拉桿分別位于蓄電池的兩側(cè)。
在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中,固定裝置包括兩個L型板,兩個L型板橫截面呈“L”字型,兩個L型板分別設(shè)置于蓄電池壓板兩端,兩個L型板的外表面貼合在蓄電池壓板的下表面上,兩個L型板的內(nèi)表面貼合在蓄電池的外表面上。
在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中,第一拉桿與第二拉桿相連的一端形成有呈魚鉤狀的第一鉤部,第二拉桿的兩端都形成有呈魚鉤狀的第二鉤部,第一拉桿的第一鉤部掛鉤在第二拉桿的第二鉤部上。
在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中,第一拉桿的第一鉤部開口朝上,第二拉桿的第二鉤部開口朝下,第一拉桿的第一鉤部從第二拉桿的下方掛鉤在第二拉桿的第二鉤部上。
在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中,第一拉桿的第一鉤部與第一拉桿的主體形成為30°至60°的夾角,第二拉桿的第二鉤部與第二拉桿的主體形成為60°至90°的夾角。
在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中,固定裝置還包括蓄電池固定支架,第二拉桿焊接固定在蓄電池固定支架上,第二拉桿兩端的兩個第二鉤部凸出于蓄電池固定支架的外側(cè)。
在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中,蓄電池固定支架固定在汽車的左前縱梁上。
在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中,每一第一拉桿和第二拉桿均呈細長桿狀。
在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中,蓄電池壓板上形成有加強板。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汽車蓄電池固定裝置,第一拉桿直接鉤連在第二拉桿 上,且為掛鉤相互固定,所以在蓄電池橫向布置的情況下,在碰撞過程中,蓄電池因為慣性前移產(chǎn)生的作用力是整體作用在各個拉桿上,避免了局部受力變形,可以更好的保護蓄電池在碰撞過程中位置不改變。即使汽車在后碰過程中蓄電池因為慣性作用而產(chǎn)生的沖擊力作用在第一拉桿上使第一拉桿變形,第一拉桿也不易與第二拉桿脫離,從而避免了沖擊力導(dǎo)致固定孔變形使得拉桿脫離原先位置,進而蓄電池脫離位置,安全碰撞被扣分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現(xiàn)有技術(shù)中用于緊固汽車蓄電池的固定裝置的主視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2為圖1的用于緊固汽車蓄電池的固定裝置的安裝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汽車蓄電池固定裝置的主視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4為圖3中第一拉桿和第二拉桿的連接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5為圖3中汽車蓄電池固定裝置的安裝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更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為達成預(yù)定實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術(shù)方式及功效,以下結(jié)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結(jié)構(gòu)、特征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后。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供一種汽車蓄電池固定裝置(下文簡稱“固定裝置”)500,用于固定蓄電池400,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汽車蓄電池固定裝置的主視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4為圖3中第一拉桿和第二拉桿的連接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5為圖3中汽車蓄電池固定裝置的安裝示意圖,請參照圖3至圖5,固定裝置500包括蓄電池壓板510、兩個第一拉桿520和第二拉桿530,蓄電池壓板510、兩個第一拉桿520和第二拉桿530首尾相連圍成“口”字形并環(huán)繞設(shè)置在蓄電池400外圍,兩個第一拉桿520的一端分別固定在蓄電池壓板510的兩端,兩個第一拉桿520的另一端分別掛鉤在第二拉桿530的兩端。 蓄電池壓板510位于蓄電池400的頂部,第二拉桿530位于蓄電池400的底部,兩個第一拉桿520分別位于蓄電池400的兩側(cè)。第一拉桿520與第二拉桿530相連的一端形成有呈魚鉤狀的第一鉤部521,第二拉桿530的兩端都形成有呈魚鉤狀的第二鉤部531,第一拉桿520的第一鉤部521掛鉤在第二拉桿530的第二鉤部531上。
第一拉桿520直接掛鉤在第二拉桿530上,且第一鉤部521和第二鉤部531相互掛鉤固定,所以在蓄電池400橫向布置的情況下,即使汽車在后碰過程中蓄電池400因為慣性作用而產(chǎn)生的沖擊力作用在第一拉桿520上使第一拉桿520變形,第一拉桿520也不易與第二拉桿530脫離。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拉桿520的第一鉤部521開口朝上,第二拉桿530的第二鉤部531開口朝下,第一拉桿520的第一鉤部521從第二拉桿530的下方掛鉤在第二拉桿530的第二鉤部531上。優(yōu)選的,第一拉桿520的第一鉤部521與第一拉桿520的桿體形成為30°至60°的夾角,第二拉桿530的第二鉤部531與第二拉桿530的桿體形成為60°至90°的夾角。如此設(shè)計的目的在于增強第二拉桿530對第一拉桿520的約束效果,使得即使第一拉桿520受到來自蓄電池400的比較大的沖擊力而產(chǎn)生比較大的形變,第一拉桿520的第一鉤部521也不可能脫離第二拉桿530的第二鉤部531。
作為優(yōu)選的實例,固定裝置500還包括兩個L型板540,兩個L型板540橫截面呈“L”字型,兩個L型板540分別設(shè)置于蓄電池壓板510兩端,兩個L型板540的外表面貼合在蓄電池壓板510的下表面上,兩個L型板540的內(nèi)表面貼合在蓄電池400的外表面上。優(yōu)選的,兩個L型板540固定安裝在蓄電池壓板510上,例如,兩個L型板540焊接固定在蓄電池壓板510上。
作為優(yōu)選的實例,蓄電池固定裝置500還包括蓄電池固定支架600,第二拉桿530例如焊接固定在蓄電池固定支架600上,第二拉桿530兩端的兩個第二鉤部531凸出于蓄電池固定支架600的外側(cè),以利于與兩個第一拉桿520的第一鉤部521形成掛鉤固定。蓄電池固定支架600固定在汽車的左前 縱梁上。
優(yōu)選的,每一第一拉桿520和第二拉桿530均呈細長桿狀。優(yōu)選的,蓄電池壓板510上形成有加強板511。加強板511防止蓄電池壓板510變形量過大,且增強蓄電池壓板510的強度。
由上可知,本實施例中的蓄電池固定裝置500,第二拉桿530是整體貫穿并固定至蓄電池固定支架600,第一拉桿520直接鉤連在第二拉桿530上,且為兩個掛鉤相互固定,第一拉桿520不直接固定在蓄電池固定支架600上,所以在蓄電池400橫向布置的情況下,在碰撞過程中,蓄電池400因為慣性前移產(chǎn)生的作用力是整體作用在各個拉桿上,避免了局部受力變形,可以更好的保護蓄電池400在碰撞過程中位置不改變。即使汽車在后碰過程中蓄電池400因為慣性作用而產(chǎn)生的沖擊力作用在第一拉桿520上使第一拉桿520變形,第一拉桿520也不易與第二拉桿530脫離,從而避免了沖擊力導(dǎo)致固定孔變形使得拉桿脫離原先位置,進而蓄電池400脫離位置,安全碰撞被扣分的問題。通過采用兩個掛鉤直接固定,蓄電池400裝配時,拉桿配合方便;而且,采用第二拉桿530焊接固定在蓄電池固定支架600上,不需要考慮原拉桿的掛鉤空間,減少了蓄電池固定支架設(shè)計的約束條件,更便于蓄電池固定支架的結(jié)構(gòu)設(shè)計。
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詞是以附圖中零部件位于圖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間的位置來定義的,只是為了表達技術(shù)方案的清楚及方便。應(yīng)當(dāng)理解,所述方位詞的使用不應(yīng)限制本申請請求保護的范圍。
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文中上述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結(jié)合。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發(fā)明,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yīng)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