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帶引弧電極的新型放電電極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種帶引弧電極的新型放電電極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力系統(tǒng)中放電電極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過電壓保護用放電電極。背景技術:
[0002]隨著我國電力事業(yè)的發(fā)展,電力系統(tǒng)的電壓等級逐級升高,并且對電力輸電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0003]因串補工程可以有效提高電網(wǎng)傳輸功率,提高電網(wǎng)運行可靠性,近年來越來越多地投入電網(wǎng)運行。串補工程中的金屬氧化物避雷器(以下簡稱避雷器)是保護電氣設備免受過電壓損害的一種重要保護裝置。但是,當過電壓的能量大于避雷器的能量吸收能力時,避雷器就有可能損壞,甚至導致爆炸事故。在這種情況下,可在避雷器兩端并聯(lián)放電間隙,由放電間隙將過高的能量進行泄放,對避雷器起到保護作用的同時,更保證了系統(tǒng)的安全運行。但傳統(tǒng)的放電電極一般為單一的電極,電極一旦安裝,電極之間的間隙距離也就固定不可調(diào),當電極兩端的電壓升高到一定值時,電極間隙放電起弧,由于間隙距離固定,電弧始終保持一定長度,不利于電弧盡快熄滅,該缺陷會影響電極放電性能恢復及放電穩(wěn)定性,不能對避雷器形成有效保護,并最終有可能影響系統(tǒng)運行可靠性。
實用新型內(nèi)容[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帶引弧電極的新型放電電極,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0005]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0006]一種帶引弧電極的新型放電電極,包括左右對稱設置的高壓電極和低壓電極,高壓電極和低壓電極結構相同,均由放電電極和弓I弧電極并聯(lián)組成,其中放電電極由放電電極銅電極條和放電電極石墨頂串聯(lián)而成;引弧電極由引弧電極石墨頂和弓I弧電極導電桿串聯(lián)而成;引弧電極安裝在放電電極的支撐桿上;且高壓引弧電極石墨頂和低壓引弧電極石墨頂之間的夾角小于180°。[0007]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改進在于引弧電極導電桿包括豎直部和彎折部,豎直部平行于銅電極條,彎折部從豎直部頂部傾斜向放電電極石墨頂延伸但未接觸,引弧電極石墨頂設置于放電電極石墨頂上方。[0008]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改進在于支撐桿設置于放電電極底座的側壁上,放電電極底座和放電電極石墨頂之間的環(huán)形且間隔排布有若干條放電電極銅電極條。[0009]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改進在于高壓引弧電極導電桿設置于高壓放電電極外側, 低壓引弧電極導電桿設置于低壓放電電極外側。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改善傳統(tǒng)放電電極,在放電電極兩端并聯(lián)引弧電弧,強制拉長電弧長度,加速電弧熄滅,提高間隙放電性能及穩(wěn)定性,保證電力系統(tǒng)長期可靠運行性能;本實用新型適用于各種電壓等級的保護金屬氧化物避雷器的放電間隙電極,也可用于其它用途的放電電極。
[0011]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描述[0013]請參閱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帶引弧電極的新型放電電極,包括左右對稱設置的高壓電極和低壓電極,高壓電極和低壓電極結構相同,均由放電電極和引弧電極并聯(lián)組成,其中放電電極由放電電極銅電極條I和放電電極石墨頂2串聯(lián)而成;引弧電極由引弧電極石墨頂3和引弧電極導電桿4串聯(lián)而成;引弧電極安裝在放電電極的支撐桿5上;高、 低壓放電電極的結構相同;引弧電極導電桿4包括豎直部和彎折部,豎直部平行于銅電極條1,彎折部從豎直部頂部傾斜向放電電極石墨頂2延伸但未接觸,引弧電極石墨頂2設置于放電電極石墨頂2上方;且高、低壓引弧電極石墨頂之間的夾角小于180°。支撐桿5設置于放電電極底座的側壁上,放電電極底座和放電電極石墨頂2之間的環(huán)形且間隔排布有若干條放電電極銅電極條I。[0014]放電電極整體形狀為圓柱形電極,電場分布更加對稱均勻,有利于提高電極放電的穩(wěn)定性。當放電電極兩端的電壓升高到一定值時,由于放電電極之間的距離小于引弧電極之間的距離,放電電極之間的間隙先放電,產(chǎn)生電弧,電弧在電動力的作用下由下向上運動,最終將電弧引至引弧電極石墨頂兩端。通過該手段可有效拉長電弧長度,增大弧阻,有利于電弧盡快熄滅及放電電極之間間隙絕緣性能的恢復。[0015]以上內(nèi)容是結合具體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僅限于此,對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的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實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權利要求 書確定專利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帶引弧電極的新型放電電極,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對稱設置的高壓電極和低壓電極,高壓電極和低壓電極結構相同,均由放電電極和引弧電極并聯(lián)組成,其中放電電極由放電電極銅電極條和放電電極石墨頂串聯(lián)而成;引弧電極由引弧電極石墨頂和弓I弧電極導電桿串聯(lián)而成;引弧電極安裝在放電電極的支撐桿上;且高壓引弧電極石墨頂和低壓引弧電極石墨頂之間的夾角小于180°。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引弧電極的新型放電電極,其特征在于,引弧電極導電桿包括豎直部和彎折部,豎直部平行于銅電極條,彎折部從豎直部頂部傾斜向放電電極石墨頂延伸但未接觸,引弧電極石墨頂設置于放電電極石墨頂上方。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引弧電極的新型放電電極,其特征在于,支撐桿設置于放電電極底座的側壁上,放電電極底座和放電電極石墨頂之間的環(huán)形且間隔排布有若干條放電電極銅電極條。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引弧電極的新型放電電極,其特征在于,高壓引弧電極導電桿設置于高壓放電電極外側,低壓引弧電極導電桿設置于低壓放電電極外側。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帶引弧電極的新型放電電極,包括左右對稱設置的高壓電極和低壓電極,高壓電極和低壓電極結構相同,均由放電電極和引弧電極并聯(lián)組成,其中放電電極由放電電極銅電極條和放電電極石墨頂串聯(lián)而成;引弧電極由引弧電極石墨頂和引弧電極導電桿串聯(lián)而成;引弧電極安裝在放電電極的支撐桿上;且高壓引弧電極石墨頂和低壓引弧電極石墨頂之間的夾角小于180°。本實用新型改善傳統(tǒng)放電電極,在放電電極兩端并聯(lián)引弧電弧,強制拉長電弧長度,加速電弧熄滅,提高間隙放電性能及穩(wěn)定性,保證電力系統(tǒng)長期可靠運行性能;本實用新型適用于各種電壓等級的保護金屬氧化物避雷器的放電間隙電極,也可用于其它用途的放電電極。
文檔編號H01T1/02GK202872176SQ20122056537
公開日2013年4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0月30日
發(fā)明者馬勍, 王新霞, 張文兵, 姚斯立, 李樹平, 石莉敏 申請人:中國西電電氣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