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溫差氣囪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利用太陽能的裝置,尤其是一種溫差氣囪。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世界人口快速增長和工業(yè)的飛速發(fā)展,能源需求不斷增加,環(huán)境污染也在加劇,地球溫室效應影響繼續(xù)上升,人類的生活環(huán)境日益惡化。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傳統(tǒng)的不可再生資源也必將耗盡,世界各國對清潔的新能源的需求不斷加強。能源短缺和環(huán)境保護是當今世界經(jīng)濟發(fā)展和能源領域最重要的課題。太陽能作為一種可再生的清潔能源是最有發(fā)展前途的新能源技術,太陽能既是一次能源,又是可再生能源,它資源豐富,既可免費使用,又無需運輸,對環(huán)境無任何污染?,F(xiàn)有的利用太陽能的裝置通常結構復雜、成本較高、維護不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較低、維護方便的溫差氣囪。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包括支撐架、上蓋、氣囪、風能轉換裝置,所述支撐架固定于地面上,所述上蓋覆蓋在所述支撐架頂部,所述上蓋與地面有間隙,所述氣囪位于所述上蓋中部,所述上蓋和所述氣囪呈倒置漏斗狀,所述風能轉換裝置設置在所述氣囪的底部。
本實用新型還包括若干個拉索,所述拉索一端與所述氣囪相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所述支撐架或地面相固定連接。
所述風能轉換裝置為渦淪機發(fā)電機組或風車。
所述上蓋采用玻璃或塑料膜制成。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實用新型僅由少數(shù)幾個部分組成且運動組件很少,作為主要運動組件的所述風能轉換裝置設置在所述氣囪的底部,運行時其處于在穩(wěn)定的空氣流中,比安裝在工況惡劣的狂風中的風力渦輪機等風能轉換裝置所承受的應力小的多,故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成本較低、維護方便;由于本實用新型所述上蓋和所述氣囪呈倒置漏斗狀,所述上蓋與地面有一定間隙,可以讓周圍空氣進入所述上蓋和地面之間的空間,在陽光直射下,熱空氣上升,冷空氣補充,利用這個原理來驅動所述氣囪底部的渦淪機發(fā)電機組或風車運轉,具體過程如下太陽光照射所述上蓋,所述上蓋下面的土地吸收透過所述上蓋的太陽輻射能,并加熱土地和所述上蓋之間的空氣,使所述上蓋和地面之間的空氣溫度升高,密度下降,并沿著所述氣囪上升,周圍的冷空氣從所述上蓋與地面之間的間隙補充進入本實用新型的循環(huán)系統(tǒng),從而形成空氣循環(huán)流動;由于所述上蓋和地面之間的空間足夠大,當此空間內的空氣流沿漏斗狀的斜椎面匯集到達所述氣囪底部的時候,在所述氣囪內將形成強大的氣流,這股強大的氣流推動設置在所述氣囪底部的渦淪機發(fā)電機組或風車,從而帶動發(fā)電機發(fā)電或將風能轉換為機械能加以利用;在空氣流動過程中,主要包括以下三個能量轉換過程首先空氣被加熱,太陽能轉化為空氣內能;由于空氣在所述氣囪內的上升流動,空氣內能轉化為動能;當空氣流到渦輪機或風車時,氣流推動渦輪機轉子或風車轉動,動能又轉化成我們所需的電能或機械能;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實現(xiàn)了太陽能的有效利用;由于本實用新型在運行過程中既沒有SO2(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排出,也沒有溫室氣體CO2(二氧化碳)的排出,還沒有固體廢棄物的排出,不影響生態(tài)環(huán)境,故本實用新型不產(chǎn)生有害物,具有良好的環(huán)境效應。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支撐架1、上蓋2、氣囪3、風能轉換裝置4、若干個拉索5,所述支撐架1固定在一塊太陽輻射強、絕熱性能比較好的地面上,所述上蓋2覆蓋在所述支撐架1頂部,所述上蓋2與地面有間隙,所述氣囪3位于所述上蓋2中部,所述上蓋2和所述氣囪3呈倒置漏斗狀,所述風能轉換裝置4設置在所述氣囪3的底部,所述拉索5一端與所述氣囪3相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所述支撐架1相固定連接,以使所述氣囪3更加穩(wěn)固,當然所述拉索5另一端也可以與地面相固定連接,本實施例所述風能轉換裝置4為渦淪機發(fā)電機組,當然所述風能轉換裝置4也可以采用風車等將風能轉換為其它能量的能量轉換裝置,所述上蓋2采用玻璃制成,當然也可以采用塑料膜等其它透光材料制成。
本實用新型能量轉換的效率(本實施例指發(fā)電的效率)隨著所述上蓋2面積的增加和所述氣囪3高度的增加而提高,所以為了達到更好的效率和經(jīng)濟性,修建大規(guī)模的電站是可行的,一旦電站建成,這種電站將可以運行很長時間,它適合于沙漠地帶等陽光充足之處。本實用新型在白天在陽光直射下,熱空氣上升,冷空氣補充,利用這個原理來驅動所述氣囪3底部的渦淪機發(fā)電機組運轉,在晚上所述上蓋2下的地面把白天吸收的熱能釋放出來,還可以繼續(xù)驅動所述氣囪3底部的渦淪機發(fā)電機組運轉,使太陽能充分利用。
本實用新型可應用于能源利用領域。
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發(fā)明思想的情況下,凡應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及所做的各種等效變化,均理同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溫差氣囪,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撐架(1)、上蓋(2)、氣囪(3)、風能轉換裝置(4),所述支撐架(1)固定于地面上,所述上蓋(2)覆蓋在所述支撐架(1)頂部,所述上蓋(2)與地面有間隙,所述氣囪(3)位于所述上蓋(2)中部,所述上蓋(2)和所述氣囪(3)呈倒置漏斗狀,所述風能轉換裝置(4)設置在所述氣囪(3)的底部。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溫差氣囪,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若干個拉索(5),所述拉索(5)一端與所述氣囪(3)相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所述支撐架(1)或地面相固定連接。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溫差氣囪,其特征在于所述風能轉換裝置(4)為渦淪機發(fā)電機組。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溫差氣囪,其特征在于所述風能轉換裝置(4)為風車。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溫差氣囪,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2)采用玻璃或塑料膜制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溫差氣囪,旨在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較低、維護方便的溫差氣囪。本實用新型包括支撐架(1)、上蓋(2)、氣囪(3)、風能轉換裝置(4),所述支撐架(1)固定于地面上,所述上蓋(2)覆蓋在所述支撐架(1)頂部,所述上蓋(2)與地面有間隙,所述氣囪(3)位于所述上蓋(2)中部,所述上蓋(2)和所述氣囪(3)呈倒置漏斗狀,所述風能轉換裝置(4)設置在所述氣囪(3)的底部。本實用新型可應用于能源利用領域。
文檔編號F03D1/04GK2811586SQ20052005960
公開日2006年8月30日 申請日期2005年6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6月10日
發(fā)明者黃永康 申請人:黃永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