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膜分離污水處理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膜分離污水處理裝置,其包括箱體,所述箱體內(nèi)設有酸化池和膜生物反應池,酸化池和膜生物反應池之間設有泥水分離裝置,泥水分離裝置的進水口連通酸化池,出水口連通膜生物反應池,所述膜生物反應池內(nèi)設有膜生物反應器和氣水分離裝置,所述氣水分離裝置的進水口與膜生物反應器的出水口相互連通,氣水分離裝置的出水口通過管道分別與出水管和鼓風機相互連接,所述出水管上連接有吸水泵和加藥器,所述鼓風機的出風口通過管道與曝氣管相連通,曝氣管位于所述泥水分離裝置和膜生物反應器的下方,在曝氣管上分布有曝氣孔。本實用新型采用一體化設置,節(jié)省空間,污水處理方便簡單,且清洗方便,污水處理效率得到大大的提高。
【專利說明】
—種膜分離污水處理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膜分離污水處理裝置,屬于環(huán)保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膜生物反應器(MBR)是水處理中較新的而且較有前途的反應形式之一,它成功地將生物反應和膜過濾技術結(jié)合了起來。其突出的特點就是用膜過濾代替了傳統(tǒng)反應系統(tǒng)中的二沉池,避免了傳統(tǒng)的生物反應系統(tǒng)中二沉池沉淀難度較大的問題,同時用膜進行過濾,曝氣池中的污泥的濃度可以保持在較高的水平,相應污泥負荷處于較低水平,能有效避免污泥膨脹等現(xiàn)象。一般經(jīng)過膜生物反應器的處理,生化污水可以達到回收利用的要求。也正因這些優(yōu)點,膜生物反應器被認為是現(xiàn)代最有前景的反應器之一。
[0003]然而,當前一體式膜生物反應器由于其膜表面直接與反應器內(nèi)的高濃度活性污泥直接接觸,極易產(chǎn)生濃差極化,造成膜表面的污染;為了減輕這種污染,目前一般采用定期反沖洗,即采用產(chǎn)水作為沖洗水,在壓力條件下從產(chǎn)水側(cè)濾過膜流出至進水側(cè)的過程。然而整個水反沖洗過程會消耗大量能量,導致膜生物反應器的噸水處理成本居高不下,制約了膜生物反應器技術的發(fā)展。采用能夠克服傳統(tǒng)膜生物反應器技術能耗高的缺陷的一種反沖洗方式將迫在眉睫。另外,在MBR膜池中污泥濃度較高的情況時,污染和堵塞較為嚴重,為了保證MBR系統(tǒng)的正常運行不得不增加對膜表面氣吹掃的強度,導致能耗進一步增加。因此,降低MBR膜處理單元的混合液污泥濃度,也是亟需解決的一個問題。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4]為克服上述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膜分離污水處理裝置。
[0005]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膜分離污水處理裝置,其包括箱體,所述箱體內(nèi)設有酸化池和膜生物反應池,所述酸化池和膜生物反應池之間設有泥水分離裝置,泥水分離裝置的進水口連通酸化池,出水口連通膜生物反應池,所述膜生物反應池內(nèi)設有膜生物反應器和氣水分離裝置,所述氣水分離裝置的進水口與膜生物反應器的出水口相互連通,氣水分離裝置的出水口通過管道分別與出水管和鼓風機相互連接,所述出水管上連接有吸水栗和加藥器,所述鼓風機的出風口通過管道與曝氣管相連通,曝氣管位于所述泥水分離裝置和膜生物反應器的下方,在曝氣管上分布有曝氣孔。
[0006]進一步的,所述泥水分離裝置包括池體,以及位于所述池體內(nèi)的第一導流墻、第二導流墻和第三導流墻,所述第一導流墻與水平方向成102-118°角向外傾斜設置,且其下端與所述池體底部的距離為80-120cm,上端低于所述池體內(nèi)最高水位所在平面的距離為20-80cm ;所述第三導流墻與所述池體的底部固定連接,并且其與所述池體的底部成65-80°角向外傾斜;所述第二導流墻垂直于所述池體的池底并位于所述第一導流墻與所述第三導流墻之間,第二導流墻上端高出所述池體內(nèi)有效水位35-55cm,所述第二導流墻下端與所述第一導流墻和第三導流墻之間分別形成泥水混合液的流通通道;所述池體底部一側(cè)安裝有所述曝氣管D
[0007]進一步的,所述膜生物反應器包括膜組件、產(chǎn)水支管和產(chǎn)水總管,所述膜組件的產(chǎn)水口與產(chǎn)水支管連接,產(chǎn)水支管再與產(chǎn)水總管連接,產(chǎn)水總管的出水口與所述氣水分離裝置的進水口相連通。
[0008]進一步的,所述氣水分離裝置包括活塞筒和設在所述活塞筒內(nèi)并將所述活塞筒內(nèi)腔分為前腔和后腔的活塞,所述活塞上設有可導通前腔到后腔方向的單向閥,所述膜生物反應器與活塞筒的前腔連通,所述活塞筒的后腔通過出水管道與出水管連通,并且還通過供氣管道與鼓風機連通,
[0009]進一步的,所述出水管道上設有第一截止閥和第二截止閥,所述供氣管道于所述第一截止閥和第二截止閥間匯入所述出水管道,在所述供氣管道上設有第三截止閥。
[0010]進一步的,所述曝氣管與所述與所述供氣管道并聯(lián),在連接曝氣管與鼓風機的曝氣管路上設有第四截止閥。
[0011]進一步的,所述酸化池和膜生物反應池之間設有污泥回流管和回流栗。
[0012]進一步的,所述箱體上方設有檢修孔;所述箱體的進水口處設有格柵。
[001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4](I)本裝置采用一體化設置,節(jié)省空間,污水處理方便簡單,且清洗方便,污水處理效率得到大大的提高。
[0015](2)本裝置設置了泥水分離裝置,并且通過泥水分離裝置中三塊導流墻的設計,使進入泥水分離裝置的混合液連續(xù)經(jīng)歷兩次泥水分離過程,使得進入膜處理單元的混合液污泥濃度降低,能夠有效緩解膜組件的污染,延長膜組件的使用壽命和膜組件的清洗周期,減少膜清洗的藥劑,降低運行成本。
[0016](3)本裝置設置了氣水分離裝置,采用完善的管路設計,采用曝氣氣源替代反沖洗水栗,節(jié)約了反沖洗水栗等昂貴的大型設備,從而降低工程成本和噸水費用。采用氣源作為反洗的動力源,實踐證明壓力的上升比反洗水栗更加快速,能夠更有效地清潔膜表面,處理效果好,單位能耗低。
[0017](4)本裝置的全部元件采用自動化控制并連接至主控箱,可在能源的消耗較低水平下實現(xiàn)短周期的頻繁、快速運行和反沖洗。
【附圖說明】
[0018]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19]圖2是泥水分離裝置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20]圖3是氣水分離裝置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21 ]圖中:1-箱體,2-酸化池,3-進水管,4-格柵,5-膜生物反應池,6_泥水分離裝置,601-池體,602-第一導流墻,603-第二導流墻,604-第三導流墻,7-膜生物反應器,701-膜組件,702-產(chǎn)水支管,703-產(chǎn)水總管,8-氣水分離裝置,801-活塞筒,802-前腔,803-后腔,804-活塞,805-單向閥,9-出水管,10-鼓風機,11-曝氣管,12-吸水栗,13-加藥器,14-回收池,15-污泥回流管,16-回流栗,17-檢修孔,18-第一截止閥,19-第二截止閥,20-第三截止閥,21-第四截止閥。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結(jié)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0023]如圖1所示,一種膜分離污水處理裝置,其包括箱體1,所述箱體I內(nèi)設有酸化池2和膜生物反應池5,所述酸化池2和膜生物反應池5之間設有泥水分離裝置6,泥水分離裝置6的進水口連通酸化池2,出水口連通膜生物反應池5,所述膜生物反應池5內(nèi)設有膜生物反應器7和氣水分離裝置8,所述氣水分離裝置8的進水口與膜生物反應器7的出水口相互連通,氣水分離裝置8的出水口通過管道分別與出水管9和鼓風機10相互連接,所述出水管9上連接有吸水栗12和加藥器13,所述鼓風機10的出風口通過管道與曝氣管11相連通,曝氣管11位于所述泥水分離裝置6和膜生物反應器7的下方,在曝氣管11上分布有曝氣孔。
[0024]如圖2所示,所述泥水分離裝置6包括池體601,以及位于所述池體601內(nèi)的第一導流墻602、第二導流墻603和第三導流墻604,所述第一導流墻602與水平方向成102-118°角向外傾斜設置,且其下端與所述池體601底部的距離為80-120cm,上端低于所述池體601內(nèi)最高水位所在平面的距離為20-80cm ;所述第三導流墻604與所述池體601的底部固定連接,并且其與所述池體601的底部成65-80°角向外傾斜;所述第二導流墻603垂直于所述池體601的池底并位于所述第一導流墻602與所述第三導流墻604之間,第二導流墻603上端高出所述池體601內(nèi)有效水位35-55cm,所述第二導流墻603下端與所述第一導流墻602和第三導流墻604之間分別形成泥水混合液的流通通道;所述池體601底部一側(cè)安裝有所述曝氣管
Ilo
[0025]如圖3所示,所述膜生物反應器7包括膜組件701、產(chǎn)水支管702和產(chǎn)水總管703,所述膜組件701的產(chǎn)水口與產(chǎn)水支管702連接,產(chǎn)水支管702再與產(chǎn)水總管703連接,產(chǎn)水總管703的出水口與所述氣水分離裝置8的進水口相連通。所述氣水分離裝置8包括活塞筒801和設在所述活塞筒801內(nèi)并將所述活塞筒801內(nèi)腔分為前腔802和后腔803的活塞804,所述活塞804上設有可導通前腔802到后腔803方向的單向閥805,所述膜生物反應器7與活塞筒801的前腔802連通,所述活塞筒801的后腔803通過出水管道與出水管連通,并且還通過供氣管道與鼓風機10連通,
[0026]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出水管道上設有第一截止閥18和第二截止閥19,所述供氣管道于所述第一截止閥18和第二截止閥19間匯入所述出水管道,在所述供氣管道上設有第三截止閥20。所述曝氣管11與所述與所述供氣管道并聯(lián),在連接曝氣管11與鼓風機10的曝氣管路上設有第四截止閥21。所述酸化池2和膜生物反應池5之間設有污泥回流管15和回流栗16。所述箱體I上方設有檢修孔17,箱體I的進水口 3處設有格柵4。
[0027]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產(chǎn)水由各膜組件701外側(cè)通過濾膜進入產(chǎn)水內(nèi)腔,經(jīng)產(chǎn)水支管702匯集于產(chǎn)水干管703;此時氣水分離裝置8中的活塞804置頂,且單向閥805處于打開狀態(tài),產(chǎn)水流入出水管道,通過控制第一截止閥18、第二截止閥19,進入吸水栗12;與此同時,鼓風機10鼓入的空氣經(jīng)過第四截止閥21,進入曝氣管11,并通過曝氣孔進入膜分離區(qū),沖刷、清洗膜組件701。當膜組件701的濾膜需要清洗時,關閉吸水栗12,將第二截止閥19置于關閉狀態(tài),同時關閉第四截止閥21,打開第三截止閥20,則鼓風機10的氣體通過供氣管道進入氣水分離裝置8,氣水分離裝置8內(nèi)的單向閥805關閉,活塞804在壓力作用下下移,并促使產(chǎn)水沿濾膜的徑向、反向流出膜組件701,同時排出污堵物,起到反洗清潔作用。
[0028]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優(yōu)點。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該了解,上述實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采用等同替換等方式所獲得的技術方案,均落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nèi)。
[0029]本實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與現(xiàn)有技術相同或可采用現(xiàn)有技術加以實現(xiàn)。
【主權項】
1.一種膜分離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體,所述箱體內(nèi)設有酸化池和膜生物反應池,所述酸化池和膜生物反應池之間設有泥水分離裝置,泥水分離裝置的進水口連通酸化池,出水口連通膜生物反應池,所述膜生物反應池內(nèi)設有膜生物反應器和氣水分離裝置,所述氣水分離裝置的進水口與膜生物反應器的出水口相互連通,氣水分離裝置的出水口通過管道分別與出水管和鼓風機相互連接,所述出水管上連接有吸水栗和加藥器,所述鼓風機的出風口通過管道與曝氣管相連通,曝氣管位于所述泥水分離裝置和膜生物反應器的下方,在曝氣管上分布有曝氣孔。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膜分離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水分離裝置包括池體,以及位于所述池體內(nèi)的第一導流墻、第二導流墻和第三導流墻,所述第一導流墻與水平方向成102-118°角向外傾斜設置,且其下端與所述池體底部的距離為80-120cm,上端低于所述池體內(nèi)最高水位所在平面的距離為20-80cm ;所述第三導流墻與所述池體的底部固定連接,并且其與所述池體的底部成65-80°角向外傾斜;所述第二導流墻垂直于所述池體的池底并位于所述第一導流墻與所述第三導流墻之間,第二導流墻上端高出所述池體內(nèi)有效水位35-55cm,所述第二導流墻下端與所述第一導流墻和第三導流墻之間分別形成泥水混合液的流通通道;所述池體底部一側(cè)安裝有所述曝氣管。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膜分離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生物反應器包括膜組件、產(chǎn)水支管和產(chǎn)水總管,所述膜組件的產(chǎn)水口與產(chǎn)水支管連接,產(chǎn)水支管再與產(chǎn)水總管連接,產(chǎn)水總管的出水口與所述氣水分離裝置的進水口相連通。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膜分離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氣水分離裝置包括活塞筒和設在所述活塞筒內(nèi)并將所述活塞筒內(nèi)腔分為前腔和后腔的活塞,所述活塞上設有可導通前腔到后腔方向的單向閥,所述膜生物反應器與活塞筒的前腔連通,所述活塞筒的后腔通過出水管道與出水管連通,并且還通過供氣管道與鼓風機連通。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膜分離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道上設有第一截止閥和第二截止閥,所述供氣管道于所述第一截止閥和第二截止閥間匯入所述出水管道,在所述供氣管道上設有第三截止閥。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膜分離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氣管與所述供氣管道并聯(lián),在連接曝氣管與鼓風機的曝氣管路上設有第四截止閥。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膜分離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酸化池和膜生物反應池之間設有污泥回流管和回流栗。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膜分離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上方設有檢修孔,所述箱體的進水口處設有格柵。
【文檔編號】C02F3/02GK205575764SQ201620397253
【公開日】2016年9月14日
【申請日】2016年5月5日
【發(fā)明人】鄭燕
【申請人】南京博環(huán)環(huán)保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