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特征:1.一種橫觀各向同性巖體原位動彈性模量的各向異性系數(shù)的測量方法,包括在橫觀各向同性巖體(1)內(nèi)布置測試孔和通過超聲波設備在測試孔內(nèi)測量橫觀各向同性巖體(1)的超聲波傳播速度及數(shù)據(jù)獲取與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測試孔在橫觀各向同性巖體(1)內(nèi)布置是指:A.在待測的橫觀各向同性巖體(1)的平整面上標出第一測試孔(2)、第二測試孔(3)和第三測試孔(4)的孔口中心位置,第一測試孔(2)、第二測試孔(3)和第三測試孔(4)的孔口中心點連線構成一等邊三角形,第一測試孔(2)、第二測試孔(3)和第三測試孔(4)的每兩兩軸線相互平行且兩者之間垂直距離為1.0~1.5m,第一測試孔(2)、第二測試孔(3)和第三測試孔(4)的直徑為超聲波儀器的測量探頭的最大直徑的1.5~2.0倍,第一測試孔(2)、第二測試孔(3)和第三測試孔(4)的長度大于估計的橫觀各向同性巖體(1)的表層松弛深度的二倍且總長度不小于5.0m;B.確定橫觀各向同性巖體(1)的各向同性面與水平面的夾角a,若夾角a小于或等于45度時,則鉆設的第一測試孔(2)的軸線、第二測試孔(3)的軸線和第三測試孔(4)的軸線垂直于橫觀各向同性巖體(1)的各向同性面,若夾角a大于45度則鉆設的第一測試孔(2)的軸線、第二測試孔(3)的軸線和第三測試孔(4)的軸線平行于橫觀各向同性巖體(1)的各向同性面且第一測試孔(2)的軸線、第二測試孔(3)和第三測試孔(4)的軸線與水平面的夾角等于橫觀各向同性巖體(1)的各向同性面與水平面的夾角;所述的數(shù)據(jù)獲取與處理方法是指:C.采用單孔測試方式對第一測試孔(2)、第二測試孔(3)和第三測試孔(4)都進行一次超聲波縱波測試,然后采用孔間穿透測試方式分別進行第一測試孔(2)與第二測試孔(3)之間、第二測試孔(3)與第三測試孔(4)之間、第三測試孔(4)與第一測試孔(2)之間的超聲波縱波穿透測試;D.根據(jù)單孔測試方式獲得的橫觀各向同性巖體(1)的超聲波縱波波速特征曲線,截取每一條縱波波速特征曲線上松弛分界點至測試孔孔底段的波速數(shù)據(jù)并計算出平均縱波波速,分別獲得橫觀各向同性巖體(1)內(nèi)沿第一測試孔(2)、第二測試孔(3)和第三測試孔(4)軸線方向的平均縱波波速值V1、V2和V3;E.根據(jù)孔間穿透測試方式獲得的橫觀各向同性巖體(1)的超聲波縱波波速特征曲線,截取每一條縱波波速特征曲線上松弛分界點至測試孔孔底段的波速數(shù)據(jù)并計算出平均縱波波速,從而分別獲得橫觀各向同性巖體(1)內(nèi)沿第一測試孔(2)與第二測試孔(3)之間、第二測試孔(3)與第三測試孔(4)之間、第三測試孔(4)與第一測試孔(2)之間垂直測試孔軸線方向的橫觀各向同性巖體(1)的平均縱波波速值V12、V23和V31;F.若橫觀各向同性巖體(1)的各向同性面與水平面的夾角a小于或等于45度,則根據(jù)(式1)計算關于橫觀各向同性巖體(1)的各向異性面上動彈性模量比上各向同性面上動彈性模量的動彈性模量各向異性系數(shù)ηd,若橫觀各向同性巖體(1)的各向同性面與水平面的夾角a大于45度,則根據(jù)(式2)計算關于橫觀各向同性巖體(1)的各向異性面上動彈性模量比上各向同性面上動彈性模量的各向異性系數(shù)ηd;式中,V1、V2和V3分別為采用單孔測試方式獲得的沿第一測試孔(2)、第二測試孔(3)和第三測試孔(4)軸線方向的橫觀各向同性巖體(1)的平均縱波波速值;V12、V23和V31分別為采用孔間穿透測試方式獲得的沿第一測試孔(2)與第二測試孔(3)之間、第二測試孔(3)與第三測試孔(4)之間、第三測試孔(4)與第一測試孔(2)之間垂直測試孔軸線方向的橫觀各向同性巖體(1)的平均縱波波速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