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新型單井儲油大罐油水分別運輸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石油單井儲油大罐內的液體分別輸送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新型單井儲油大罐油水分別運輸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技術是對單井輸油大罐內的原油和含水實行混合運輸,其主要缺陷在于:運輸成本高,對混合液的溫度要求較高,運入聯(lián)合站之后再進行加溫脫水處理,脫水成本高,工作效率低下。
發(fā)明內容為了克服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單井儲油大罐油水分別運輸裝置,使用該裝置一是能較方便的將大罐內的原油和水分離開來運輸,并且隨時將大罐底部的積水放出,提高了給原油升溫的加熱效果,節(jié)能、節(jié)電,降低了生產成本。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采用一種新型單井儲油大罐油水分別運輸裝置,該裝置有儲油大罐、電加熱棒、電源插頭、排油閘門、排油軟管、軟管進油孔、浮子、罐內儲氣區(qū)、罐內儲油區(qū)、罐內儲水區(qū)、排水閘門組成,其特征是:在儲油大罐的底部分別設置電加熱棒、電源插頭、排油閘門和排水閘門;其中,電源插頭的作用是給電加熱棒輸送電流;排油閘門的作用是排出儲油大罐內的原油,排水閘門的作用是排出大罐底部的積水,電加熱棒的作用是負責給大罐內的液體加熱升溫,促進油水分離,降低原油粘度;在儲油大罐的內腔設置排油軟管和浮子;排油軟管的頂端固定在浮子的底面;排油軟管的尾端和排油閘門相連接;在排油軟管的頂端靠近浮子的部位設置軟管進油孔;在適當?shù)臏囟认?,因密度差異較大,自上而下,大罐內腔的流體會自動劃分成:罐內儲氣區(qū)、罐內儲油區(qū)、罐內儲水區(qū);在通常情況下,由于浮子是懸浮在油氣界面上,經軟管進油孔導入的液體主要以原油為主,使用該裝置時, 排油閘門主要以排油為主,排水閘門主要以排水為主;使用該裝置時,能實現(xiàn)對單井儲油大罐內的原油和水進行分別運輸。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過現(xiàn)場試驗,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使用該裝置一是能較方便的將大罐內的原油和水分離開來運輸,并且隨時將大罐底部的積水放出,提高了給原油升溫的加熱效果,節(jié)能、節(jié)電,降低了生產成本。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圖1是一種新型單井儲油大罐油水分別運輸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1中:1.儲油大罐;2.電加熱棒;3.電源插頭;4.排油閘門;5.排油軟管;6.軟管進油孔;7.浮子;8.罐內儲氣區(qū);9.罐內儲油區(qū);10.罐內儲水區(qū);11.排水閘門。
具體實施方式
[0009]在
圖1中,采用一種新型單井儲油大罐油水分別運輸裝置,該裝置有儲油大罐(I)、電加熱棒(2)、電源插頭(3)、排油閘門(4)、排油軟管(5)、軟管進油孔(6)、浮子(7)、罐內儲氣區(qū)(8)、罐內儲油區(qū)(9)、罐內儲水區(qū)(10)、排水閘門(11)組成,其特征是:在儲油大罐(I)的底部分別設置電加熱棒(2)、電源插頭(3)、排油閘門(4)和排水閘門(11);其中,電源插頭(3)的作用是給電加熱棒(2)輸送電流;排油閘門(4)的作用是排出儲油大罐內的原油,排水閘門的作用是排出大罐底部的積水,電加熱棒的作用是負責給大罐內的液體加熱升溫,促進油水分離,降低原油粘度;在儲油大罐(I)的內腔設置排油軟管(5)和浮子
(7);排油軟管(5)的頂端固定在浮子(7)的底面;排油軟管(5)的尾端和排油閘門(4)相連接;在排油軟管(5)的頂端靠近浮子(7)的部位設置軟管進油孔(6);在適當?shù)臏囟认拢蛎芏炔町愝^大,自上而下,大罐內腔的流體會自動劃分成:罐內儲氣區(qū)(8)、罐內儲油區(qū)(9)、罐內儲水區(qū)(10);在通常情況下,由于浮子是懸浮在油氣界面上,經軟管進油孔(6)導入的液體主要以原油為主,使用該裝置時,排油閘門(4)主要以排油為主,排水閘門(11)主要以排水為主;使用該裝置時,能實現(xiàn)對單井儲油大罐內的原油和水進行分別運輸。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單井儲油大罐油水分別運輸裝置,該裝置有儲油大罐(I)、電加熱棒(2)、電源插頭(3)、排油閘門(4)、排油軟管(5)、軟管進油孔(6)、浮子(7)、罐內儲氣區(qū)(8)、罐內儲油區(qū)(9)、罐內儲水區(qū)(10)、排水閘門(11)組成,其特征是:在儲油大罐(I)的底部分別設置電加熱棒(2 )、電源插頭(3 )、排油閘門(4 )和排水閘門(11);在儲油大罐(I)的內腔設置排油軟管(5)和浮子(7);排油軟管(5)的頂端固定在浮子(7)的底面;排油軟管(5)的尾端和排油閘門(4)相連接;在排油軟管(5)的頂端靠近浮子(7)的部位設置軟管進油孔(6)。
專利摘要一種新型單井儲油大罐油水分別運輸裝置,該裝置有儲油大罐(1)、電加熱棒(2)、電源插頭(3)、排油閘門(4)、排油軟管(5)、軟管進油孔(6)、浮子(7)、罐內儲氣區(qū)(8)、罐內儲油區(qū)(9)、罐內儲水區(qū)(10)、排水閘門(11)組成,其特征是在儲油大罐(1)的底部分別設置電加熱棒(2)、電源插頭(3)、排油閘門(4)和排水閘門(11);在儲油大罐(1)的內腔設置排油軟管(5)和浮子(7);排油軟管(5)的頂端固定在浮子(7)的底面;排油軟管(5)的尾端和排油閘門(4)相連接;在排油軟管(5)的頂端靠近浮子(7)的部位設置軟管進油孔(6);使用該裝置能實現(xiàn)對單井儲油大罐內的原油和水進行分別運輸。
文檔編號B01D17/025GK203043630SQ20132006448
公開日2013年7月10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5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2月5日
發(fā)明者趙玉蓮, 盛潔, 許海峰, 項國英, 牟明慶, 王國通, 魏猛, 孫克濱, 李寶紅, 李杰傳, 吳建利, 李赟, 潘桂娟, 張淵, 趙素蘭, 郭志強 申請人:董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