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筆記本計算機的散熱模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筆記本計算機的散熱模塊,特別是涉及一種利用多個出風口來增加風量以及風壓,以提高散熱效能的散熱模塊。
背景技術:
隨著電子產(chǎn)業(yè)技術的發(fā)展,各類芯片(特別是中央處理器)的晶體管密度日益增加,雖然數(shù)據(jù)處理的速度越來越快,但消耗的功率以及產(chǎn)生的熱量也越來越增加。為了讓中央處理器能穩(wěn)定運作,高效率的散熱器成為目前必然的需求。為了要維持高效率的散熱功能,散熱器的體積與重量也不得不隨之越大越重,然而在筆記本計算機的設計中,有限的空間一直設計上最大的瓶頸?,F(xiàn)存技術中,最普遍且最有效的方法,即為利用風扇帶動空氣流動,使其與集熱的鰭片進行熱交換,以帶走鰭片的熱量來達到降溫的目的。此時風扇風量、風壓的大小以及鰭片熱交換的面積,即決定此散熱器的效能,鰭片的熱交換面積越大,雖然散熱的效果越好,但卻和筆記本計算機輕、薄、短、小的設計精神相違背。因此,如何在盡量不增加散熱器體積的前提下,有效提高散熱器的效能,成為許多工程師努力的方向。
請參照
圖1A,其所繪示的是傳統(tǒng)筆記本計算機中散熱模塊的設計。如圖所示,主機板100上配置有中央處理器101,傳統(tǒng)的散熱模塊包括了風扇110以及散熱器120。風扇110配置于筆記本計算機內(nèi),用以造成空氣流動;散熱器120配置于風扇110的出風口處,由高導熱系數(shù)的材料制成,其下方形成接觸面121,用以與中央處理器101(或是其他種類的芯片)接觸并且進行熱交換。其中,風扇110運轉(zhuǎn)時可便空氣沿進風方向I進入風扇110,并且再沿出風方向O從出風口離開風扇110;由于散熱器120配置于風扇110的出風口處,因此當風扇110將風吹出時可使散熱器120上的熱量散逸,以降低散熱器120的溫度。
接下來請參照圖1B,其所繪示的是圖1A的俯視圖。當筆記本計算機運作時,中央處理器101因為運算而產(chǎn)生高熱,產(chǎn)生的熱量通過高導熱系數(shù)的材料制成的接觸端121帶至散熱器120處,散熱器120上配置有許多平行排列的鰭片130,可讓由出風口處沿著出風方向O流動的空氣通過,并且通過鰭片130與空氣進行熱交換,將鰭片130上的熱量散去。散熱模塊的效能主要決定于鰭片130與空氣的接觸面積以及風扇110的風量、風壓,因此,由增加風量、風壓以及鰭片130的熱交換面積可提高散熱模塊的功能。
傳統(tǒng)上可利用增加鰭片130的數(shù)目,或是增加鰭片長度兩種方法來增加鰭片130的熱交換面積。但增加鰭片130的數(shù)目可能造成出風的不順暢,從而產(chǎn)生噪音或是風切音;而增加鰭片130長度則會增加散熱模塊的體積,并且加大空氣與鰭片130摩擦的阻抗,使風扇110轉(zhuǎn)速增高或是造成散熱的邊界效應,反而降低了散熱的效率。若想要增加風扇110的風量或風壓,則必須加大風扇110的功率及尺寸,但這與筆記本計算機輕、薄、短、小的特性相抵觸,因此以上的做法都有許多的缺點有待克服。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筆記本計算機的散熱模塊,其利用增加風扇的出風口以及配置于出風口處的散熱器,來增加散熱器的熱交換面積以及風扇的風量、風壓,從而提高散熱效果。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即提供一種筆記本計算機的散熱模塊,用以降低該筆記本計算機內(nèi)一芯片的表面溫度,該散熱模塊包括一風扇,配置于該筆記本計算機內(nèi)并包括有一第一出風口以及一第二出風口,該第一出風口以及該第二出風口用以將該風扇吸入的空氣排出;一第一散熱器,配置于該第一出風口處,該第一散熱器的底部用以與該芯片接觸并進行熱交換;一第二散熱器,配置于該第二出風口處,以及一導熱結(jié)構(gòu),與該第一散熱器以及該第二散熱器并聯(lián)耦接,用以將熱由該第一散熱器處傳遞至該第二散熱器處。
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散熱模塊,用以降低一計算機內(nèi)一芯片的表面溫度,該散熱模塊包括一風扇,配置于該計算機內(nèi)并包括有一第一出風口以及一第二出風口,該第一出風口以及該第二出風口用以將該風扇吸入的空氣排出;一第一散熱器,配置于該第一出風口處,該第一散熱器的底部用以與該芯片接觸并進行熱交換;一第二散熱器,配置于該第二出風口處;以及一導熱結(jié)構(gòu),與該第一散熱器以及該第二散熱器并聯(lián)耦接,用以將熱由該第一散熱器處傳遞至該第二散熱器處。
本發(fā)明裝置的優(yōu)點在于,其增加出風口的設計,由此可增加風扇的風量、風壓以及散熱面積;可降低散熱模塊的熱阻值;通過多次的熱交換,可大幅度地提高散熱效率;能更有效地利用筆記本計算機中有限的空間,在盡量不增加太多體積的前提下提高散熱效率;增加鰭片長度或鰭片密度的設計,使其不易產(chǎn)生噪音以及散熱的邊界效應。
圖示的簡單說明圖1A為現(xiàn)有筆記本計算機中散熱模塊的示意圖;圖1B為圖1A的俯視圖;圖2為兩點間熱傳導的示意圖;圖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一所提供的散熱模塊俯視圖;圖4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二所提供的散熱模塊俯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散熱模塊的散熱效率很大一部分取決于其材料的熱阻值,熱阻值為類似電阻值的概念,材料的電阻值越小,其傳遞電能的效率就越高;同樣的,材料的熱阻值越小,其傳遞熱能的效率也就越高。請參照圖2,其所繪示的是兩點間的熱傳導的示意圖。由圖中可知,點X和點Y之間具有兩種并聯(lián)且不同的熱傳材料201,202,其熱阻值分別為θ1以及θ2。根據(jù)計算并聯(lián)電路電阻值的方式,點X和點Y之間的熱阻值θ也可經(jīng)由類似的計算得到θ=θ1θ2/(θ1+θ2)點X及點Y間的熱阻值θ必小于熱阻值θ1,θ2,由以上說明可知,可通過并聯(lián)額外的熱傳材料來降低熱阻值。
接著請參照圖3,其所繪示的是依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一所提拱的散熱模塊的俯視圖。如圖所示,散熱模塊包括了內(nèi)扇310以及兩個散熱器321,322,并且以導熱管340將散熱器321,322連接起來,以熱導管340做為散熱模塊的導熱結(jié)構(gòu)。散熱器321的底面形成接觸面(未繪示),用以與中央處理器101(或是其他種類的芯片)接觸并且進行熱交換;風扇310配置于筆記本計算機內(nèi),與傳統(tǒng)風扇不同之處在于具有兩個出風口,散熱器321,322則分別配置于風扇310的兩個出風口處,并與導熱管340耦接。散熱器321,322上配置有許多鰭片330,可使空氣通過,并且由鰭片330與通過空氣進行熱交換,將熱量散去。
當筆記本計算機運作時,中央處理器101因為運算而產(chǎn)生高熱,產(chǎn)生的熱量通過接觸面?zhèn)髦辽崞?21及高導熱系數(shù)的材料制成的導熱管340,而導熱管340同時將熱量傳遞至散熱器322處。沿著出風方向A排出的空氣,將通過散熱器321并且由鰭片330與空氣進行熱交換,將鰭片330的熱量散去;同樣的,沿著出風方向B排出的空氣,將通過散熱器322并且由鰭片330與空氣進行熱交換,將熱量散去。
由以上說明可知,空氣流經(jīng)散熱器321時會與鰭片330進行一次熱交換,而空氣流經(jīng)散熱器322時會與鰭片330進行另一次熱交換,可由增加熱交換的次數(shù)來增加散熱效率;由于風扇310的出風口增加,使其散熱模塊的風量、風壓以及熱交換面積也隨之增加,因此,散熱模塊的熱阻值也因而降低,大大地提高了散熱模塊的散熱效能,也比傳統(tǒng)做法能更有效地利用空間,以避免噪音和散熱邊界效應。
當筆記本計算機運作時,中央處理器101因為運算而產(chǎn)生高熱,產(chǎn)生的熱量通過接觸面帶至散熱器421及高導熱系數(shù)的材料制成的導熱管440,而熱導管440同時將熱量傳遞至散熱器422,423處。沿著出風口方向A排出的空氣,將通過散熱器421并且由鰭片430與空氣進行熱交換,將鰭片430的熱量散去;同樣的,沿著出風口方向B,C排出的空氣,將通過散熱器422,423并且由鰭片430與空氣進行熱交換,將熱量散去。
由以上說明可知,空氣流經(jīng)進散熱器421時會與鰭片430進行一次熱交換,而空氣流經(jīng)散熱器422,423時會與鰭片430進行另兩次熱交換,可通過增加熱交換的次數(shù)來增加散熱效率;由于風扇410的出風口增加,使其散熱模塊的風量風壓以及散熱面積也隨之增加,因此,散熱模塊的熱阻值也因而降低,大大地提高了散熱模塊的散熱功能,也比傳統(tǒng)做法能更有效利用空間以及避免噪音和散熱邊界效應。
綜上所述,雖然結(jié)合以上較佳實施例揭露了本發(fā)明,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發(fā)明,任何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內(nèi),可做各種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應以權利要求所界定的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筆記本計算機的散熱模塊,用以降低該筆記本計算機內(nèi)一芯片的表面溫度,該散熱模塊包括一風扇,配置于該筆記本計算機內(nèi)并包括有一第一出風口以及一第二出風口,該第一出風口以及該第二出風口用以將該風扇吸入的空氣排出;一第一散熱器,配置于該第一出風口處,該第一散熱器的底部用以與該芯片接觸并進行熱交換;一第二散熱器,配置于該第二出風口處,以及一導熱結(jié)構(gòu),與該第一散熱器以及該第二散熱器并聯(lián)耦接,用以將熱由該第一散熱器處傳遞至該第二散熱器處。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模塊,其中該導熱結(jié)構(gòu)以導熱系數(shù)高的材料制成。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模塊,其中該導熱結(jié)構(gòu)是一導熱管(heatpipe)。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模塊,其中該各散熱器配置有多個鰭片(fin)。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模塊,其中該芯片是中央處理器(CPU)。
6.一種散熱模塊,用以降低一計算機內(nèi)一芯片的表面溫度,該散熱模塊包括一風扇,配置于該計算機內(nèi)并包括有一第一出風口以及一第二出風口,該第一出風口以及該第二出風口用以將該風扇吸入的空氣排出;一第一散熱器,配置于該第一出風口處,該第一散熱器的底部用以與該芯片接觸并進行熱交換;一第二散熱器,配置于該第二出風口處;以及一導熱結(jié)構(gòu),與該第一散熱器以及該第二散熱器并聯(lián)耦接,用以將熱由該第一散熱器處傳遞至該第二散熱器處。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散熱模塊,其中該導熱結(jié)構(gòu)是以導熱系數(shù)高的材料制成。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散熱模塊,其中該導熱結(jié)構(gòu)是一導熱管。
9.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散熱模塊,其中該各散熱器配置有多個鰭片。
10.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散熱模塊,其中該芯片是中央處理器。
11.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散熱模塊,其中該計算機是一筆記本計算機。
全文摘要
一種筆記本計算機的散熱模塊,用以降低筆記本計算機內(nèi)芯片的表面溫度,散熱模塊包括有風扇,配置于筆記本計算機內(nèi)并包括有第一出風口以及第二出風口,第一出風口以及第二出風口用以將風扇吸入的空氣排出;第一散熱器,配置于第一出風口處,第一散熱器的底部用以與芯片接觸并進行熱交換;第二散熱器,配置于第二出風口處;以及導熱結(jié)構(gòu),與第一散熱器以及第二散熱器并聯(lián)耦接,用以將熱由第一散熱器處傳遞至第二散熱器處。
文檔編號H01L23/36GK1410860SQ01140870
公開日2003年4月16日 申請日期2001年9月25日 優(yōu)先權日2001年9月25日
發(fā)明者陳明智, 陳建安 申請人:緯創(chuàng)資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