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水處理裝置,具體涉及一種采用微納米純氧曝氣和生化球的污水處理裝置,屬于環(huán)保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工業(yè)的發(fā)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資源的消耗越來越大。而對污水的處理和再利用已經成為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其既可以防止污水污染環(huán)境,又能緩解水資源緊缺的狀況。
現有技術的污水處理往往采用化學法,即通過向污水中投加化學藥劑,使化學藥劑和污水中的污染物質發(fā)生反應,從而降低污染物的濃度。然而,上述方法的處理成本高,工藝條件復雜,,化學藥劑容易產生二次污染,且氨氮的去除效率低。
因此,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確有必要提供一種創(chuàng)新的采用微納米純氧曝氣和生化球的污水處理裝置,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所述缺陷。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氨氮去除率高且不易產生二次污染的采用微納米純氧曝氣和生化球的污水處理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采用微納米純氧曝氣和生化球的污水處理裝置,其包括不銹鋼組裝框架、進水口不銹鋼網格、浮板、微納米純氧曝氣裝置、生化球、推流裝置以及浮筒;其中,所述不銹鋼組裝框架的兩側包覆有硅膠布,使硅膠布之間形成隔水通道;所述進水口不銹鋼網格設置在不銹鋼組裝框架的一端,所述推流裝置設置在不銹鋼組裝框架的另一端;所述浮板安裝于不銹鋼組裝框架的上部,其底部懸掛有生化球;所述微納米純氧曝氣裝置亦安裝于不銹鋼組裝框架上;所述生化球和微納米純氧曝氣裝置均位于隔水通道內;所述浮筒安裝于推流裝置上。
本發(fā)明的采用微納米純氧曝氣和生化球的污水處理裝置進一步設置為:所述不銹鋼組裝框架由不銹鋼浮管以及連接不銹鋼浮管的連接件組成。
本發(fā)明的采用微納米純氧曝氣和生化球的污水處理裝置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浮板上開設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中種植有水草,水草的根部位于隔水通道內。
本發(fā)明的采用微納米純氧曝氣和生化球的污水處理裝置還設置為:所述推流裝置包括電機以及由電機驅動的葉輪。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發(fā)明的采用微納米純氧曝氣和生化球的污水處理裝置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氨氮去除率高且不易產生二次污染等諸多優(yōu)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采用微納米純氧曝氣和生化球的污水處理裝置的俯視圖。
圖2是圖1中的進水口不銹鋼網格的示意圖。
圖3是圖1中浮板的示意圖。
圖4是圖3中的浮板的剖面圖。
圖5是本發(fā)明的采用微納米純氧曝氣和生化球的污水處理裝置的縱向剖面圖。
圖6是圖1中的推流裝置和浮筒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說明書附圖1至附圖6所示,本發(fā)明為一種采用微納米純氧曝氣和生化球的污水處理裝置,其由不銹鋼組裝框架1、進水口不銹鋼網格2、浮板3、微納米純氧曝氣裝置4、生化球5、推流裝置6以及浮筒7等幾部分組成。
其中,所述不銹鋼組裝框架1由不銹鋼浮管11以及連接不銹鋼浮管11的連接件12組成,具有耐腐蝕的特點。所述不銹鋼組裝框架1的兩側包覆有硅膠布8,使硅膠布8之間形成隔水通道9。
所述進水口不銹鋼網格2設置在不銹鋼組裝框架1的一端,所述推流裝置6設置在不銹鋼組裝框架1的另一端。污水由進水口不銹鋼網格2進入隔水通道9,再通過推流裝置6排出。
所述浮板3安裝于不銹鋼組裝框架1的上部,其上開設有若干通孔31。所述通孔31中種植有水草10,水草10的根部位于隔水通道9內,水草10能夠吸附污水中的氨氮等物質。所述通孔31呈倒錐形結構,該結構能夠限位水草10。
所述生化球5懸掛于浮板3的底部,其通過生化作用能夠有效降低污水中的氨氮含量。
所述微納米純氧曝氣裝置4亦安裝于不銹鋼組裝框架1上,其具體結構請參見
本技術:
人較早申請的發(fā)明專利第2016211461398號所示,其能夠有效提高污水中的溶解氧。
所述生化球5和微納米純氧曝氣裝置4均位于隔水通道9內,以便于對隔水通道9內的污水進行處理。
所述浮筒7安裝于推流裝置6上,其能保證推流裝置6不下沉。
所述推流裝置6包括電機61以及由電機61驅動的葉輪62,通過葉輪62的轉動,將處理好的污水排放,并將未處理的污水吸入進水口不銹鋼網格2。
本發(fā)明的采用微納米純氧曝氣和生化球的污水處理裝置處理后的污水經檢測,能夠降低氨氮含量80%以上,且處理時間大大縮短,一般只需3小時左右。
以上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為本創(chuàng)作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創(chuàng)作,凡在本創(chuàng)作的精神及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創(chuàng)作的保護范圍之內。