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藍牙定位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藍牙門禁系統(tǒng)及管理方法。
背景技術:
當前定位技術主要分為兩類:室外定位技術和室內定位技術。室外定位系統(tǒng)現多用 GPS衛(wèi)星定位,在室外采用衛(wèi)星定位具有覆蓋范圍廣、用戶接入量大等優(yōu)勢。但是GPS衛(wèi)星定位只能應用在室外定位,但由于GPS精度低、室內信號弱,因而,不能使用GPS進行室內定位。目前,可用于室內定位的系統(tǒng)有WIFI、藍牙,WIFI 定位通常通過基于到達時間或到達時間差方案來定位移動終端,或者通過基于到達角度方案來定位移動終端。這些方案都需對 WIFI AP 進行軟件升級改造,定位時會影響正常的數據通信,并且需要事先知道 WIFI AP的位置,同時存在定位時間長,定位精度差等問題。2013 年公開的一發(fā)明專利(申請?zhí)枮椋?01210306880.6) “一種基于藍牙技術實現定位的方法及系統(tǒng)”。它是基于移動終端,藍牙AP接入點)和服務器構建的定位系統(tǒng), 其定位過程中移動終端需要反復將廣播信息通過由藍牙 AP 構建的傳輸通信網絡與服務器進行通信,經服務器處理后,得到當前移動終端的位置信息的一種方法,并發(fā)送給移動終端。但其精度、準確度還未得到驗證。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準確辨別移動終端運動意圖的藍牙門禁系統(tǒng)及管理方法,以克服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不足。
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藍牙門禁系統(tǒng),包括移動終端、在管理區(qū)域內設置的藍牙信號源,在區(qū)域出入口的室內近端、室外近端設置指向性藍牙信號源,在區(qū)域出入口的室內遠端設置兩個或兩個以上藍牙信號源,所述室內近端的指向性藍牙信號源、兩個室內遠端藍牙信號源不在同一直線上,所述移動終端包括藍牙偵測模塊和判斷模塊,所述藍牙偵測模塊搜索室內近端與室外近端指向性藍牙信號源、室內遠端藍牙信號源并查詢其RSSI信號強度值,所述確定判斷模塊比較管理區(qū)域內前后兩次藍牙信號源的RSSI信號強度值,依據出入口所屬區(qū)域的趨勢算法判斷移動終端的運動趨勢。
所述室外近端指向性藍牙信號源包括通訊模塊、存貯模塊,所述存貯模塊記錄出入口所屬區(qū)域的室內定位算法,通訊模塊向信號范圍內的移動終端APP推送所屬區(qū)域室內定位算法。
藍牙信號源通過外接電源進行供電或通過內置電池進行供電。
一種藍牙門禁系統(tǒng)的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移動終端的藍牙偵測模塊每隔T秒搜索室內近端與室外近端指向性藍牙信號源并查詢其RSSI信號強度值,剔除信號強度較低的指向性藍牙信號源,根據信號強度較強的指向性藍牙信號源的ID編碼確定移動終端在室外或室內狀態(tài);
S2)移動終端的藍牙偵測模塊同時搜索室內遠端藍牙信號源并查詢其RSSI信號強度值;
S3)計算指向性藍牙信號源與室內遠端藍牙信號源相鄰兩次的RSSI信號強度值的變化速率,若指向性藍牙信號源的信號強度變化速率Pa大于室內遠端各藍牙信號源的信號強度變化速率Pb,則得出移動終端正向出入口靠近的運動趨勢。
上述藍牙門禁系統(tǒng)的管理方法中,室內遠端設置B1、B2兩個藍牙信號源,信號強度變化速率的計算公式是前后兩次信號強度值的差除以前一次的信號強度值。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fā)明通過藍牙模塊自帶的 RSSI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信號強度指示器查詢探測所處區(qū)域的藍牙信號源強度,以強度的變化量計算移動終端的運動趨勢,信號源的布置以出入口的室內側、室外側設置指向性藍牙信號源為主,以室內遠端的兩藍牙信號源為輔,可以清晰且準確地對移動終端在出入口的進、出意圖作出準確判斷。
室內定位過程中的通信數據可以通過智能移動終端自帶的網絡功能與服務器進行數據通信交互,而無須另外布設輔助的網絡設備構建通信網絡。智能移動終端依靠其自帶藍牙功能、以及目標區(qū)域藍牙信號源定位算法, 就可以與周邊預先布設的 “藍牙傳感器” 網絡進行傳感識別定位,構造簡單,滿足設計需求,解決了 RFID 復雜架構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藍牙門禁系統(tǒng)的藍牙信號源布局圖。
圖2是本發(fā)明藍牙信號源三點定位算法原理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發(fā)明,而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
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作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fā)明的具體含義。
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藍牙門禁系統(tǒng),包括移動終端3、在管理區(qū)域內設置有藍牙信號源,在區(qū)域出入口的室內近端、室外近端設置指向性藍牙信號源1,在區(qū)域出入口的室內遠端設置兩個或兩個以上藍牙信號源2,所述室內近端的指向性藍牙信號源、兩個室內遠端藍牙信號源不在同一直線上,所述移動終端包括藍牙偵測模塊和判斷模塊,所述藍牙偵測模塊搜索室內近端與室外近端指向性藍牙信號源、室內遠端藍牙信號源并查詢其RSSI信號強度值,所述確定判斷模塊比較管理區(qū)域內前后兩次藍牙信號源的RSSI信號強度值,依據出入口所屬區(qū)域的趨勢算法判斷移動終端的運動趨勢。
本發(fā)明藍牙門禁系統(tǒng)的手機系統(tǒng)定位采用RSSI技術,手機定位應用藍牙信號源三點定位算法原理,參見圖2所示,圖中,a、b、c分別表示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個藍牙信號源,當只采用a、b兩個信號源時,按照信號強弱與距離的關系算式所得出的位置坐標不是唯一的,會出現a1、b1兩個坐標點,但當增加藍牙信號源C作為參照物時,就能根據信號強弱與距離的關系算式準確地計算出移動終端的位置坐標。
當移動終端在門外時,由室外近端的指向性藍牙信號源1、室內遠端兩藍牙信號源2構成一個三角形信號源參照系統(tǒng)(此時,室內近端的指向性藍牙信號源不起作用)。移動終端APP計算三個信號源的RSSI信號強度值,當出現室外近端的指向性藍牙信號源1的RSSI信號強度增強的比率遠大于室內遠端兩藍牙信號源2增強的比率時,系統(tǒng)判斷移動終端正朝該出入口方向前進,并且,當室外近端的指向性藍牙信號源1的信號由極強突然轉為微弱或消失時,系統(tǒng)判斷移動終端已經進入了出入口。在三角形信號源參照系統(tǒng)中,移動終端系統(tǒng)定位RSSI技術通過積分算法和差分算法來實現,積分算法計算的是每一個藍牙信號源的動態(tài)值,即移動終端所接收到的不同 ID 信號的強弱變化量;差分算法計算的是每一個藍牙ID 信號的固定量。通過積分算法和差分算法的系統(tǒng)分析,可以得到移動終端所在位置處接收到的不同 ID 信號的強弱變化比率,進而確定它與哪個ID更近,再通過三個 ID 號信號值的強度確定移動終端所處的精確位置。
進入室內后,室外近端的指向性藍牙信號源幾乎不起作用,此時,移動終端接收到室內近端的指向性藍牙信號源的藍牙信號,由室內近端的指向性藍牙信號源1、室內遠端兩藍牙信號源2構成另一個三角形信號源參照系統(tǒng)并據此可對移動終端定位。
對于不同藍牙布局結構的室內環(huán)境,其定位算法通常需要作一些調整,因此,在室外近端指向性藍牙信號源設置有通訊模塊、存貯模塊,所述存貯模塊記錄該出入口所屬區(qū)域的室內專有定位算法,通訊模塊向信號范圍內的移動終端APP推送所屬區(qū)域室內定位算法。
智能系統(tǒng)根據移動終端的出入口趨勢判斷,可以作出包括出入口門禁的開關、室內照明的開關、室內其他電器的開關等操作,從而提高智能化管理效率。
上述藍牙門禁系統(tǒng)的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移動終端的藍牙偵測模塊每隔T秒搜索室內近端與室外近端指向性藍牙信號源并查詢其RSSI信號強度值,剔除信號強度較低的指向性藍牙信號源,根據信號強度較強的指向性藍牙信號源的ID編碼確定移動終端在室外或室內狀態(tài);
S2)移動終端的藍牙偵測模塊同時搜索室內遠端藍牙信號源并查詢其RSSI信號強度值;
S3)計算指向性藍牙信號源與室內遠端藍牙信號源相鄰兩次的RSSI信號強度值的變化速率,若指向性藍牙信號源的信號強度變化速率Pa大于室內遠端各藍牙信號源的信號強度變化速率Pb,則得出移動終端正向出入口靠近的運動趨勢。
室內遠端是B1、B2兩個藍牙信號源,室外近端指向性藍牙信號源為A1,室內近端指向性藍牙信號源為A2,四個信號源的強度變化速率計算公式是:
室外近端指向性藍牙信號源強度變化速率為Pa1,室內近端指向性藍牙信號源強度變化速率為Pa2,室內遠端藍牙信號源強度變化速率分別為Pb1、Pb2,
Pa1=(RSSIa12—RSSIa11)/ RSSIa11;
Pa2=(RSSIa22—RSSIa21)/ RSSIa21;
Pb1=(RSSIb12—RSSIb11)/ RSSIb11;
Pb2=(RSSIb22—RSSIb21)/ RSSIb21。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發(fā)明的范圍由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替換所限定,在未經創(chuàng)造性勞動所作的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