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將各種元件固定于支撐物的裝接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裝接裝置,其包括通過切割和折彎具有預定厚度的金屬板或金屬片所獲得的金屬部件,該部件形成為游碼(rider)形狀并且設計成跨過呈梁或棒形式的金屬支撐物進行裝配,并且包括用于固定或懸持各種元件的緊固裝置。
背景技術:
存在兩種主要類型的裝接裝置,它們通過鉤掛或懸持在金屬梁上來固定各種元件,特別是在建筑物部分。
第一種類型的裝接裝置使用被設計成借助錘嚙合于金屬支撐物上的硬化游碼。這種呈夾具(grip)形狀的游碼需要使用一定范圍的若干模型以顧及到能夠構成支撐物的梁或帶的不同厚度。懸持在這種公知裝接裝置上的各元件本質上還需要強加裝配上若干固定附件,所述固定附件由被設計成固定于所述游碼的額外部件形成,從而顧及懸持所述物體或元件的不同類型和不同方法。
第二種類型的裝接裝置使用包括剛性爪和擰入到上翼內螺紋孔中的螺釘?shù)慕饘偻咕墶_@種裝接裝置適于具有不同厚度的支撐件,所述螺釘必須充分地上緊,從而與所述支撐件壓靠接合。這種類型的公知裝接裝置具有以下的缺點使用工具(扳手或螺絲起子)在所述支撐物上執(zhí)行所述螺釘?shù)挠行暇o;由于在執(zhí)行上緊時所述螺釘所產(chǎn)生的杠桿作用,降低了所述連接件的機械強度;當所述元件由螺紋或光面桿、環(huán)管、塑料帶、小鏈、線纜等形成時需強制性地使用固定附件。這些附件的固定需要通過任何的組裝方法,特別是通過鉚接法執(zhí)行。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包括對上述缺陷進行補救,并提供一具有高機械強度的裝接裝置,該裝置能夠控制具有不同厚度的支撐物,而不需要使用用于對元件進行固定的組裝工具和專用附件,并且能夠沒有任何撕裂風險地支撐大的懸持重量。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裝置的特征在于,所述部件包括U型凸緣,該凸緣具有形成爪的兩個側面,所述爪沿凸緣的頂臂具備有一系列交錯的突出部,以及在底臂的端部處作為彈簧的一對撓性齒。
咬入所述支撐物頂面的所述突出部以及兩個撓性齒的彈性作用通過反作用于插入位置上的所述部件的任何滑動而增加了固定強度。與支撐物的底面壓靠接觸的兩個撓性齒使得具有不同厚度的支撐物受控。
根據(jù)一個優(yōu)選實施例,兩個齒以朝向分開兩個側面的間隙以直角折疊,當所述爪插在所述支撐物上時,每個齒可以通過撓性變形向下彎曲。每個齒具有根據(jù)所述支撐物厚度的可變形若干毫米的預定長度。所述部件的凸緣包括頂面和連接到側面的前表面,所述頂面由以直角折疊的每個頂臂的一部分形成。
可以單獨或結合使用其它的特點間隙在所述頂面的中間縱向延伸至一通道,從而使固定于所述前表面的內壁的元件能夠被插入;所述部件的前表面可被設置有用于鎖定的圓形孔或元件的通道;并包括在其頂部處的向外折疊的鎖定鼻部;撓性齒相對于對稱的垂直中間面對稱地設置;所述部件的頂面包括與設置在前表面的頂部處的第二半圓邊緣相面對的第一半圓邊緣;所述部件包括凸緣內朝向所述前表面導向的中間片,從而使穿過所述凸緣的桿能夠預定位。
通過以下作為非限制性示例的并且示出在附圖中的本發(fā)明實施例的說明,其它優(yōu)勢和特點將會更加的顯而易見。
圖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裝接裝置的凸緣的透視圖;圖2示出圖1的側視圖,所述撓性齒示出為處于非接合的不活動位置(粗體線),以及在所述支撐物上的接合活動位置(虛線);圖3A是圖2的平面圖;圖3B是圖3A的備選實施例的相同視圖;圖4是圖2的側視圖;圖5示出折疊出圖1的裝接裝置部件之前的帶切口的金屬板;圖6和圖7示出處于非接合位置的圖2中的裝接裝置,該裝置帶有由套管分別緊固于所述凸緣的前表面和頂面的線纜;圖8表示圖2中的裝接裝置具有沿垂直方向穿過所述凸緣的螺紋桿;圖9是圖8的側視圖,示出所述桿在垂直方向的每一側上有限的角移動的可能性;圖10示出穿過裝接裝置的孔的桿的另一種配合方式,該桿安裝在倒U形垂直支撐物上;圖11示出通過鉤固定于圖1中的所述裝接裝置的前表面的孔中的桿;圖12至16分別是與圖1至5相同的視圖,圖中示出所述裝接裝置的備選實施例;圖17和18表示分別處于垂直方向和傾斜位置的圖12的裝接裝置,所述裝置帶有沒使用鎖定螺母的螺紋桿。
具體實施例方式
參考附圖1至5,裝接裝置10包括游碼形狀的金屬部件11,該部件沿邊緣安裝在支撐物12上,從而能夠懸持或固定各種元件。所述支撐物12(在圖2中以虛線示意性地表示)由諸如長方形剖面的直金屬梁或金屬棒形成,并具有兩個平直的平行相對面12a、12b。
金屬部件11通過切割具有小厚度的金屬板或板片13獲得。切割是根據(jù)附圖5中所示出的輪廓執(zhí)行的,圖中示出相對于對稱垂直中心平面P對稱的雙E形結構。所述雙E形結構包括設置在其每一側上的公共體13a,所述公共體具有兩個頂臂13b,兩個中間片13c和兩個底臂13d。
金屬板13隨后繞若干折疊線被折疊,從而獲得裝接裝置10的整體部件11(圖1)。
所述折疊金屬部件11形成U形凸緣,該凸緣包括頂面14、前表面15和兩側面16、17,這兩個側面相對于對稱面P平行。相對于頂面14,所述底部在凸緣的整個深度上敞開。
每個底臂13d的端部設置有以直角向外折疊并且可以在當部件11的插入運動在支撐物12上發(fā)生時因撓性向下彎曲以構成彈簧的撓性齒18。所述兩個齒18相對于中間平面P對稱,并且位于分開所述側面16、17的間隙的外側。
所述側面16、17形成能夠嚙合于支撐物12上的C形或U形爪(圖1和2),從而確保部件11的緊固。所述爪的寬度對應于分開側面16、17的間隙。每一頂臂13b的邊緣優(yōu)選地具備一系列稍稍向內傾斜的突出部19,從而在支撐物上的插入運動產(chǎn)生時使得所述突出部19咬住支撐物。
咬住支撐物12頂面的突出部19以及兩個齒18的彈簧作用通過反作用于插入位置處部件11的任何滑動運動而增強了固定強度。與支撐物12的底面接觸壓靠的兩個撓性齒18可使具有不同厚度的支撐物12受到控制,無需使用特定的工具或調整裝置。每個齒18的長度出于這一目的進行選擇,從而使最大偏斜為大約7mm。
所述部件11的頂面14由每個頂臂13以直角折疊的部分形成。根據(jù)圖13A,直線間隙20在對稱中間面P中縱向延伸。根據(jù)圖3B的備選實施例,間隙20包括一傾斜部分,該部分通過由相對于鼻部22的鎖定部分(latching)形成的緊固裝置32所終止。
所述部件11的前表面15包括主體13a的一部分,該部分裝配于基部,并具有用于鎖定于頂部的圓形固定孔21和鼻部22。
顯然,額外的孔可設置在前表面15以及側面16、17中,以增加元件的裝接可能性。
兩個中間片13c在凸緣中被折疊成銷的形狀,并且朝向前表面15導向。這些內部片13c的存在使得經(jīng)由設置在頂面14和前表面15之間的通道23穿過所述凸緣的螺紋桿或任何其它元件被定位和導向。
各種元件,特別是螺紋桿或光面桿,金屬軸環(huán)、塑料條、小型鏈、線纜等,可被直接地緊固于裝接裝置10的部件11,無需使用安裝附件。這些元件的裝配是在部件11跨過其支撐物12被安裝之后進行的。這樣,機械強度較高,并能夠支撐大的懸持重量。
在圖6中,電纜24通過緊固軸環(huán)25或箍的夾持作用可被緊固于所述前表面15,緊固軸環(huán)25或箍穿過在所述凸緣中垂直延伸的通道23。
在圖7中,電纜24裝配于所述部件11的頂面14上,在這種情況下緊固軸環(huán)25水平地通過頂臂13b的折疊部分內部。
在圖8中,固定于部件11的元件由穿過通道23的螺紋桿26形成,通道23由中間片13c被預先定位于垂直位置。鎖定螺母27被擰在桿26的螺紋部分上,并且承載于所述鼻部22上以執(zhí)行機械固定。
在圖9中,中間片13c的輕微變形允許桿26在箭頭F1或F2的方向上進行有角度的運動。該運動的角度發(fā)生在垂直方向的每一側上,并且在每一側上大約是10度。
在圖10中,部件11以倒U形裝配在支撐物上,而非水平地跨過支撐物12進行安裝。所述桿26以垂直于所述前表面15的方向穿過孔21。
在圖11中,光面桿的鉤28經(jīng)由部件11的內部閂鎖在所述前表面15的孔21中。顯然,所述鉤28可由鏈或任何其它的懸持附件所替代。
根據(jù)圖12至16的備選實施例,部件10的結構不同于圖1至5的結構,不同之處在于板130包括曲線切口122,而不是像板13那樣具有鼻部22。所述片13c的端部成條紋狀從而形成梳部。部件110的其它部分與圖1至5的所述部件11的結構相同。
部件110可不使用鎖定螺母而緊固螺紋桿26。在折疊后,所述切口122在頂面14中形成第一半圓邊緣29,并在前表面15的頂部處形成半圓邊緣30。
在圖17中,螺紋桿16在垂直方向上延伸,并由第一邊緣29和所述片13c的條紋進行緊固。根據(jù)圖18,螺紋桿16能以預定的角度傾斜,并由兩個邊緣29、30和片13c所保持。
權利要求
1.一種裝接裝置,包括金屬部件(11、110),所述金屬部件通過切割和折疊具有預定厚度的金屬板(13)或金屬片獲得,形狀為游碼(rider)的所述部件設計成跨過呈梁或棒形狀的金屬支撐物(12)進行裝配,并且包括用于固定或懸持各種元件的緊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部件(11、110)包括U形凸緣,所述凸緣具有形成爪(jaw)的兩個側面(16、17),所述爪裝配有一系列沿所述凸緣的頂臂(13b)交錯分布的突出部(19),以及在所述底臂(13b)的端部作為彈簧的一對撓性齒(18)。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接裝置,其特征在于,兩個齒(18)以直角朝向分離所述兩個側面(16、17)的間隙的外側折疊,當所述爪被插在支撐物(12)上時,每個齒(18)能夠通過撓性變形向下彎曲。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裝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每個齒(18)具有根據(jù)所述支撐物(12)的厚度而偏轉若干毫米的預定長度。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物(19)沿每個頂臂(13b)的直邊延伸,從而咬入與所述撓性齒(18)相對定位的支撐物(12)的金屬面中。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11、110)的凸緣包括頂面(14)和連接于所述側面(16、17)的前表面(15)。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裝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頂面(14)是由以直角折疊的每個頂臂(13b)的一部分形成的。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裝接裝置,其特征在于,間隙(20)在頂面(14)的中間部分縱向延伸至通道(23),從而使固定于所述前表面(15)內壁的元件能夠被插入。
8.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裝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11、110)的前表面(15)設置有至少一個圓形孔(21),用于鎖定元件或使元件通過。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裝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11)的前表面(15)包括位于其頂部的向外折疊的鎖定鼻部(22)。
10.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撓性齒(18)相對于對稱的垂直中間面(P)對稱地設置。
11.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裝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110)的頂面(14)包括與設置在前表面(15)頂部處的第二半圓邊緣(30)相面對的第一半圓邊緣(29)。
12.根據(jù)上述權利要求中任何一項所述的裝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11、110)包括在所述凸緣中、朝向所述前表面(15)導向的中間片(13c),從而使穿過所述凸緣的桿(26)預先定位。
13.根據(jù)權利要求12所述的裝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片(13c)折疊成銷的形狀。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一種裝接裝置,包括金屬部件(11),所述金屬部件通過切割和折疊具有預定厚度的金屬板或金屬片獲得,形狀為游碼的所述部件設計成跨過呈梁或棒形式的金屬支撐物進行裝配。所述部件(11)包括U形凸緣,所述凸緣具有形成爪的兩個側面(16、17),所述爪裝配有一系列沿所述凸緣的頂臂(13b)交錯分布的突出部(19),以及一對在底臂(13b)的端部作為彈簧的撓性齒(18)。固定強度得以增強,并且與支撐物的底面接觸的兩個撓性齒可使具有不同厚度的支撐物受控。
文檔編號F16L3/00GK1818400SQ200510124740
公開日2006年8月16日 申請日期2005年11月16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11月17日
發(fā)明者丹尼爾·博維爾 申請人:A.雷蒙德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