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平臺液壓驅動多臺螺桿泵地面驅動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適用于油井螺桿泵采油地面驅動,屬于機械產品。
二背景技術:
現(xiàn)在油井螺桿泵采用地面驅動,采用的是由電動機通過三角帶、齒輪組與光桿卡 子為固定連接抽油桿盤根盒配有人工剎車裝置。當電機啟動后,電機通過皮帶輸出扭矩,連 動抽油桿帶動井下螺桿泵轉動,當停止電動機運轉時,為防止抽油桿倒轉,人工剎車防止裝 置倒轉。這種驅動方式只能一臺電動機帶一臺采油螺桿泵運行,不但浪費能源,而且當井下 螺桿泵卡泵造成修井作業(yè)。在卸螺桿泵負荷時,往往抽油桿反方向旋轉,而且速度很快,是 一個極大的不安全隱患。該技術主要能解決一機帶多井的問題,同時解決了防反轉的技術 難題。 液壓驅動多井螺桿泵地面驅動裝置,是通過聯(lián)動閥控制液壓動力泵輸入動力,液 壓馬達皮帶輪、皮帶聯(lián)動抽油桿卡盤驅動抽油桿轉動,其特征是當關閉或調節(jié)聯(lián)動閥時,抽 油桿立即停止或降低轉數(shù),不能倒轉,而且一個液壓動力泵可以聯(lián)動多口井液壓馬達,還能 在井下螺桿卡泵時自動關閉聯(lián)動閥。達到了一機多用功能,而且減少了投入,降低了運行成 本。此項技術的關鍵是杜絕抽油機反轉而且達到一機帶多井的目的。
三
發(fā)明內容液壓驅動多井螺桿泵地面驅動裝置,由液壓動力泵輸入動力改變了電動機轉輸皮 帶及齒輪組轉動方式,采用液壓動力泵達到了一機多用的功能。 液壓驅動多井螺桿泵地面驅動裝置,是液壓動力泵輸出動力液——經聯(lián)動閥控 制——驅動液壓馬達——與井口抽油桿轉動。當關閉聯(lián)動閥或停止液壓動力泵運轉時,液 壓馬達停止轉動,不用剎車抽油桿也不能倒轉。當井下螺桿泵卡泵時,液壓馬達通過負荷指 揮聯(lián)動閥停止運轉,對修井作業(yè)無危險因素。同時一個液壓動力泵可以聯(lián)3 5 口井的液 壓馬達,達到一機多用,對于現(xiàn)在的叢式多井平臺是最經濟的一項選擇。
四
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附圖中1.動力液容積箱、2.調節(jié)式聯(lián)動閥、3.電機、4.液壓泵、5.液壓馬達液壓 進口管、6.液壓馬達液壓出口管、7.液壓馬達、8.液壓馬達輸出皮帶輪、9.液壓馬達支撐 架、10.抽油桿、11.皮帶輪抽油桿卡盤、12.傳動支撐架、13.采油井口密封、14.采油井口、 15.液壓泵進口管、16.容積箱液位計、17.螺桿泵。
五具體實施方式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說明。 當需要驅動時,啟動電機(3)帶動液壓泵(4)輸出動力液,經調節(jié)式聯(lián)動閥(2)控制驅動液壓馬達(7),由液壓馬達皮帶輪(8)經皮帶聯(lián)動抽油桿卡盤(11)與抽油桿(10)轉 動,帶動井下螺桿泵(17)轉動抽油。當關閉或調節(jié)聯(lián)動閥(2)時,液壓馬達(7)轉數(shù)降低 或自動停止,當液壓馬達(7)停止轉動時,不用剎車抽油桿(10)及螺桿泵(17)停止并不能 倒轉(當聯(lián)動閥控制多口井口時,哪口井需要,就動作那組聯(lián)動閥,使之液壓馬達工作)。當 井下螺桿泵(17)卡泵時,液壓馬達(7)通過負荷指揮聯(lián)動閥(2)停止運轉,對修井作業(yè)施 工無危險因素。 動力液容積箱(1)中動力液從液壓馬達液壓進口管(5)進液壓馬達(7)再液壓馬 達液壓出口管(6)流回,通過容積箱液位計(16)觀測動力液。 液壓馬達支撐架(9)、傳動支撐架(12)起支撐裝置作用,采油井口密封(13)采油 井口 (14)。
權利要求平臺液壓驅動多臺螺桿泵地面驅動裝置由動力液容積箱、調節(jié)式聯(lián)動閥、電機、液壓泵、液壓馬達液壓進口管、液壓馬達液壓出口管、液壓馬達、液壓馬達輸出皮帶輪、液壓馬達支撐架、抽油桿、皮帶輪抽油桿卡盤、傳動支撐架、采油井口密封、采油井口、液壓泵進口管、容積箱液位計、螺桿泵組成,其中聯(lián)動閥控制液壓動力泵輸入動力,液壓馬達皮帶輪、皮帶聯(lián)動抽油桿卡盤驅動抽油桿轉動,其特征是需要驅動時液壓泵(4)輸出運動液,驅動液壓馬達(7)帶動皮帶輪(8)抽油桿(10)轉動抽油,需要關閉時,液壓馬達轉數(shù)降低聯(lián)動閥關閉。
專利摘要液壓驅動多臺螺桿泵地面驅動裝置,其中聯(lián)動閥控制液壓動力泵輸入動力,液壓馬達皮帶輪、皮帶聯(lián)動抽油桿卡盤驅動抽油桿轉動,其特征是需要驅動時液壓泵輸出運動液,驅動液壓馬達帶動皮帶輪、抽油桿轉動抽油,需要關閉時,液壓馬達轉數(shù)降低聯(lián)動閥關閉。該技術主要能解決一機帶多井的問題,同時解決了防反轉的技術難題。
文檔編號E21B43/00GK201448091SQ20082021900
公開日2010年5月5日 申請日期2008年11月7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11月7日
發(fā)明者吳國海, 王玉才 申請人:王玉才;吳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