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玻璃加工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玻璃爐窯廢氣余熱利用及廢氣脫硫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外玻璃纖維生產過程中,玻璃纖維爐窯廢氣排放,含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硫和氟化氫等有害廢氣,由于二氧化硫和氟化氫氣體既對人體的健康影響很大、又對環(huán)境的破壞作用很大,所以國家歷來管理就比較嚴格,尤其是近年來,對含有上述廢氣的尾氣排放又提出了更嚴格、更新的要求。同時,現有的玻璃爐窯,耗能大、熱效率低,一般較好的中小型玻璃爐窯熱效率在25%左右,且所散失的熱能不能進行二次利用,而且其煙囪也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況且廠區(qū)內還需另設生產、生活用鍋爐,不但額外耗能又對環(huán)境造成進一步污染。
因此,需要設計一種新型玻璃爐窯,提高爐窯廢棄利用率,同時對廢氣進行處理,降低環(huán)境污染。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玻璃爐窯廢氣余熱利用及廢氣脫硫系統,此系統能充分利用玻璃爐窯向外散失的廢熱,并能額外產生大量生產、生活用蒸汽、節(jié)能和減少環(huán)境污染,通過廢氣脫硫系統提高了廢氣處理效率,降低有害物質對人體的損害。
為了實現上述的技術特征,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玻璃爐窯廢氣余熱利用及廢氣脫硫系統,它包括玻璃爐窯的熔化池,熔化池通過流液洞與工作池相連,熔化池的底部安裝有油槍,熔化池的另一側設置有蓄熱室,蓄熱室通過鍋爐排管與余熱鍋爐汽罐相連,余熱鍋爐汽罐通過汽化管經蓄熱室加熱干化后與油槍并聯,蓄熱室的頂部安裝有總煙道,總煙道的出口位置設置有煙氣閘門,煙氣閘門之后設置有煙氣出口,煙氣出口之后安裝有廢氣脫硫系統。
所述廢氣脫硫系統包括補風閥,所述補風閥與煙氣出口固定連接,煙氣出口的出口端與風冷塔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風冷塔的上端與降溫冷卻塔的上端通過管道固定連接,所述降溫冷卻塔的內壁與霧化噴嘴固定連接,所述降溫冷卻塔的下端段位置與脫硫塔的下端段位置通過管道固定連接,所述降溫冷卻塔的下端與插入循環(huán)槽中的管道固定連接,所述脫硫塔的內壁自上而下依次與水噴嘴、脫硫噴嘴、渦輪增壓湍流器、受槽固定連接,所述受槽的下端與插入循環(huán)槽中的管道固定連接,所述循環(huán)槽與脫硫泵且與霧化泵、脫硫泵與脫硫噴嘴、霧化泵與霧化噴嘴均通過管道固定連接,所述脫硫塔的上端與副塔煙道的上端相連,所述副塔煙道下端的另一側與引風機相連,所述引風機另一端與煙囪下端通過管道固定連接。
所述循環(huán)槽中設置有攪拌器,所述攪拌器與攪拌電機相連。
所述循環(huán)槽與排污閥通過管道固定連接。
所述渦輪增壓湍流器為圓形筒內以焊接的方式設置有多片扇形薄板且所述薄板之間留有間隙的結構。
所述風冷塔為旋風分離器狀結構。
本發(fā)明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過在蓄熱室處安裝鍋爐排管能夠對余熱鍋爐汽罐進行加熱,進而提高余熱的利用率,通過余熱鍋爐汽罐與汽化管相連,經蓄熱室頂部再加熱干化后,與油槍相聯,作為霧化介質對渣油霧化,省卻了原有壓縮空氣裝置,且霧化及助燃效果,更為理想。
2、整個窯爐進行全面強制保溫,余熱汽管外壁及余、廢熱鍋汽罐也強制保溫。
3、所述蓄熱室采用編籃式,這樣就只利用格子體向外輻射地熱耗回收,不存在廢氣直接加熱水管的問題,從而達到不降低二次風溫度、進一步節(jié)油的目的。
4、通過在廢氣脫硫系統中設置渦輪增壓湍流器可以使玻璃纖維爐窯尾氣或煙氣分階段的獲得湍流與增壓,從而強化與脫硫脫氟劑溶液的相互混合及充分的化學反應,并以此獲得最佳的除硫脫氟效果、提高脫硫脫氟的效率、達到排放標準的要求。
5、通過霧化噴嘴能夠使脫硫脫氟劑溶液以霧態(tài)的形態(tài)分階段的與尾氣/或煙氣相互混合及進行充分的化學反應并使得煙氣降溫,達到最合適的溫度,為吸收塔更高效率脫硫脫氟做準備。
6、通過風冷塔,可補充一定量的空氣,使高溫煙氣降低到合適的溫度,避免降溫冷卻塔吸收溫度過高產生變形和破壞塔內防腐層,并節(jié)省能源,以利于脫硫脫氟劑的更好吸收。
7、此廢氣脫硫系統工藝過程為煙氣經風冷、降溫、脫硫脫氟、除霧后排放及液體回流有機整體自動連續(xù),適時排污,設計科學合理,與上游的設備銜接容易、占地面積小、脫硫脫氟效率高、效果穩(wěn)定可靠、設備投資費用低、便于制作與實施、上馬快、維護成本低。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工作池1、流液洞2、熔化池3、油槍4、蓄熱室5、鍋爐排管6、總煙道7、余熱鍋爐汽罐8、汽化管9、煙氣閘門10、煙氣出口11、補風閥12、風冷塔13、霧化噴嘴14、降溫冷卻塔15、脫硫塔16、水噴嘴17、脫硫噴嘴18、渦輪增壓湍流器19、副塔煙道20、引風機21、受槽22、煙囪23、霧化泵24、脫硫泵25、攪拌電機26、循環(huán)槽27、排污閥28、攪拌器29。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做進一步的說明。
參見圖1,一種玻璃爐窯廢氣余熱利用及廢氣脫硫系統,它包括玻璃爐窯的熔化池3,熔化池3通過流液洞2與工作池1相連,熔化池3的底部安裝有油槍4,熔化池3的另一側設置有蓄熱室5,蓄熱室5通過鍋爐排管6與余熱鍋爐汽罐8相連,余熱鍋爐汽罐8通過汽化管9經蓄熱室5加熱干化后與油槍4并聯,蓄熱室5的頂部安裝有總煙道7,總煙道7的出口位置設置有煙氣閘門10,煙氣閘門10之后設置有煙氣出口11,煙氣出口11之后安裝有廢氣脫硫系統。
進一步的,所述廢氣脫硫系統包括補風閥12,所述補風閥12與煙氣出口11固定連接,煙氣出口11的出口端與風冷塔13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風冷塔13的上端與降溫冷卻塔15的上端通過管道固定連接,所述降溫冷卻塔15的內壁與霧化噴嘴14固定連接,所述降溫冷卻塔15的下端段位置與脫硫塔16的下端段位置通過管道固定連接,所述降溫冷卻塔15的下端與插入循環(huán)槽27中的管道固定連接,所述脫硫塔16的內壁自上而下依次與水噴嘴17、脫硫噴嘴18、渦輪增壓湍流器19、受槽22固定連接,所述受槽22的下端與插入循環(huán)槽27中的管道固定連接,所述循環(huán)槽27與脫硫泵25且與霧化泵24、脫硫泵25與脫硫噴嘴18、霧化泵24與霧化噴嘴14均通過管道固定連接,所述脫硫塔16的上端與副塔煙道20的上端相連,所述副塔煙道20下端的另一側與引風機21相連,所述引風機21另一端與煙囪23下端通過管道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循環(huán)槽27中設置有攪拌器29,所述攪拌器29與攪拌電機26相連。
進一步的,所述循環(huán)槽27與排污閥28通過管道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渦輪增壓湍流器19為圓形筒內以焊接的方式設置有多片扇形薄板且所述薄板之間留有間隙的結構。
進一步的,所述風冷塔13為旋風分離器狀結構。
本發(fā)明的工作過程和工作原理為:
通過玻璃爐窯對原材料進行熔化,然后通過鍋爐排管能夠對余熱鍋爐汽罐進行加熱,進而提高余熱的利用率,通過余熱鍋爐汽罐與汽化管相連,經蓄熱室頂部再加熱干化后,與油槍相聯,作為霧化介質對渣油霧化;余熱利用之后的廢氣通過煙氣出口11進行風冷塔進行風冷,且根據風量狀況通過補風閥補充冷空氣;
在風冷后的煙氣由風冷塔進入降溫冷卻塔后,便遇到通過霧化泵由循環(huán)槽輸送給霧化噴嘴噴出的堿性溶劑霧而獲得降溫且進行相應脫硫脫氟,經過降溫且進行相應脫硫脫氟的堿性溶劑霧聚集成液體又回流到循環(huán)槽中,所述堿性溶劑由循環(huán)槽、經霧化泵、霧化噴嘴組、降溫冷卻塔的底端、再回流到循環(huán)槽中、便構成了一個堿性溶劑的循環(huán);
經降溫且進行相應脫硫脫氟的煙氣由降溫冷卻塔進入脫硫塔后,首先遇到渦輪增壓湍流器,在渦輪增壓湍流器的作用下,經降溫且進行相應脫硫脫氟的煙氣便在湍流狀態(tài)下獲得增壓,隨后,獲得湍流的增壓煙氣便遇到通過脫硫泵由循環(huán)槽輸送給脫硫噴嘴噴出的堿性溶劑霧而獲得充分脫硫脫氟,經充分脫硫脫氟的堿性溶劑霧凝結成液體后下沉,在此過程中的所述堿性溶劑也由循環(huán)槽、經脫硫泵、脫硫噴嘴、受槽、再回流到循環(huán)槽中、便構成了又一個堿性溶劑的循環(huán);
經充分脫硫脫氟的煙氣在脫硫塔中繼續(xù)上升,便遇到水噴嘴噴出的水霧,水霧將煙氣中所攜帶的殘留霧氣凝結成液體后下沉;
液體回流:充分脫硫脫氟后的堿性溶劑霧凝結成的液體及將煙氣中所攜帶的殘留霧氣凝結成的液體均下沉到受槽,通過受槽底端連接的管道回流到循環(huán)槽中;
對經充分脫硫脫氟且除霧的符合排放標準要求的煙氣,在引風機的作用下,由脫硫塔、經副塔煙道、通過煙囪排出。
上述的實施例僅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技術方案,而不應視為對于本發(fā)明的限制,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應以權利要求記載的技術方案,包括權利要求記載的技術方案中技術特征的等同替換方案為保護范圍。即在此范圍內的等同替換改進,也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