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心式煤漿泵的軸封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水煤漿氣化裝置離心式煤漿泵的軸封。為消除現有技術離心式低壓煤漿泵機封的壽命不長,不能完全避免外沖洗水進入泵內的缺陷,本發(fā)明在背葉片和副葉輪的葉片上加3~5圈分隔環(huán),減弱流道中有害的徑向流,增大輸送高粘度煤漿的封堵揚程;副葉輪腔的外區(qū)為比重大的煤漿環(huán),內區(qū)為比重小的油環(huán),兩者的分界面明顯、穩(wěn)定;采用PLAN23單端面機封和改進型封液罐,并將副葉輪腔、機封腔和封液罐連通,實現在中控室和現場都能監(jiān)控煤漿遠離機封,確保其長壽命,并實現正常運行時完全不外加沖洗水。本發(fā)明適用于輸送含固量58~61wt%、粘度700~3000mPa.s的離心式煤漿泵的軸封,也適用于其它裝置輸送高含固量、高粘度介質離心泵的軸封。
【專利說明】離心式煤漿泵的軸封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水煤漿加壓氣化裝置中輸送含固量58?61wt%、粘度700?3000mPa.s的離心式煤漿泵的軸封結構,特別是磨煤機出料槽泵的軸封結構,也適用于其它工業(yè)裝置輸送高固體含量、高粘度介質離心泵的軸封結構。
【背景技術】
[0002]近十多年來,由于石油價格的不斷攀升,而我國貧油、少氣、富煤的資源結構決定了“油改煤、氣改煤”是國家的重大戰(zhàn)略政策,因此以煤為原料生產甲醇、烯烴(MTO)、天然氣以及煤制油等現代煤化工得到了迅猛發(fā)展。煤氣化是現代煤化工的龍頭,水煤漿加壓氣化和干煤粉加壓氣化是我國煤氣化的兩大主流技術。水煤漿加壓氣化裝置中的關鍵機泵之一是低壓煤漿泵,我國已運行的低壓煤漿泵絕大多數是進口的隔膜泵,由于高固體含量水煤漿的沖刷,存在隔膜、泵進出口閥門部件的壽命不長,維修工作量大,進口備件的費用高,控制系統復雜,體積龐大等缺陷。隨著水煤漿加壓氣化裝置的規(guī)模不斷擴大,而隔膜泵的流量受限,造成臺數過多,投資增加。而國產隔膜泵的可靠性也差,因此,離心式煤漿泵開始在我國煤氣化裝置上逐步為用戶采納。
[0003]國內外渣漿泵的軸封普遍采用副葉輪密封,輔助密封(或停車密封)大多采用填料密封,在填料箱的底部外供沖洗水,阻止渣漿進入填料箱。但水煤漿氣化工藝上不允許大量外沖洗水進入泵內,否則增加煤氣化爐的負荷和氧耗量。
[0004]中國實用新型專利(CN 200989323Y)公開的“帶雙阻封葉輪結構的離心式煤漿泵”就是為了避免外沖洗水進入泵內提出來的。如圖1所示,該專利采用雙級副葉輪密封,停車密封采用填料密封,外供沖洗油。由于不易避免磨煤機出料槽泵在各種運行工況下,高固相含量的煤漿進入填料密封處,尤其是停泵時,雙級副葉輪不起作用,填料密封壽命短。
[0005]為克服上述專利的缺陷,中國實用新型專利(CN 203796575 U)和發(fā)明專利(CN103953549 A)公開的“離心式水煤漿泵”如圖2所示,該專利是將雙級副葉輪密封,改為單級副葉輪密封,結構簡化,輔助密封不再用填料密封,改用雙端面機封,軸封的可靠性比原專利提高;其技術方案中為縮短葉輪的懸臂長度,將滾動軸承放在雙端面機封的中部,不太合理,國內外離心泵的滾動軸承都是布置機封部件之外,外置式滾動軸承壽命達到兩年以上并不難,但固相含量高達60wt%左右的水煤衆(zhòng),機封壽命達到一年不容易。而該專利的內置式滾動軸承和機封將互相影響,任一個部件失效都會造成兩者損壞,更換任一個部件,要拆卸整個泵上的很多零部件,很費工。
[0006]現有技術的離心式低壓煤漿泵軸封采用雙端面密封,機封沖洗方案為PLAN53A+Plan32oPLAN 53A為串聯式雙端面密封,不易完全避免內側機封不接觸煤漿,因此又加了 Plan32,即用清潔水沖洗,為防止過多外沖洗水進入泵內,操作說明書上規(guī)定間斷式沖洗,每小時沖洗水量不超過500ml。但實際使用中,操作工人為延長機封的壽命,進入泵內的沖洗水水量往往超過500ml,對煤氣化工藝不利,增加煤氣化爐的負荷和氧耗量,如沖洗水壓力和封油壓力控制失誤,存在水竄入雙端面密封的危險,縮短雙端面密封中間的滾動軸承壽命。
【發(fā)明內容】
[0007]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適用于輸送含固量58?61wt%、粘度700?3000mPa.s的離心式煤漿泵的軸封結構,該軸封結構能夠監(jiān)視并控制煤漿遠離機封,確保其長壽命,并實現正常運行時完全不外加沖洗水。
[0008]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離心式煤漿泵的軸封結構,包括主葉輪的背葉片、隔板、固定導葉、副葉輪、機封部件及封液罐部件,其特征是:
所述機封部件為單端面機封部件,所述封液罐部件為改進型封液罐部件,所述副葉輪的內腔、單端面機封部件的油腔和改進型封液罐部件的油腔是連通的;
在所述主葉輪的后蓋板上加多圈同心圓狀的主葉輪分隔環(huán);
在所述副葉輪的葉片區(qū)加多圈同心圓狀的副葉輪分隔環(huán)。
[0009]本發(fā)明所述的離心式煤漿泵的軸封結構,其所述主葉輪上的主葉輪分隔環(huán)以及副葉輪上的副葉輪分隔環(huán)分別為3?5圈。
[0010]本發(fā)明所述的離心式煤漿泵的軸封結構,其所述3?5圈同心圓狀的主葉輪分隔環(huán)以及副葉輪分隔環(huán)均為由內向外相鄰兩個分隔環(huán)的間距逐漸較小。
[0011]本發(fā)明所述的離心式煤漿泵的軸封結構,其所述主葉輪上的背葉片和副葉輪上的葉片均分別以主葉輪和副葉輪的軸心為中心呈放射狀分布,所述背葉片和葉片均由若干長葉片和短葉片交替且均勻布置而組成,所述背葉片的數量以及葉片的數量均比常規(guī)的多。
[0012]本發(fā)明所述的離心式煤漿泵的軸封結構,其所述單端面機封部件為集裝式,其沖洗方案為PLAN23,所述單端面機封部件包括套接在轉軸上的軸套、套接在軸套上的單端面機封、機封壓蓋、定位板以及泵效環(huán),在所述機封壓蓋上設置有與單端面機封部件內油腔連通的封油出口和封油進口,所述封油出口和封油進口分別與改進型封液罐部件的油腔連通,通過泵效環(huán)將單端面機封部件油腔中的潤滑油經改進型封液罐部件冷卻后進行循環(huán)。
[0013]本發(fā)明所述的離心式煤漿泵的軸封結構,其在所述副葉輪上方的泵蓋上設置有視鏡。
[0014]本發(fā)明所述的離心式煤漿泵的軸封結構,其所述改進型封液罐部件包括封液罐以及設置在封液罐內的水冷盤管,所述封液罐與單端面機封部件的內腔連通,在所述封液罐上部設置有液位計,在所述液位計上設置有多段刻度,所述多段刻度形成的刻度區(qū)間與多圈副葉輪分隔環(huán)形成的區(qū)間對應,且多段刻度形成刻度區(qū)間的油容積與多圈副葉輪分隔環(huán)形成區(qū)間的存液容積相同,即煤漿和潤滑油在副葉輪的內腔中形成的分界面相對于相鄰兩圈副葉輪分隔環(huán)的位置與液位計上相對應的兩個刻度之間的位置對應一致。
[0015]本發(fā)明所述的離心式煤漿泵的軸封結構,其所述封液罐由下筒體和上筒體組成,所述上筒體的直徑小于下筒體的直徑,所述水冷盤管設置在下筒體內,所述液位計設置在上筒體上。
[0016]本發(fā)明所述的離心式煤漿泵的軸封結構,其所述封液罐內、潤滑油液面上方腔體與氮氣送入管連接,在所述氮氣送入管上設置有氮氣調節(jié)閥,在所述封液罐上設置有液位變送器,所述液位變送器通過液位顯示控制報警器與氮氣調節(jié)閥連接。
[0017]本發(fā)明所述的離心式煤漿泵的軸封結構,其所述封液罐的上下封頭為上平蓋和下平底,在所述封液罐的上平蓋上設置有加油口和排氣口,在所述封液罐的下平底上設置有排污口以及與水冷盤管連通的冷卻水進、出口。
[0018]本發(fā)明為消除現有技術離心式低壓煤漿泵機封的壽命不長,不能完全避免外沖洗水進入泵內的缺陷,本發(fā)明在背葉片和副葉輪的葉片上加3?5圈分隔環(huán),減弱流道中有害的徑向流,增大輸送高粘度煤漿的封堵揚程,副葉輪腔的外區(qū)為比重大的煤漿環(huán),內區(qū)為比重小的潤滑油環(huán),比重差異大,煤漿和潤滑油互不相溶,又有副葉輪分隔環(huán)減弱了徑向流,因此,在副葉輪4的內腔中兩者的分界面明顯、穩(wěn)定;同時采用PLAN 23單端面機封部件和封液罐部件,并將副葉輪腔、機封腔和封液罐連通,實現在中控室和現場都能監(jiān)控煤漿遠離機封,確保其長壽命,并實現正常運行時完全不外加沖洗水。本發(fā)明適用于輸送含固量58?61wt%、粘度700?3000mPa.s的離心式煤漿泵的軸封,也適用于其它裝置輸送高含固量、高粘度介質離心泵的軸封。
[0019]與現有技術相比,上述技術方案有如下明顯效果:
1.背葉片和副葉輪葉片側的3?5圈分隔環(huán),減弱了背葉片和副葉輪流道中有害的徑向流,可自動控制并監(jiān)視煤漿遠離機封,使單端面機封密封在微正壓、溫度又不高的潤滑油內工作,確保了機封的長壽命。
[0020]2.解決了現有技術間斷式外沖洗水量不易控制,增加煤氣化爐的負荷和氧耗量的缺陷,本發(fā)明實現了正常運行時完全不外加沖洗水,避免外沖洗水進入泵內。
[0021]3.本發(fā)明的軸封結構及控制系統簡單、可靠,操作維修方便。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2]圖1是現有技術中的雙級副葉輪加填料密封的剖面圖。
[0023]圖2是現有技術中的單級副葉輪加雙端面機封的剖面圖。
[0024]圖3是本發(fā)明的軸封結構及控制系統示意圖。
[0025]圖4是本發(fā)明中主葉輪的剖視圖。
[0026]圖5是本發(fā)明中主葉輪的俯視圖。
[0027]圖6是本發(fā)明中副葉輪的剖視圖。
[0028]圖7是本發(fā)明中副葉輪的俯視圖。
[0029]圖8是本發(fā)明中單端面機封部件的結構示意圖。
[0030]圖9是本發(fā)明中封液罐部件的結構示意圖。
[0031]圖中標記:1為主葉輪,2為隔板,3為固定導葉,4為副葉輪,5為背葉片,6為葉片,7為單端面機封部件,8為改進型封液罐部件,9為主葉輪分隔環(huán),10為副葉輪分隔環(huán),11為長葉片,12為短葉片,13為軸套,14為單端面機封,15為機封壓蓋,16為定位板,17為泵效環(huán),18為封油出口,19為封油進口,20為封液罐,20a為下筒體,20b為上筒體,21為水冷盤管,22為液位計,23為氮氣送入管,24為氮氣調節(jié)閥,25為液位變送器,26為液位顯示控制報警器,27為加油口,28為排氣口,29為排污口,30為冷卻水進口,31為冷卻水出口,32為泵蓋,33為視鏡,34為沖洗水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32]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詳細的說明。
[0033]為了使本發(fā)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fā)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fā)明。
[0034]如圖3所示,離心式煤漿泵的軸封結構,包括主葉輪I的背葉片5、隔板2、固定導葉3、副葉輪4、機封部件及封液罐部件,在所述副葉輪4上設置有葉片6,在所述副葉輪4上方設置有泵蓋32,所述隔板2與泵蓋32固定連接,所述固定導葉3設置在隔板2上,所述主葉輪I和副葉輪4分別與轉軸連接,所述轉軸與變頻電機驅動連接,該煤漿泵為離心式,立式布置,在運轉過程中,所述主葉輪和副葉輪隨轉軸同步轉動,泵蓋、隔板以及固定導葉固定不動。該離心式煤漿泵所在的工藝流程是:破碎后的原料煤與水、添加劑、PH調節(jié)劑一起送入磨煤機共磨制漿,制成重量濃度為58?61wt%、平均粒度小于約75 μ m的水煤漿,流入磨煤機出料槽,常壓、帶攪拌,然后靠重力流進磨煤機出料槽泵;該泵的進口壓力為磨煤機出料槽煤漿的料柱靜壓,減去進口管道的壓降,進口壓力決定于出料槽中煤漿液面的高度,通常為0.2?0.8bar.G,煤漿的正常溫度為50°C,最高80°C。
[0035]其中,所述機封部件為單端面機封部件7,所述封液罐部件為改進型封液罐部件8,所述副葉輪4的內腔、單端面機封部件7的油腔和改進型封液罐部件8的油腔是連通的。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背葉片5的數量比常規(guī)的多,所述背葉片5由8片長葉片11和8片短葉片12交替布置而組成,并在主葉輪I的后蓋板上加四圈同心圓狀的主葉輪分隔環(huán)9 ;所述副葉輪4的葉片數量也比常規(guī)的多,所述葉片6由8片長葉片11和8片短葉片12交替布置而組成,并在葉片區(qū)加四圈同心圓狀的副葉輪分隔環(huán)10 ;所述同心圓狀的主葉輪分隔環(huán)9以及副葉輪分隔環(huán)10均為由內向外相鄰兩個分隔環(huán)的間距逐漸較小。所述副葉輪分隔環(huán)由外向內分為A、B、C、D ;在所述副葉輪4上方的泵蓋32上設置有視鏡33,以便直接觀察到煤漿與潤滑油的分界面;在所述泵蓋上還設置有沖洗水口 34,僅僅用于停泵煤漿放凈后,通水對副葉輪及下方的泵內腔進行沖洗。
[0036]在本發(fā)明中,主葉輪的背葉片和副葉輪的密封原理相同,是依靠旋轉時離心力產生的逆壓來阻止介質的泄漏,由于煤漿泵輸送的煤漿的粘度很高,達到700?3000mPa.S。背葉片和副葉輪產生的揚程按常規(guī)計算公式得出的值還應按美國國家標準ANSI/HI 9.6.7-2010 “Effects of Liquid Viscosity on Rotodynamic (Centrifugal andVertical) Pump Performance “(液體粘度對回轉動力泵(離心泵和立式泵)性能的影響),乘以揚程修正系數,對粘度700?3000mPa.s,揚程修正系數Ch=0.779?0.582。按上述標準,離心泵的運行流量比最高效率點流量越小,揚程修正系數就越大,直到零流量時,因介質無流動,粘度的影響可不計,揚程修正系數Ch =1。本發(fā)明在國內外現有技術的背葉片和副葉輪的葉片上分別加了四圈同心圓狀的分隔環(huán),減弱了背葉片和副葉輪流道中有害的徑向流,僅在葉片與隔板的間隙處有少量介質的徑向流動,使其相當于接近于關閉流量下運行的半開式葉輪,用于高粘度的煤漿時,高粘度對背葉片和副葉輪產生的揚程的影響很小,從而增大了輸送高粘度煤漿的封堵揚程。
[0037]由于在副葉輪的葉片一側設置有四圈同心圓狀的副葉輪分隔環(huán),所述副葉輪4內腔的外區(qū)為比重大(1.22)的煤漿環(huán),其內區(qū)為比重小(0.83)的潤滑油環(huán),煤漿和潤滑油互不相溶,比重差異大(1.47倍),又有副葉輪分隔環(huán)減弱了徑向流,因此,煤漿和潤滑油在副葉輪4的內腔中形成明顯且穩(wěn)定的分界面,所述分界面所在半徑可隨泵進口壓力的波動或煤漿泵轉速的變化自動移動。
[0038]同樣揚程的壓差與介質的比重成正比,當磨煤機出料槽的液位較高,泵進口壓力較高,或泵轉速較低,分界面移向副葉輪分隔環(huán)C或D時,副葉輪流道中大部分為比重大的煤漿,因此封堵壓差大;當磨煤機出料槽的液位較低,泵進口壓力較低,或泵轉速較高時,分界面向副葉輪外徑處的副葉輪分隔環(huán)A移動,副葉輪流道中大部分為比重小的潤滑油,同樣封堵揚程的封堵壓差減小。因此,通過分界面的移動,自動適應低壓煤漿泵操作工況的變化。
[0039]如圖4和5所示,所述主葉輪I上的背葉片5以主葉輪I的軸心為中心呈放射狀分布,其葉片數比常規(guī)的多,所述背葉片5由若干長葉片11和短葉片12交替且均勻布置而組成,以便產生較高的液封揚程。
[0040]如圖6和7所示,所述副葉輪4上的葉片6以副葉輪4的軸心為中心呈放射狀分布,在本實施例中,其葉片數量由國內外離心泵副葉輪現有技術的葉片數6?8片增為16片,所述葉片6由8片長葉片11和8片短葉片12交替且均勻布置而組成,加大了對煤漿的封堵揚程。
[0041]如圖8所示,所述單端面機封部件7為集裝式,其沖洗方案為PLAN23,所述單端面機封部件7包括套接在轉軸上的軸套13、套接在軸套13上的單端面機封14、機封壓蓋15、定位板16以及泵效環(huán)17,在所述機封壓蓋15上設置有與單端面機封部件7內油腔連通的封油出口 18和封油進口 19,所述封油出口 18和封油進口 19分別與改進型封液罐部件8的油腔連通,通過泵效環(huán)17將單端面機封部件7油腔中的潤滑油經改進型封液罐部件8冷卻后進行循環(huán)。
[0042]如圖9所示,所述改進型封液罐部件8包括封液罐20以及設置在封液罐20內的水冷盤管21,因封液灌的工作壓力是微正壓,所述封液罐20由現有技術的橢圓形上下封頭改為制造成本低的上平蓋和下平底,在所述封液罐20的上平蓋上設置有加油口 27和排氣口 28,兩者的閥門常關,在所述封液罐20的下平底上設置有排污口 29以及與水冷盤管21連通的冷卻水進30 口和冷卻水出口 31,所述封液罐20與單端面機封部件7的內腔連通,在所述封液罐20上部設置有液位計22 ;所述封液罐20由下筒體20a和上筒體20b組成,所述上筒體20b的直徑小于下筒體20a的直徑,所述水冷盤管21設置在下筒體20a內,所述液位計22設置在上筒體20b上,上筒體的直徑小,使上筒體上裝設的液位計上的刻度間距適當拉開,以便于觀察。在所述液位計22上設置有多段刻度,所述多段刻度形成的刻度區(qū)間與多圈副葉輪分隔環(huán)10形成的區(qū)間對應,且多段刻度形成刻度區(qū)間的油容積與多圈副葉輪分隔環(huán)10形成區(qū)間的存液容積相同,即煤漿和潤滑油在副葉輪4的內腔中形成的分界面相對于相鄰兩圈副葉輪分隔環(huán)10的位置與液位計22上相對應的兩個刻度之間的位置對應一致,實現了操作人員在中控室控制煤漿遠離機封,在中控室和現場都能知道煤漿泵中煤漿與潤滑油的分界面在副葉輪腔的何處。
[0043]在本實施例中,將現有技術離心式煤漿泵的雙端面機封PLAN 53A+PLAN 32,改為低價的PLAN23單端面機封,通過泵效環(huán)使機封腔中的潤滑油經封液罐內的水冷盤管冷卻后進行循環(huán)。副葉輪腔、單端面機封腔和改進型封液罐是連通的,在封液罐的上部筒體上裝液位計,液位計上的刻度A到B、B到C、C到D的三段的油容積與副葉輪分隔環(huán)A到B、B到C、C到D的三個區(qū)間的存液容積相同,當副葉輪中煤漿與油的分界面到達分隔環(huán)D時,對應于封液te的最聞液位d。
[0044]其中,所述封液罐20內、潤滑油液面上方腔體與氮氣送入管23連接,在所述氮氣送入管23上設置有氮氣調節(jié)閥24,在所述封液罐20上設置有液位變送器25,所述液位變送器25通過液位顯示控制報警器26與氮氣調節(jié)閥24連接。所述液位變送器有遠傳功能,根據封液罐上的液位顯示控制報警器自動調節(jié)封液罐油面上方的氮氣壓力,將副葉輪中煤漿和潤滑油分界面控制在A至B區(qū)間內,使煤漿遠離機封。當油位到達液位計上的刻度C和D的中間時,高液位報警;當油位到達液位計上的刻度D時,高高液位報警并停泵,停泵排放煤漿前,應關閉封液罐上的進油和出油的閥門。封液罐刻度D到罐頂蓋的容積很小,是“死胡同”,油輕浮在上部,又不可壓縮,因此,即使液位變送器失效,煤漿也不可能進入機封腔內,加之單端面機封密封在微正壓、溫度又不高的潤滑油內工作,壽命必然很長。
[0045]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fā)明,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0046]對比專利
[I]帶雙阻封葉輪結構的離心式煤漿泵,實用新型專利(CN 200989323 Y,授權公告日2007.12.12)。
[0047][2]離心式水煤漿泵,實用新型專利(CN 203796575 U,授權公告日2014.8.27)。
[0048][3]離心式水煤漿泵,發(fā)明專利(CN 103953549 A,申請公布日2014.7.30)。
【權利要求】
1.離心式煤漿泵的軸封結構,包括主葉輪(I)的背葉片(5)、隔板(2)、固定導葉(3)、副葉輪(4)、機封部件及封液罐部件,其特征是: 所述機封部件為單端面機封部件(7),所述封液罐部件為改進型封液罐部件(8),所述副葉輪(4)的內腔、單端面機封部件(7)的油腔和改進型封液罐部件(8)的油腔是連通的; 在所述主葉輪(I)的后蓋板上加多圈同心圓狀的主葉輪分隔環(huán)(9); 在所述副葉輪(4)的葉片區(qū)加多圈同心圓狀的副葉輪分隔環(huán)(1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心式煤漿泵的軸封結構,其特征是:所述主葉輪(I)上的主葉輪分隔環(huán)(9)以及副葉輪(4)上的副葉輪分隔環(huán)(10)分別為3?5圈。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離心式煤漿泵的軸封結構,其特征是:所述3?5圈同心圓狀的主葉輪分隔環(huán)(9)以及副葉輪分隔環(huán)(10)均為由內向外相鄰兩個分隔環(huán)的間距逐漸較小。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心式煤漿泵的軸封結構,其特征是:所述主葉輪(I)上的背葉片(5 )和副葉輪(4)上的葉片(6 )均分別以主葉輪(I)和副葉輪(4)的軸心為中心呈放射狀分布,所述背葉片(5)和葉片(6)均由若干長葉片(11)和短葉片(12)交替且均勻布置而組成,所述背葉片(5)的數量以及葉片(6)的數量均比常規(guī)的多。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心式煤漿泵的軸封結構,其特征是:所述單端面機封部件(7)為集裝式,其沖洗方案為PLAN23,所述單端面機封部件(7)包括套接在轉軸上的軸套(13)、套接在軸套(13)上的單端面機封(14)、機封壓蓋(15)、定位板(16)以及泵效環(huán)(17),在所述機封壓蓋(15)上設置有與單端面機封部件(7)內油腔連通的封油出口(18)和封油進口(19),所述封油出口(18)和封油進口(19)分別與改進型封液罐部件(8)的油腔連通,通過泵效環(huán)(17 )將單端面機封部件(7 )油腔中的潤滑油經改進型封液罐部件(8 )冷卻后進行循環(huán)。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心式煤漿泵的軸封結構,其特征是:在所述副葉輪(4)上方的泵蓋(32)上設置有視鏡(33)。
7.根據權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離心式煤漿泵的軸封結構,其特征是:所述改進型封液罐部件(8 )包括封液罐(20 )以及設置在封液罐(20 )內的水冷盤管(21),所述封液罐(20)與單端面機封部件(7)的內腔連通,在所述封液罐(20)上部設置有液位計(22),在所述液位計(22)上設置有多段刻度,所述多段刻度形成的刻度區(qū)間與多圈副葉輪分隔環(huán)(10)形成的區(qū)間對應,且多段刻度形成刻度區(qū)間的油容積與多圈副葉輪分隔環(huán)(10)形成區(qū)間的存液容積相同,即煤漿和潤滑油在副葉輪(4)的內腔中形成的分界面相對于相鄰兩圈副葉輪分隔環(huán)(10)的位置與液位計(22)上相對應的兩個刻度之間的位置對應一致。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離心式煤漿泵的軸封結構,其特征是:所述封液罐(20)由下筒體(20a)和上筒體(20b)組成,所述上筒體(20b)的直徑小于下筒體(20a)的直徑,所述水冷盤管(21)設置在下筒體(20a)內,所述液位計(22)設置在上筒體(20b)上。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離心式煤漿泵的軸封結構,其特征是:所述封液罐(20)內、潤滑油液面上方腔體與氮氣送入管(23)連接,在所述氮氣送入管(23)上設置有氮氣調節(jié)閥(24),在所述封液罐(20)上設置有液位變送器(25),所述液位變送器(25)通過液位顯示控制報警器(26)與氮氣調節(jié)閥(24)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離心式煤漿泵的軸封結構,其特征是:所述封液罐(20)的上下封頭為上平蓋和下平底,在所述封液罐(20)的上平蓋上設置有加油口(27)和排氣口(28),在所述封液罐(20)的下平底上設置有排污口(29)以及與水冷盤管(21)連通的冷卻水進、出口(30、31)。
【文檔編號】F04D29/10GK104389807SQ201410671156
【公開日】2015年3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21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11月21日
【發(fā)明者】魏宗勝, 魏紹俊, 漆明貴 申請人:中國成達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