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致動器以及與閥一起使用的致動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申請涉及致動器,更具體地,涉及與具有多個流體流動控制構(gòu)件的流體控制設(shè)備一起使用的致動器。
背景技術(shù):
過程控制系統(tǒng)使用各種現(xiàn)場設(shè)備來控制過程參數(shù)。在某些場合,單動式和/或雙動式致動器被用于控制通過閥的流體流動。
實用新型內(nèi)容需要一種與具有多個流體流動控制構(gòu)件的流體控制設(shè)備一起使用的致動器。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與閥一起使用的不例性致動器,其包括外殼和置于外殼內(nèi)的第一活塞。第一活塞用于響應(yīng)于第一壓強而移動耦接到第一活塞的第一致動器桿。致動器還包括置于外殼內(nèi)的第二活塞。第二活塞用于響應(yīng)于第二壓強而移動耦接到第二活塞的第二致動器桿。第二活塞和第二制動器桿限定了各自的開口以使得第一致動器桿能夠從其中延伸穿過。在一個實施例中,還包括隔離物以分開所述外殼中的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隔離物限定了開口以使得所述第一致動器桿能夠從其中延伸穿過。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活塞被置于所述外殼中的第一和第二腔中。在一個實施例中,還包括第一偏置元件以將所述第一活塞偏置到失效保護(hù)位置以及第二偏置元件以將所述第二活塞偏置到失效保護(hù)位置。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致動器桿用于耦接到所述閥的第一流動控制構(gòu)件,并且所述第二致動器桿用于耦接到所述閥的第二流動控制構(gòu)件,所述第一流動控制構(gòu)件不同于所述第二流動控制構(gòu)件。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外殼限定了第一端口以接收第一壓強和第二端口以接收第
二壓強。一種示例性致動器包括置于該致動器主體內(nèi)的第一活塞。第一活塞限定了腔,并且通過與置于該腔中的第二活塞的相互作用而可移動。第二活塞用于響應(yīng)于壓強而在運行的第一階段移動耦接到第二活塞的第二致動器桿,并且在運行的第二階段經(jīng)由該相互作用而移動耦接到第一活塞的第一致動器桿。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階段對應(yīng)于所述致動器的第一沖程長度,并且所述運行的第二階段對應(yīng)于所述致動器的第二沖程長度。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一致動器桿限定了各自的開口以使得所述第二致動器桿能夠從其中延伸穿過。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致動器桿用于耦接到閥的第一流動控制構(gòu)件并且所述第二致動器桿用于耦接到所述閥的第二流動控制構(gòu)件,所述第一流動控制構(gòu)件不同于所述第二流動控制構(gòu)件。[0014]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主體和所述第一活塞限定了各自的開口以使得能夠通過所述腔接收所述壓強。在一個實施例中,還包括第一偏置元件以將所述第一活塞偏置到失效保護(hù)位置,以及第二偏置元件以將所述第二活塞偏置到失效保護(hù)位置。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塞用于密封地接合所述主體的第一面,并且所述第一致動器桿用于密封地接合所述主體的第二面。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二活塞用于密封地接合所述腔的一個面。一種示例性致動器包括第一活塞,其置于致動器的主體內(nèi)并限定了腔,第二活塞置于該腔內(nèi)。第二活塞用于貫穿致動器的第一沖程長度獨立于第一活塞地運行,并且其中第一活塞用于貫穿致動器的第二沖程長度依賴于第二活塞運行。一種與閥一起使用的示例性致動器包括主體,第一致動器桿和第二致動器桿至少部分地置于該主體內(nèi)。第一和第二致動器桿用于耦接到閥的各自的第一和第二流動控制構(gòu)件。第一致動器桿限定了開口以使得第二致動器桿能夠從其中延伸穿過。該致動器還包括用于移動第一致動器桿和第二致動器桿的裝置。在一個實施例中,用于移動所述第一致動器桿和所述第二致動器桿的所述裝置使得所述第一致動器桿和所述第二致動器桿能夠獨立地移動。在一個實施例中,用于移動所述第一致動器桿和所述第二致動器桿的所述裝置使得所述第一致動器桿能夠響應(yīng)于所述第二致動器桿的移動而移動。在一個實施例中,用于移動所述第一致動器桿和所述第二致動器桿的所述裝置包括置于所述主體內(nèi)并耦接到所述第一致動器桿的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用于響應(yīng)于第一壓強,以及置于所述主體內(nèi)并耦接到所述第二致動器桿的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用于響應(yīng)于第二壓強。在一個實施例中,用于移動所述第一致動器桿和所述第二致動器桿的所述裝置包括置于所述主體內(nèi)的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限定了腔并且通過與置于所述腔內(nèi)的第二活塞的相互作用而可移動,所述第二活塞用于響應(yīng)于壓強而通過所述致動器的第一沖程長度移動耦接到所述第二活塞的第二致動器桿,并通過所述致動器的第二沖程長度移動耦接到所述第一活塞的第一致動器桿。不同于現(xiàn)有技術(shù),本實用新型的示例性致動器可以獨立地或在階段運行中移動閥的閥塞。本實用新型的示例性致動器可以結(jié)合三通閥或任何其他使用超過一個流體流動控制構(gòu)件控制流體流動和/或控制通過多個開口的流體流動的流體控制設(shè)備而使用。
圖I示出了一個已知致動器;圖2示出了另一個已知致動器;圖3示出了耦接到一個示例性三通閥的一個示例性獨立雙缸雙動式致動器;圖4示出了圖3的示例性獨立雙缸雙動式致動器的示例性示意圖;圖5示出了一個示例性獨立雙缸單動式致動器;圖6示出了另一個示例性單動式致動器;圖7示出了另一個示例性單動式致動器;[0032]圖8示出了另一個示例性致動器。
具體實施方式
在上述附圖中示出了某些示例,并將在下文中詳細(xì)描述。在描述這些示例時,相似或相同的附圖標(biāo)記用于指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附圖不必是按比例繪制,而且為了簡明和/或清楚,附圖的某些特征和視圖可能放大比例或扼要示出。此外,貫穿本說明書而描述了幾個示例。任何示例中的任何特征可以包括在其他示例的其他特征中、或作為其他示例的其他特征的替代、或與其他示例的其他特征組合在一起。 在此描述的例子涉及與具有多個流體流動控制構(gòu)件(例如閥塞)的閥一起使用的致動器。示例性致動器可以獨立地或在階段運行中移動閥的閥塞。示例性致動器可以結(jié)合三通閥或任何其他使用超過一個流體流動控制構(gòu)件控制流體流動和/或控制通過多個開口的流體流動的流體控制設(shè)備而使用。在閥塞獨立地可移動的例子中,活塞可以置于致動器主體的分開的腔內(nèi)。腔可以是圓柱形的,具有相似或相同的直徑和/或具有相似或不同的高度。在某些例子中,第一活塞及其相應(yīng)的、耦接到第一閥塞的致動器桿限定了開口,耦接到第二活塞的第二致動器桿從該些開口中延伸穿過,使得第二致動器桿能夠耦接到第二閥塞。如果示例性致動器結(jié)合三通閥使用,控制壓強可以被施加到各活塞以獨立地移動各活塞以及各自的致動器桿,以控制通過三通閥的各自的開口的流體流動。彈性恢復(fù)(例如單動式)或另一控制壓強(例如雙動式)可以被用于將活塞之一或兩者回復(fù)到中立或失效保護(hù)的位置?;钊豢梢允褂闷迷?例如彈簧)而被回復(fù)到中立或失效保護(hù)位置,另一活塞可以使用另一控制壓強而被回復(fù)到中立或失效保護(hù)位置。取決于配置,中立或失效保護(hù)位置可以與將閥塞放置于全開、半開或關(guān)閉位置相關(guān)聯(lián)。在閥塞在階段運行中可移動的例子中,第一活塞可以限定腔,第二活塞置于該腔內(nèi)。第一活塞可以密封地和/或可滑動地接合致動器主體的內(nèi)表面,并且第二活塞可以密封地和/或可滑動地接合第一活塞的內(nèi)表面。在運行中,控制壓強可以被引導(dǎo)通過致動器主體和第一活塞以使得控制壓強能夠作用于第二活塞。貫穿運行的第一階段和/或致動器的第一沖程長度,第二活塞可以獨立于第一活塞而在第一活塞中移動。更具體地,在運行的第一階段,第二活塞可以移動其致動器桿以及相應(yīng)閥塞,以控制通過閥的第一開口的流體流動。通過第二運行階段和/或致動器的第二沖程長度,第二活塞可以接合第一活塞并相對于致動器主體從中立位置移動/驅(qū)動第一活塞,并因此,第一活塞的移動依賴于第二活塞的移動。更具體地,在運行的第二階段,第二活塞可以移動第一活塞、致動器桿以及相應(yīng)的閥塞,以控制通過閥的第二開口的流體流動,而第一活塞也使用可操作地耦接到第一活塞的閥塞來控制通過第一開口的流體流動。彈性恢復(fù)(例如單動式)可以用于將活塞之一或兩者回復(fù)到中立或失效保護(hù)位置。圖I示出了一個已知單動式致動器100。致動器100包括主體102,其限定了端口104以接收供應(yīng)壓強和/或控制信號。致動器100還限定了腔106,活塞108置于該腔中?;钊?08基于由端口 104接收到的控制壓強而移動致動器桿110以及耦接到致動器桿110的閥桿。致動器主體102限定了開口 114,使得致動器桿110能夠從其中延伸穿過。第一密封件116置于開口 114中以密封地接合致動器桿110,并且第二密封件118環(huán)繞活塞108以密封地接合腔106的內(nèi)表面120。為了將活塞108偏置到中立或失效保護(hù)位置,彈簧121置于腔106之中。在運行中,通過流動流體(例如,空氣、液壓流體)穿過端口 104,腔106的部分122內(nèi)的壓強上升,其增大了施加在活塞面124上的力。如果施加在活塞面124上的力大于經(jīng)由彈簧121施加在相對的活塞面126上的力,活塞108以及相應(yīng)的致動器桿110朝向致動器主體102的面128移動。如果施加在活塞面124上的力小于經(jīng)由彈簧121施加在相對的活塞面126上的力,活塞108以及相應(yīng)的致動器桿110從面128移開。取決于致動器100耦接到的閥的配置,朝向致動器主體102的面128移動活塞108可以增大或減少通過閥的流體流動。圖2示出了一個已知雙動式致動器200。致動器200類似于致動器100,但不包括彈簧121。取而代之,致動器200的主體202限定了第一端口 104和第二端口 204,第一端口 104和第二端口 204中的每一個用于接收控制壓強或信號。在運行中,活塞108的移動由橫跨活塞108的壓強差所控制。通過將流體流入腔106的第一部分122以及將流體流出腔106的第二部分206以使得施加在活塞面124上的力大于施加在相對的活塞面126上的力,活塞108以及相應(yīng)的致動器桿110朝向致動器主體102的面128移動。通過將流體流入第二部分206以及將流體流出第一部分122以使得施加在活塞面126上的力大于施加在活塞面124上的力,活塞108以及相應(yīng)的致動器桿110從致動器主體102的面128移開。圖3示出了耦接到示例性三通閥302的示例性雙動式致動器300。示例性致動器300可以用于相對于閥主體312的各自的開口 308和310獨立地移動第一和第二閥塞304和306,以控制通過閥的流體流動。致動器300包括主體304,其包括耦接到閥主體312的軛315。致動器主體304還限定第一和第二腔316和318,第一和第二活塞組件320和322分別置于其中。第一活塞組件320可以包括活塞324,其限定了容納密封件和/或O型環(huán)328的溝槽326,以使得能夠密封地和/或可滑動地接合第一腔316的內(nèi)表面330。第一活塞組件320還可以包括第一致動器桿332,其在第一端334耦接到第一活塞324并且在第二端335耦接到第二閥塞306。致動器主體314的隔離物335分開第一和第二腔316和318,并且限定了第一開口 336,密封件和/或O型環(huán)338可以置于第一開口 336中,并且第一致動器桿332延伸穿過第一開口 336。第二活塞組件322可以包括活塞340,其限定了容納密封件和/或O型環(huán)344的溝槽342,以使得能夠密封地和/或可滑動地接合第二腔318的內(nèi)表面346。第二活塞組件322還可以包括第二致動器桿348,其包括耦接到第二活塞340的第一部分350和耦接到第一閥塞304的第二部分352。連接體354可以用于將第一和第二部分350和352耦接在一起。第二活塞340以及致動器桿348限定了開口 402和404(圖4)以使得第一致動器桿332能夠從其中延伸穿過。致動器主體314限定了第二開口 356,密封件和/或O型環(huán)358可以置于第二開口 356中,并且第二致動器桿348從第二開口 356中延伸穿過。在運行中,活塞324和340的獨立移動經(jīng)由橫跨各自活塞324和340的壓強差而被控制。更具體地,第一活塞324的移動以及因此第二閥塞306的移動通過將流體(例如,空氣,液壓流體)流入和流出端口 360和362而被控制,并且,第二活塞340的移動以及因此第一閥塞304的移動通過將流體(例如,空氣,液壓流體)流入和流出端口 364和366而被控制。圖4示出了圖3的示例性致動器300的示意圖,其示出了由第二活塞340和第二致動器桿348限定的開口 402和404。在某些例子中,密封件和/或O型環(huán)406被置于第一和第二致動器桿332和348之間。圖5示出了類似于示例性致動器300的示例性單動式致動器500。然而,比較而言,第一彈簧或偏置元件502被置于第一腔316內(nèi)以接合活塞面504并驅(qū)使第一活塞324朝向中立和/或失效保護(hù)位置。另外,相比較于示例性致動器300,第二彈簧或偏置元件505被置于第二腔318內(nèi)以接合活塞面508并驅(qū)使第二活塞340朝向中立和/或失效保護(hù)位置。端口 360和366使得腔316和318能夠維持在大氣壓強。在該例子中,第一活塞324的中立位置與第二閥塞306 (圖3)接合第二開口 310以基本上阻止流體從其中流過相關(guān)聯(lián)。另夕卜,在該例子中,第二活塞340的中立位置與第一閥塞304接合第一開口 308以基本上阻止流體從其中流過相關(guān)聯(lián)。盡管單個盤繞彈簧502和505被示于任一腔316和318中,可以使用不同類型和/或不同數(shù)量的偏置元件取而代之。圖6示出了類似于示例性致動器500的示例性致動器600。然而,比較而言,彈簧502被置于第一腔316內(nèi)以使得彈簧502接合相對的活塞面602,并且彈簧505被置于第二腔318內(nèi)以使得彈簧505接合相對的活塞面604。這樣,在該例子中,第一活塞324的中立位置與第二閥塞306離第二開口 310 —段距離以使得流體能夠從中流過相關(guān)聯(lián),并且第二活塞340的中立位置與第一閥塞304離第一開口 308 —段距離以使得流體能夠從中流過相關(guān)聯(lián)。圖7示出了類似于致動器500和600的示例性致動器700。然而,比較而言,不同大小的彈簧或偏置元件702被置于第一腔316內(nèi)以接合活塞面504并驅(qū)使第一活塞324朝向中立或失效保護(hù)位置。另外,相比較于前面描述的示例,多個彈簧或偏置元件704和706被置于第二腔318內(nèi)以接合活塞面604并驅(qū)使第二活塞340朝向中立或失效保護(hù)位置。在該例子中,第一活塞324的中立位置與第二閥塞306接合第二開口以基本上阻止流體從中流過相關(guān)聯(lián)。另外,在該例子 中,第二活塞340的中立位置與第一閥塞304離第一開口 308一段距離以使得流體能夠從中流過相關(guān)聯(lián)。圖8示出了示例性致動器800。示例性致動器800可以被用于分階段地相對于閥主體312的各自的開口 308和310移動第一和第二閥塞304和306,以控制流體從中流過。致動器800包括主體801,其限定了腔802,第一活塞組件804和第二活塞組件804被置于腔802中。第一活塞組件804包括活塞808,其限定活塞腔810,第二活塞組件806至少部分地被置于活塞腔810中。密封件和/或O型環(huán)812可以環(huán)繞第一活塞808以使得能夠可滑動地和/或密封地接合腔802的內(nèi)表面814。第一活塞組件804還可以包括第一致動器桿816,其延伸穿過由致動器主體801限定的開口 818。密封件和/或O型環(huán)820可以被置于開口 818中以密封地接合第一致動器桿816。第一活塞808和致動器桿816可以限定各自的開口 822和824以使得第二活塞組件806的第二致動器桿826能夠從中延伸穿過。第一活塞808可以包括伸出部和/或彈簧座828,彈簧或偏置元件830和832可以被與其鄰近設(shè)置,從而驅(qū)使第一活塞組件804和/或第二活塞組件806朝向中立或失效保護(hù)位置。第一活塞808可以限定開口 834以使得第二活塞組件806的伸出部和/或彈簧座836能夠從中延伸穿過。偏置元件或彈簧837可以被置于鄰近和/或在彈簧座836之內(nèi),以驅(qū)使第二活塞組件806和/或第一活塞組件804朝向中立或失效保護(hù)位置。第二活塞組件806可以包括被置于彈簧座836和第二致動器桿826之間的活塞838。密封件和/或O型環(huán)840可以環(huán)繞第二活塞838以使得能夠可滑動地和/或密封地接合活塞腔810的內(nèi)表面842。密封件和/或O型環(huán)844可以被置于第一和第二致動器桿816和826之間以使得兩者能夠可滑動地和/或密封地接合。在運行中,活塞808和838的階段的移動由彈簧830、832和/或837以及活塞腔810的部分846中的力所控制。更具體地,通過將流體流過分別由致動器主體801和第一活塞808限定的開口 848和850,作用在第二活塞838的面852上的力增大了。在運行的第一階段和/或致動器800的第一沖程長度,第一活塞組件804可以被置于中立位置,并且第二活塞組件806可以基于部分846中的力和彈簧837施加于第二活塞838的彈簧力之差 而相對于第一活塞組件804是獨立地可移動的。在運行的第二階段和/或致動器800的第二沖程長度,第二活塞838接合第一活塞808的面854,并基于部分846中的力和彈簧830、832以及837施加于活塞808和838的彈簧力之差而從中立位置朝向致動器主體801的面856移動/驅(qū)動第一活塞組件804。盡管在此已經(jīng)描述了某些示例性方法、設(shè)備以及制造產(chǎn)品,本申請的覆蓋范圍并不局限于此。相反,本申請覆蓋從字面上或在等同原則下完全落入所附權(quán)利要求范圍的所有方法、設(shè)備和制造產(chǎn)品。
權(quán)利要求1.一種與閥一起使用的致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殼; 置于所述外殼中的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用于響應(yīng)于第一壓強而移動耦接到所述第一活塞的第一致動器桿;以及 置于所述外殼中的第二活塞 ,所述第二活塞用于響應(yīng)于第二壓強而移動耦接到所述第二活塞的第二致動器桿,其中所述第二活塞和所述第二致動器桿限定各自的開口以使得所述第一致動器桿能夠從其中延伸穿過。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致動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隔離物以分開所述外殼中的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隔離物限定了開口以使得所述第一致動器桿能夠從其中延伸穿過。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致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被置于所述外殼中的第一和第二腔中。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致動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一偏置元件以將所述第一活塞偏置到失效保護(hù)位置以及第二偏置元件以將所述第二活塞偏置到失效保護(hù)位置。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致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致動器桿用于耦接到所述閥的第一流動控制構(gòu)件,并且所述第二致動器桿用于耦接到所述閥的第二流動控制構(gòu)件,所述第一流動控制構(gòu)件不同于所述第二流動控制構(gòu)件。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致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限定了第一端口以接收第一壓強和第二端口以接收第二壓強。
7.一種致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置于所述致動器的主體內(nèi)的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限定了腔,并且通過與置于所述腔內(nèi)的第二活塞的相互作用而可移動,所述第二活塞用于響應(yīng)于壓強而在運行的第一階段移動耦接到所述第二活塞的第二致動器桿,并在運行的第二階段經(jīng)由所述相互作用移動耦接到所述第一活塞的第一致動器桿。
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致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階段對應(yīng)于所述致動器的第一沖程長度,并且所述運行的第二階段對應(yīng)于所述致動器的第二沖程長度。
9.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致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一致動器桿限定了各自的開口以使得所述第二致動器桿能夠從其中延伸穿過。
10.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致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致動器桿用于耦接到閥的第一流動控制構(gòu)件并且所述第二致動器桿用于耦接到所述閥的第二流動控制構(gòu)件,所述第一流動控制構(gòu)件不同于所述第二流動控制構(gòu)件。
11.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致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和所述第一活塞限定了各自的開口以使得能夠通過所述腔接收所述壓強。
1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致動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一偏置元件以將所述第一活塞偏置到失效保護(hù)位置,以及第二偏置元件以將所述第二活塞偏置到失效保護(hù)位置。
1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致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用于密封地接合所述主體的第一面,并且所述第一致動器桿用于密封地接合所述主體的第二面。
1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致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塞用于密封地接合所述腔的一個面。
15.一種致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活塞,其被置于所述致動器的主體內(nèi)并限定了腔,第二活塞被置于所述腔內(nèi),其中所述第二活塞用于貫穿所述致動器的第一沖程長度獨立于所述第一活塞運行,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活塞用于貫穿所述致動器的第二沖程長度依賴于所述第二活塞運行。
16.一種與閥一起使用的致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體,第一致動器桿和第二致動器桿至少部分地被置于所述主體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致動器桿用于耦接到所述閥的各自的第一和第二流動控制構(gòu)件,所述第一致動器桿限定了開口以使得所述第二致動器桿能夠從其中延伸穿過;以及 用于移動所述第一致動器桿和所述第二致動器桿的裝置。
1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6所述的致動器,其特征在于,用于移動所述第一致動器桿和所述第二致動器桿的所述裝置使得所述第一致動器桿和所述第二致動器桿能夠獨立地移動。
1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6所述的致動器,其特征在于,用于移動所述第一致動器桿和所述第二致動器桿的所述裝置使得所述第一致動器桿能夠響應(yīng)于所述第二致動器桿的移動而移動。
19.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6所述的致動器,其特征在于,用于移動所述第一致動器桿和所述第二致動器桿的所述裝置包括置于所述主體內(nèi)并耦接到所述第一致動器桿的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用于響應(yīng)于第一壓強,以及置于所述主體內(nèi)并耦接到所述第二致動器桿的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用于響應(yīng)于第二壓強。
20.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6所述的致動器,其特征在于,用于移動所述第一致動器桿和所述第二致動器桿的所述裝置包括置于所述主體內(nèi)的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限定了腔并且通過與置于所述腔內(nèi)的第二活塞的相互作用而可移動,所述第二活塞用于響應(yīng)于壓強而通過所述致動器的第一沖程長度移動耦接到所述第二活塞的第二致動器桿,并通過所述致動器的第二沖程長度移動耦接到所述第一活塞的第一致動器桿。
專利摘要描述了致動器以及與閥一起使用的致動器。一種示例性致動器包括第一活塞,其被置于所述致動器的主體內(nèi)并限定了腔,第二活塞被置于該腔中。所述第二活塞用于貫穿所述致動器的第一沖程長度獨立于所述第一活塞運行,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活塞用于貫穿所述致動器的第二沖程長度依賴于所述第二活塞而運行。
文檔編號F15B15/00GK202370931SQ20112029763
公開日2012年8月8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11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1年8月11日
發(fā)明者R·安亞格諾斯 申請人:費希爾控制國際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